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中小學校長對教學改革的影響

2015-05-30 09:08吝超魏寶寶
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校長改革學校

吝超 魏寶寶

【摘 要】中小學校長作為一所學校人力資源的核心,在教學改革中,他的參與、支持和引領直接關系到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和將會取得的效果。通過長期的觀察與反思,發現中小學校長在學校中的自我角色定位、與教師的相處方式和關系、工作的重心和方式等對于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品位提升及教學改革的成敗有直接影響。

【關 鍵 詞】教學改革;中小學校長;改革主體;偽改革;人文氛圍

一、教學改革需要堅實基礎和清晰思路

教學改革是時下基礎教育的“熱議話題”和中小學正在努力探索的重要工作內容,但是在一些中小學,改革的進程卻非常艱難,改革的效果不容樂觀。有些學校,存在諸如教師還沒有弄清楚為什么要改革、改什么、怎么改等基本問題,就被強行要求齊步向前走地進行改革等問題,結果是這樣的教學改革并不能有效促進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有效地開展并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未觸及本質,未理清思路,未尋得理論支撐,未充分激發起改革主體的改革意愿,未考察本校,立足現實,未組織力量進行理論學習、精神傳達、通盤思考及認真策劃的改革必然存在問題。改革絕對不能將校長在改革浪潮中的不甘落后和個人業績作為動力和支撐。為改革而改革實屬一種“偽改革”,缺乏對教育教學本質及教學改革本質、必要性的思考和學習,隨意性太強的改革必然要付出巨大代價。一波又一波的“偽改革”只會使得教學改革變得不再嚴肅和神圣,使教師逐漸產生反感、非議甚至對抗,使學生眼花繚亂、不知所措。

但凡成功的教學改革,都得滿足一些基本的、必須的條件。首先,要獲得教學改革的主體力量。任何學校任何形式的改革都需要“改革者”去改,師生作為學校的主體毫無疑問必須擔當起教學改革的主體之角色。學校通過一定的方式喚醒和激發師生的改革意愿和創造激情,就獲得了改革的主體力量。其次,但凡改革都得有明確的思路和前行方向。教學改革中,是將重點和精力放在學模式、搬套路、模仿別人上,還是在學習先進的辦學及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反思學校自身和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和難題,找自己的問題,朝向“本土”,基于學校發展實際、立足教師教育教學現實?改革是對本校的改革,是改自己,不是改別人,借鑒學習別人,是學習借鑒別人的思路、方法,學習別人開創的精神,學習經典優秀模式產生的過程以及發動改革的背景等,要避免直接把別人的模式和套路拿回來用,以防步入“拿來主義”、“浪漫化”等誤區。再者,是怎么改的問題。教學改革須是全校師生成為改革者,每一位教師被理論武裝之后成為改革的主體,改革中杜絕、避免照著某個理論,在一兩個人的指揮棒下整齊劃一地套模式走上形式主義的道路。改革的方面和內容可以是:學習型校園文化的建設、教師職業倦怠和學生厭學情緒的克服、學校制度重建和革新等等。教學改革是學校師生在一定教育教學理念引領之下,從勾勒改革圖景、制定改革方案開始,最終落實到每一個教育教學的過程和細節,滲透在教書育人的每個環節。在這個過程中,不管是發動教師全員被理論武裝之后成為教學改革的主體,還是具體到學習型校園文化的建設、消除教師職業倦怠和學生厭學情緒、重建和創新學校文化制度,都需要一個核心人物的參與、引領與實踐,這個人就是中小學校長。在長時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我們發現,中小學校長在學校中的自我角色定位、與教師的相處方式和關系、工作重心和方式都在實際地影響教學改革的進行和產生的效果。

