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善司法績效評價機制以促進司法改革

2015-05-30 20:40蔣矣
檢察風云·社會治理理論 2015年4期
關鍵詞:司法公正績效評價司法

司法工作績效評價機制是建立在改革司法體制,促進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基礎上;它通過國家統一規劃、指導,著重鼓勵司法機關在司法活動中提高司法效率和效果;并通過強調社會導向,將評價結果與司法改革聯系起來,以實現司法效益的最大化。多年來,我國司法工作在績效評價機制的建立和運行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改進,并努力實踐。

第一,要確立新時期司法工作績效評價機制的新理念。任何績效管理都有確定的目標取向,即績效管理主體必須預先清楚地知道實行績效管理究竟要達到什么目的。當前司法工作績效評價機制的改革必須和司法公正及司法權威緊密地聯系起來。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就是要求司法機構擔負起服務公民、服務社會的責任;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奉行司法為社會提供正確行為模式的理念,司法要促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要樹立社會評價機制,不再以內部評價作為績效評價的唯一標準。因此我們司法工作績效評價機制必須建立在效率、效果和公正的基礎之上。

第二,注重培育實施司法工作績效評價機制的生態環境。西方一些比較早就實行司法工作績效管理的國家,無論是英國,還是美國,之所以在上世紀70年代就推行公共部門的績效管理,其重要的基礎是這些西方國家已經在企業中普遍實施了績效管理,從而全社會形成了以績效評價企業和領導者及員工的規則和傳統。這種在私域中以客觀的績效為標準議事評人的做法一旦推廣運用到公共部門,就能見到實效。因此,我們有必要培育、倡導包括企業、事業單位、政府在內的所有公、私領域的績效管理機制,努力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績效評價習慣,從而促進司法部門深入開展績效管理。

第三,適時建立司法工作績效評價的專業機構。司法工作績效考核機制涉及司法工作各個部門和與其相關的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涉及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數學、統計學、計算機等多個學科領域,是一項技術性非常強的專業工作。要確保司法工作績效評價科學和準確,并不斷深入開展并取得實效,必須建立相應的專業機構。這一機構必須專司司法工作績效評價,并且結構合理、精干有序、廉潔高效、相對獨立;另一方面也要鼓勵社會中介機構積極參與司法工作績效評價機制,提高評價的客觀性和公證性,同時節約公共管理資源,提高司法工作績效評價效率。

第四,借鑒國際通用模型,結合我國司法工作實際完善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我國司法工作績效評價機制應當適合我國司法工作的實際情況,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司法工作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在這其中,形式上可以借鑒國際績效評價指標的通用模式,這不僅可以節約我們的研究、開發成本,同時使我們的指標體系具有開放性和國際性。

第五,完善司法工作績效評價機制的技術配套體系。司法工作績效評價機制的完善,除了上面所論述的必須在一個合適的土壤即良好的生態環境中才能孕育、發展外,還需要有一個與實際的績效評價機制相輔相成的支撐體系。這里所講的支撐體系特指有利于司法工作開展績效管理的技術管理系統。在這一特定的支撐體系中,至少應包含下列方面:首先,需要建立一個規范的、合法的、真實的統計數據系統;其次,應當逐步導入基于績效的公共預算體系;再次,要盡快建立包括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內部審計和IT審計在內的績效審計體系。

第六,確立多元利益主體參與、互動的司法工作績效評價機制。溫家寶總理曾指出:“我們講的發展,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我們所講的政績,是為實現這樣的發展而創造的政績。我們要用全面的、實踐的、群眾的觀點看待政績?!边@實際為司法工作績效評價指明了方向:司法工作績效評價主體不僅來自于上級主管部門,與司法工作相關的公眾同樣是績效評價主體。公眾作為司法工作績效的直接利益相關者,會有不同類型利益的主體,有多少個利益相關主體,就應該有多少個評價主體,這就意味著司法工作績效評價應是多元利益主體參與的機制。

第七,司法工作績效評價機制必須做到評價與發展并重。司法工作績效評價機制的核心一個是“評價”,一個是“發展”?!霸u價”過程旨在對被評價者作出判斷,“發展”則從確認和發掘被評估者的潛力入手,著眼于未來建設上。司法工作績效評價要發揮其效能,從績效評價結果的使用看,應重視司法工作的改進與提高,而非僅僅將之作為利益分配的依據。具體而言,績效評價結果應具有以下用途:首先作為獎懲和晉升的參考;其次通過績效評價狀況,可以發現其對現有職位是否適應,以決定相應的人事變動;再次,把公眾評價中所反映的問題作為改進司法工作的突破口,來幫助被評價者更好地提高能力;最后,適當地重組和調整行政資源,補其不足、節其有余、配其適合、破其散亂,使司法資源合理配置。

第八,司法工作績效評估工作需要適時立法。公共管理的績效評估既需要規范性,又需要權威性,更需要普遍適用性。法制建設能解決規范性、權威性和普遍適用性的問題。因此,西方發達國家公共管理的績效評估,一開始就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貫徹和實施。我們國家的公共管理績效評價,包括司法工作績效評價機制也應該建立在法制的基礎上。司法工作績效評價工作適時立法是十分必要的。通過立法,對評價的目標、主體、方法、內容、程序和結果的使用等做出規定。我們的立法可以逐步推進,首先以規章的形式,再繼之行政法規,然后形成全國統一實施的法律。

(蔣矣,中山大學法學院。)

猜你喜歡
司法公正績效評價司法
制定法解釋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權
實現司法公正的“鎮平實踐”
司法所悉心調解 墊付款有了著落
非正式司法的悖謬
新媒體與司法公正
開封中院:堅守司法公正 共創文明法院
刑事司法公正與新聞自由間的平衡——以李某某案為視角的分析
基于BSC的KPI績效評價體系探析
非營利組織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
論司法公開的困惑與消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