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辦中小學教師流動原因淺析

2015-05-30 02:45邢建和
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民辦教師私立學校民辦學校

邢建和

【摘 要】近些年來,教育市場緊跟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步伐,逐漸呈現多樣化發展。私立教育機構順應社會的需要,雨后春筍般出現在神州大地。加之政府對民辦教育采取積極鼓勵的政策,更加刺激了民辦學校的發展。但由于其發展不成熟及人們對民辦學校教師隊伍的要求不斷提高,民辦中小學教師的頻繁流動這一問題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民辦教師是民辦教育的根基,民辦學校教師的不合理流動及其帶來的不穩定性直接影響了民辦教育的健康發展。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究分析這一現象的原因,并試圖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 鍵 詞】民辦中小學;教師;流動;原因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步伐,教育市場也得到了蓬勃發展,私立教育機構不斷涌現,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教育的需求,但它自身存在的問題卻也是人們不容忽視的。其中,教師的頻繁流動,是民辦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一問題也成為教育領域的研究熱點。由于國家的制度有限,我國民辦教師處于一種非正規的游離狀態。盡管相關的法律法規已經相繼出臺,確保民辦教師的權益和地位,但民辦學校教師的身份地位還是得不到社會的認可,某些權力還是得不到實質性的保障。尤其是處于基礎教育階段的民辦中小學教師。毋庸置疑,教師隊伍的不穩定,直接影響了學校的教育質量。從學校管理的角度看,教師的頻繁流動不方便管理者的管理。民辦教師是民辦教育的根基,一支穩固的、優秀的教師隊伍直接關系著民辦教育的發展與興旺。

對民辦教育有所了解,還是從爸爸去民辦學校當教師開始。那時,我對民辦學校充滿了好奇,只知道私立學校的學費很高,學生在學校里吃、住、學習,聽說還有生活教師照顧,在我的想象中,私立學校是美好的??墒?,自從爸爸上班后,真的是早出晚歸,每天早上出去上班,晚上才會回家,不像以前在公立學校那么自由。從爸爸頭上漸漸稀少的頭發可以看出,在私立學校的日子并不好過,至少壓力很大,后來我上了高中,跟著爸爸一起來到了他們學校就讀,那三年的經歷,真是讓我對私立學校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甚至從進去的第一天,它以前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就轟然倒塌,那真的是一種集體生活,開始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很難適應。當然,也不是說私立學校有多么不好,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嘛。不過我和私立學校還真是挺有緣分的,大學畢業后我在一所私立中學教過一段時間的書。正是因為我和私立學校的這些淵源,所以我想借著我在私立學校的親身經歷所帶來的了解,來談一談私立學校教師的頻繁流動現象。

首先,我想談一談民辦學校教師的構成。民辦學校的教師主要有以下幾種人構成:第一,退休的老教師。還記得剛去私立學校讀高中的時候,我們的老師有一半都是老教師。這類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他們作為一種寶貴的教育資源,有助于民辦中小學教師隊伍的高素質化,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所以受到民辦學校的青睞。第二,由于各種原因從公立學校離職流動到私立學校任職的中青年教師。有些人覺得私立學校的工資比公立學校的工資可觀,有些人受其他方面的誘惑,所以放棄了“鐵飯碗”來到民辦學校任教。第三,剛畢業的大學生。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很多大學生把進入民辦學校工作當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四,從其他民辦學校流動過來的教師。第五,兼職教師。不過這類教師所占的比重較少,民辦學校把一些有名氣的、優秀的教師請過來做兼職。前四種是民辦教師隊伍的主力。也許就是這些隊伍潛在的不穩定性,導致了民辦中小學教師流動如此頻繁。

有一句話是這么形容民辦學校教師流動的,“民辦學校的學生人數天天變,民辦學校的教師人數月月變”,雖然有點夸張,但確實反映了民辦學校教師流動的特點。我高中的三年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這一點。每門課的教師都是換了又換,第一學期去的時候帶我們的那些教師,第二學期就差不多走了一半??傊?,每學期每年總是有教師換動的。大學畢業后我去工作的那所民辦學校在我離職時,幾乎有2/3的教師都提出了辭職,有些教師僅僅只待了兩三個月就辭職了,有些教師還是迫于和學校簽了一年的合同期才堅持做完了一年。這些離職教師中,以中青年教師為主,他們在生活中的負擔略小,對未來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希望獲得更好的平臺實現自身價值,而且他們適應新環境的能力較強。在這些流動的教師中,大部分都是擔任語、數、外等主要學科的教師,因為這些教師在中小學需求很大,更容易尋求到工作機會。教師流動本來是正?,F象,但是如此大量的、頻繁的、不定性的流動毫無疑問是不利于民辦學校發展的,是一種不合理的流動。

