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銜接研究

2015-05-28 07:08曾勁松
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有效銜接初高中物理教學

曾勁松

摘 要:物理在初高中的課程設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對物理的學習不僅能夠認識到事物的本質,而且還能對自然界的規律,科學的內涵等進行正確的理解,從而養成科學的探究精神。隨著新課改的到來,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學生的物理成績也明顯了提高了許多。但是學生受到了新課改的影響后,對于高中物理的學習方式便難以適應。如何將初高中的物理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銜接已經成為了物理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對此展開了詳細的分析,以期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新課改;初高中;物理教學;有效銜接

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尤其是在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上,很多剛剛踏入高中的學生無法適應高中物理的教學模式,從而對物理學習失去了興趣,物理成績水平隨之下降,從而物理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也無法得到提升。而如何才能實現初中物理與高中物理的銜接關系著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有效性,因此本文對此進行了討論,這對提高物料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初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銜接問題產生之因

(一)初高中心理、思維、記憶上存在的差異

每個人從出生到成人再到死亡這整個過程之中,每一個年齡階段的特征都會發生變化,與其他年齡階段的特征有所不同。在每一個年齡階段的開始時期,可能還保留著上一個年齡階段的一些心理和生理的特征,但是在每一個年齡階段的結束時期,便開始出現下一個年齡階段的特征。而初中生和高中生之間處于兩個不同的年齡階段,其心理、思維、記憶等方面都會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隨著物理內容的變化,難度的增加,很多學生不能在短時間內進行適應,從而使得初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無法有效的聯系起來。

(二)初高中教材使用的差異

初高中教材使用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首先,物理知識內容不同,初中物理所學的知識都是比較直觀的實驗現象或者是具體的物體,而高中的物理知識卻具有抽象性,因此難度比較大;其次,教材中設計的數學知識不同,初中物理知識的計算一般都是比較簡單易算的,而高中物理的計算會運用到許多復雜的公式,并且還易于學生的理解;再次,教材的呈現方式有所不同,初中教材考慮到了學生的思維特點,因此在書中插入了許多漫畫,使得學生的思維形象具體,而高中一般都是以文字敘述為主;最后,教材對物理知識的要求不同。

(三)初高中教師教學方式的差異

初中物理教師開展教學過程之中,依然沿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跟著教師進行被動的學習,從而導致了很多學生在初中階段沒有自身的想法。而在高中階段,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有所提高,除了學習物理的基本概念、定義和規律之外,還需要學生對這些概念、定義和規律進行靈活的運用,尤其是對于綜合題。對于剛剛踏進高中的學生而言,適應了初中教師的教學方式,便難以在一定的時間內對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方式進行適應,從而使得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相脫節。

二、提高初高中物理可養教學銜接的有效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之上的學科,在物理教材中設置了很多實驗,這些實驗可以使得枯燥乏味的物理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講解《光的衍射》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兩支筆并排,在細縫中對日光燈的衍射條紋進行觀察。又例如在講解《摩擦力》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兩本比較厚的書相互疊壓在一起,然后讓兩個學生用力拉,很多學生都認為這很容易,其實不然,當真正拉起來的時候才發現想要拉開這兩本書很難。

(二)改進課堂教學的,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而是適當的設置一些物理情景,最好是聯系實際生活,啟發、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鼓勵學生積極的歸納和總結。例如教師在講解圓周運動受力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有的學生會認為物體不僅受到了繩子的拉力,而且還受到了向心力的作用。還有的學生會認為物體只有在運動的時候才會受到力的作用。對此,教師不能直接給予答案,而是引導學生對于這些問題進行仔細的分析,消除學生的錯誤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教材新舊知識點的同化與順應

大多數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少主動積極的學習新的知識,甚至還有的學生對于物理學習還會產生抵觸的心理,同時學生在認識新的事物的時候會自然的將其同化,對此教師應該在上課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注重新舊知識之間的有效銜接。例如在初中物理中電源的電壓是恒定的,電阻是無窮大的,電流表是沒有阻值的。但是在高中物理中,電源是有內阻的,電壓表也是有阻值的等,對于這些相關的知識,教師應該用新的知識代替原有的知識系統,重新構建學生的知識系統。

(四)初高中物理學習方式上的銜接

物理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學生物理思維和物理方法的培養,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些學生在做物理練習題的時候,會每做一道題便會看一下答案,這種習慣是非常不好的,這樣不僅反映出了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掌握不牢,而且還體現出了學生對于物理知識還缺乏自信心。對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鞏固相關的知識點,根據不同的題型分成幾個模塊,讓學生一個一個模塊的完成,每個模塊完成后才能參照答案,并對錯誤的方法進行改正。

(五)加強初高中教師間的交流合作

由于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有所不同,因此使得初中教師和高中教師在教學手段上存在著很大區別,這主要是由于初高中物理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比較少,從而導致了物理教學的可持續性。對于剛上高中的學生來說,物理教師對于他們的物理水平不甚了解,因此對于他們的掌握程度也不太清楚。所以,這就需要初高中物理教師加強交流合作,正確掌握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教學之間的區別,從而才能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物理知識。

結束語:

想要實現初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銜接,就需要立足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把握好初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銜接策略,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好物理知識,而且還能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從而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呂文靜.新課改下初中物理與高中物理銜接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19):150-150,151.

[2] 董建林.談談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J].學園,2011,(1):149.

[3] 農佩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7(21):128.

[4] 席志強.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4):136.

猜你喜歡
有效銜接初高中物理教學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學教學有效銜接的探究
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解析中高職貫通班級語文課程的有效性銜接
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設計
淺析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淺談如何讓學生“樂學”“會學”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業有效性的教學探索
終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職英語類課程有效銜接途徑探究
小學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銜接
中高職公共課有效銜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