二、校長的自我定位,影響教學改革主體形成及其意愿

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指出:“學校逐步實行校長負責制,有條件的學校要設立由校長主持的、人數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務委員會,作為審議機構?!比A中師范大學蕭宗六教授曾指出校長負責制的含義為:“上級機關領導,校長全面負責,支部保障監督,教工民主管理”,①這一提法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和認同。很明顯,校長負責制的良性運行需要“上級、校長本人、支部、教工”這幾個部分的共同作用?!靶iL負責制”在長時期以來為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時至今日,廣大教師甚至校長本人卻對“校長負責制”的靈魂和精髓存在理解和行動上的巨大偏差,將其曲解或模糊化了。具體表現為:在對學校事務的處理上,上級機關的領導弱化、支部的保障監督弱化、教工的民主管理弱化,而校長的全面負責卻不斷攀升和強化。在邊遠農村學校甚至“唯一化”,對校長負責制產生了“權力”和“責任”的異化,進而導致學校陷入了“校長至上”、校長不受約束和限制的普遍情況。這就導致在一些地方,中小學校長獨斷專行,教師處于完全地被“控制”的地位,久而久之,教師極度缺乏對學校的主體性精神、意識和主人翁心態,因而很難形成“人校一體、榮辱與共”的學校文化。

校長自己在學校中的準確定位影響其工作的方式方法和人際交流,校長準確的自我定位有利于教師在學校獲得一種歸屬感和主人翁心態,對于遏制教學改革中的“偽改革”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教師明確在學校中的地位、角色、權利和義務,對教師在學校中處理與校長及其他領導的關系具有意義和價值,影響教師在學校生活和工作的質量及狀態。校長在學校準確的自我定位是一個對自己的角色進行澄清、對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進行明晰和反思的過程。在學校團體中準確的定位,有利于開展一些實際有價值和意義的工作,也有助于一個溫馨的師生之家的建構,一個積極樂觀、團結奮進的教師共同體的塑造。學校是廣大師生生活成長的家園,是當地人民的文化之園,是國家未來之園,是民族希望之園,校長要善用上級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將學校建設成一個團結協作、積極健康、和諧融洽、現代文明的“生命之園”。

校長不準確的自我定位,高高在上的姿態容易造成學校管理的機械、生硬、死板、獨裁,進而造成無民主、無自由、教師無表達,不關心學校發展。學校需要能夠體現民眾意愿的“契約”,需要人文關懷、人性化考慮,學校需要生機與活力,而這些在一個高高在上不愿意與教師平等相處的校長那里很難實現。久而久之,教師在這種環境之下丟失了將學校當作自己家園來打造和建設的信心和意向。教學改革也在校長一波又一波的組織下,在校長狂舞的指揮棒下千姿百態、云里霧里。殊不知,缺乏教師的自主參與、沒有凝聚教師智慧及創造性的教學改革無法觸及本質,也就難以獲得成效。要使改革不至于淪落為形式,就得使教師全員參與,各顯神通,勤于理論學習、調查研究、基于校本、落足課堂、總結探討、步步為營、積累升華。但是在獨裁的學校,在校長的學校,在教師缺乏安全感、尊重、缺乏自我實現機會的學校,只能說這一切僅僅只具備可能。只有校長放低姿態,與廣大教師融為一體,才有利于新型、現代民主、開放、健康、自由的學校及校園文化的形成和打造,教學改革也才會獲得主體力量,廣大師生才會在良好積極的意愿之下邁出教學改革探索的步伐。

三、校長與教師的相處方式影響學校人文氛圍及改革的維持推進

作為校長,必須合理得當處理與教師的關系。一所學校的發展、學校內的工作任務要落在每一位教師的肩上,只有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目標明確、群策群力才可以將學校共同創造成一所師生共同成長的伊甸園、一個百花齊放春無限的文化大觀園。校長處于核心和關鍵的位置,身上有無吸引力、親和力、粘合力、統籌力、協調力是非常關鍵的。一些中小學校長,往往習慣將自己凌駕于眾人之上,以“一校之長”居之,從心理、行動、甚至話語表情上將自己凌駕于眾人之上,習慣于發號施令和“運籌帷幄”,不以尊重和平等的方式與廣大教師相處,久而久之,層級關系陷入了僵硬、機械、森嚴、防范與對立。校長這種基于所擁有權力的凌駕,“削弱了與教師和學生的彼此依賴關系,使他們對校長的領導消極抵抗、不做反應,甚至拒絕接受校長的計劃方案,從而消解了校長領導作用發揮的基礎,使權力成為個人的單向活動,給學校變革與校長領導力的實施帶來不良后果”。②有些邊遠農村學校宛如封建朝堂,校長本人如君王,沉迷于用權利去駕馭,將自己擺在不當的位置對教師說三道四、勒令要求。校長是教師中的一員,是教師的同事和朋友,與教師之間需要彼此關心、愛護、支扶、理解、認同,是一種平等合作,團結共事的關系。教師是人,是凡人,是常人,也是知識分子,不是牛馬,為何非要“駕馭”而不是合作呢?以“駕馭”的姿態處理和教師之間的關系時,教師們會是什么感受?會不會產生“祗辱于奴隸人之手”的憤懣和不滿?這是一種極不正常需要批判的、病態、膚淺的校長領導觀,不利于學校人力資源最優化開發和組合及學校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和辦學品位的發展,更不利于教學改革的進程。

