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書法與文化略要

2015-05-30 10:48丁謙
中國書法·翰墨天下 2015年7期
關鍵詞:顏真卿楷書書法藝術

丁謙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享譽盛名的一個時期,它給后世留下的影響極其深刻。除了經濟繁榮、政治穩定外,唐代文化在中國文化史上也留下了一頁輝煌燦爛的篇章,在詩、文、書、畫等方面均達到了頂峰狀態。唐代書法藝術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背景下,也呈現出了一片繁榮景象。

一、唐代書法

書法在唐代是最為普及的藝術。唐代銓選人才,有四項考察標準——身、言、書、判。對書法的要求必須是“楷法道美”。植根于深厚的歷史、社會土壤,感應著蓬勃的時代精神,唐代書法與詩歌相輔并行,具有共同的審美氣質。綜觀整個唐代書法,大致可以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幾個時期。

初唐因為唐太宗對王羲之的大力推崇,其書法基本是對魏晉書風的延續,盛唐時期各體適時應變,各成規矩,達到了一定的成熟和繁盛。晚唐的書壇在經歷了中盛唐的繁榮氣象后已漸漸走向衰退??偟膩碚f,唐代書法最鮮明的藝術風格當是“尚法”。清代書論家梁嗽在《承晉齋積聞錄》中就說道:“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背跆茣r期的代表書家有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和薛稷,史稱“初唐四大家”。他們的書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楷書都呈現一種“清秀瘦勁”的風格,尤以歐陽詢為突出。他的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進一步完善了楷書技法,其筆法的嚴謹,結構的險絕和骨架的剛勁,成為楷書的模范,后代書家深受其影響??偟膩砜?,初唐的書法既是魏晉書法的延續,又是唐代“尚法”書風形成的基石。

盛唐時期,唐玄宗推崇隸書,字漸豐腴,初唐沿襲“二王”之風為之一轉,提倡“骨勁而氣猛,肉豐而力沉”之美,于是行、楷、篆、草,齊趨厚碩,雄秀茂美,獨創了一番盛唐氣象,形成了法度嚴謹又不失博大氣概的風范。這一時期的書法風格由初唐方整勁健趨向雄渾肥厚。這時期的書壇書家林立,眾派紛呈。在唐玄宗的影響下,篆隸二體又重新出現在書壇。雖然沒有超出古人之上,但也出了一些名家。篆書當以李陽冰名聲最大,代表作是《三墳記》。隸書則有韓擇木、蔡有鄰、李潮、史惟則四家。當然,這時期最具代表性的還屬張旭、懷素、顏真卿等。他們分別在狂草和楷書方面開創了新的境界。顏真卿的楷書代表了盛唐的正大氣象,法度嚴謹,特點突出。除了楷書,顏真卿在行書上也有很深的造詣。他的《祭侄稿》被稱為是天下第二行書。另外擅長草書的兩位著名書法家是張旭和懷素,“顛張狂素”指的就是他們。他們的草書以“狂”為特色,但這種狂是一種不亂法度的狂。雖率意顛逸,千變萬化,終不離魏晉法度??傊?,盛唐時期的書法藝術是晉代以后的又一高峰,在真、行、草、篆、隸各體中都出現了影響深遠的書家,在各體中將“尚法”的理念體現得淋漓盡致,在我國書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隨著時局的動蕩以及盛中唐的著名書家和書論家相繼離去,狂熱的藝術探索的勢頭已經過去,晚唐書壇逐漸走向衰退,呈現出一派蕭條的氣象。這一時期的書法藝術對“尚法”的追求減弱,在風格上開始轉變為重意。此時,能夠在書法史上稱名的也只有柳公權、柳宗元等。柳公權的書法,出入顏真卿,兼收歐陽詢的峭勁、虞世南的圓融、褚遂良的疏朗,取精用弘,神明變化,而別有生面。他的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有“柳體”之稱,是楷書的集大成者。整個書壇沉寂平靜,是對整個唐代書法的總結和反思,也為后代的書法發展提供了藝術借鑒和滋養。

二、唐代文化簡述及分析

我們看一個時代的文化,必定要從多方面來加以分析。唐代前承魏晉,繼承魏晉的政治體系,文化上也是受了魏晉的影響,這在書法上也有所體現。初唐時期,沿襲了前代的政治體制,整個文化氛圍也被籠罩在魏晉以來的風氣影響下。再加上唐太宗李世民崇尚優美型審美價值觀,大大影響和推動了唐代形成自己的文化風格。唐太宗李世民吸取前代覆亡的歷史教訓,主教化、辦學校、興科舉,對唐代文化的豐富和繁榮起了重要作用。

