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高校實踐類社團的發展

2015-05-30 12:40趙振華楊武成李寶璽
教育與職業(中) 2015年8期
關鍵詞:學生社團高校

趙振華 楊武成 李寶璽

[摘要]實踐類社團在高校社團中占據重要位置,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實踐性一直是其重要特征。近年來,實踐類社團受到“90后”大學生的歡迎,但在其自身建設過程中出現了諸如發展定位不準確等問題。要確立社團品牌意識,打造校園文化精品,團結凝聚各方力量,全面協調指導工作,搭建社會實踐平臺,增長學校社團活力,讓實踐類社團真正成為推動學生成長成才的動力源,為校園文化建設做出貢獻。

[關鍵詞]高校 實踐類社團 學生社團

[作者簡介]趙振華(1982- ),男,山東諸城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文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教育與管理、高校共青團活動建設;楊武成(1968- ),男,山東濰坊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文學院黨委副書記,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教育與管理、社交禮儀文化;李寶璽(1978- ),女,山東即墨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學生工作部副部長,講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教育與管理、高校學生工作隊伍建設。(山東 青島 266580)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5)23-0118-03

十幾年來,我國高校學生社團發展迅速,許多高校影響較大的社團甚至都達到近千人的規模。據共青團中央和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005年的一項調查表明,我國高校學生社團總數在45000個左右,有59.7%的大學生參與了校內社團。近幾年,高校學生社團又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出現了新的高峰期,無論從社團的數量、質量、類型,還是規模方面,都有可觀的進步。大學校園生活豐富多樣、獨特、復雜,社團為學生更好地融入校園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學生社團形式豐富多樣,目前可以根據社團活動的實踐內容主要分為學術理論類、社會實踐類、文藝類、體育類等幾大類別。其中,實踐類社團最受學生的歡迎,參與實踐類社團的學生人數在歷次調查中一直占較高比例。根據麥可思中國2011屆大學畢業生社會需求和培養質量調查可以看到,2011屆大學畢業生在校期間參與度最高的社團為“社會實踐及公益類”社團,對其滿意度也最高。

一、實踐類社團的特點與功能

實踐類學生社團是指大學生在堅持自愿的基礎上,以提高學生實際應用技能為宗旨,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科技創新、文藝體育等系列活動的學生群眾性組織,旨在增強學生的專業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引導和幫助學生適應社會,實現教育的“預就業”和“預社會化”,如職業發展協會等求職類社團和模擬聯合國、演講與口才協會、陽光創業中心等興趣類社團等。實踐類社團除具備高校普通社團共有的特點外,還具有獨特的特點和功能。

1.與社會接觸,與實踐結合。社會化的終極目標是培養與社會生活相適應的“社會人”,大學生經過大學階段的教育,最終要完成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轉變,成為一個有素養、有知識、有道德、有文化的能夠適應社會的人。應當下提出的“高校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高校應把幫助大學生“社會化”作為重要使命。

對廣大學生而言,實踐類社團活動的實踐鍛煉價值顯而易見。從活動方案的設計、經費的預算、前期宣傳、與贊助商的交流協商等前期準備工作,到活動組織期間的實踐工作,再到總結活動的成果與意義等后期工作,都需要學生主動學習,與不同的人打交道。由于現在大部分大學生為“90后”,而且很多孩子都在家中被寵溺,所以與社會交流相對較少,交際能力欠缺,大學生社團正好為他們初入社會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同時,一部分學生也開始進行自我調整與發展,積極追求能夠讓他們現實化、社會化的機會,為以后更好地融入社會積累經驗。

隨著高校學生數量的增多、人才培養方式的不斷更新與轉變,高校實踐類社團越來越受到大學生的喜愛與歡迎。參與度高的很大原因在于實踐類社團舉辦的活動以參與社會性質的實踐活動為主要目的。大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能學習到一些基本技能,還能提高自己交流、處事的能力,增長才干。每一項活動的開展都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人際交往舞臺,提高交往能力。這些活動既培養了大學生公平競爭、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又培養了他們自立、自信、開朗的性格和熱愛生活、勇往直前、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更提高了身心素質和與社會交往的能力,為今后真正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奠定了基礎。

2.給能力加油,為就業加碼。根據對近來人才市場供需見面、雙向交流情況的了解,以及對大學畢業生就業后的表現情況的調查發現,在校期間知識面較寬、各種能力素質較強的學生能在短時間內適應所擔負的工作,很受用人單位的歡迎。根據對畢業生信息的統計與調查顯示,這些優秀的畢業生大部分參與過學校社團活動,尤其是實踐類社團的主要工作。

