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白鹿原》中的婚姻觀

2015-05-28 07:08李歡妮歐振雄
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婚姻觀白鹿原自由

李歡妮 歐振雄

摘 要:婚姻,是人們生存和繁衍生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與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個時期不同的婚姻觀都能反映出那個時期的社會狀態。從古至今,婚姻問題都是值得人們探討的。本文主要以陳忠實的《白鹿原》這部小說為視角,探討其中的一些婚姻觀念。

關鍵詞:婚姻觀;傳宗接代;本能欲望;自由

陳忠實的《白鹿原》在上世紀90年代初,創造了農村題材小說的新高峰,它最大的成功就是以大文化的視野,重新展現了上世紀前50年這一時段的中國歷史。這部小說的內容包括了很多內容,包括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而婚姻作為人們生存和繁衍生息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作品中有大量的顯現。本文主要是從婚姻觀念這個話題入手,探討《白鹿原》中的三種不同的婚姻觀念,即農民傳宗接代式的婚姻觀、叛逆者由本能欲望發展而成的婚姻觀以及革命者自由的婚姻觀。

隨著時代和環境的不同,人們的婚姻觀也會發生一系列的改變。從包辦的傳宗接代式的婚姻觀逐漸演變成自由的戀愛觀,這一變化過程是曲折的,在變化的初期,這種新的婚姻觀難免不受老思想派們的打壓和不解,同時,包辦婚姻也為新一代的自由思想者們所摒棄,陳忠實的《白鹿原》為我們清晰的展現出了因為思想觀念不同而給人們帶來的紛紛擾擾。本文主要就從這一角度作出闡釋。

一、農民“傳宗接代”式的婚姻觀

持有這種“傳宗接代式”婚姻觀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白嘉軒的母親白趙氏,她對婚姻的認知是建立在封建道德的倫理之上的。首先,她自己甘愿作為生育的機器,覺得自己一生對夫家最大的責任就是在延綿子嗣上。其次,在對待兒子的婚姻上,她不顧一切的為兒子續弦,在為兒子娶第六個媳婦胡氏的時候,盡管白嘉軒勸母親緩緩,她還是堅定的拿定主意:“女人不過是糊窗子的紙,破了爛了揭掉了再糊一層新的。死了五個我準備給你再娶五個。家產花光了值得,比沒兒沒女斷了香火給旁人占去心甘?!苯Y果,盡管聘禮高得讓人咋舌呆腦,她也果斷地給兒子將第六房媳婦娶回家。而后,她又為了小孫子白孝義的媳婦能夠生育,竟然忍受著自責和倫理的譴責,為孫媳婦與鹿三的兒子兔娃發生關系。在她們看來,沒有子嗣是要被別人戳脊梁骨的,但殊不知,白趙氏的這種行為不僅違反了倫理道德,也為白孝義和妻子的婚姻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那個時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已在人們的思想中深深的扎了根,“夫為妻綱”也一直為男權社會所遵守的準則,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婚姻無疑是一種不平等的契約關系,男人結婚的真正目的只是為了傳宗接代,而女人們結婚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男人完成傳宗接代這樣的任務。而白嘉軒的第七任妻子仙草,也是在這種封建婚姻制度下犧牲的一人。仙草自從嫁給白嘉軒以來,都一直遵從三從四德,撫養孩子,照顧婆婆,從事繁重的家務勞動,正如《白鹿原》中描寫的一樣:“仙草按照每年一個或者三年兩個的稀稠生過三男一女……”那個時代的女人都是男人生孩子的工具,只有這樣在婆家才更有地位。白嘉軒因為妻子為白家添丁自然喜不自勝,“你給白家立功了。白家幾輩子都是單蹦兒。我有三個娃子了……”另外,書中還有這樣的描寫,在仙草生下白靈后,“他(白嘉軒)又鉆到廚房燒了一碗開水給她端來。她嘴唇不離碗沿一氣飲盡,感動得流下眼淚,這是她進這個門樓以后男人第一次為她燒水端水……”這種在封建禮教的制約下存在的婚姻關系看似和諧,其實卻是不平等的。