到了盛唐時期,政治開明,文治武德。統治者輕刑慎罰,任賢納諫,以仁德治國。尤其是將科舉制度不斷完善。同時由于唐代在科舉考試和官吏考核時在題材、技法等方面都有相當嚴格的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必須遵照法度,整個文化環境十分有序。

盛唐時期政治穩定,政策開明,激發了文人士子們激昂向上的蓬勃之氣,形成了空前強大的藝術自信心和自尊心。而到了晚唐時期,以“安史之亂”為標志的動蕩政局動搖了唐王朝強大的政治根基。朝廷中宦官當權,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李家王朝處于風雨飄搖之際,朝不保夕,社會十分不安定。此時,文人士子們的思想也發生了轉變,他們逐漸失去了盛唐時期那種積極向上、開朗自信的壯志豪情。

唐代也是文化包容力極強的時代。翻譯佛經讓中國語言大量吸收了外來語,許多至今仍為中國社會各階層沿用的習語都源自佛家經典。進入中國的外域文化,凡是對中國文化起補缺作用,與中國文化有親和力的都被吸收、消化和改造。隋唐文化對外域文化大規模的吸收,不僅在中國文化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可以稱之為卓越范例。所謂“不同之為大”“有容乃大”,正是唐朝文化超越前朝的特有特質,也是唐代文化光輝閃耀的深厚根基。唐朝文化在各方面的影響下,可謂發揮到了極致。

三、唐代文化與書法的關系

唐代書法作為唐代文化大軍中的一員,不僅對整體文化的發展貢獻了不可忽視的力量,其自身的變化也是深受文化的影響。

佛教、道教與儒學,并稱“三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初唐時期,在統一、開放的背景下,統治者不斷調整對宗教的政策,使得魏晉南北朝“三教”相互斗爭的局面得到較大改觀。受傳統文化影響,儒家思想仍然在這一時期占據著主要地位。唐高祖李淵為了抬高門第,神化統治,將道教地位排在佛教之前。道教為了傳道布教,甚重著述。在印刷術未曾發明,或尚未廣泛使用的初唐時期,浩博如海的經卷,全憑手工抄寫,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書法藝術“尚法”風格的形成。文化領域還是受前朝影響較大,尚未形成有唐一代自己的文化風格,但各類文化已呈現出生機勃勃、萬象更新的氣象,書法藝術也是如此。書法在唐代得到了皇帝的青睞,唐太宗李世民酷愛王羲之書法,并且親自為王羲之作傳,說“所以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乎!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區區之類,何足論哉!”把王羲之書法提高到了無以復加的地位,利用皇帝的權威樹立了王羲之“書圣”的地位。李世民從制度上保證了書法的繁榮,科舉考試中書法有著極其重要的分量,成立了弘文館,專門招收書法人才。李世民的這些舉措為書法在唐代的發展繁榮制定了法度與規范。同時,我們從初唐歐、虞、褚、薛筆法嚴謹的規范楷書,可以體會到李唐王朝剛建立之后在文化上秩序與穩定、規矩與法度的要求。

盛唐時期的文化發展到了唐朝頂峰狀態,也是我們國家封建時期文化發展的一個頂峰。這一時期,儒釋道三教鼎立,佛教的發展,需要大量抄寫經卷,并且題寫碑文、寺院院名等,均要求遵循嚴格的法度。同時,這一時期的詩歌等文學藝術也取得了輝煌成就,五言、七律格律詩體要求寫作規范,許多唐代文人都身兼詩人和書家的雙重身份。盛唐時期的文化呈現出海納百川、恢弘壯闊的氣勢。書法領域也深受影響,盛唐時期書家輩出,書作多樣,百花齊放。