首先,參與實踐類社團工作有利于大學生實踐、就業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參加社團活動的學生可以學到一技之長,創造力也會不斷提高,與不參加社團工作的學生相比,他們更容易贏得用人單位的認可;另一方面,大學生在參與社團活動中,自身能力不斷提高,包括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這也是當今用人單位看中的綜合能力。

其次,社團活動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當代社會,創新能力日益受到教育部門和用人單位的重視,實踐類社團活動在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積極參與實踐類的社團活動架起了大學生從校園跨入社會的橋梁,讓學生走出書齋,走向社會,參與社會實踐。在社會化進程中,逐步培養大學生的創造思維力,其實踐就業、創新能力也在進一步提高。

另外,實踐類社團活動能夠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創業能力作為一種高水平能力,凸顯了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從而為他們更好地融入工作崗位提供良好的基礎。高校學生社團活動的內容和活動形式不斷地吸引著大學生,不僅為學生提高實踐能力、促進個性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而且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具有特殊的作用。社團活動的自主性、協作性、廣泛性、個性化色彩等都有利于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

二、遇到的問題

在各高校中,盡管實踐類社團的數量和所占比例都相對較高,但也必須注意到學生社團工作的薄弱環節和存在的一些具體問題。

1.目標不準,缺乏創新意識。目前,學校實踐類社團的數量和規模都在不斷擴大,但社團的水平參差不齊,其中不少實踐類社團存在總體方向把握不準的問題。一些實踐類社團,在一開始建團時有簡單的章程,卻沒有具體的發展規劃,更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社團成員的責任和義務也不夠明確,給活動的展開帶來較大的阻礙。

此外,很多實踐類社團的活動呈現出簡單化、重復化、商業化的傾向。有些社團每年開展的活動不少,但能夠成為精品的活動較少,花費了較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卻得不到應有效果;還有一些社團,活動形式單一、內容缺乏足夠的吸引力,一味地繼承原有的活動形式,缺乏創新。在很大程度上來說,社團的發展目標定位不夠明確限制了實踐類社團活動的展開、社團組織自身的發展??傊?,實踐類社團活動的有序性和規范性需要加強,活動的層次有待進一步提高。

2.孤軍奮戰,缺乏橫向聯合。社團之間缺乏交流合作、孤軍奮戰是現在很多社團面臨的困境。在很多情況下,一些社團在組織活動時,缺乏與其他社團的溝通、探討與合作,各行其事,急于求成,這既保證不了活動的質量,還容易導致活動場地不足等問題,社團之間很難做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實踐類社團由于自身的性質,大多要舉行室外或大型互動交流活動,一般情況下需要耗費較多資金。但作為非正式群眾團體,資金來源少,設備場地缺,工作經驗乏,自然是舉步維艱。而一些正式群體,如共青團組織、學工處等,在資金、場地、設備等方面都較為充足,因此社團在舉辦各種活動時可以與這些團體合作,取得他們的支持。此外,實踐類社團還應在活動的參與度上,也要學會尋求合作。例如,一些社團活動需要較多人數參與,作為主辦方的社團可以在全校、鄰?;蛘吒蟮姆秶鷥日骷瘏⑴c者,鼓勵學生以班級、年級、學院為單位參加活動,這樣可以提高活動的參與程度,擴大活動的受益人群和活動的影響力。

3.人員流動,缺乏完整體系。學生社團本身的群眾性和自發性,使得實踐類社團在會員選拔、發展、退出和選定負責人等方面主觀隨意性較大,人員的流動性強,難以避免社團內部管理松散等系列問題。社團負責人的前后銜接、新老會員的融合交流、社團優良傳統的繼承與發展以及社團資料檔案的留存等方面都存在著薄弱環節。

對于這一問題,我們要看到其內在原因。目前社團成員多為“90后”大學生,隨著市場競爭壓力的增大,他們的價值觀更趨于務實,要更早地為以后的生存發展打好基礎,因此更加關注自身素質和技能的發展,這些成為“90后”大學生選擇社團的首要因素。

原本實踐類社團與其他類型社團相比是具有優勢的,求職類社團可以提供給社團成員一定的職業技能和求職技巧,而興趣類社團更給成員們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但目前來看,大部分成員在一開始進入社團參與活動時都表現積極,但稍顯浮躁激進。一些新生在加入社團之初就想單獨策劃和組織大型的活動,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認可與肯定,但由于經驗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對社團各方面缺乏了解,這種愿望很難付諸行動。強烈的表現欲望在高手云集之處受到抑制,積極性和主動性受挫,覺得自己的能力無法得到施展,對以后的社團活動也漸漸地失去興趣,最后會選擇退出社團組織。而經歷過一年大學生活和社團鍛煉后,很多新生又會產生自我膨脹感,認為自己能力已經足夠了,也會造成部分人員的退出。

