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排球墊球學習中常見錯誤與糾正方法的研究

2015-05-30 23:59周松青劉兵
留學生·下旬刊 2015年1期
關鍵詞:墊球

周松青 劉兵

【摘 ? ?要】墊球作為排球運動最基本的技術之一,是防守的基礎,在排球比賽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墊球技術的好壞將制約著排球技戰術的發展及比賽的勝負。初學墊球的學生易出現屈肘,抱手跑等錯誤動作,從正面雙手墊球在學習中出現易犯錯誤動作入手,準確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采取有針對性的糾正方法,使學生盡快規范動作,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墊球;易犯錯誤;動作分析;糾正方法

作者:衡陽師范學院體育系 ?湖南衡陽 ?421008

1.前言

排球是三大球之一,是我國傳統的體育項目,也是大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它不僅具有健身,娛樂價值,而且能夠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及團結協作的精神,但是卻遠不及籃球、足球那樣普及,究其原因,其中主要是因為排球技術的全面性和高度的技巧性給參與者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很多初學者認為正面雙手墊球很容易掌握,但真正墊起球來卻倍感吃力,嚴重挫傷了練習者對排球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影響了排球運動的進一步普及和發展。在排球墊球技術教學的初始階段,部分初學者不同程度地暴露出屈肘、抱手跑、擊球部位不準確、用力不協調等易犯錯誤,而這些錯誤動作如得不到及時的糾正,就會導致錯誤動作的形成與定型,影響技術動作的正確掌握,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對錯誤動作要做到及時發現和糾正。

2.墊球學習中常見錯誤、原因及糾正方法

墊球技術比較來說簡單易學,在比賽中運用較多,但在實際教學中,會發現學生經常出現各種錯誤,以下是幾種常見的錯誤動作并客觀分析其成因:

2.1 ?屈肘墊球

2.1.1 ?動作分析

屈肘墊球是指在擊球的瞬間,利用屈肘關節,抬前臂的力量來擊球,這是在墊球教學過程中初學者很容易犯的一種錯誤。而這種錯誤動作經常出現在學生對墻練習和比賽中接稍低球的過程中,學生對墻練習時,沒有正確通過蹬地、跟腰、提肩發力的順序,來使球墊到預定的高度,做動作時很隨意,雙臂不夠緊張,習慣以肘關節為軸,通過前臂的上下擺動來墊球,動作簡單卻很機械。比賽時,學生由于未準確判斷及時做好準備姿勢,而且來球很低,球速很快時,學生會條件性地用屈肘來將球墊起。

2.1.2 ?產生原因

初學者在學習墊球技術過程中,通過觀察模仿教師的示范動作,能暫時性地建立起正確的視覺表象,但在自己的練習過程中,往往容易受過去運動經驗,習慣動作(如人抬東西,向上拋物等多種動作都習慣屈肘完成)的影響,當學生觀看示范動作目的不明確時,起主要作用的不是示范動作本身,而是由于這種刺激引起學生記憶表象的浮現,以致掩蓋了當前示范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雖然做了正確的示范動作,但學生卻是按照他所想像的樣子去做,從而產生了屈肘現象。當球觸及前臂肌肉時,肌肉因興奮性而收縮,反射性的屈肘擊球。墊球時,需要臂后群肌收縮,而臂后肌肉又得不到排球的直接作用,給臂后肌肉收縮帶來了困難,使不該收縮的肌肉收縮。

2.1.3 ?糾正方法

①教師教學時要有針對性地講解與強化動作方法與要領,反復用壓腕頂肘提示動作,以此來鞏固墊球動作,強化記憶,幫助學生有意識地控制動作,鞏固正確動力定型。②多做固定球的練習,強調小臂觸球部位。練習方法:兩人一組,一人持球于對方的擊球點處,另一人反復做壓腕頂肘擊球動作,20次一組輪換。③自墊,強調壓腕,直臂上抬動作。練習方法:移動過程中沿著排球場地的邊線和端線進行自墊球。④通過模仿護肘的形態,采用夾板的結構,自制肘關節夾板,使肘關節達到固定的目的,但又不造成皮膚、肌肉損傷。在練習過程中通過它來規范動作,達到正確的動作動力定型。

