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現狀及對策

2015-05-29 13:22于昆美
商場現代化 2015年9期
關鍵詞:出口貿易湖南省農產品

摘 要:湖南作為我國的農業大省,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在當今世界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實現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可持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現狀、影響因素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在如何提高該省農產品出口貿易水平上提出幾點針對性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湖南??;農產品;出口貿易;現狀;對策

一、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現狀

湖南是我國的農業大省,素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譽,其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為該省的農業發展提供了諸多的便利。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湖南省的農產品出口貿易態勢較穩定,出口規模不斷擴大,每年貿易額呈遞增趨勢。據湖南統計局統計,2001年,其農產品出口總額為1.55億美元,到2005年增加了1.18億美元,4年增長幅度達到了76%。從2003年開始,年均增長幅度大幅增長,達到19.2%。2006年~2010年,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總額分別為3.12、3.50、4.22、4.20、5.80億美元,占湖南全部出口總額的比例為6.12%、5.3%、5.02%、7.65%和7.27%,占全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01%、0.96%、1.05%、1.07%和1.18%。2010年~2012年,湖南省農產品的出口總量在不斷上漲,國內最大的出口地區為香港,出口總額為104.563萬美元,同比增長55.8%;美國是中國對外出口的最大貿易國,到2012年11月出口總額達到100.368萬美元,同比增長10.1%。2014年5、6月份,其農產品出口貿易總額同比增長57.2%和18%。以上數據表明,湖南省農產品出口總額占全省出口總額乃至全國農產品出口總額的比例很小,農產品出口處于弱勢地位。但是從特色農產品來看,湖南部分農產品的產量在全國仍然占有較大比重。生豬、油料、糧食、棉花等產品馳名國內外眾多地區,市場較為前景廣闊。另一方面,湖南省的經濟效益類農產品如茶葉、柑桔、桑蠶絲、禽畜產品和水產品的銷量巨大,得到了市場的廣大認可??傮w來說,湖南農產品的出口還是具有很大潛力的,我們應充分發揮傳統初級產品的比較優勢,來實現該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二、影響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因素

1.主要因素

(1)我國的政策制度不健全,且得不到準確的落實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指明了道路。初期階段,國家領導人對農業缺乏重視,“農業補貼工業”的口號響遍我國大江南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影響著我國農產品出口的綜合競爭力。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開始越來越重視農業,這不僅僅是社會和諧穩定的要求,也是為了適應國家長期發展的需要?,F階段,我國對農業方面采取的方式是間接補貼,但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得到準確的落實,從而抑制了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

(2)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夠,地方領導出現失職

農業作為我國的一大主導型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收入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把其放在首要地位。政府在財政支出上對農業的投入是非常有限的,一系列原因使得該省農業的人力資本出現了很大的缺口。同時,一些地方領導人目光短淺、不顧全大局,過于強調財政稅收對國家發展所作出的貢獻,片面地認為新型服務業和制造業以及房地產業才是發展經濟的根本。盲目追求能源開發,一方面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另一方面忽視了企業和社會的總體效益,間接對湖南省農產品的出口起著一定的制約作用。

2.其他因素

(1)貿易保護主義的呼聲上漲,反傾銷體系不斷建立

現今,世界各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各國都增強了對本國農產品的保護意識。1980年至今,全球主要農產品貿易大國對我國實行反傾銷防御體系的現象已非常普遍。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農產品行業逐漸成為每個國家的根本性產業,對該行業的貿易保護已經上升到一定階段。近幾年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正悄然崛起,對歐美等主要發達國家產生了很大的沖擊,為了保護本國農產品貿易額度,各國紛紛針對本國農產品市場情況,不斷建立反傾銷防御體系來實行貿易保護,加大了湖南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立足的難度。

(2)綠色壁壘逐步擴大,對湖南農產品的出口形成挑戰

食品安全問題是每個國家重點關注的問題。在我國,從 “三鹿事件”到“瘦肉精事件”,使得我國農產品在國際上的出口形象大打折扣,也間接地影響到湖南省的農產品出口。在這個風口浪尖,國際上很多國家通過各種方式來提高進口商品的要求,來達到保護本國企業的目的。達不到進口國所制定標準的農產品往往會被淘汰,綠色壁壘范圍的逐步擴大讓湖南省的農產品出口受到阻礙。而某些國家在農產品進口這方面會制定一些苛刻的多重標準,這無疑會對湖南的農產品出口造成巨大的挑戰。

三、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存在的問題

1.農產品產業結構不合理,出口競爭力低下

湖南省農產品產業結構不合理,影響著出口效益的提高。目前,湖南省在農產品優良品種的培育,保鮮、冷凍、包裝和運輸等方面的技術力量匱乏,以致于達不到國際標準,質量較低,并且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產品少。世界上其他主要農產品出口國會借此機會生產一些優質廉價的農產品,大大降低了湖南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另外,該省出口的農產品以初級產品為主,產品粗放,成本偏高,在價格競爭上不具優勢。

2.優質勞動力少,農產品生產效益下降

湖南省從事農林牧漁產業的人口達到2059萬人,占到全省鄉村人口的大多數。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文化程度只有小學或初中的水平,并且年齡相對較大。而文化素質較高者都愿意去我國沿海一帶打工或經商,以此來尋求更好的發展出路。因此,在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時,剩下的從業人員不能在最短時間內接受和運用,特別是在新的農產品栽培技術和加工技術的推廣應用上。而且這部分人員不能準確把握市場信息,盲目擴大生產,生產的農產品嚴重過剩,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從而影響了整個農產品產業鏈的生產效益。

