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傳統文化對中國動畫發展的重要性

2015-05-30 03:25方化雨
工業設計 2015年9期
關鍵詞:動畫藝術中國特色現狀

方化雨

摘 要:動畫作為一種集文學、歷史、音樂、戲劇、美術等元素為一身的藝術形式,對文化的傳播和傳承有著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快速增長以及世界地位的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動漫設計師開始關注中國傳統文化,利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動畫藝術相結合,創造有利于文化傳播與傳承的動畫作品??v觀中國動畫發展的數載歷程,我國早期水墨動畫將中國水墨畫引入動畫制作中,使畫面既有動畫藝術的格調,同時也包含著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空靈意境。本文從動畫的發展以及動畫對文化傳播傳承的推動作用為切入點,綜述國外動畫產業對本民族文化的傳播,分析我國動畫在發展中的現狀以及出現的問題,探討動畫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以及傳統文化元素在動畫藝術中的運用,使中國動畫得以更加富有文化底蘊、具有時代氣息地發展、進步、提高。

關鍵詞:中傳統文化;動畫藝術;現狀;問題;中國特色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動畫,作為文化產業之一,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內影響了娛樂經濟的構成和發展。動畫是集文學、歷史、音樂、戲劇、美術以及影視、音像、印刷、教育、旅游、服裝、文具等眾多藝術形式和產業于一體的,因此,從一個國家的動畫作品中就能夠對該國家的民族文化形成一種理解,一種認識??梢哉f,動畫作品中往往包含著民族文化的根和民族文化的影子。

例如,1960年我國自產的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將中國傳統水墨畫引進動畫作品中,同時也將齊白石先生筆下的水墨寫意花鳥形象搬上熒屏,讓更多的人熟悉了中國風味十足的水墨畫。剪紙,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在早期被融融入動畫制作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優秀動畫作品。

中國傳統文化是華夏民族的根,在社會和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將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傳承下去是我們每一名炎黃子孫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責任。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在各國動畫產業、動漫產業興起、壯大的今天,如何屹立于不敗之地,并借助動畫作品的傳播將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是動畫人共同的目標和任務。

動畫藝術的蓬勃發展之勢不分國界,隨著動畫藝術影響力的不斷加大,在動畫作品中更鮮明地表現民族文化內涵成為各國動畫人的藝術追求。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在動畫作品中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傳播、傳承,使動畫作品寓教于樂,能夠有效地宣傳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同時將中國傳統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創造具有獨特民族特色的優秀動畫作品,創造屬于我國的文化巔峰。

1 動畫的發展

1.1 動畫的定義

最早出現“動畫”是在20世紀40年代的日本,當時動畫的定義是:用線條描繪的漫畫。后來,“動畫”從日本傳到了美國,美國向“動畫”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用繪畫、木偶等拍攝成影片,這樣一類的影片是熒幕上最早的動畫作品。

1.2 動畫的發展

而追溯動畫這一藝術形式的發展,可以上溯到兩三萬年前的遠古洞穴時代。1962年,法國考古學家Prudhommeau在研究報告中曾指出:兩萬五千年前的石器時代的洞穴畫上有一系列的野牛奔跑圖。這是動畫最早出現的雛形。

同時,在中國的傳統繪畫中,人們習慣于把靜態的繪畫賦予生命的意義,如《聊齋》中的“畫中仙”,充滿想象力,讓人腦海中形成一幅動態的畫卷,這也是動畫發展的雛形。

綜上所述,動畫作為一種充滿神奇色彩的藝術形式由來已久,同時,不同時期的動畫作品對當時社會、經濟的反應也是十分明顯的??梢哉f動畫是人類文明史中最古老、最具幻想的藝術形式,流傳至今,動畫應被賦予當今時代的特征,與人們的社會生活緊密聯系,以其獨有的靈活、開放、包羅萬象的特點傳遞更多的信息。

2 動畫在文化傳播方面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潛移默化影響年輕一代的思想,傳承文化精髓

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是自己的文化,而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各具特色。在發達國家,動畫作品已經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也成為一種普及而有效的文化思想表達的主流方式。動畫作品的受眾對象大多數是青少年,而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力量,因此,動畫作品中的信息往往能夠影響青少年的思想動態和意識形成。

例如,我國著名的動畫作品《大鬧天宮》風靡全球,作品中包含大量的中國元素,傳遞著中華民族精神的本質,也影響著一代代炎黃子孫。發箍巴黎的《世界報》曾如此評價我國的動畫作品《大鬧天宮》:“《大鬧天宮》不但具有一般美國迪士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藝術上又是迪士尼式美術片所做不到的,它完美地表達了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p>