2.2 ?抱手跑

2.2.1 ?動作分析

抱手跑是指學生在移動過程中自始自終握住雙手不放,不管來球的速度的快慢,力量的大小,也不管球落點的高低遠近、前后左右,均是同一準備動作。

2.2.2 ?產生原因

每項排球技術都是由擊球前動作、擊球動作和擊球后動作組成,墊球技術可以看成是由移動取位、準備姿勢和擊球三個環節構成,而學生在墊球中往往只注重擊球這一環節,就是兩臂并攏,插、夾、提。當來球不在自己墊擊范圍時,只有通過移動取位,跑到球下做好準備姿勢,然后找準擊球點,成墊球姿勢擊球,學生在跑動過程中總抱手不放,從根本上來說是沒有建立正確完整的墊球技術概念。墊球只需兩手臂并攏構成一個墊擊平面就能將球傳出去,相對于傳球技術要簡單的多,而且在接各種力量很大的來球時,也不易弄傷手,所以大多數初學者喜歡采用墊球傳球,自始自終地抱著兩只手移動準備接球。

2.2.3 ?糾正方法

①反復做各種移動步伐練習并成準備姿勢。如前后交叉步后成準備姿勢,跨步跑動后成準備姿勢。②徒手練習:先兩手觸地,接著兩步移動后兩手觸地,之后做墊球動作。③自拋接球法:練習者向自己的體前,體側拋弧度較高的球,然后用交叉步,跨步移動取位,接住球后再做好準備姿勢。④拍手墊球法:一個人拋球,另一人墊球前擊一次掌后再墊球,也可拍2-5次后再墊球,然后過渡到向練習者左右拋高球,迫使練習者放開手移動。⑤兩人對墊的練習:在自己墊球給對方后迅速兩手觸地,然后再準備墊擊來球。⑥傳墊結合:兩人一組,一人先自傳2-3次然后再將球墊擊給對方。

2.3 ?擊球部位不準確

2.3.1 ?動作分析

正確的擊球部位是腕關節以上10cm左右處的橈骨內側平面,因為這個平面較大,較平,肌肉敏感,控制球較為有利。而初學者易用相并在一起的兩拇指和虎口正面所形成的部位擊球。

2.3.2 ?產生原因

學生在觀看教師示范時往往缺乏知覺的目的性,他們習慣與看動作完成的質量,看是否墊到了預定的位置,而忽視了教師示范的目的,眼球隨球走,沒有留意動作的結構以及各環節的特點,在教師示范后,對墊球技術概念模糊不清,想當然地認為用手擊球,兩手也能構成一個平面,而且手比較靈活,要比小臂前部更容易找準球,能更好的控制擊球時的力度,而實際上,該部位擊出的球既不準確,又難以控制。擊球面相對小些,擊球點小,墊出的球就不夠穩定。

2.3.3 ?糾正方法

①兩人一組面對站立,一人持球于對方的擊球點處,另一人用正確的擊球動作擊球的后中下部,持球者可稍加壓。②兩人一組,一人將球置于墊球者手臂墊擊處并輕輕扶住,墊球者反復做墊球模仿練習。③自墊:連續向上自墊,墊球的高度一般控制在1m左右。④兩人一組,相距1-5m,一拋一墊,體會墊球手型和部位。兩人可相互監督,發現對方墊球部位不對時及時糾正。⑤自我檢查:墊球后,墊球部位會粘有塵土并發紅,可根據留下的痕跡,調整墊球部位。

2.4 ?用力不協調、揮臂發力

2.4.1 ?動作分析

學生墊球時,由于臀部后坐,重心靠后,身體起動蹬地比較難,使全身用力不協調。為便于墊球,學生主要用抬臂力量來墊球,而忽視了蹬地、跟腰、提肩動作的直接配合,使身體非?!坝病倍鴮⑶驂|飛或墊不到位。

2.4.2 ?產生原因

學生在墊球練習過程中,并沒有注重通過全身發力,即靠蹬地、跟腰、提肩的發力順序來墊球。只知道由下向上揮動雙臂擊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球一來,就靠雙臂去迎球。身體素質差也是造成很多錯誤動作的根源,身體協調性的好壞也制約著排球技術的學習。協調性好,學習動作就快;協調性差,全身用力不協調,很難保證技術動作的質量。

2.4.3 ?糾正方法

①加強徒手的蹬地、提肩、夾臂、壓腕練習,要做到上體隨腿的蹬伸而上升,肩關節固定牢固。②反復做對墻墊球練習,將球墊到指定高度的區域。③兩人一組,一拋一墊,20次交換位置,拋球者發出如蹬腿等信號提示。④兩手并攏用手絹綁住,臂與胸之間夾一球,然后墊拋球或防扣球,墊固定球。⑤在墊球者頭上適宜位置吊一軟物(如排球),要求墊球者在墊球后頭應觸及軟物。

