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中國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與監管

2015-05-29 15:23崔康健梁靜溪
商場現代化 2015年9期
關鍵詞:風險監管

崔康健+梁靜溪

摘 要:隨著我國的互聯網行業的飛速發展以及互聯網寒夜對于金融業的影響,在當下互聯網金融已然成為了一個新的討論與研究的熱點。在我國的金融業發展過程中,由于我國的傳統金融中存在供給不足的問題,所以這一行業也就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金融。本文從我國的互聯網金融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對互聯網金融進行監管的具體建議兩個問題出發,對中國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與監管進行分析。

關鍵詞:中國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

隨著我國互聯網行業的飛速發展以及互聯網技術對于金融業的影響,在當下互聯網金融已然成為了一個新的討論與研究的熱點。在我國的金融業發展過程中,由于我國的傳統金融中存在供給不足的問題,所以這一行業也就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金融。具體來說,網絡銀行包含于互聯網金融的工作范疇中,所以,人們可以看到在二十世紀初的時候,互聯網金融在運營中的風險趨勢等已經體現了出來,網絡銀行的風險防范對管理人員的素質、業務管理與市場準入、風險監管水平以及分業管理格局等提出了挑戰。

一、我國的互聯網金融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1.技術風險。網上銀行在運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技術風險主要分為以下幾種,一是銀行系統受到了非法入侵,也就是說由于銀行沒有對系統進行定期的修補與更新,沒有對系統進行備份操作導致遭到黑客的攻擊。一是銀行的內部系統中出現了職員詐欺行為。銀行職員很可能會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對賬戶中的數據進行篡改,致使銀行或是客戶的交易與存款等出現一定的差錯。還有一種是來自服務供應商的風險。對銀行提供網絡技術的外服供應商很可能不對銀行提供相應的服務,致使銀行必須對損失負責。

2.法律風險。對于網絡銀行業務,我國現階段中仍舊缺乏專門對網上銀行的業務進行調整的相關法律與法規,只有數量不多的金融行政規章。另外,互聯網上是沒有國界的,然而由于在這一領域中各國與網絡銀行相關的法規制度并不相同,就極易出現國與國之間在法律上的沖突,致使開戶銀行與客戶之間出現法律糾紛。

3.信用風險。在網絡的發展過程中誕生的網絡金融業務比傳統的金融業務更容易出現信用風險。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由于交易的雙方都是模糊的,無法獲取對方的信用信息,極易出現信用道德規范以及信用意識的嚴重缺乏。交易者的身份無法在網上銀行的交易信息中得到確認,因而也就十分容易出現一定的信用風險。

二、對互聯網金融進行監管的具體建議

基于互聯網金融所具有的經營模式以及它自身的特殊性,在選擇相應的監管模式的時候要與傳統的監管方式進行區分,在對互聯網金融進行管理的時候,可以借鑒以下的方法。

1.分類監管。由于互聯網金融的運營風險一斤服務主體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進行監管的時候需要針對不同的主體實施不同的監管。首先,銀行所展開的互聯網金融業務是金融業中的傳統業務在互聯網技術中的一個延伸,在發展這一業務的時候主要的風險是網絡技術。面對這一問題,網上銀行需要使整個防范結構得到進一步的優化,同時國家的相關管理部門也應該對計算機系統與互聯網之間的路徑強制設置多重的防火墻來進行嚴格的控制,還要建立起各個銀行之間的合作機制,從而形成統一的技術風險的規避標準以及發展規劃。其次,對第三方支付的監督管理以及風險控制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要想使這一工作做好,就要對內控制度的建設進行一定的強化,建立起分工合理、報告關系清洗以及職責明確的組織機構,還要對第三方的支付平臺進行適當的評級把客戶利益的維護、服務質量以及網絡安全等作為評級的標準,使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獲得不斷的改進。

2.包容性監管。在當下,在對互聯網金融進行相應的評價的時候,仍舊缺乏相應的數據支持以及足夠的時間序列,需要留有一定時間的觀察期,面對這樣的情況,需要鼓勵互聯網金融進性發展與創新,要在遵循誠實守信原則的基礎上,各種有利于刺激包容性增長的金融服務以及金融活動等都需要得到鼓勵與尊重。

3.綜合監管。我國的互聯網金融是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金融,所以,我們在對其他的監管模式進行兼顧的同時,還需要做到綜合的監管,為管理工作制定出統一的標準,使各個主體在工作過程中能夠有章可循。

三、結束語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互聯網開始走進千家萬戶,互聯網金融也就應運而生,由于它具有方便與快捷的特點,現階段人們更愿意使用互聯網金融來處理生活中的一部分事情,由于我國的人口眾多,市場的回旋余地大,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為傳統的金融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新的模式,然而,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來的各種風險問題也對互聯網金融的實際監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它需要互聯網金融在發展的過程中將現有的問題逐一解決,從而促進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魏鵬.中國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與監管研究[J].金融論壇,2014(07):3-9,16.

[2]屈援,李安.互聯網金融的風險特征、監管原則與監管路徑[J].學術交流,2014(08):137-141.

[3]李仁森.關于中國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問題的思考[J].信息系統工程,2015(02):105-106.

[4]廖岷.對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與監管的思考[J].新金融評論,2014(02):1-17.

作者簡介:崔康?。?990- ),女,山東泰安人,哈爾濱理工大學在讀碩士,研究方向:金融;梁靜溪(1962- ),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金融

猜你喜歡
風險監管
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
淺論我國會計監管體制的創新
實施科學監管 增強治理效能
我國P2P網絡借貸的風險和監管問題研究
淺析應收賬款的產生原因和對策
中國經濟轉型的結構性特征、風險與效率提升路徑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及防范措施
監管交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