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輔導員心理壓力及其紓解方式研究

2015-05-30 10:48葉海燕
教育與職業(中) 2015年8期
關鍵詞:心理壓力輔導員

[摘要]為研究我國高校輔導員心理壓力,并構建其紓解壓力的加工過程,文章采用深度訪談的方法,對來自8所不同層次高校的24名高校輔導員進行調查。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對11萬字的訪談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發現,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壓力主要包括工作壓力、婚姻情感壓力、學生安全壓力和日常煩擾壓力;輔導員紓解心理壓力的方式包括自我幫助、他人幫助、專業幫助和幫助他人;輔導員紓解心理壓力的過程包括問題覺察、認知評價、求助方式選擇和效果評估4個階段。高校應從服務內容、服務者、服務機構三個角度,構建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

[關鍵詞]輔導員 心理壓力 紓解方式 心理健康服務體系

[作者簡介]葉海燕(1975- ),女,天津人,西南大學心理學部黨委副書記,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慶 400715)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2年西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博士(含引進人才計劃)基金項目“我國高校輔導員心理壓力及其求助方式研究”(項目編號:2012122818,項目負責人:葉海燕)和西南大學2015年度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項目“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現狀及對策研究”(項目批準號:SWU1509171,項目負責人:葉海燕)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5)23-0056-02

壓力是指個人和環境之間的特殊的關系,這種關系被個人評價為疲勞的,或超越了他或她的心理資源,并危及他或她的健康。壓力對個體的心理健康所產生的重要影響已經被許多研究所證實。Compas和Howell等人研究發現,壓力與內在心理問題相關(可解釋11%的變異)要大于外在心理問題的相關(可解釋5%的變異),這表明了壓力與各種心理癥狀之間存在普遍的關系。

高校輔導員是我國高校教師隊伍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其身心素質直接關系著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然而,已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國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必須引起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視。那么,我國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壓力有哪些類型?他們如何紓解自己的心理壓力?其內部加工過程如何?我國研究者對此進行了一定的探索。例如,有研究認為輔導員主要存在任務繁重、角色沖突、前途不明等心理壓力,但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作壓力方面,對輔導員所面對的其他壓力較少涉及。對于輔導員如何應對心理壓力,已有的研究也給出了一些建議,如樹立職業信念、健康人格塑造、提高角色調適能力、重視情緒管理等,但關于輔導員紓解心理壓力的具體方式的研究極少,輔導員紓解壓力的心理內部機制也尚未有研究涉及。因此,本文將對這些問題以及心理內部機制進行研究,并提出對策與建議。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理論抽樣的方法,選取了某省四種不同層次(部屬重點、省屬重點、省屬一般、民辦高校)高校的24名輔導員作為訪談對象。受訪對象中男女各半,從事輔導員工作年限1~12年,所學專業、婚姻狀況、所在學院類型盡可能呈分散型,以擴大變異量。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本研究主要采用訪談法。訪談法是指研究者通過口頭談話的方式從受訪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半結構式訪談。研究工具是自編的半結構式訪談提綱,以所要研究的“心理壓力”“紓解方式”“求助對象”作為主題維度。

2.資料收集。訪談由研究者本人進行,根據需要對每個受訪者進行1~2次訪談,每次時間約0.5~1小時。研究者在訪談中自備錄音筆,并征求受訪者同意,對所有訪談進行了錄音,整理后錄音稿約11萬字。

