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生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及策略研究

2015-05-28 07:08趙申
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人際交往障礙中學生

趙申

摘 要:身處當代社會,與其他能力相比較而言人際交往能力同樣重要,中學生也是如此。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對于中學生的情緒、生理和心理具有重要作用,是其今后成才之路的重要鋪墊。然而,許多中學生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卻顯得力不從心。如果不及時進行調適,很容易導致他們的人際關系緊張,心理健康受損,因而,探析中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心理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針對原因,我們從正確認識自我、提高自身素質、掌握交往技能等三方面提出了改善中學生人際交往的對策。

關鍵詞:中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策略

人際交往是人們運用語言或非語言符號交換意見、傳達思想、表達感情的交流過程。在交往中不僅可以提高認識、啟迪智慧,同時也是滿足人們精神需要的重要途徑。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人際交往的需求愈加強烈,交往的范圍不斷擴大,交往的方式逐漸增多。但是,由于自身的知識和經驗還不夠豐富,較為系統的世界觀、人生觀還沒有真正形成,認知能力也很薄弱。因此,他們雖然渴望與人交往,但又不會交往,更不善于交往,面臨諸多人際交往方面的障礙和問題。這些障礙和問題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他們的成長進步。

一、中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主要原因

引起中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因素。在這里,我們主要就中學生的心理因素方面進行了原因分析,主要為以下幾方面:

(一)認知方面的障礙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是客觀世界亙古不變的真理。然而,現實中卻有不少中學生偏偏要以完美的尺度去衡量人際交往中的自我、他人和人際關系本身,從而總是在人際交往中把自己置于一種尷尬、被動甚至孤立的境地。不少同學不允許自己有任何的缺點和失誤,因此,在人際交往中變得畏畏縮或敏感多疑。同時,他們也不能容納他人的不足。過分追求完美的認知方式,還表現在對人際關系本身的完美追求上。在一些同學的觀念中,真正的朋友就應該志趣、思想、情感完全一致。因而,一旦在與朋友的交往中出現了一些不協調,就感到失望,從而陷入一種焦慮不安、苦惱抑郁的情緒困擾中。因而,中學生過分追求完美的認知嚴重的影響了中學生正常的人際交往。

(二)不良個性在交往中產生的障礙

嫉妒是指在意識到自己對某人、某事、某物品的占有意識受到現實的或潛在的威脅時產生的情感,表現為對他人的長處、成績等心懷不滿。嫉妒心理是中學生進行人際交往的大敵,嫉妒往往給對方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傷害,導致人際沖突和交往障礙。在交往中,嫉妒往往伴有排他性,并伴有情緒色彩。但事實上,嫉妒心理及相應的嫉妒行為除了暫時地平衡他們的心理之外,毫無可取之處。嚴重地妨礙了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妨礙了中學生人際關系的和諧。因此,嫉妒產生的后果往往是破壞性的,值得我們重視。

(三)缺乏交往技能造成的障礙

人際交往的成功必須依靠積極的態度,只有以誠相待、禮貌待人、嚴于律己、寬厚待人才能獲得真摯的友誼。但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中學生在進行人際交流時有許多不當的行為。這種既不自尊,也不尊重別人的舉止使同學望而生畏。最后定會出現人際問題。因此,中學生在日常的人際交往過程中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語和行為,恰當的與別人進行交往,這樣才能保持自己與同學之間的友誼長久。

二、心理障礙克服策略

中學生的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不僅影響著同學們之間的正常交往,而且也影響著學生個體的身心發展和健康成長。因此,家庭、學校、社會都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而對于中學生來說,則應著重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正確地認識自我

不能正確地認識自我,對自己估計過高或過低,都將會阻礙正常的人際交往。因此,我們應讓學生學會正確地認識自我。首先,要讓學生學會多方面、多途徑地了解自我。既要了解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自己與別人的差別,也要了解自己操縱周圍事物、把握周圍世界的狀況。這樣,才可能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其次,要讓學生學會從周圍世界中獲取有關自我的真實反饋,避免自己的主觀理解所帶來的誤差。最后,要學會正確地評價自己,不僅要了解自己的長處,也要了解自己的短處,以便更好地在交往過程中吸取和學習別人的長處。因此,正確地認識自我是中學生擁有良好人際交往的基礎,我們必須加以重視。

(二)提高自身素質

人際交往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心理溝通,良好的心理與人格有利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因此,中學生通過提高自身素質,可以大大增加自己的人際吸引能力。首先,中學生可以通過保持精神飽滿的狀態,言談舉止文明等方法,在交往中形成良好的交往風度。其次,可以通過努力優化個人的特性,具備尊重他人、活潑熱情、善于思考等受他人歡迎的個性特征,對搞好人際關系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后中學生必須克服自我中心過強、自卑心理過重等不良的人際交往心理,施展才化,表現自己特長,使自己的人格、能力得到不斷提高。因此,中學生可以通過提高自身素質來克服人際交往中的障礙。

(三)掌握交往技能

中學生要想養成良好的人際交往,應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第一,從自我做起,要有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用一種積極健康的心態,坦然誠實地走進學生群體。第二,主動與同學進行溝通,在交流中,有意識地把注意力調節到自身的優勢上,使自己在交往過程中,獲得一種新的心理平衡。第三,在人際交往中,掌握禮貌,平等待人,把交往中的每一個人都看成重要的人物。學會將心比心,防止多疑心理對人際交往所產生的影響。所以,中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交往技能,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

總之,人際交往是個體參與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此,中學生在學校中,不僅僅是要學業有成,更要學會如何為人處世,如何與人交往,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融入社會,使其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因此,中學生要努力克服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提高交往水平。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學校、家長、社會的重視,大環境的改變,是從小環境開始的,因此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

參考文獻:

[1] 賀東建.淺析大學生人際交往認知障礙[J].心理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

[2] 李永利.人際關系黃金法則[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3.

[3] 楊南.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認知障礙及調適[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7(6).

猜你喜歡
人際交往障礙中學生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兒時讀寫難,現今已博士
跟蹤導練(四)2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歡迎來到《中學生博覽》大型團購會
心靈休憩
社交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被人情綁架的鄉村酒席——記憶鄉村文化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