三、建議與對策

1.確立社團品牌意識,打造校園文化精品。社團品牌化對社團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社團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開展具有特色的活動,在開展日?;顒拥幕A上,要創造性地開展有利于大學生發展的富有時代特色的活動,并盡可能形成活動的品牌形象,通過這些品牌活動連續多年的舉辦,逐步擴大社團的影響力。實踐類社團要想真正做強做大,做出成績做出精品,就應該在社團成立伊始確立社團活動的品牌。例如,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以下簡稱“我?!保┟珴蓶|研究學會在此方面較為突出,社團成立不久,就被評為“全國五十強社團”和“全國高校甲等A級優秀社團”。

社團的活力體現在活動上。實踐類社團一般都已經擁有特色的社團活動,但如何將活動打造成“品牌”,讓活動成為“精品”,確實要通過各個方面的努力。在社團成立伊始,社團創建人就要確定社團發展的明確目標,制定可持續性發展規劃,注重品牌定位,確立品牌個性謀略。要想維系品牌的運作,還必須設立嚴格的制度保障,做好長遠規劃;調動社團成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利用校內外豐富的資源,努力打造品精品社團活動,從廣大學生的興趣出發,增強活動的競技性、知識性、趣味性,增強活動吸引力,提高活動的質量。最后,用品牌的力量加強社團的內部管理,同時加大力度進行對外宣傳。只有牢固樹立社團品牌意識,加以合理運作,才能推動社團活動更上一層樓。

2.團結凝聚各方力量,全面協調指導工作。實踐類社團更應該重視社團的協調和指導工作。我校職業生涯規劃協會剛成立時,第一次舉辦活動存在很多不如意的地方,物質條件的局限性及教師時間的限制性,使得社團活動沒有系統的課程內容講授,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缺乏宏觀的把握,從而對之認識不是很全面。這促使我們思考如何加強社團的協調和指導工作。后來團隊成員認真分析,查找不足,積極爭取相關方面的支持,跟老師積極溝通,確立授課內容體系化,從而為以后該協會活動的成功舉辦奠定了基礎。

要想取得社團發展建設的良好局面,就應該將各社團聯合起來,在合作交流中發展壯大。學校有關主管部門要注意協調好各社團的關系,可以將實踐類社團組織起來,建立實踐類社團聯合會,進行統一的活動調整或者活動規劃,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同時,由各社團聯合協作舉辦富有品牌特色的精品活動,如舉辦校園社團文化廣角,以此來增進社團之間的聯系和交流。

此外,因為實踐類社團的大部分活動都需要走出校園,與社會進行接觸,難免出現一定的溝通問題,有時候學生懂得不是很多,難免會吃虧。因此建議各個實踐類社團都要配有指導教師。例如,我校朗誦協會就聘請漢語言文學系教師為指導教師,職業發展協會聘請就業指導中心的教師來指導活動的策劃與展開。這些指導教師在社團舉辦活動前后都給予了很大幫助,充分發揮個人力量,幫助社團解決困難。

3.搭建社會實踐平臺,增長學校社團活力。寒暑假期的社會實踐活動是鍛煉學生的良好平臺,社團也可以發揮積極作用,與之結合。在實踐類社團中,大學生多以組織參與活動、積極鍛煉自身能力為目標,具有很強的組織和參與各類活動的積極性和經驗性。由于社會實踐活動與實踐類社團的很多活動目標相一致,可以針對本社團的特點和特色,選擇合適的課題進行實踐。例如,我校社團聯合會就組織各個社團赴東營牛莊鎮調研呂劇的發展情況,各個社團成員發揮特長,調研取得了良好效果。由于實踐類社團可以走出校門,與本地區甚至全國相似的社團進行聯絡,所以在社會實踐中可以發動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不同學校的學生,針對自身特色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這有利于學生增強溝通交流能力與合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呂文慧.學生社團活動管理工作的思考——以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北京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10(4).

[2]陳然,朱青青.淺談新時期高校學生社團管理[J].科技信息,2008(17).

[3]張靜,羅雅麗.對90后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思考[J].管理學家,2010(7).

猜你喜歡
學生社團高校
當前醫學類院校學生社團發展中的難題及對策
淺談新形勢下學生社團管理模式
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社團良性發展的幾點認識
新媒體在高職藝術類社團中的應用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