3.資料分析。首先,就輔導員的壓力事件進行分析,研究者事先對訪談資料通讀3遍,對訪談資料有個整體把握,然后從資料中摘錄出符合條件的分析條目。條目為受訪者表述的句子,研究者不對受訪者的原話進行任何加工。因此,本研究以句子為分析單元,對同一個訪談受訪者和不同受訪者所講述的意思相同或重復的句子,僅選擇1個進入分析,按照初始項目所反映的壓力問題和事件的類型對所有項目進行歸類,最終形成輔導員心理壓力的類型。其次,就輔導員紓解心理壓力的方式進行分析。根據扎根理論,資料分析的主要思路就是比較,在資料和資料、理論和理論之間不斷進行比較,再根據資料和理論之間的相關關系提煉出有關的類別及屬性。這種方法被稱為“不斷比較的方法”,該方法通常包括以下三個步驟:對資料進行細致地編碼;抽象成更高層次的概念類屬;確立核心概念。最后,對輔導員紓解心理壓力的內部加工過程進行構建。將在資料分析中所掌握的概念、概念類別、類別的特性以及概念類別之間的合理關系以命題的形式一層層地描述出來,形成扎根理論中的“理論”,即輔導員紓解心理壓力的內部加工模型。

二、研究結果

(一)心理壓力類型

本研究以句子為分析單元。每名受訪者都有摘錄出來的符合條件的句子,共有475個句子。對同一個訪談受訪者和不同受訪者所講述的意思相同或重復的句子,僅選擇1個進入分析,共獲得48個項目。按照初始項目所反映的壓力問題和事件的類型對48個項目進行歸類,共得到4種心理壓力類型:工作壓力、婚姻情感壓力、學生安全壓力和日常煩擾壓力。具體而言,工作壓力包括工作不適應(工作缺乏經驗,擔心工作不出色)、工作失誤、工作超負荷(工作內容繁雜,工作任務疊加,對輔導員要求越來越高,會議過多,坐班時間長)、個人發展受限(學校沒有提供相應的發展機會,轉崗困難,沒有和上層領導交流的機會)、角色沖突(身兼數職,工作角色與家庭角色沖突)、工作缺乏認同(缺乏領導的欣賞和鼓勵,對輔導員工作的認同感不高)、職業倦?。üぷ魅狈で?,有想法沒辦法,工作效率低下)、收入偏低、工作人際壓力(人際圈子小,人際關系敏感,和領導難以配合)9個方面;婚姻情感壓力包括情感壓力、家庭壓力兩個方面;學生安全壓力單獨成項;日常煩惱包括身心管理問題、負面評價(別人對自己負面評價,不自信,害怕做決定)等。

(二)壓力紓解方式及內部加工模型

通過對深度訪談資料的分析,本研究抽取輔導員的4種紓解心理壓力的方式,分別命名為“自我幫助”“他人幫助”“專業幫助”“幫助他人”,并以這四種方式為核心概念,建構紓解心理壓力的內部加工模型。這個加工過程由一系列先后相繼的反應構成,完整的過程可以分為4個階段:

1.心理問題覺察階段。此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個體產生對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不平衡狀態的覺察,即意識到自己有心理壓力或心理困擾。這個覺察主要是指對心理問題嚴重程度的感受,包括問題性質和程度兩個方面。個體對心理問題的覺察往往是自發性的,但也可能沒有覺察,因為他已經習慣于某種程度的心理壓力或行為模式,不覺得那是問題,也沒有解決的愿望。但是,當個體一旦覺得自己的問題已經是心理或精神問題,就進入了第二個階段。

2.認知評價階段。這個階段包括4個部分,即求助觀念、自我效能感、求助資源評估和求助目標。在這個階段,個體會對自己的求助觀念和求助目標進行分析,并對自己解決問題的自我效能感和求助資源進行深入評估。在評估的基礎上,個體開始對紓解方式進行選擇,就此進入第三個階段。

3.紓解方式選擇階段。在這一階段,輔導員對紓解心理壓力的方式進行選擇。這種選擇既可能是矛盾的,即只能接受其中一種,如只能接受自我幫助或幫助他人,而不愿接受他人幫助;也可能是階段性的,即先進行自我幫助,自助解決不了再求助他人,如果還解決不了就尋求專業幫助;還可能是滲透的,既積極進行自我幫助又尋求他人或專業幫助;也可以是選擇性的,即有些問題自己解決,有些問題尋求他人幫助,還有些問題尋求專業幫助。