3.名牌產品缺乏,農產品的國際影響力弱

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必須緊跟世界發展的步伐。改革開放至今,雖然湖南省農產品中已有一些名牌被世人熟知,但是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來看都不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湖南省的名牌農產品在國內農產品市場上占領先地位的比例嚴重偏低,缺乏拳頭產品,與其農業大省的地位不相稱。名牌農產品的缺乏會直接導致企業經營發展的活力降低,獲得的利潤減少,不利于農業產業的長期發展。

4.省內龍頭企業規模小,農業產業化進程緩慢

根據目前的形勢來看,該省農產品行業的龍頭企業普遍存在規模較小、發展緩慢,產品結構單一的缺陷,社會投入和外來資本的吸收較少。雖然這些龍頭企業在農業發展的初期階段貢獻了一定的力量,但發展速度、企業觀念無法與國際化市場接軌。另外與其他農業發達省份相比較,不論是企業的規模還是對農業的帶動作用,都與其拉開了一定的差距。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弱,使得湖南農業產業化的進程十分緩慢。

5.農產品質量安全無法保證,出口風險較大

隨著經濟發展,大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食品安全問題也更加重視和關心。世界范圍內有關農產品進出口的綠色壁壘不斷擴大,給主要農產品貿易大國敲響了警鐘,這些國家必須高度關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對湖南省來說,農產品的生產沒有建立一個標準化體系,農產品的生產模式沒有相關標準配套設施、缺乏協調機制、缺乏科學指導,達不到綜合化,致使生產的農產品質量低。再加上農藥的不科學使用、亂用的情況時有發生,以及農產品出口的檢驗檢測工作不到位,導致湖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無法保證,存在著較大的出口風險。

四、提高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水平的對策

1.優化農產品產業結構,增強出口競爭力

湖南省農產品產業結構紊亂的現象已對其農產品的出口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響。我們要充分發揮湖南省農業中傳統初級產品的比較優勢,加強農產品基地建設,加大對優良品種的培育力度。對銷量比較好的農產品進行深加工,例如,生豬、柑桔、茶葉、桑蠶絲、優質蔬菜等,形成高附加值產品,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同時,要整合區域資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增加農產品出口基地的加工項目,促進農產品產業鏈的形成和延伸。另外,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經營策略,讓該省出口的農產品更加符合國際標準。

2.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效益

政府在這方面要高度重視,起好帶頭、引導的作用。譬如,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外出的高素質人才到省去鄉;積極鼓勵當代大學生下鄉對農業從業人員進行農業知識教育;督促企業定期派一部分人員去外地加強交流學習等。與此同時,政府要與農民一起并肩作戰,共同致富。另外,湖南省必須踐行“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大力支持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發展。這樣不僅會使湖南省的農業勞動力數量充足,質量上更具有優勢,也會為農產品出口貿易培養出一批專業技術人才,最終從根本上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效益。

3.重點培育名牌產品,加深國際影響力

培育國際化名牌產品,國家和政府要在繼續支持像克明面業、天龍米業、金健米業、金浩茶油等現有品牌發展的基礎上,努力在省內尋求發展潛力較大的中小型企業,并給予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讓其成長的空間更加寬廣。同時出臺相關政策,使主要產業和涉農品牌的優勢得到充分有效的發揮。名牌產品是一個企業科技創新實力強弱的具體體現,大力培育名牌產品,會讓湖南省農產品的國際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加深。

4.大力扶植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湖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必須以龍頭企業為依托。首先,加大對龍頭企業的科技和資金的投入,在此基礎上,努力擴大龍頭企業的生產規模,增強品牌效益。其次,龍頭企業要發揮自身所擁有的優勢,帶動該產業鏈中其他中小企業的發展,必要時可以實行企業的兼并和重組,實現強強聯合。最后,企業可以依托龍頭企業的品牌效應開發出一部分既健康又具特色的農產品,并通過廣告媒體的途徑來進行宣傳推廣,讓這部分農產品被更多的消費者熟知。壯大龍頭企業,能更好地推進湖南省農業的產業化進程,為農產品出口帶來更多的競爭優勢。

5.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降低出口風險

保障湖南省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第一,把重點放在農產品生產源頭的控制上,倡導標準化生產,生產全程進行質量監控。第二,對專業技術人員加大培訓的力度,引導他們對生產人員進行健康和環保知識的普及,科學使用農藥,減少亂用和濫用的情況。第三,國家和政府要不斷完善農產品出入境的檢驗檢測體系。只有強化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才能提高農產品出口檢測水平,降低出口的風險。

參考文獻:

[1]于慧君.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與提升競爭力的對策研究[J].生產力研究,2009(10):103-104.

[2]方威,鄧德勝.湖南農產品出口現狀及對策探析[J].中國市場,2008(5):134-135.

[3]唐婧.湖南農產品出口貿易現狀和發展對策[J].農業考古,2010(12):109-111.

[4]肖黎,鄧旭霞.湖南農產品出口貿易結構現狀及其優化對策研究[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4):58-59.

作者簡介:于昆美(1994- ),女,湖南常德人,長江師范學院財經學院2012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

猜你喜歡
出口貿易湖南省農產品
愛上寫信的大樹
黨的100年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淺析我國對外貿易的轉變及對策
江蘇省出口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山東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問題分析
農產品爭奇斗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