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民族自信中構建理想品牌

2015-05-30 10:48許昌良
贏未來·學校品牌管理 2015年9期
關鍵詞:紀錄片教育

許昌良

這是一個比較失敗的中國教育品牌輸出案例,也極大地貶損了中國教育品牌。如果這個活動是教育業內人士在組織,簡直就是缺少教育基本常識的一場鬧劇。事實證明,中西教育(包括美國、歐洲在內)差異是明顯的,中國教育過分強調中規中矩,強調知識記憶與練習的多多益善,訓練過程比較嚴苛與強力控制,而西方教育強調自由與個性,這是中國許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策劃者試圖用一個月的時間,通過紙筆考試就要比較中英教育的質量差異,而且用“百分之十”的差異這個數據說事,在加班加點的情況之下,既沒有完整的質量概念,也缺乏基本的評價常識,這是何等低俗與鄙陋的教育評價。我不否認,中國教育的沉珂是地球人都知道的,許多地方所謂的“升學率”說白了就是“汗水、淚水、藥水甚至血水”的疊加,“有內容沒有外容、有生存沒有生活、有今天沒有明天”。幾乎每一個稍有理智的中國教師都知道我們教育的弊病,我們還有必要再到國門之外去丟人嗎?

任何一個國家的教育都是受到政治經濟制度、社會生產水平、科技發展水平和文化背景、文化傳統影響的,對中國教育無論怎樣詬病,但我們也必須正視這樣的事實:新課改以來,我們教育理念在更新,教育的控制性在削弱,而教育民主性、自由性正日益彰顯,相信會隨著中高考制度改革向利好方向發展。這些年,中西方教育有著從兩端向“中間地帶”靠攏趨勢,這本身意味著中國教育品牌開始孕育并形成。我們應當在民族自信中不斷建構理想的品牌。

(作者系江蘇省特級教師、教授級高級教師,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現任無錫市鳳翔實驗學校校長)

網友觀點

@戲文孫潔:中式教育永遠在逼迫我們去學好,哪怕痛苦哪怕不喜歡。英國教育允許人不學好。如果不喜歡學習,哪國教育都會讓你不舒服,不同是中式威脅逼迫你一定要學,英式允許你放棄,但默默把你pass掉。

@santhia超光速:我完全贊成學生在青少年時期應加強培養吃苦耐勞精神和學習基礎知識,但國內的教育往往缺乏對個性、個人情感表達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所以我們出產名校精英,卻少見將我們的思想文化精神宣傳發揚出去的“信使”。我們教育體系太需要情商教育了。

@恩正君的焦糖生活:看了BBC的紀錄片,對中西式教育方式我覺得無可厚非,這兩種教育來自于各種不同的文化土壤,放在背景里都是合理的。我個人教育資源不平等和不公平的問題才可能是中國教育需要探討的問題。

@魏雪weixue:讓人從各有千秋到千篇一律,只需要很短時間。當我們需要讓已經思維定式的人再次擁有獨立的思考與意識,反而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從這個意義上看,這個紀錄片的意義遠遠不止紀錄片本身和其拍攝之外的“真相”,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更多。

猜你喜歡
紀錄片教育
超贊的自然紀錄片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軟件工程教育與教學改革
一部微紀錄片的感悟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紀錄片之頁
紀錄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紀錄片之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