二、叛逆者由本能欲望發展而成的婚姻觀

《白鹿原》中刻畫出了這樣兩個人物,即田小娥和黑娃。

黑娃本是白嘉軒家長工鹿三的兒子,最初他是與其父親鹿三一起給白嘉軒家忙活計,最后不甘墮落出去打拼,遇上了自己的第一位媳婦田小娥。田小娥原是郭秀才的小妾,后因與黑娃私通被休,最后如愿跟了黑娃,因為不是明媒正娶,是偷情得來的婚姻,所以定會早來受封建思想禁錮著的人們的唾棄。白嘉軒不同意田小娥進祠堂,鹿三寧愿與黑娃斷絕父子關系都不愿意讓黑娃娶田小娥。但黑娃不顧家人與族人們的反對,盡管不能進祠堂,就算住郊外的破窯洞,也要與田小娥生活在一起。黑娃為了生計遠走他鄉,留下田小娥艱難度日,孤苦無依的田小娥為了生存而犧牲肉體來滿足鹿子霖的要挾。同時,又為了滿足鹿子霖的陰謀而與白孝文發生感情糾葛,以至于為自己的善良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那一聲“大呀……”,不僅成了她在人世間的最后一聲哀怨,也成了鹿三最終陷入被自己的良知折磨得精神崩潰與失常并走向自殺的直接誘因。

黑娃與田小娥這種婚姻,看似存在愛情,但實際上只是欲望化的有情組合。他們這種叛逆的由欲望而產生的婚姻,在那個被封建思想所禁錮的時代,一定是會被人們唾棄的,而且注定走向悲劇。

三、革命者自由的婚姻觀

隨著時代的前進和發展,人們的觀念也不斷發生著變化,在婚姻中,人的個體意識也一步一步逐漸覺醒,人們開始追求個人的婚姻中的獨立地位和自主發展,愛情在婚姻中的基礎地位也不斷的提高和確立?!栋茁乖分杏羞@樣的一批革命青年——白靈、鹿兆鵬、陸兆海等。他們抱著對革命的熱情和國家的熱愛,分別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但不管他們參加的是哪種黨派,他們自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在婚姻方面,他們渴望自由。在鹿兆鵬被迫與冷先生的女兒成親的時候,他第一反應就是反抗,不惜違抗父母的意愿逃婚,最終與白靈互生愛意終成眷屬。而白靈也算是自由婚姻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勇敢地與父親給她定好親的王家退婚,陳忠實在《白鹿原》的第十三章中這樣描寫:當白嘉軒以強硬的方式逼迫白靈嫁到王家的時候,白靈這樣說道:“王家要抬就來抬我的尸首!”而在面對陸兆海和鹿兆鵬的時候,她又表現出了勇敢的逐愛態度。

陸兆海是最先與白靈談戀愛的,最后因為立場不同,而導致兩人分手,但在分手的時候,陸兆海也表現出了自己的勇敢和豁達,以及自己對那份愛情忠貞的態度,為了白靈,終身不娶。而當鹿兆鵬因為工作關系,不得不與白靈做假夫妻的時候,他雖首先表現出尷尬,但后來又為白靈的真情所打動,最后有情人終成眷屬。雖然他們的命運最后以悲劇收尾,但總的來說,這種為愛情自由的冒險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婚姻觀。從《白鹿原》這部小說不同的婚姻觀念中,折射出禮法規范的殘酷與保守,以及現代社會婚姻自由給人們帶來的幸福生活,同時又展示了的民族歷史婚姻觀的解析和重構。

參考文獻:

[1] 李時,《白鹿原》:從命運多舛的承諾中讀到的婚姻之殤[J].評說作家與作品,2013.

[2] 郝明麗.民國時期關中傳統婚俗研究[D].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13.

[3] 安起鋅.社會轉型對中國城市婚姻觀念的影響[D].吉林:吉林大學,2003.

[3] 馬芳.五四前后婚姻觀念的變遷[D].天津:天津商業大學,2011.

猜你喜歡
婚姻觀白鹿原自由
Study on 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in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與偏見》的婚姻觀
擴展閱讀
從電影《藍色茉莉》和《賽末點》看兩性的婚姻觀
白鹿原民俗村
毛澤東早期的婚姻觀探析
美國壟斷不了“自由”“民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