2.2 動畫傳播文化的方式適應時代的發展

隨著數字化科技的興起和發展,我們所處的時代逐漸被影像所籠罩。動畫作為一種能夠供多數人集體觀賞的藝術表現方式,非常契合當今人們對信息掌握和獲取的方式和手段;同時在動畫中,能夠讓受眾們找到共鳴,形成“共同語言”,這對于文化的傳播和傳承無疑是事半功倍的。

結合本民族文化下產生的動畫作品,其被觀賞的過程不再只是娛樂和消遣,而是能夠引導受眾主動成長,形成正確價值觀的正向過程;同時在動畫作品中,我們也能夠全面了解受眾的長處和不足,取長補短,使受眾獲得最終的成長。

例如,在由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與法國文化中心聯合舉辦的動畫電影節中,我國學生的動畫作品相較于法國學生的作品,顯得“中規中矩,”,缺少讓人意想不到的創意。由此可見,動畫作品之間的交流,能夠使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增進對自己的認知。

3 外國動畫作品中對本民族文化的傳播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勢必影響著本國動畫產業的發展,在動畫作品中適當融入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不僅能夠創造出成功優秀的動畫作品,同時也能夠將優秀而悠久的民族文化、國家文化得以傳播和傳承。

3.1從美國動畫作品中看其民族文化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這也決定了美國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這種多元文化下的動畫取材大多以對未來的幻想和喜劇化的故事情節。

作為一個移民國家,美國的民族文化以自由、不受拘束為主要民族精神。因此,在美國的眾多優秀的動畫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其樂觀的精神以及崇尚自由、追求自由的個性。

例如,動畫作品《小馬王》中塑造的小馬王的形象就是美國民族精神的代表,自信、堅定、樂觀,而且敢于拼搏。又如著名動畫作品《獅子王》,在辛巴身上展現出的就是美國這個充滿激情、浪漫與夢想的自由主義至上的民族文化特征。同時也因為從民族文化中借鑒、融合了大量的素材,使《獅子王》一舉奪得當年(1994年)奧斯卡亮相大獎,隨之被更多人所熟知,也將影片中對民族文化的詮釋更深入、廣泛地傳播開來。隨后的動畫作品,如《星際寶貝》《功夫熊貓》等,也是以濃厚的美國民族文化特征向人們“撲面而來”,讓人們充分感受著美國的民族文化。

3.2從日本動畫作品中看其民族文化

日本是一個善于學習的民族,這在其動畫作品中能夠看得出來,既追求創新和開拓的精神,同時也不乏體現東方情調。因此,動畫也作為日本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表現方式存在著。日本十分崇尚儒道文化和禪宗文化,同時也有著十分突出的奮斗、拼搏精神。例如在宮崎駿的作品《千與千尋》中,主人公千尋在困境中不放棄的精神最終成就了她獨立、用噶、堅強的性格,這也是日本這一民族所崇尚和追求的品格。

日本動畫作品曾影響著一代代日本青少年,甚至是其他國家的受眾們。例如,當年風靡一時的《美少女戰士》《龍珠》《櫻桃小丸子》以及《蠟筆小新》,不計其數的青少年在童年時代都曾被這些熟悉的動畫作品陪伴著、影響著。同時日本作為動畫作品生產大國,在世界動畫產業中占有者不可替代的地位??v觀日本的動畫作品,而不體現者日本民族文化特點——大和主義和武士道精神。

4 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及面臨的問題

4.1 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

從歷史上看,我國動畫產業相比于歐美和日本等國家起步較晚。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我國第一部動畫片誕生至今,不過接近一百年的時間。期間,1941年誕生的動畫長片《鐵扇公主》是與美國迪士尼《白雪公主》齊名的優秀作品。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我國曾涌現出一批影響深遠且優秀的動畫作品,如《大鬧天宮》《哪吒鬧?!贰度秃蜕小贰缎◎蝌秸覌寢尅芬约啊渡剿椤返鹊?。這些作品,無論在題材選擇方面,還是內容呈現手法方面都體現出鮮明的民族特色。不僅為我國的青少年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更是對古老而優秀的民族文化的詮釋傳播和發揚。

然而,隨著各國間的交流不斷深入,文化傳播的多元性不斷提升,國外大批動畫作品潮水般涌向我國,使得我國動畫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和影響。在競爭之下,我國動畫作品試圖從消防國外作品中取得優勢,但卻事與愿違,使得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出現諸多問題。

