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指導性教學模式在經管專業經濟法教學中的應用案例

2015-05-30 12:40王春秋
教育與職業(中) 2015年8期
關鍵詞:經濟法經濟管理

[摘要]文章在對非指導性教學模式和經管專業經濟法教學中的問題分析比較的基礎上,通過“教學核心內容的確定—個性化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諧的課堂氛圍的創立—具體程序的操作—學習成果的交流與評價”步驟及案例,展示非指導性教學模式在經濟法教學的應用。

[關鍵詞]非指導性教學模式 經濟管理 經濟法

[作者簡介]王春秋(1983- ),女,吉林長春人,長春大學旅游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經濟法學。(吉林 長春 130607)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4—2015年長春大學旅游學院東北亞研究休閑經濟中心科研項目“《旅游法》實施后對吉林省休閑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DBYXX[2014]06)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5)23-0090-02

一、非指導性教學模式概述

在非指導性教學模式中,教師不是直接地教學生,而是促進學生學習。把學生放在核心的位置上,在學生自我實現的同時,教師要盡量營造和諧、平等的課堂氣氛,進而增強學生實現自我的信心。

非指導性教學模式源于羅杰斯的“指導性”咨詢理論。具體操作程序如下:首先是創設情境,引導并暗示學生確定自己個性的、不同的教學內容;其次,在學生本位思想的指導下,確定不同小組、不同學生的學習目標;再次,非指導性教學模式要求課堂氣氛一定和諧、平等;最后,通過具體學習過程的完成,交流并評價學習成果。

二、經管專業經濟法教學中的問題

經濟法在經濟管理行為和經濟活動中是具有基礎性的指導作用的。正所謂三分法律,七分經濟,它緊密地體現出經濟法教學的這種復雜的跨學科性。目前,社會急需“法商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即具備經濟管理知識和法律知識的復合型人才。但教學實踐中,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個體個性遭受忽視等問題屢屢出現,導致經管類專業向社會輸送的人才“法商結合”實踐能力不足。

(一)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忽視

經濟法的教學通常都是以法條學習和解釋作為基本活動的,比較枯燥和機械。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對法學知識比較陌生,法學基礎薄弱,致使對學習經濟法課程興趣冷淡,教師賣力教學,學生興致不高,教學效果不佳。

(二)對學生個體個性的忽視

學生專業背景不同,導致不同專業學生對經濟法學習的個性差異。有同樣專業背景的學生,亦會因為個人個體個性的不同,導致對經濟法不同章節的學習深入程度上的差別。個別教師忽視學生個體上的種種個性,導致個別學生想學沒學透、個別學生不想學卻被迫學的狀況出現。

(三)對學習氛圍創設的忽視

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會發現,良好的學習氛圍會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很差的學習氛圍則會阻礙學生對相應課程的學習。在經濟法實踐教學中,由于忽視良好學習氛圍的創設,從而阻礙了師生間的良性互動。

(四)對學生學習評判能力的忽視

教學評價在教學活動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它能夠總結一段時期學生學習的效果與能力,并給予下一階段的學習以啟示。大多數教師似乎已經習慣了教師這種“權威式”的評價模式,忽視了這會造成對學生評價的單一性、片面性。

三、非指導性教學思想在經濟法教學中的應用

通過對經濟法教學中“教學核心內容的確定—個性化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諧的課堂氛圍的創立—具體程序的操作—學習成果的交流與評價”五步驟的應用,非指導性教學思想在經濟法教學中以具體案例表現出來。

(一)教學核心內容的確定

“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訴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的和建設性的過程?!北热?,針對公司法、合伙企業法等市場主體法部分教學時,教師要首先確認一個關注各種不同市場主體的大環境,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市場主體,也可以依據自己未來的創業興趣查找相關市場主體的設立條件,就此可以劃分公司法小組、合伙企業法小組等,根據自己的興趣確定出來的教學核心內容,往往符合大多數人的愛好,學生在活動中熱情極高。

