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種聲音

2015-05-30 19:16曹伊清
檢察風云·社會治理理論 2015年4期
關鍵詞:司法人員員額法官

司法改革的話題從上到下熱熱鬧鬧,各界熱烈盼望其開啟者甚眾,法律界人士亦大多對其寄之厚望。通過網絡搜索,凡有關司法改革的話題,躍上頭條的大部分是法律界的大牛,或者是主流媒體掌握話語權的人,真正司法實務部門工作人員的聲音并不很多。

官媒上的文章、講話甚多,此處不綴述。本文僅就在朋友圈出現的關于此話題的不同看法進行探討,以期有利于有關方面在制度設計和改革實施時可以兼顧各方利益關系。

就筆者狹隘的朋友圈看(除學者外),主要關心者為公檢法的工作人員,他們是司法改革的真正關系人。學者的看法本文擬暫不深入研討,因為學者們的說法已經在各類場合充分表達了。作為參與改革和被改革的當事人(主要是檢察院、法院的相關人員),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朋友圈。

質疑之聲

司法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這是所有法律界都認可的不爭之事,大方向是沒有問題的。朋友圈實際上關心的是在具體制度的設計和安排上,特別關注的主要是額員和薪酬制度,而這兩項制度既是對立又是相關的。

上海司法改革初起時,有多種說法在朋友圈流傳,主要是對處于改革前沿的上海制度設計的質疑(當然這種聲音在主流媒體上不多見)。如《六問上海司法改革》,對于上海的改革提出主要的六個問題:員額問題、法官助理的作用、青年法官的流失、法官的薪酬與責任、決策者的決心、青年法官的發展。[參見微博@撿魚客:《六問上海司法改革》,法律讀品,2014-07-14。]而在《司改:“33”不是法官員額最大公約數》一文中,作者提出“即便這一方案在上海的試點改革中取得了成功,也不能說明‘33當然就是全國四級法院、檢察院配比法官、檢察官員額的唯一的、最大的公約數”?!啊虾=涷瀼囊婚_始就注定不可能為其他地方簡單復制”等觀點。[參見古風聽竹:《司改:“33”不是法官員額最大公約數》,法律博客,2014-07-22。]這多少引起了筆者的關注:上海的方案為什么反響如此之大?上海的方案是不是一個全國可以普遍適用的版本?的確值得深思。

當然,朋友圈也有對整個司法改革的制度性憂慮的,如《司法改革,可以改到何種程度?》一文涉及法官獨立性的問題。作者認為法官可能改革后更像技術人員,甚至比之為“未來的法院更象一家醫院,有醫生,但也有行政、輔助人員,且他們都要歸院長和黨委領導”。[參見人半弓:《司法改革,可以改到何種程度?》,法律博客,2014-06-01。]《司法改革的隱憂》一文,說到司法人員“調離審判崗位”一事,似乎已經不是一種懲戒,而更像是一種福利,擔心“高要求、低配置”的問題解決不了,一線審判人員更多離開,“所有的改革方案最終只能成為文本檔案”。[參見Preacher:《司法改革的隱憂》,法律博客,2014-03-03。]2015年朋友圈更瘋傳北京某律師事務所高薪招聘公檢法辭職人員的廣告,引發廣泛轉發和議論(當然不排除其中有炒作的成分)。

朋友圈關注的主要問題

一段時間,司法改革一直是法律界尤其是公檢法朋友圈的一個熱門話題。就上述各類議論來看,歸結起來,核心問題有三。

1.司法機關的行政化

從制度設計看,目前完全去行政化是不可能的。按照目前上海的改革方案,“意味著,法院院長、庭長將不得簽發未參加審理之案件的裁判文書?!盵《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出爐》,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fz/2014/07-31/6447581.shtml,2015-05-31。]這可能僅僅是去行政化方面邁出的一小步,但對于實務部門,已經是了不起的一個進步(當然嚴禁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也是很重要的,但比較宏觀。相比較而言,上海的規定十分具體務實)。

按照江蘇的方案,在人員統一管理方面 “全省法院、檢察院系統機構編制由省機構編制部門統一核定和管理;省轄市、縣級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由省委(省委組織部)管理”。[蘇政法,任松筠:《專家解讀新出爐的江蘇司法體制改革試點方案》,新華網,http://www.js.xinhuanet.com/2015-04/10/c_1114921073.htm,2015-05-31。]

按目前的體制,法官首先是公務員,與行政級別掛鉤。那么改革后怎么樣?以深圳的試點為例,“深圳全市1072名法官取消行政級別,實現單獨序列管理,法官被定位為綜合管理、行政執法、專業技術類之外的‘第四類公務員?!钡?,作為改革試點單位的鹽田區怎么樣呢?“只要法官好好干,48到52歲,可以達到副局級的待遇?!盵記者/劉長,編輯/蘇永通:《深圳鹽田法官職業化改革樣本 法官加薪1500,夠不夠 改革花了200萬,值不值》,《南方周末》,2014-12-04。]這顯然是行政思維作祟。關鍵是法官們也適應了這種思維方式,凡遇到有關問題,特別是級別與待遇問題,仍不自不覺地往行政級別靠。所以,司法去行政化問題,不僅在制度設計上需要有安排,并且在社會意識方面,特別是在法官的思想上也要改革傳統的行政思維方式。