民辦中小學的教師流動之所以如此頻繁,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會原因、經濟原因,還有學校自身的原因和教師群體的原因,接下來我將根據自身的經驗了解和查閱的相關資料對這些原因進行更加詳細的分析。

一、來源復雜

前面通過對民辦中小學教師來源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民辦教師來源是復雜的,這是導致教師流動的客觀原因。首先,民辦學校招聘的一些退休的老教師,他們雖然在民辦中小學發揮著“余熱”,但是從爸爸的工作經歷以及我那段短暫的體驗中,我深刻地體會到民辦學校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工作時間也很長,很多中青年教師都叫苦不迭,更何況是這些退休的老教師呢。而且這些退休的老教師,他們一方面拿著退休工資,一方面又拿著民辦學校的工資,他們是沒有后顧之憂的,所以許多教師都是抱著“合則留,不合則走”的心態。還有那些被招進來的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中的很多人當初都是迫于沉重的就業壓力才選擇民辦學校,一方面是想找個落腳的地方,一方面他們是想著能夠在這里積累一些工作經驗,為以后尋求更好的工作機會做準備,所以他們只是把這里當作一個跳板,一旦有更好的機會,他們會隨時離開。那些從其他民辦學校流動過來的教師,當他們遇到條件更具有誘惑力的學校時,也會選擇離開。正是這些復雜的來源導致了教師隊伍的不穩定性,從而帶來了頻繁的教師流動。

二、社會因素

主要有社會地位認同度低和缺乏社會保障兩個方面。雖然相關的法律法規已經說明,民辦學校的教師具有同公辦學校的教師同等的法律地位,但是由于傳統的觀念在人們思想上已經根深蒂固,再加上民辦教育起步晚,所以事實上人們對民辦教師的認同度并不高,從而讓很多人雖然在民辦學校當老師,但是仍然有著一顆想進公辦學校的心。目前我國大部分省份的民辦教師并沒有與公辦學校的教師一樣獲得“事業單位編制”的法定身份,而是被納入了“企業編制”。民辦學校在校長的管理下,實行的是“自由聘任制”,學校與教師之間是雇傭關系。雖然同為教育機構,但是歸屬權與管理權的不同,已經從根本上說明了不平等的事實,從而決定了民辦學校教師地位的卑微。從社會保障方面來說,表面上看,民辦教師與公辦教師所得權益似乎沒有區別,但是由于政策上缺乏制度保障,民辦學校教師的很多權益是沒有得到應有的實現的。比如,民辦學校的教師難以像公辦學校的教師一樣獲得業務培訓的機會,公辦學校的教師每當寒暑假或者工作期間可以接受國家為他們提供的教師繼續教育的機會,而民辦教師則不得不奔波于招生之中,很難有機會去接受繼續教育。在退休政策和福利待遇上,民辦教師退休待遇是遠遠低于公辦教師的,甚至很多福利。比如,醫療、養老等都沒有得到有效地保障。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民辦教師隊伍的穩定和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三、壓力大

