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作好新課標理念下“差生”的教育

2015-05-28 07:08馬占元
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差生人格新課標

馬占元

傳統意義上的“差生”是指那些在班級里學習成績差又調皮搗蛋,經常給老師捅婁子的學生。殊不知這樣的學生對班級活動、班級工作熱情卻很高。在新課標理念下,所謂的“差生”,其實并不是一無是處的學生。人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每一個學生都是好的。國家總督學柳斌曾說:“沒有一生下來就壞的孩子,有的只是你對他的教育不當、培養不當。后來為什么會有很多差異呢?那是環境熏陶促成的?!蔽覀冎挥靡粋€模子去鑄造學生,只用一個標準去衡量學生,這樣自然就把在這一領域不夠突出而在其他領域大有可為的視為“差生”了?;钌膶W生畢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世上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反過來說,孩子之所以成為“違法者”或“不正?!钡娜?,都是由于受了“違法的”或“不正?!钡慕逃木壒?。差生差的主要原因是人為造成的:對眼中所謂的差生冷眼相待,甚至不屑一顧,橫加指責,學生的心中沒有陽光,周圍的空氣匱乏,他怎么能夠茁壯成長?筆者是一位多年從事班主任工作的語文教師,對于作好“差生”教育難的問題深有體會,有時僅憑教師也無能為力。但是,只要我們精誠所至,用自己一片赤誠的愛心去教導他們,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下面結合自己工作經歷,談幾點在新課標理念下如何作好“差生”教育的認識,和大家一起共勉:

1、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

人格是一個人的尊嚴,是一個人對生存條件的心理反映。任何一個人,包括未成年人,對侵犯自己人格的行為都不可避免的會生成警惕、防御、抵觸和反擊的心理和行為。不尊重學生的人格,就等于喪失了受教育的權力。我們有些老師上課,對待“好生”、“差生”兩種眼光,更為甚者把“差生”逐出門外或讓其站著上課,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我們說尊重學生的人格,就是要愛護他們的自尊心,在沒有了解事情的真相前,不要武斷下結論,尤其忌諱當著全體同學的面否定、奚落學生,這樣做會引發學生內心的極大變化。我們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要關心愛護每個學生,特別是差生,應主動與他們交流。在交流時要多一些親和,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換位思考,少一些嚴厲指責。老師的言行要時刻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行為水平,考慮學生的想法和感受。在班級管理中要多表揚,少訓斥,在鼓勵與指導中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每個學生都能輕松快樂地成長。

2、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

古人說“己所不欲,勿施欲人”,做事要“以己度人”、“將心比心”。有的老師總認為自己的出發點是好的,學生就應該聽從服從,殊不知我們在教育規律面前,常常是好心辦壞事。其實,我們的所有用心和努力如果不能通過學生認同這一環節,那么一切心血都將白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教育者一味采取強制的辦法,暫時的可以讓學生認可和服從,可是只要環境一變,教育者全部努力得到的只是更為強烈的反叛和報復。我們經常要求學生這個不能那個不準,不斷用條條框框去限制學生。這種做法固然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矯正不良習慣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有悖于新課改的理念,有悖于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宗旨?,F代的學生獨立意識、自主意識、叛逆精神都很強,班主任要善于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著眼于未來,著眼于發展,善于拓展學生的潛能。我們應該放手讓有某些特長的學生自由發展,給他們和諧愉快的發展空間,決不能和對待其他學生一樣一味強求他們作難以作到的事情。

3、尊重學生的情緒和情感

青少年自控能力差,但獨立意識、反叛意識卻很強,稍有不順心的事,往往通過爆發的形式表現出來。教師對這種情緒如果不予重視,或者以硬對硬,便可能導致師生對立,造成彼此之間的傷害,甚至導致學生心理上難以彌補的挫傷?,F實中這樣的例子是屢見不鮮的。我們老師對學生要寬容,不能把學生的失誤看得太重,不要怕他們犯錯誤,要放開思想,放手讓學生去做,只有在實踐中鍛煉,學生才會成長。那種能夠體諒學生情感的教師,那種不對學生發火的教師,才能成為大多數學生佩服的教師。對學生的缺點和弱點,要及時提醒,實事求是,不宜過分夸大,盡量不在其他學生面前批評,更不在全體學生面前揭示一個學生的缺點和錯誤?,F在,有些學生在家庭嬌生慣養,心理感情很脆弱。在班級管理中,我們老師應該盡量多了解他們,了解學生所想、所做,要真誠地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隨時掌握他們的一切。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們越是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體驗他們的思想感情,就越體會到這樣一條真理:在影響學生內心世界時,不應該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人的自尊心?!睂嵺`證明,傳統的單一的教育方法是不能從根本上達到教育目的的,我們只有了解學生的心理,采取“傾聽——釋放——疏導”的方法,解開他們的心鎖,為他們指點迷津,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教育更加行之有效。

4、尊重學生的選擇和判斷

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每天都要對各種各樣的事物、各種各樣的人物進行選擇和判斷。鼓勵學生自己做出選擇和判斷,不僅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權力和自由的表現,而且有助于發展他們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老師的任務不應該是讓學生掌握一套現成的價值判斷標準,而應是鼓勵學生自己對事物作出選擇和判斷,并把自己的判斷和社會期望的判斷做比較。所以,凡是有爭議的問題,教師都應該暫緩發表意見,而讓學生自己說話,讓他們討論。

5、讓學生主動的進行學習

在課堂上讓學生先說,讓學生清晰、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考的問題,特別是“差生”,更要讓他們有充分發言的機會,這是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索問題以及學生之間進行交流的過程。最重要的是要創設條件,讓“差生”主動提問,學習就是一個從無疑到有疑的過程,讓學生帶著問號進課堂,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是培養他們的主動探究意識。學生敢于問和善于問的前題是有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教師的愛是消除“差生”心理障礙的鑰匙,這把鑰匙彌足珍貴。

6、多和家長溝通,取得家庭的支持

教育“差生”,班主任一定要經常取得和家長的溝通,及時掌握學生在家里的表現,雙方互相配合,有針對性的采取一致的教育手段;同時班主任也要爭取和任課老師積極配合,多方位、多角度了解學生。只有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想結合,班主任工作才能更有收效,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發展。

總之,在新課標教材教學中,只有教師用一顆愛心去感化“差生”,用自己赤誠的愛心打動他們的心靈,讓他們消除心理上的自卑,樹立信心,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才能讓他們學有所用,才能使他們成材。

猜你喜歡
差生人格新課標
以鳥喻人
《人格的發展——巴金傳》(評傳)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嗎?
融入情境 落實新課標 凸顯地理實踐力——以騎行青藏為例
在書上睡覺
找你算賬
對一道新課標高考題的探究
漫畫之頁
老師,請給差生一片綠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