?

淺談初中歷史教學方法

2015-04-22 02:40潘楊波
文理導航 2015年7期
關鍵詞:教學問題初中歷史教學方法

潘楊波

【摘 要】 初中階段歷史脈絡較為清晰, 內容也較為明確,往往會導致教師講課的隨意化,學生學習不夠重視的情況。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出現死記硬背情況,雖然對知識點進行掌握,但對歷史的了解收效不大,沒有產生用歷史的觀點分析和觀察問題的思路。因此,本文針對素質教育下,初中歷史教學常見教學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方法;教學問題

現今教學角度的轉變使得課堂逐步實現以學生為主的方式,提倡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因此在歷史教學和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中,都要以培養學習興趣為主,實現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歷史分析、評判的觀點沒有進行培養,學生沒有通過歷史學習中掌握歷史的眼光,因此只能采用較為吃力的方法進行學習,也就喪失了主動性。本文通過歷史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分析,對歷史教學理念和歷史教學方法都提出了應對方法和教學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教學理念上的誤區,其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也實現了對教學理念的補充和完善。

一、歷史教學理念

1.1培養歷史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關鍵,初中學生剛開始接觸歷史,尤顯學習的吃力和繁重,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以“背”為主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低下。在教學過程中,要避免教學內容的枯燥和乏味,適當引入情境教學和活動教學的方式,豐富課堂內容。同時,初中歷史相對較為博雜,且要求學生掌握的程度并不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增加歷史的故事性,在通過對歷史故事的敘述中,使學生建立歷史坐標。從而對于中國歷史以及世界歷史發生的大概時間都有所了解,從而形成對歷史的自我學習能力的提高。

增加學生對于歷史讀物的閱讀,培養學生對于歷史相關事件的了解。在閱讀的同時,學生也能夠擺脫較為枯燥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事件的記憶,轉向對于歷史內容和歷史事件的分析,養成對歷史的興趣。以興趣為支點,逐漸向其他歷史事件和歷史內容進行擴散性了解,實現歷史的全面閱讀,為高年級學習歷史做好準備。

1.2建立歷史分析視角

歷史分析視角的建立對于初中歷史教學來說也極為重要,其一方面是學生學習歷史分析歷史的目的所在,另一方面也能夠使得學生掌握歷史學習的技能,學以致用,更加輕松和準確的掌握歷史學習規律。歷史在現行的教育體系下屬于副科,但歷史內容的龐雜往往不亞于其他學科,且其內容往往涉及到社會、文化和國家的各個方面。在歷史學習過程中我,常會出現歷史分析不夠,史料內容欠缺,學生學習僅停留在歷史課本的情況。因此建立歷史分析視角,能夠使學生在面對其他方面內容時,能夠采用歷史的觀點分析問題,形成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以及社會文化的其他方面的融合,形成綜合性思維。

1.3系統教學熟悉歷史

歷史時間跨度較大,如何使學生在短短三年時間內掌握幾千年間發生的歷史事實是初中歷史教學面臨的又一問題。這里,筆者建議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建立系統教學的理念,通過不同內容的總和運用,使得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能夠回顧過往學習的內容,對中外歷史以及中國前后時期歷史都有所涉及,形成綜合性思維,擺脫歷史學習的局限。

系統化教學的觀點也能夠使得學生及時建立歷史坐標,從而不斷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形成自我豐富和自我發展歷史知識的能力。歷史知識由此從書本上的理論轉而為學生心中的知識,學生對歷史有所把握和了解,對歷史分析視角的建立也能有所幫助。

二、教學具體方法

2.1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指的是針對具體的歷史事件教學,可以通過學生排演話劇的形式來進行教學,一方面能夠使得歷史教學更具有活躍性,另一方面也能夠使得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得到提升。例如在講述中國近代歷史演變的過程中,可以采用人物扮演的方式,直觀、明確地向學生展示歷史演變的進程,使得學生在整體上對歷史事件進行了解。在此基礎上,通過對課本的閱讀和教師的講解,不斷豐富對歷史事件的了解。

2.2事件回顧

在對歷史事件進行回顧時,能夠有效使學生對所學歷史進行梳理,從而提高歷史學習的效率。不同事件之間的相互聯系,也能夠培養學生對于歷史調查和歷史分析的興趣,學生在了解了歷史事件之間的關聯后,也會對歷史調查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增加自我的歷史閱讀量,形成自我分析歷史的觀點。

2.3史料展示

學生在初中階段往往缺乏閱讀量,其了解的史料較為欠缺。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及時向學生展示史料能夠在培養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得歷史觀點更具有豐富性,避免了歷史學習過程中觀點的局限性。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側面了解歷史,全面了解歷史做了鋪墊。史料的展示也能夠彌補書本知識的不足,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認知。與此同時,在對史料圖片和文字進行展示的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對身邊的歷史事物進行觀察和了解,避免歷史學習進入空洞無力的學習過程,逐漸認識到身邊歷史即是真正的歷史的觀點。

2.4歷史評點

在對于重大歷史事件和重大歷史時期的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于歷史的評價和分析。學生通過對秦始皇正面和反面的不同分析,從而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評價標準。這種方式能夠有效綜合學生學習的各個方面,使學生全面對歷史學習內容進行梳理。

三、總結

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階段,如何使學生產生對學習的興趣,同時,將龐雜的歷史內容轉變為富于趣味性的歷史故事,是歷史教學的關鍵所在。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學生的自我學習和自我完善,使得更多的歷史內容能夠為學生所接受,逐漸培養學生的歷史觀點和歷史評價標準。初中歷史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因此應根據其實際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來分析對待,實現歷史教學的豐富和全面。

【參考文獻】

[1]張婷.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D].寧夏大學,2013

[2] 于秀蘭.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3]蔣元年.初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探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

猜你喜歡
教學問題初中歷史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與知識類型的適宜
本科英語專業翻譯教學改革與實用型翻譯人才的培養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淺析給排水工程課程教學設計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我的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