4.2我國動畫產業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

4.2.1失去原有的定位

在美國、日本等動畫強國的壓力之下, 近半個世紀以來,我國動畫作品的定位越來越模糊。在競爭之下,我們沒有堅持自己的傳統,沒有以民族文化觀念作為獨特的“制勝武器”,相反盲目地跟從著“米老鼠和唐老鴨”似的動畫作品,導致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和符號漸漸從動畫作品中淡出。

4.2.2本土原創作品匱乏

隨著國外大量優秀動畫作品的引入,我國一部分動畫作品在迎合市場的驅動下,開始了模仿甚至抄襲,無論題材還是表現手法,都借鑒這國外動畫作品,導致本土作品的產生難上加難,失去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4.2.3生活內涵匱乏,缺少共鳴

也有一部分動畫作品,為了迎合市場的需要,迎合家長的心理需求,過于說教,而忽略了生活內涵的豐富性,加上在內容取材和表現手法上的“一成不變”,使得受眾群體缺少關注的興趣,無法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失去傳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5 動畫作品制作的落后

與美國、日本等動畫強國相比,我國動畫產業的制作技術水平成為短板,導致在一些情節的表現手法上不能夠配合人們更高水品的需要,使得受眾比例下降??傊?,動畫作品的制作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它需要科技的支持和配合,而我國目前的動畫作品制作與動畫強國相比,尚有發展和提高的空間。

6 將我國傳統文化元素應用于動畫作品中的重要性

中國文化和中國元素被國外很多動畫作品所挖掘,比如日本動漫界借鑒了大量我國《西游記》中的素材,又比如迪士尼出品的《花木蘭》《功夫熊貓》等,都是以我國傳統文化和文學經典作為藍本進行再創造的。這些中國元素進入觀眾的視野,無疑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發揚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面對這些包含著豐富中國文化元素的外國動畫作品,我們也應反思,反思我們自己的動畫作品是否真的將這些可以稱之為國粹的文化和傳統發揚光大,傳承一代又一代。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國動畫作品曾經因為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別具一格的藝術形式形成了我國動畫獨有的藝術體系,一些列優秀且飽含我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動畫作品隨之產生。而如今,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堅持民族化、本土化特點的今天,要使我國動畫產業屹立于動畫強國之列,使我國動畫產業找到最適合的發展道路,深入挖掘和融合民族元素、傳統文化元素是必經之路。

6.1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進行動畫作品的創作時,如果照搬國外的制作手法,硬性移植和套用國外優秀動畫作品,長此以往,我國動畫產業將面臨何種局面不言而喻。

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創造性地編著動畫劇本,是我國動畫產業得以持續發展的現實之路。因此可以說,傳統文化是振興我國動畫產業的巨大財富。

6.2促進傳統文化的持續發展

動畫作品無論如何發展,都必須肩負起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承載和傳播,也只有這樣,動畫作品才是一個個有血有肉有靈魂有價值的藝術作品。也只有這樣,我國傳統文化元素才能夠在不斷的傳播過程中得以重視、發展、傳承和延續。

總之,華夏文明博大精深,更多地被挖掘運用到我國動畫作品中,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作品,才能使我國傳統文化與動畫產業實現雙贏。

參考文獻:

[1] 陳佼佼.論中國動畫中的民族文化元素[J].藝術教育.2011(07):156.

[2] 沈亦霖.中國動漫青年群體和人才缺失的分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0(05):296-297.

[3] 李闖.關于中國動畫文化發展的思考[J].藝術科技.2013(12):58.

[4] 彭玲.關于中國動畫文化發展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1):57-61.

[5] 金天逸.中國動畫學派的發軔成型和成熟[J].電影藝術.2004(01):57-60.

[6] 馬欣.對中國動畫片民族化的反思[J].美術.2003(07):120-124.

[7] 郭虹.中國動畫的劣勢與思考[J].學術界.2003(02):199-204.

[8] 李林.簡評動畫電影中的“中國學派”[J].藝術廣角.2004(02):48-50.

[9] 謝霖,趙鑫.基于國內動漫產業現狀的探討[J].河南科技.2010(08):18.

猜你喜歡
動畫藝術中國特色現狀
新語境下的動畫藝術理論淺談
民族文化元素在動畫藝術中的應用
動畫藝術的審美特征探討
賈康:“中國特色”的獨立思考的知識分子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中國特色”的低速電動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