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小說改編劇現狀分析

2015-05-28 07:08昝亞青
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電視劇改編網絡小說

昝亞青

摘 要:網絡小說從2000年第一次改編為影視劇開始,經過多年的探索和改進,現如今已成為影視劇劇本的重要來源。本文通過對網絡小說改編劇《何以笙簫默》的收視大數據分析,分析網絡小說改編劇蓬勃發展的優勢、劣勢,并針對網絡改編劇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解決措施。

關鍵詞:網絡小說;電視??;改編;數據分析

網絡文學作品的影視劇改編可追溯到2000年,臺灣作家蔡智恒的《第一次親密接觸》首次將網絡文學與熒幕聯系到一起,拉開了網絡文學作品改編影視劇的序幕。

隨著網絡小說改編劇《何以笙簫默》的開播,再一次引發觀眾對“網絡小說改編劇”話題的熱議。通過對該劇的大數據分析,該劇作為江蘇衛視和東方衛視的開年大戲,在短短16天里將江蘇·東方黃金劇場的收視率分別拔高70%與50%;是有史以來唯一單日網播量破3億、最高紀錄達3.55億的電視??;總播量破64億,躋身歷年電視劇網絡播放量總榜單前四位,是史上網播量最高的現代??;集均破2億,成為史上單集播放量最高的電視劇。

本文通過對《何以笙簫默》的收視數據分析,由點及面,分析網絡小說改編劇的現狀。

一、《何以笙簫默》收視數據分析

1、電視臺收視率分析

《何以笙簫默》于2015年1月10日在江蘇衛視、東方衛視開播。全劇以江蘇衛視平均收視1.234(CSM50城),單集最高達1.833、東方衛視平均收視0.953(CSM50城),單集最高達1.383的成績完美收官。其中東方衛視劇場平均收視在何以期間漲幅近50%,而江蘇衛視幸福劇場平均收視提升達70%。

2、網絡播放點擊率分析

在中國網民數量已逾6.5億、全民皆網的新媒體時代,網絡播放量與收視率同樣是反映電視劇熱度、衡量電視劇影響力、計算電視劇觀看數據的重要指標。

《何以笙簫默》自開播之日起便引發全民觀看討論的狂潮,開播第6日,單日播放量攻破2億。開播第7日,網絡總播放量即超過11億,創造了電視劇網絡播放量歷史上最少劇集、最快破10億紀錄;開播第10日,以當日播放量30047萬的數字,成為電視劇史上首部單日網播量超過3億的電視劇。2015年1月25日,《何以笙簫默》開播第15日,以單日3.55億播放量的驚人成績再度刷新了歷史,打破自己紀錄的同時創造了電視劇網絡播放史上單日播放量最高紀錄;從2015年1月20日到1月26日,《何以笙簫默》連續7日單日播放量超過3億。電視劇《何以笙簫默》總播量已超過64億,位居歷年電視劇網絡播放量總榜單的第四名,成為史上網絡播放量最高的現代劇。

二、通過《何以笙簫默》看網絡小說改編劇的優勢

CNNIC網絡文學用戶調查數據顯示,網絡文學用戶中有79.2%的人愿意觀看網絡文學改編的電影、電視劇。網絡小說的高人氣意味著影視劇潛在的巨大觀眾群。較之于傳統文學,網絡文學以其公共性的開放空間形式,使文學創作從少數人的專利變成了群眾自覺參與的創作活動和娛樂活動。

網絡的交互性為文學創造了交往的自由,作者與讀者交往、讀者與讀者的交往變得平等而迅捷、自由而透明。一部作品一經上網,馬上可以得到讀者的反饋信息,讀者對作品的好壞、質量的高低進行即時評判。大部分作者會充分重視讀者的意見,對作品進行不斷的修改和補充,甚至有些作品就是作者與網民共同完成的。這種作者和讀者雙向互動為影視劇的改編打下了非常好的群眾基礎。

三、網絡小說改編劇的不足

1、小說創作和影視敘事存在區別

當今市場經濟競爭激烈,很多影視作品朝著經濟化、利益化的方向發展,在改編過程中,會針對原著的故事情節、人物塑造進行一定的改編。例如,影像敘事沒有文學想象的空間大:電視劇《何以笙簫默》在表現人物復雜的內心活動時,只局限于外部的模寫,很難表現小說中思潮起伏的主觀心態。因此,影視作品對網絡小說原作的改編常常使原著的意蘊不可避免地流失和變異,最終導致文學作品中真正想要表達的意義已不復存在。

2、選角問題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何找到既與書中形象貼合又能滿足觀眾想象的演員,是所有文學作品改編時都會遇到的難題,尤其以網絡小說改編為甚。網絡小說中的人物形象一般都是塑造成完美型的,作者可以任憑自己的想象將各種美好的事物加在男女主角身上,當具象為影視劇時,肯定與想象有落差,很難滿足所有觀眾的需求?!拔膶W形象一旦具體化定型化,它的豐富內涵就必然要大打折扣,換一種說法,文學形象實際上存在于讀者心中,各人心中的形象不盡相同,而具體的銀幕形象不可能契合所有人心中的原形象?!雹?/p>

結語

網絡小說創作質量能否提高,是影視劇改編能否成功的首要因素。從創作者角度來看,要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及文化素養,提升小說的責任感、道德感、歷史感和人文關懷,使其既不丟掉網絡文學的獨特個性,又有較高的境界和較大的氣魄,能夠擔當起文化創造、傳承的歷史責任。從受眾角度來看,也要提高自身文化修養,提升對小說文化的自我需求,這樣才能從外部來推動網絡小說文化價值的建設。從文學網站及各種媒體來看,也要承擔起文化傳播及提高大眾文化水平的重任,肩負起文化傳播和傳聲的時代責任。隨著網絡文學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營銷體制的不斷成熟,網絡小說的影視劇改編將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發展潮流。在這一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揚長避短,提高網絡小說自身的創作水平,推動其蓬勃發展。

指導教師:冉明仙

注解:

① 張偉巍,中國網絡小說的影視劇改編研究,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參考文獻:

[1] 趙潔,小說改編影視成第二次浪潮[j].版參考,2012(21):21-22.

[2] 廖小珊,小說改編影視:前途光明路漫漫[N].新聞出版報,10-10-21.

[3] 董寧瑋、譚英:《從傳播學視角評議網絡小說的傳播意義》,《小說評論》2010年第4期。

[4] 靳瑞霞:《網絡小說產業化芻議》,《東南傳播》2010年第7期。

[5]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http://www.cnnic.cn/research/zx/w lsp/201004/t20100408_19392.html.

[6] 歐陽有權.網絡文學:前行路上三道坎[j].南方文壇,2009(3):43-45.

[7] 杜晉華,王曉晶,李星池,丁杰靜.如何從網絡小說煉成當紅影視劇[N].精品購物指南,2011-10-13.

猜你喜歡
電視劇改編網絡小說
當網絡小說逆襲之后……
傳統電視媒體的節目編排與發展出路
農村題材電視劇改編設想
IP熱潮下網絡文學影視化的理性發展
《烈日灼心》:文字到影像的改編策略
中韓兩國對真實事件的電影改編理念
影像圓融:小議多元敘事視角的選擇性后置
由《萬物理論》看英國傳記文學的改編
莫言文學作品電影改編
50 SHADES OF ONLINE LI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