在民辦學校工作的教師,承受著更大的身體和心理壓力。首先,工作時間長且工作量大。民辦學校的教師真的是上班早下班晚,除了每天白天學生在校時你要工作外,晚上你還必須到辦公室值班、開會等等,遇到家訪期間,還必須利用晚上的時間出去家訪,所以真的可以算得上是從早上一直工作到晚上。而且民辦學校的教師除了給學生上課,還必須承擔一些其他崗位的工作。比如說接送學生回家。那時我在民辦學校當教師的時候,每天除了要給學生上課,早上必須要起很早,跟著校車一起去把學生接到學校,下午又跟著校車把他們送回家,每天早上兩趟,下午兩趟,一天工作結束后,真的是身心俱疲。這種大工作量是公辦學校的教師不能體會的。第二,來自學校領導和家長的壓力。學校一旦聘用你以后,就希望你能為學校創造價值,對于你的工作就會寄予很高的要求,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后,希望物有所值,對學校的教育質量就會有更高的期待,特別是那些收費貴、檔次高的學校。這些都會給教師造成沉重的心理壓力。第三,競爭壓力。由于民辦學校是聘任制,教師沒有絕對的保障,學校為了自身利益,在選擇教師時采取“優勝劣汰”的原則,所以為了持有工作,教師必須加倍努力,才能贏得領導和家長的信任,所以教師之間激烈的競爭也是教師壓力的主要來源。第四,人際關系的壓力。由于教師之間存在著競爭關系,所以民辦學校教師之間的關系復雜,甚至可以說是淡漠。這一點我真的深有體會,那時,我去汕頭,每到放假,我都會去爸爸的學校呆兩天,就發現他們學校的教師雖然是住在一層,但是互相之間很少走動,都是把自己關在房里做自己的事,幾乎沒什么交流。我想,本來工作壓力就這么大了,同事之間還這么淡漠,難怪我爸爸一直就對我說如果我以后當教師,盡量不要去私立學校。

四、民辦學校自身管理的不科學

民辦學校的教師與學校之間是一種雇傭關系,教師是以一種打工的身份在為學校服務,所以他們缺少“主人翁”意識和團體責任感,使得教師很難融入到集體之中。學校對教師的管理往往過于苛刻,缺少民主,沒有讓教師參與到管理當中,這就限制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學校一味把學生放在首位,忽視了教師也是學校的主人翁,對教師缺少人文關懷,教師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地位低下,學校領導不注意從生活上去關心、體貼教師,使得教師感受不到學校的溫暖,教師沒有歸屬感,最后義無反顧地離開。

五、民辦學校自身優勢的淡化

民辦學校興起之出,許多教師不顧一切想要進入私立學校,最主要的動力就是民辦學校的高工資,特別是沿海地區,吸引著許多內地的教師前去就職。還記得五歲那年,爸爸那時候還在公立學校工作,一個月的工資只有幾十塊錢,為了買房子,爸爸不得不到廣東打工,沒想到一年之后,爸爸就掙到了買房子的錢,可想而知,那時候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的工資有多么大的差距。為此,很多人選擇離職甚至放棄了“鐵飯碗”,都涌向沿海地區工作。但是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公辦教師的待遇不斷提高,相當于公務員水平,而且增長速度很快,相比較而言,民辦教師的工資水平還停留在原來水平,漸漸地民辦學校就不存在薪酬優勢了。固然民辦學校的工資頗為可觀,但是和他們高強度的工作量以及所做的犧牲相比,他們的薪酬還是很低的,說到底,他們的高薪酬背后是自己巨大的犧牲。所以,很多人就更不愿意把民辦學校當作就業的理想選擇。

六、個人追求

除了很多人當初選擇私立學校是為了把它作為一個跳板,等待更好的機會外,還有就是人們就業觀念的轉變。以前人們一旦當上教師后,就會一輩子都當教師,如今社會發展了,人們的觀念也不同了,一旦覺得在教師這條路上不想走下去了,就會尋找其他的工作機會改變自己、提升自己。如今流動已經成為社會的一種常態,而民辦學校沒有束縛,想走就走。

綜上分析,民辦中小學教師流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復雜的。合理的教師流動有利于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給學校注入新鮮的血液和活力,但不合理的教師流動所帶來的消極影響是巨大的,是我們不容忽視的,比如不利于民辦學校的健康、良性發展,甚至會影響整個國家教育的發展等等。改革開放以來,民辦教育機構在全國遍地開花,為我國的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要改善民辦中小學教師流動過于頻繁這一現狀,需要政府、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教師是民辦中小學的靈魂,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對民辦中小學的健康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猜你喜歡
民辦教師私立學校民辦學校
新民辦教師進退
全國近兩成學生在民辦學校就讀
英國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
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正案獲通過
當英國精英私立學校不再只屬于精英
英國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
義務教育民辦學?!胺菭I利”是一大進步
農村民辦教師專業發展的對策思考
The State Schools and Private Schools in the UK英國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
進一步改善民辦學校教師待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