一些中小學校校長,絞盡腦汁、一門心思想自己的升遷和未來,嚴重時將廣大教師當作自己的云梯,無情地剝奪教師工作的創造性和自主性。隨意發號施令、獨斷指揮、搞形式,注重校與校之間的攀比,卻懶得為教師的專業發展、為學生更為全面的發展下真功夫、動真格。在一個團體,若領導者只顧個人利益,將工作業績當作自己發展和升遷的捷徑時,那么這個團體就極易走向人心渙散、人人自保、自私、自危,學校將日漸走下坡路。教師是知識分子,是具有獨立人格和追求精神自由的讀書人,是具有主體意識和反抗精神的自由戰士,能對是非做出判斷、能看到隱藏于現象背后的本質,有些教師博古通今、足智多謀,有些教師胸有成竹、才華橫溢……若校長剛愎自用、自以為是、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甚至以眾人為棋子,則極易引起教師們內心的不滿,招致公然反對也有可能,無論于學校還是于個體而言,都將是極大的損失。學校是傳承文明、延續文化、追求真理、播種希望的地方,教師是有人格、有思想、有感情、有知識、有主體精神和民主意識的人。對學校的領導,校長要懷一顆“公心”,在真理的引導下,在人心所向之下進行,千萬不可搞成家長制和一言堂。教學改革需要團結一致、勤奮上進、積極探索、求真務實、平等民主、互取相長的校園文化氛圍和環境,需要在愛、民主、信任、欣賞、鼓舞、奉獻的校園主旋律中獲得前行的動力,需要校長人格的感召與引領,也只有甘于奉獻、親和友善、團結謙卑的校長更容易獲得眾人支持和信服。對教師充滿尊重和關懷,從心底將教師當作自己的伙伴和朋友,以心相知,以情相交。在平等、尊重、關懷、理解、溝通、信任中實現人與人之間最有力的合作共事,交流互補。這樣,在一種積極進取,團結信任的校園文化環境之下每個人才更容易發揮自身的創造才能和工作熱情,將有利于教學改革的維持推進和取得成效。

四、校長工作的重心影響教學改革各項工作的落實和持續

在經濟迅猛發展、物欲橫流之潮中,中小學校長也頗受影響,不良的意識和觀念對其產生了巨大的撞擊。例如,“人大于法”的官本位意識、“權力至上”的領導管理意識以及“金錢萬能”的拜金主義意識等不良思潮都影響著他們的行為,使得一些校長行為發生改變,表現為對職業理想不再是對事業崇高價值的追求,而是淪為對“官位”的追逐;對學校不是進行民主、科學管理,而是采取“家長式領導”、“拍腦袋決策”或以“個人的喜好為主”的方式進行管理;對手中的權力不認為是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職責,而當作“賺錢”、“斂財”的手段。③