4.紓解效果評估階段。在這一階段,輔導員對紓解效果進行評估。如果通過紓解心理壓力得以解決,個體就維護或促進了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幸福感。如果紓解心理壓力的方式是無效的,那么就又回到心理問題覺察階段,并通過認知評價選擇新的紓解方式。

江光榮、夏勉認為求助行為是一個外在的行為表現,在此之前,個體會經歷一系列的內部決策過程。本研究認為個體從覺察到心理問題的存在到心理壓力的最終紓解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4個階段,即問題覺察、認知評估、求助方式選擇和效果評估。只有經歷了這一過程,心理問題和心理壓力才能真正得以紓解。

三、結論與建議

在本研究中,通過深度訪談,得出了我國高校輔導員的4種心理壓力類型,并抽取出輔導員紓解心理壓力的4種方式和內部加工模型。為了更好地紓解輔導員的心理壓力并提高其心理素質,高??梢愿鶕o導員心理壓力類型及紓解方式特點,有針對性地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首先,明確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服務內容。本研究中高校輔導員的4種心理壓力類型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第一,我國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壓力主要來自于工作壓力;第二,學生安全問題對輔導員而言是一個特殊的壓力;第三,婚姻情感壓力在大齡未婚女輔導員中普遍存在。因此,心理健康服務內容應主要集中在以上三個方面。

其次,完善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服務梯隊。本研究發現,輔導員紓解心理壓力的方式有4種,按照使用頻率分為“自我幫助”“他人幫助”“專業幫助”和“幫助他人”。因此,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服務隊伍的構成應包括輔導員自身、他人(非專業人士)、心理專業人士。要完善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服務隊伍,建議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對高校輔導員隊伍開展心理健康系列培訓,增強其自我調節能力。第二,積極發揮“他人幫助”的作用。這里的“他人”既包括輔導員的親人朋友,也包括輔導員同行。建議高校多采取團體心理輔導的形式開展輔導員心理服務,為輔導員相互提供心理支持搭建平臺。第三,由于輔導員表現出有專業心理幫助的需要但無求助行動的“求助缺口”。因此,專業的心理健康服務專家隊伍也是必要的。

最后,拓展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服務機構?!皫椭恕笔潜狙芯渴状翁岢龅囊环N特殊的壓力紓解方式。它所揭示的是個體通過幫助他人解決心理問題或解除內心痛苦來間接幫助自己?!皫椭恕笨赡艹蔀橐环N契機,既讓自己充滿自信,增強自我價值感,又可以間接地進行自我認識、自我激勵,從而獲得真正的自我成長。這也為輔導員在工作中的“助人自助”提供了理論依據。因此,高校應該建設輔導員助人自助的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建議高校將已有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機構進行拓展,提供面向輔導員的教師心理咨詢服務,這樣不僅可以在不增加學校編制的情況下解決輔導員心理健康服務問題,也可以將輔導員心理健康服務與學生心理健康服務有機結合,實現助人自助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向明.從“范式”的視角看質的研究之定位[J].教育研究,2008(5).

[2]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3]江光榮,夏勉.心理求助行為:研究現狀及階段-決策模型[J].心理科學進展,2006(6).

[4]吳文珊.高校青年政治輔導員心理健康現狀及應對策略[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6(2).

[5]趙美森.高校輔導員心理和諧的策略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8.

[6]周源源.高校輔導員心理壓力分析及其調適[J].江蘇高教,2010(4).

猜你喜歡
心理壓力輔導員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多吃蔬果緩解心理壓力
警察心理壓力現狀及應對策略
消防員心理壓力狀況調查
輔導員工作理念轉變與研究型輔導員的成長
以人為本做好輔導員工作
通過圖片看內心
AIDS/HIV陽性患者心理壓力的質性研究
校外輔導員的一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