(二)個性化教學目標的制定

非指導性教學強調在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中,應本著人本位的價值取向,針對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如在經濟管理類眾多開設“經濟法”課程的專業中,金融專業學生大多對于公司法、證券法等興趣濃厚,針對此部分學生需要個性化地制定深入學習此部分的教學目標;營銷專業的學生大多數對于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產品質量法興趣濃厚,此專業學生就需要針對以上學習內容認真推敲;針對各個經管專業的學生,大多對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感興趣,因而在設計合同法教學目標時則可以大體方向一致。

(三)和諧課堂氛圍的營造

和諧課堂氛圍的營造,對于增進師生學習的熱情與勇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課堂的氛圍可分為負偏型、一般型和標準型。負偏型課堂氛圍中,教師多用指責性語言,師生關系對立;一般型課堂氛圍中,教師以講解為主,師生關系一般化;而標準型課堂氛圍中,教師批評學生少,表揚學生多,注意傾聽學生發言,學生踴躍發言,注意力集中,笑聲朗朗,師生關系融洽。

(四)具體程序的操作

1.暗示手段提出教學內容。非指導性教學要求教師有能力通過創設自然的外部環境及運用各種暗示的手段,激發學生主動將教學核心內容推斷出來。以經濟法教學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為例,暗示手段的基本操作程序:教師描繪當下年輕學生經常運用的網絡購物、電視購物等電子商務形式—學生情緒高昂、積極發言—教師順勢描繪自己成功與失敗的網購經歷—學生產生共鳴、相互交流、個別學生主動提及退貨問題—教師表揚提出問題同學并追問是否知消費者退貨的法律依據—對新消法中“后悔權”有了解的同學注意力集中,踴躍發言。

2.體驗方式融入教學過程 。非指導性教學是“學生中心”的教學理論,應將體驗方式融入教學之中。以經濟法中的公司法為例,學生一組作為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人員,另一組作為公司的申請人員,通過實踐,反復推敲,最終符合公司法中不同公司類型的基本注冊條件要求,注冊成功后,能夠遞交體驗報告。將體驗的方式融匯到經濟法教學之中,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的個性、發掘學生內在潛能起到重要作用。

3.契約精神貫穿教學始終。契約,可被理解為合同、協議或合約。契約精神被廣泛應用到政治、經濟、法律等領域,它規制了契約中的雙方當事人在平等前提下,互享權利,互擔義務。非指導性教學模式倡導教師與學生的和諧與平等,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契約精神,將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教學聯結起來,提醒學生時刻牢記自己的學習目標與任務,加強學生學習的責任感。

(五)學習成果的交流與評價

通過非指導性教學模式的體驗,學生收獲的學習成果不僅體現在報告、論文、課件等形式上,而且也可以體現在學生們經驗得到積累、眼界得到開闊、能力得到提升等非直接形式上。從人的發展角度看,學生們后面的隱性成果的取得比顯性成果重要得多。

在經管專業學生的經濟法科目教學評價中,不僅要考慮學生最后的標準化考試中的成績,更要關注不同個體的學生在整個一學期教學過程中的學習狀態。用“成長記錄袋”是很好的一種方法,學生在選擇、確定并完成自己的每一次教學內容之后,不僅要在反思中明確老師對他們的評價,還要在反思中明確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將每一次成長記錄卡匯總到成長記錄袋中,便是某學生一學期平時狀況的真實反映。

[參考文獻]

[1](美)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王承緒,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吳啟迪.“非指導性”教學思想下的課堂教學模式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

[3]洪瑩瑩.獨立學院經管類專業經濟法教學方法探析[J].科技信息,2010(16).

[4]裴娣娜.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5).

[5]郭曉玲.獨立學院非法學專業經濟法教學方法創新及實踐[J].法制與社會.2012(31).

[6]達建斌,胡尚錦,賴華林.經濟法教學參考與習題解答[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8).

[7]王春秋.法商結合教育理念在經濟法教學中的實現形式探索[J].商,2014(3).

[8]張楚廷.教學論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李朝輝.教學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10]侯曉偉.非指導性教學模式結合分層教學法在中職一年級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4.

猜你喜歡
經濟法經濟管理
論經濟法的憲法性
經濟法在我國經濟轉型中的作用分析
經濟法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討
我國對外貿易中國際經濟法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公安高等院校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管理模式轉變分析
試論柔性管理在事業單位經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經濟法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