盛唐時期顏真卿的出現,是為書法的一個高峰。他是唐代楷書的代表,他的出現對“書圣”王羲之的迷信開始逐漸打破。顏真卿不僅是承前啟后的著名書法家,更是唐代新書體的創導者。從中國書法史的角度來看,大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所處的魏晉時代,是中國書法上的第一個高峰時期。顏真卿是繼“二王”之后成就最高,也是影響最為深遠的書法家之一?!按侓敼?,納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于是始卓然成為唐代之書”。顏真卿破“二王”書體,變瘦硬為肥厚,自成“顏體”。他的這種繼承與創新給后人以很大的影響。從他之后,唐楷定形,形成“尚法”的精神。實際上,“尚法”也就是“尚儒”。所謂書法上的尚法,就是在一筆一畫中都張弛有度,在每一個字中都注意法度,這正是儒家思想“厚重而有所為”在書法創作中的直接體現,它不同于前朝的崇尚老莊的“尚韻”,也不同于后世禪機深奧的“尚意”。顏真卿的書法代表的是有唐一代經邦濟世、道德為師的正統思想的勃發。因此,無論楷、行、草,在后世的書法創作中都添了一份凝練與厚重,不可謂沒有顏真卿的影子在里面。他所創的“顏體”,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成為書法史上經典之作。此外,其行書也有很高成就。他的《祭侄季明文稿》被譽為是“天下第二行書”?!都乐陡濉房梢哉f是極具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墨跡原作之一。這件作品寫得凝重峻澀而又神采飛動,筆勢圓潤雄奇,姿態橫生。從整體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出顏體書法“正而不拘、莊而不險、博大精深、雄逸豪邁”,建立了屬于唐時代特色的風格。這一風格也對后世影響深遠,奠定了唐代書法在歷史上的地位,而以顏真卿為代表的盛唐書法也成為我國書法史上的一座豐碑。

晚唐時期國勢衰頹,經濟的衰退、政治動蕩、戰爭等因素使得文化領域也漸漸蕭條起來。各方面開始走向衰落,書法藝術也是如此。藝術家文人們創作作品來緩解內心的苦悶與無奈,在藝術作品中寄托遠離塵俗,追求寧靜淡遠的心態。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書法藝術風格也發生了變化。書法藝術在每一歷史時期表現出時代風格的最高成就往往會體現在個別書法家身上,這也是書法藝術本體發展與一個時代的文化風尚相互影響的結果。由于唐王朝在內憂外患的風雨飄搖之中,文化、經濟的發展急劇下降,不能與初唐和盛唐相比,書法的發展也呈現出了衰敗的局面。晚唐書法家中以柳公權最為著名,柳公權在前人楷書的基礎上,改革創新,創造出了道美勁健的楷書,由于他的楷書風格獨特,影響力大,被后人稱之為“柳體”,從柳公權清秀挺拔的正楷中,透露出晚唐時期人們對于動蕩現實的莊重凝思和無奈。當時眾多書家皆習其楷法,并且成為晚唐國運風雨飄搖社會不安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藝術風格,對唐代書法風格作了最后的總結。

從前文對唐代文化與唐代書法的分析中我們能夠看出,中國書法藝術是傳統藝術,是建筑在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而衍生出的一門藝術,因此它的整個發展過程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大背景下生長起來的,它離不開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生長環境。正如唐代書法與唐代文化的關系所呈現的一樣,在一個時代大的文化環境中,中國書法確定了基本技法和審美觀,形成了一個時期的風格。按照中國文化大背景的需求,它與中國的文人藝術和社會生活共同成長,并為中國的文化發展和人文建設發揮了自己的文化藝術作用。書法豐富了中國文化,同時書法也從中國文化中汲取了營養,它的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中國文化的沃土,每一處發展變化無一不是與中國文化相輔相成。作為士大夫的書家,其意念肯定會被這些哲學要素所左右,所以形成了書法特有的審美追求。在書法創作中對整體章法的要求,對每個漢字結構的巧妙安排搭建,對墨色筆法的運用,對布白的巧思等這些書法特有的表現手法,無不是中國文化的縮影。

唐代是中華民族史冊中最為輝煌的一頁,這一時期書法藝術的杰出成就及其代表的時代精神風尚,是對這一帝國盛世局面的反映。書法藝術受文化的影響經歷了初唐發揮晉人極致,盛唐求變法和晚唐漸趨消沉的風格轉變。當我們意識到了書法與中國文化這種血脈關聯后,使我們對書法有了新的理解。一個書家只有高超的技法加上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創作出更多的書法神品、妙品。

猜你喜歡
顏真卿楷書書法藝術
張紅春書法藝術欣賞
馬偉書法藝術欣賞
大家都是告身帖,為啥你就這么獨特——聊聊顏真卿《自書告身帖》
所謂書法藝術
楷書的筆勢
楷書
勸學詩
顏真卿勤學苦練書法
雄強飄逸的書法藝術
筆道顏真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