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我國學校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研究

2015-05-30 10:48張銳
留學生·下旬刊 2015年1期
關鍵詞:學校體育管理體制改革

【摘 ?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發展主線,“質量優先、內涵發展”戰略方針,將我國教育事業引入新篇章。

【關鍵詞】學校體育;管理體制;改革

【課題項目】四川省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項目階段成果(項目編號:BJG140118S)。

作者:西南財經大學 ?611130

1 我國學校體育管理體制的歷史沿革

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學校體育管理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過程。早期的學校體育管理在批評并全盤否定自然體育思想的基礎上學習原蘇聯體育教育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學校體育管理體制。

1.1 ?建國17年:學校體育管理體制從探索到形成

最初階段我國主要是模仿蘇聯的學校體育管理體制,直到50年代才提出學習蘇聯要結合本國實際。隨后我國在學校體育管理的發展進程中頒布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義的文件。從此學校體育管理在組織上得到保證與統一,使學校體育在一段時間內走上了有序的發展軌道。

我國經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初步建立起了學校體育管理的組織領導機構與規章制度,形成了社會主義學校體育管理思想及其體系,為學校體育管理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1.2 ?文革大革命:學校體育管理體制從無奈到癱瘓

在“文化大革命”中,多數的大、中學生進行了全國性的“大串連”,導致了全國各地的學校全面停課。在當時情景下,與國內外形勢相適應的“軍訓”和以“軍訓”為主要內容的“軍體課”以及“學工”“學農”為形式的勞動則代替了體育課,正常的學校體育教學秩序已經被嚴重擾亂了,無政府主義思潮在青年學生中蔓延,由此導致了學校無法履行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教育的職能,學校體育管理處于癱瘓狀態。

1.3 ?改革開放:學校體育管理體制從新生命到鑄就輝煌

1.3.1 ?學校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初期階段

學校體育管理改革的初期時期以1979年召開的“揚州會議”為主要標志,教育部提出了一系列學校體育管理相關改革的重大措施,使學校體育管理在改革開放初期創造了良好的發展開端,為后續進一步改革探索作了準備。教育部和國家體委也聯合頒發了《高等學校體育工作暫行條例》、《中小學體育工作暫行規定》,明確了學校體育管理的任務、評定學校體育工作標準和學校體育管理原則;并分別對大、中、小學的教學與科研、課外體育活動、后勤工作、體育教師、組織領導等各方面做了明確規定,使兩個《暫行規定》成為建國以來首次制定的學校體育法規,為全面恢復、發展學校體育管理事業拉開了序幕。

1.3.2 ?學校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全面發展階段

在召開十四次和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后,確立了鄧小平理論的指導地位,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教育領域和體育領域改革基本狀況的決策。因此,學校體育管理在體制上要不斷完善和鞏固,在思想上要認識到學校體育管理主要是對人的管理,以育人為最高目標,以知識技能為主導,培養能力為重點,身心發展相協調,以終身體育理念為方向的管理策略。在改革中求發展,在發展中總結經驗,逐步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學校體育管理發展模式。

1.3.3 ?第三次全教會后學校體育管理體制的變革

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是一次成功的世紀之交的歷史性盛會,此次會議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對我國實施跨世紀科教興國戰略、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做了總體部署。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為了培養21世紀的創新人才,第三次全教會將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列為素質教育的重點。

2 學校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進展與問題

我國學校體育管理體制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轉換了學校體育運行和管理機制,啟動學校體育內部管理的活力,顯示出學校體育改革強大的推動力。但由于在改革與探索中建立起的各種學校體育管理體制在諸多方面還不夠健全和完善,相應的改革力度與措施還不能發揮效力,有些還處在探索和磨合階段。如有的學?;蛐iL把校長負責制錯誤地理解為“校長說了算”,因此形成如果哪個學校校長重視體育,那學校的體育發展就好,但絕大多數學校認為體育是邊緣學科,不重視,從而學校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無法得到落實。

3 學校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發展趨勢

3.1 ?學校體育管理的人性化

人是學校體育管理的主要對象,“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已滲入到學校體育管理的理論根基之中。在新一輪的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生存的能力,逐步推行學生自主選課的教育體制改革,充分體現了學校體育管理體制步入人性化全面發展的正常軌道。

3.2 ?學校體育管理的法制化

我國學校體育的法制化管理趨向日漸凸現。各地區從實際出發,制定和完善了有關地方的學校體育管理法規,逐步形成分層次的學校體育管理法規體系。使學校體育管理加快了法制建設,建立和完善了執法監督系統,學校體育管理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軌道。

3.3 ?學校體育管理的自主化

弱化政府微觀管理職能,加強其宏觀管理職能,各級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要減少對學校體育管理的直接干預,促進社會體育組織對學校體育管理的進一步完善。在橫向干預減弱的同時,縱向的管理職能則隨之加強。政府、社會體育組織要與學校體育內部管理系統有機的結合起來并得以實現,從而形成學校體育系統內部的決策機制,使學校體育管理得以自我完善和發展。

3.4 ?學校體育管理的信息化

建立體育網頁使學校體育管理走上了信息化的軌道,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加強了各個管理層次的溝通,使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更有計劃性和組織性。學生通過校園公共服務平臺可以學到更多的體育知識,了解最新國內外最新的體育動態;學生通過體質測試了解自身的生理機能,根據自己所掌握的體育基本知識,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鍛煉,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是一門科學,使其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參考文獻

[1]秦椿林主編體育管理學[M].北京:高等體育出版社2002.8P105

[2]王則珊主編學校體育理論與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5

[3]尚東主編體育事業管理百科[M].吉林音像出版社

[4]李秀梅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史簡編[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6

作者簡介:張銳,性別女,籍貫四川內江,出身年月1979.8,職稱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及運動訓練。

猜你喜歡
學校體育管理體制改革
改革之路
國外自然資源管理體制對比分析——以國家公園管理體制為例
改革備忘
探析少數民族體育項目進入學校體育
行政管理體制的創新
論當今社會對體育教師成見問題
如何上好一節鄉鎮體育課
淺議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新策略
改革創新(二)
論各地高新園區管理體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