思考校長工作的本質和內核,明確校長的責任、義務和權利,就可以對校長的活動和行為做出價值判斷,必要時形成約束。在一些學校,常常存在校長的工作被異化甚至“神”化的情況,校長工作從“神話”回歸“人化”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義務。一些校長之所以能夠從教師走向校長崗位,靠的是其作為教師時杰出優秀的工作能力和業績表現,靠的是求真務實的作風、親善和睦的為人處世之道、與時俱進的理論修養和日益精深的教育教學技術、關愛學生青春活躍的職業熱情……一些校長在當教師的時候,可謂教學專家、師德標兵,扮演著教學一線優秀工作者的角色。但一旦蛻變為校長,手中握有權利,行走于利益之間時,則開始受制于一些腐朽和老舊觀念的影響甚至被這些觀念完全支配,之前那些優秀的品質距離自己越來越遠,日常行為和活動也與教育教學的本質和“場域”漸行漸遠,校長與教育教學原本“直接對接”的關系轉化為一種似乎只通過中介才可以建立聯系,發生作用,產生效果的狀況。不少校長由一個教學能手演變為一個熱衷于管理且為管理而管理的人。他們不再潛心研究課程與教學,而是變身為一個“純制度”的研究制定者、教育經費的支配者、口號的提出者、政策的宣講者、公眾眼球的吸引者、教師評優選優大權在握者、一個利益的分配者……

校長的角色越來越復雜和多元,卻與自己最為本質、核心、關鍵的角色漸行漸遠,甚至生疏、不再留戀、不屑一顧。在校長眾多的角色中,他首先是一個專業的教書育人者、課程引領者、教師專業發展促進者、課堂教學實踐者……但如今,一些校長不上課,不知學生的特點,不做學生工作,不愿意與教師并肩作戰,而是將自己完全定格在指揮臺上,憑借做教師時積累的經驗,將自己從人群中凸現出來,扮演一個專業的“號令”發出者的角色。校長是教師,在教師這個角色之上承擔有更多的責任和義務,擔更重的擔子,需要花費更多的心血和智慧。有學者在論及教育家型校長“善務實”的品質時指出:“教育家型校長辦學始終是親臨‘一線工作實踐,深入學生、深入教師、深入課堂、深入活動、深入學校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經常聽課、評課或上課、參與豐富多彩的學?;顒?、廣泛溝通師生與家長,是教師、學生乃至家長尊敬的導師和朋友?!雹苄iL回歸教師團隊,與廣大教師抱成一團,將自己融入教師的世界,回歸教書育人工作的本質和內核,需要將自己復雜多元的角色單純化,需要給自己的多重身份和角色進行必要的“瘦身”。教學改革需要在教學實踐中去落實,光靠文件、靠空談,靠上級指導是不能奏效的。要領導課程與教學,校長必須研究并實踐課程與教學,要領導教學改革,校長必須首先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研究改革,積累改革的經驗,在實踐中深化對改革的認知,才會使改革在學校的土壤中扎根,改革才能持續推進,穩步前行,取得實效。

教學改革是為學校的發展注入活力、為培養更為全面和優秀的人才所采取的方式和措施。校長要實現對教學改革的有效領導,以教學改革為契機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和育人水平,自身的素養和水平首先至關重要?!敖逃倚托iL”是引領廣大教師辦人民滿意教育、學校,辦造福后代子孫的教育、學校的不二人選,是每一位校長發展的航標、學習的榜樣和楷模。教育家型校長身上有六種普遍性的特征:“有愛心、有思想、有學問、有激情、有毅力、有能力”。⑤這六個“要質”之下各有深意,且它們的形成都離不開學生,離不開教育和教學實踐,離不開對教育教學真摯的情感,離不開他們的堅持和努力……這將為每一位中小學校長的自我反思、發展成長提供重要的參考,對于那些高高在上、自以為是、沉迷于權力、脫離實際教育教學工作的校長深有啟發,可做借鑒。

注釋:

①甘宜濤,常國良.對中小學實施校長負責制的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13(09):102-103.

②張雷.中小學校長領導力問題探析[J].教育發展研究,2014(Z2):93-98.

③宋志輝.中小學校長角色行為異化的文化心理因素分析[J].教育探索,2013(08):140-141.

④林森.教育家型校長的過程性素質品質證考[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3(12):1-4.

⑤林森.教育家型校長的基礎性素質品質證考[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4(06):1-4.

猜你喜歡
校長改革學校
改革之路
校長的圣誕節這花是你的嗎?(一)
改革備忘
學校推介
改革創新(二)
論校長的修養
瞧,那些改革推手
好校長是怎么煉就的?
校長給力“九個一”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