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發展之路探析

2015-05-28 07:08蒲濤
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專業化信息技術發展

蒲濤

摘 要: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改革與實施,要求信息技術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師素養,做好角色定位和轉化。面對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生存狀況,要適應課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必須走專業化發展之路,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共同努力,為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之路營造環境、創造條件、尋求途徑。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發展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信息素養日益成為信息社會公民必備的素養。提升學生信息素養成為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改革的根本目的。信息技術教師作為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和改革的直接實踐者,肩負著培養學生信息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重要責任。特別是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改革與實施,高中信息技術教育進入了一個更高的發展層次,不僅對學生提出了明確要求,更多的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是一支相對年輕的隊伍,整體素質、教學水平和專業化發展程度不是很高,這在較大程度上制約了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與其他學科教師相比,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更加面臨著專業化發展的嚴峻挑戰,信息技術教師只有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1.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發展現狀

1.1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在普通高中,信息技術只是一門學業水平考試課程,不需要參加高考。由于高考指揮棒的作用,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就是一門副課,導致信息技術課程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信息技術課程不被學校重視、不被領導看好、不被學生正確認識、還要受到家長反對。信息技術教師也就成了非主流教師,地位變得異常尷尬,也就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1.2角色定位不清晰

當前,信息技術教師經常被視為教輔人員,在學校中往往扮演著多種角色,既是信息技術教師,又是機房管理員、電腦維修工、多媒體設備操作員,還是網絡管理員,還要給其他學科教師制作課件。在很多時候,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工作往往被忽視,為了完成日常的繁雜工作,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好教學工作,開展教學研究,也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這是困擾許多信息技術教師的一個難題。

1.3自身整體素質不高

一方面,在教師專業構成上相對其他科目的教師復雜。很多信息技術教師并不是計算機專業出身,而是由其他學科的教師轉行過來的,在信息技術專業能力上相對薄弱。

另一方面,信息技術教師中較大部分并非師范類出身,沒有接受過系統的中學師范教育培訓,在教學能力和經驗上又相對缺乏。

再次,由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發展時間相對較短,是一門新型學科,從事信息技術領域的教師數量不多,而且在有限的人員中,高素質、能力強的信息技術教師相對更少。

1.4專業發展不暢,學習壓力巨大

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由于很多是由其他學科轉崗而來,在職稱評審時由于學科專業問題導致極不順暢。而且,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相比發展更為迅速,課程標準和相關規定變化也最為劇烈,在相關條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信息技術教師要獲得相同的職稱升遷,往往要比其他學科教師多付出好幾倍的努力。

2.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

2.1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師素養

新課程倡導以學生為本,宗旨是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要想做到這一點,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提出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師素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現代意識和時代精神的素養。信息技術快速的發展導致知識更新極快,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不能墨守成規,必須具有銳意進取的時代精神。

(2)科學文化素養。信息技術教師應有扎實的基礎知識、精深的專業知識、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基本的教育科學知識和藝術美學知識等。

(3)能力素養。信息技術教師應具有信息能力、課程設計能力、教學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學習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全面創新的能力。

(4)職業道德素養。一方面,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一樣都應該具有作為教師的職業道德;另一方面,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具有信息時代的倫理道德、遵守信息時代的法律法規,引導學生健康、安全、合法地利用信息技術。

(5)身心素養。要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適應性,這樣,教師才能成為知識、能力、品德、審美等全面發展的教師。

2.2做好角色定位和轉化

新的課程改革明確提出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新課程改革賦予信息技術教師以新的角色、新的地位。信息技術的運用和教學模式的改革,促使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以及作用的重大變化,教師成了學習資源的設計者和開發者、學生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合作者、信息化學習環境的管理者、學生學習的評價者、學生發展的引導者、教學的研究者和創新者。

3.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發展之路

要改變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生存狀況,適應課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必須走專業化發展之路。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教師自身的教學理念、專業素質、信息素養、教學能力等方面的不斷提升、持續發展的過程。專業化發展的核心內容就是通過不斷的學習、借鑒、探究、總結、反思、創新,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養。而要解決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發展問題,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共同努力。

3.1教育主管部門要為教師專業化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3.1.1加大信息技術新課程的實施力度和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認識。增強學生信息化概念,重視信息化教學,改變學生認為信息課程可有可無的觀念。

3.1.2建立教師培訓制度,促進區域教師專業化發展。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要發揮主導作用,根據新課程對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素質要求,立足教師專業素質狀況和短板,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規劃,建立既分工明確,又相互銜接的省、市、縣(區)、校四級培訓網絡,強化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培訓的實效。

3.1.3加強區域師范院校信息技術專業的建設。采取有效措施鼓勵和引導師范院校信息技術等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到中學任教。對從事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教師要進行崗前培訓,并建立信息技術教師在職進修制度。

3.2學校要為教師專業化發展創造條件

3.2.1嚴格落實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方案,重視信息技術課程教學

學校要著眼于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趨勢,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嚴格落實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改革方案,重視信息技術教師的功能和價值。

3.2.2加強對教師的業務培訓,促進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發展

學校要在資金投入、時間安排上大力支持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和研修活動。學校要著力培養一批具有專業特長、富有教學特色的信息技術骨干教師。