2.5 ?墊球弧度太平

2.5.1 ?動作分析

在墊球教學中,初學者對來球的力量、速度、方向沒有作出正確的判斷,墊球時的力度和方向沒控制好,造成墊出的球拋物線很低,有的球甚至是平著飛出去的。

2.5.2 ?產生原因

學生在移動取位,并迅速做好準備姿勢迎接來球時,由于動作不熟練,抬臂時并未向上走或往前送,可能稍向左,向右,造成球飛行路線的拋物線很低,球也可能會斜飛出去。

墊球教學過程中,在插入球下時,手臂觸球的位置不合理,手臂與球的入射角比較小,根據物理學中光的鏡面反射原理,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墊出的球相對就平直。

2.5.3 ?糾正方法

①教師在平常的練習中,不僅要從理論上講清墊球后球走什么樣的路線最有利,做好示范動作,教會學生處理好手臂與球的關系,建立正確的技術概念。②學生多做對墻練習,墊擊的目標應是具有一定高度的區域。③兩人隔網墊球,須站在3m線外進行對墊。④教師拋球學生依次墊球練習,對常向下插臂的學生給予“向前”的提示;對抬臂不夠的學生給予“抬臂”的提示;對動作正確出球比較合理的學生給予“好”或“點頭”的暗示鼓勵。

2.6 ?移動速度慢,對不正球

2.6.1 ?動作分析

準備姿勢的好與差和移動速度的快與慢是能否及時完成技術動作的重要條件。在墊球練習中,許多同學移動速度慢,有的甚至“站死”,當來球在墊球者的體前時,墊球者很少通過移動去墊球,只是用屈體,伸臂去迎接球。這也是墊球中常見的錯誤動作。

2.6.2 ?產生原因

學生在用雙手墊擊來球時,準備姿勢不正確,沒有提腳跟,全腳掌著地,對球的飛行路線的變化作出的反應能力較差,判斷不正確,腳下的步伐不靈活,沒有做到判斷卡位同時進行,而是選擇應答動作的反應。

2.6.3 ?糾正方法

①將準備姿勢和移動與墊球技術的教學緊密結合起來,通過教師將球拋在練習者的前后左右的墊球練習,提高移動速度和移動墊球能力。②做腳步移動練習,提高移動速度和腳步靈活性。學生根據教師的手勢所示意的方向做各種前進、后退、左側、右側移動步法練習。③三人成兩組(一組兩人,一組一人),相距3-5m,跑動墊球,一人將球墊出后,迅速跑到對面準備接同伴的傳球。④五人一組成一列相距兩米拋球,另一人相距3-5米面對站立墊球,一次從左至右墊前排拋出的球。

3.結束語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動作,從而影響技術動作完成的質量,針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動作,教師應客觀地分析其造成的原因,然后通過正確的示范動作,教學步驟,及時有效糾正方法,幫助學生盡快地建立正確的技術動作概念,熟練掌握規范技術動作,在糾正錯誤動作的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充分意識到這些易犯錯誤對排球運動可能帶來的種種不利影響,讓學生明白在激烈的比賽中,特別是高水平的比賽中,任何細微的錯誤動作都有可能導致整場比賽的失敗,學生只有真正體會了其中的利害關系,才會不斷地改進、提高、完善自己的技術動作。這樣不僅教師的教學質量有了進一步提高,同時,促進了學生對排球的興趣,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能自覺及時地改進自己的技戰術,推動了排球運動的普及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葛春林.最新排球訓練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2]劉偉春,李志清.明確目標與模糊目標的教學設置對排球墊球教學效果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3):386-388

[3]陳光輝.目標設置在排球墊球教學中的運用[J].湖北科技報,2010,31(4):92-94

[4]章曉利.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教學中易犯的錯誤及糾正方法[J].湖北科技報,2004,23(2):212-214

[5]牛佩林.排球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糾錯能力[J].山西師大體育學報,2002,17(2):77-78

[6]王革,魏源等.肘關節夾的研制及其在排球墊球教學中的作用[J].體育科研,2002,23(1):47-48

猜你喜歡
墊球
簡易可調節排球自墊球高度測試架制作與使用
初中體育教學中增強學生排球墊球熟練度的方法
初中體育教學中增強學生排球墊球熟練度的方法
雙清區火車中心完小舉行趣味墊球賽
排球正面雙手自墊球教案
簡析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排球墊球的穩定性
運動表象訓練在中學排球墊球教學中的應用
提高排球自墊球技術“四策略”
初中排球墊球和傳球教學要領談
南寧市第八屆運動會氣排球男子總決賽中墊球技術運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