2.員額與薪酬

以上海法院系統的改革為例,法院工作人員將被劃分為三類職務序列,即法官、審判輔助人員、司法行政人員,比例分別為33%、52%、15%。上海法院的改革方案公布之初,各種關于法官遴選的33%之議論,在全國法院系統變成了一種擔心:按照目前法院系統的行政級別,33%的比例可能連各級法院的中層干部都不能滿足,普通法官沒有希望去占取之33%的員額。因此自覺沒有希望的法官(尤其是年輕法官)開始陸續離開法官崗位,這在2014年成為各級法院(尤其是上海法院)都普遍發生的現象。接下來其他省市的方案有了微調,如江蘇的《試點方案》提出“五年過渡期內,按照法官檢察官、司法輔助人員、司法行政人員分別占中央政法專項編制的39%、46%、15%配置員額?!盵蘇政法,任松筠:《專家解讀新出爐的江蘇司法體制改革試點方案》,新華網,http://www.js.xinhuanet.com/2015-04/10/c_1114921073.htm,2015-05-31。]也許江蘇的方案考慮了公檢法一線人員的工作配置情況。

深圳的改革還是比較有突破性的,如在鹽田區的改革中,做法官或者做行政只能選一而為之。法官員額只能給在辦案一線的人員,未來法官將禁止在政治部、辦公室、監察室等司法行政崗位任職。[記者/劉長,編輯/蘇永通:《深圳鹽田法官職業化改革樣本 法官加薪1500,夠不夠 改革花了200萬,值不值》,《南方周末》,2014-12-04。]

目前加薪尚沒有到位,但輿論已經炒得沸沸揚揚了。深圳據說加1500元左右,這個數字并不驚人(特別是與法官的責任相比),與一些國企動輒幾萬元、幾十萬元的獎酬比,根本不值得一提。但法官們已經開始擔心了,鹽田區法院主審法官黃晶晶擔心:“如果我們的利益一下提到很高,其他不是主審法官的法官會不干了,其他公務員也不干了?!盵記者/劉長,編輯/蘇永通:《深圳鹽田法官職業化改革樣本 法官加薪1500,夠不夠 改革花了200萬,值不值》,《南方周末》,2014-12-04。]

所以司法實務界的朋友圈傳曰:司法人員“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

3.司法人員的權益保護

辦案終身負責,錯案要被倒查問責。這也是讓許多法官,尤其是青年法官對這個職業產生了一定的懼怕。深圳的法官也在憂慮:“我敢判一個當事人無罪,但我如何保護自己?”

這是一個極為嚴峻而又現實的問題。2015年4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的實施方案》,提出錯案倒查問責要明確啟動程序。

目前司法人員的權利保障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內容,倒是江蘇的方案有些可參考的內容,如規定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將法官、檢察官調離、免職、辭退或者作出降級等處分。法官、檢察官依法履職行為不受指控和法律追究,未經其法律職務任命機構批準,不受拘留和逮捕。雖然說得比較籠統空洞,但也算是言語上給司法人員稍稍地開了一點定心藥。

未來之展望

上海的方案一公布,類似上海的司法改革“不是改革方向”之類的論調就開始在朋友圈出現,看者與附和者似乎不少?!蛾P于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的實施方案》提出要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但不可否認,全國各地情況差異依然很大。而當司法改革進入實質性的操作階段,學者們也開始有了質疑的聲音。如作為學者的秦前紅2015年4月在其博客《當前司法改革的五大隱憂》中提出五個問題,即“政治正確”的桎梏;司法改革閉門造車,不給社會討論、批判空間;頂層設計淪為部門設計;未經成熟試錯即上升為所謂的經驗盲目推廣;部分改革措施理論邏輯混亂不清。[秦前紅博客,2015-04-27。]

目前學者也關注到了作為改革直接相關者的法官、檢察官等群體難以參與其中的情況,“很多試點法院、檢察院的改革方案也僅是少數人暗箱私議,大多數人只能在惴惴不安中焦慮等待?!?/p>

有些問題發生了,有些問題解決了,有些問題正在解決,還有些問題目前仍無法解決。

樂觀地展望一下未來:制度改革后,司法人員的離職潮可能會有所退縮;公檢法也可能重新回歸熱門職業;可能司法機關的行政干預、長官意志受到制約;獨立辦案可能成為現實;司法人員的薪水、待遇可能確實提高不少。

改革后可能司法人員更像技術官僚。即便如此,相比過去的公務員體制,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但與司法人員的工作量和承擔的法律責任比,特別是其承擔的案件質量終身責任制相比,是否真正達到了性價比最優呢?

改革才剛剛開始,不確定因素也很多。司改的道路還十分漫長,改革的效果也不會立即顯現。我們在關注主流媒體的改革動態時,不妨也關注朋友圈里的民間輿論。

或者我們什么也不需要做,只需要靜靜地等待……

注:本文注釋所涉及的資料全部來源于筆者的微信朋友圈。

(曹伊清,同濟大學法學院教授。)

猜你喜歡
司法人員員額法官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做“德法兼修”的好法官
法官員額制改革須跳出“零和博弈”的邏輯
司法人員職業保障機制的檢視
論司法辦案的多維度思維
“冒充司法人員實施電信詐騙”犯罪的防控對策研究
員額內檢察官退出機制研究
保障司法人員安全維護司法公正權威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秦希燕聯合律師事務所主任秦希燕
當法官當不忘初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