3.2.3構建教研平臺,鼓勵教師開展教學研究

建立以學校為主的教研制度,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交流活動,鼓勵信息技術教師開展教學研究。構筑學習型、研究型、交流型的教研平臺,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圍繞課程標準共同探討教學方法,制訂教學計劃,交流教學設計,實現教學資源共享。

3.2.4建立激勵制度,給予教師成就感

學校要合理安排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任務和教學工作量,建立合理的評價激勵機制,提高其待遇和聲望,增強信息技術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對在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取得突出成績的信息技術教師應給予表彰和獎勵。在教學任務以外,信息技術教師承擔的機房管理、網站維護、課件開發、設備維護等工作,學校應給予肯定。

3.3教師自身要積極尋求專業化發展的途徑

3.3.1轉變教學觀念和方式,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強調教師教學觀念和方式的轉變。信息技術教師要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努力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新課程觀與教學觀。要改變只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切實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主體參與的價值,推行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3.2制定自我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建立專業責任感

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一個持續提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總結、合理的規劃會使我們更清楚的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明晰自己發展的方向,從而進一步促進自身的成長。教師應熱愛自己的事業和教學崗位,制定自我職業生涯規劃,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盡可能多地學習、了解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對自己的專業發展保持一種自覺狀態,建立專業發展責任感。

3.3.3加強自主學習,豐富學科專業知識習

信息技術新課程要求教師熟練掌握教學內容,選擇適應課程標準理念的教學方式,營造有利于學生主動創新的學習氛圍,教會學生學習。那信息技術教師自己首先必須加強自身學習,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結合教育的需要以及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豐富學習內容。理論方面應加強教育學、心理學、新課程理念、教育科研方法以及人文藝術等相關知識的學習;教學基本功方面應加強教學設計及課堂應變能力的培養;學科知識方面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對信息技術相關的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以掌握專業技術和能力。

3.3.4參與課程改革和課程開發

教師專業化發展是課程改革的重要支撐,而課程改革也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機會并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課堂是教師職業生命的主陣地,課堂教學不但是信息技術新課程實施的主要渠道,而且也是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主要平臺。參與課程的開發,能增進教師對信息技術課程的歸屬感,提高教師的工作滿足感和責任感,使教師對教學工作有更多的投入,并促進教師各方面的專業發展。

3.3.5積極參加在職學習與培訓

在職學習與培訓是更新、補充知識和能力的有效途徑。多層次的學習、培訓、研修是信息技術教師獲得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新課程改革的學習、培訓、研修,可以對信息技術課程進行全面認識,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的理解,從而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養和能力。

3.3.6加強同行交流與合作

互動交流和合作是信息技術教師獲得專業化發展的捷徑。在新課程的背景下,任何一個教師的專業發展都離不開專家的指引和同行的幫助。信息技術教師尤其需要保持開放的態度,加強與其他教師的相互交流和合作。交流不僅可以促進認識的發展,還能開闊視野,提供成功經驗或教訓;相互合作則可以在具體實踐活動過程中實現相互提升,互利互惠。

3.3.7開展教育教學研究,以研究促進自己的提高

信息技術教師參與教育教學研究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信息技術教師立足學科教學,積極參與各種教研活動,會快速彌補自身專業能力短板。在教育教學中堅持不懈的做教育教學研究可以鍛煉思維,促進教學風格和教學經驗的形成,同時也使教師逐漸具備較強的科研素養。通過課題研究,教師可以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更好理解課堂和改善教育實踐,不斷擴展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能力。

3.3.8加強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實踐中對自身的教學實踐進行自我觀察、監控、調節和自我評價,它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重要方式。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養成經常進行自我反思的習慣和能力,尤其要有在實踐中反思、完善教學行為的能力,從而成長為富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反思型教師。

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一個全面的、整體的、持續的終身學習、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當前信息技術教師不僅承擔著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任務,還擔負著推進基礎教育改革、加快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重任。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不僅對學生提出了明確要求,而且對信息技術教師也是巨大的挑戰。一個合格的信息技術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以專業化發展的要求來提高自身的教師素養,適時地調整自己的專業意識和專業能力,才能勝任培養、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參考文獻:

[1] 賀長波.談新課改形勢下的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發展[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22)

[2] 楊莉.淺析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尷尬地位[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10)

[3] 朱勝革.我國現階段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學科專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2)

[4] 許之民,許之安.新課改背景下信息技術教師角色的重定位.[J]現代教育技術,2009(4)

[5] 陳東裕.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培訓現狀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7)

[6] 趙嵬,姚?,?信息技術教師的發展現狀與路徑探析[J].中國遠程教育(綜合版),2014(4)

[7] 趙潤庭.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與實踐[J].飛(素質教育版),2013(10)

猜你喜歡
專業化信息技術發展
勞動教育課程的常態化、專業化還有多遠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幼兒園保育員專業化現狀調查與分析
區域教學視導: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助推器
我國航天航空產業專業化水平測算與分析
我國航天航空產業專業化水平測算與分析
區域發展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