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

2015-06-05 13:48白瑪拉姆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解題能力數學教學高中數學

白瑪拉姆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高中教育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數學作為高中教學的重要科目之一,應將高中數學教學重視起來,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局限性,積極培養學生解題能力,擴展學生數學學習的思維,以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進步,在高中階段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教學;解題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072-02

近些年來,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也逐漸引起教師們的重視,通過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因材施教,通過科學合理的設置問題,來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以確保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主要針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進行分析。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高中數學教材涉及到的知識也更加繁多,知識的布置也比較分散,如何能夠從題目中提煉出大量的知識是教師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關鍵。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是一個練習的過程,更確切地說是知識了解、學習和掌握的過程,更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點,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做好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不斷的提升學生創新能力、邏輯能力等,并運用多種解題方式來解答一個例題,以擴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極為有利。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解題能力的培養

1、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要求教師對其進行有效的啟發

高中數學知識教學抽象,其中涉及到大量的公式、定理等,要學好數學這門科目,需要教師巧妙的運用教學方法對學生解題能力進行培養,合理運用公式、定理等來做好各項試題的解答。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讓學生掌握一些必要的解題模式以及解題方法,不僅要讓學生發散思維去思考問題、解答問題,同時還要防止學生出現思維定勢僵化現象的發生。教師可以運用適度的變通性來對原題目進行改進,將學生按照常規解題方法完成的試題,對其進行適度的變通,讓學生通過改變解題方法、結論以及條件等來完成對新題目的解題,從而有效的確保學生對解題方法以及知識的靈活運用。另外,通過對試題的改變,打破以往規范性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去探索試題的答案,將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出來,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基礎問題的基礎上,不斷的對其增加新的問題,讓學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識以及解題方法進行解題,如,判斷函數 的奇偶性。學生通過對該問題回答之后,教師再繼續引出:同學們可以在自己的練習本上畫出圖像f(x),并判斷該函數的奇偶性。從理論上是一道解析題,而從實際上卻成為多道解析題結合一起,相互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性,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促進學生數學學習上更大的進步。

2、重視課本解題方法的施教以及解題策略的引導

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應重視課本解題方法的施教,同時要根據教科書上具體章節的需求來對其解題,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教材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施教,這樣才更有利于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另外,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還應注重對學生解題策略的引導,對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直覺思維等能力有著極大的作用。一般情況下,教師都會有著一套行之有效的解題策略,是通過大量的實踐解題過程來歸納總結的策略,合理運用解題策略對學生進行引導,將行之有效的解題策略傳授給學生,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解題能力,有效的減少了學生學習過程中所走的彎路,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也有著一定的益處。

3、全面提升學生的審題能力

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存在著最大的問題就是審題問題,很多學生因審題不夠全面,或是對題目類型不夠了解,造成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出現一定的困難,對學生的解題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作者認為要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就要全面的提升學生的審題能力。首先,應明確題意,了解問題的內涵,這樣才能找準解題的方向,為順利解題打下夯實的基礎。其次,應培養學生積極挖掘命題中隱藏的條件(所謂隱藏條件,就是命題中已經給出的條件,但是卻不明顯體現出來,或是需要某些明顯條件的組合來找到隱藏的條件等),為學生解題帶來一定的幫助。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就是教師在利用合理的教學方式來挖掘學生學習的潛力,培養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審題習慣,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4、培養學生一題多解的能力

所謂一題多解就是能夠通過多種方法來解析相應的例題,當然,學生在受到知識認識的限制,很難實現一題多解,而且,從作者對高中學生學習數學情況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學生的一題多解意識不高,認為只要能夠將例題解出來就算完成學習任務。事實上,如果學生抱有這種想法的話,那么學生的解題思維也將受到一定的限制,缺乏對知識的深入思考,不利于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因此,作者認為要做好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工作,應培養學生的一題多解能力。首先,教師要合理選擇例題,例題必須保證可以有多個解題方式,同時例題不易過難更不宜簡單,否則這將會對學生解題的自信心以及興趣帶來極大的影響。其次,教師應從一題多解的角度出發,給學生做示范,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另辟蹊徑,找到不一樣的解題方式,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對問題展開分析,對擴展學生解題的思維有著極大的作用。

5、培養反思習慣,提高解題能力

反思是提高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整個數學學習過程的重要環節。培養學生解題反思能力是一個“疑問——示范——訓練——反思”的過程,通過這樣一個過程,它能夠使學生逐漸改變對數學的錯誤認識,也能夠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反思能力的提高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都是極其有幫助的。創設反思情境,增強學生解題體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授予者,還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創設一些問題反思的情境,從而活躍學生的反思活動。同時,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適宜的問題情境以促進學生進行反思,因為設計的問題太難或者太易都會無法讓學生的反思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教師還要構建一個和諧、信任、民主的課堂師生關系,讓學生能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進行反思活動,這也更有利于學生發現學習中的問題。

6、要求學生重視解題過程的規范性

通過對學生解題過程調查發現,很多學生解題過程非常的不規范,一方面影響到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另外一方面導致學生失分特別嚴重,影響到學生的高考成績。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解題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應該要求學生高度的重視解題的規范性。首先,教師應該采取例題演練的方式告知學生解題的步驟是怎樣的,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并且將正規的解題步驟和解題過程告知學生,要求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按照教師的思路進行[2]。其次,對學生的解題過程進行規范化的訓練,并且應該做好事無巨細。在強調關鍵步驟的書寫之外,還應該強調學生書寫的規范性,以進一步規范學生的解題過程,實現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提高。

總之,通過本文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分析了解到,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學生的解題能力對學生數學的學習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重視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通過采取多種行之有效的策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進一步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康媛媛.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數學教師素質結構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02.

[2] 劉菊芬.改善數學提問方法 提高學生解題能力[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3,11.

[3] 孔小明.引導學生進行解題后反思 提高解題能力[J].數學教學通訊. 2014,15.

[4] 盧燕英.談數學課上如何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05.

[5] 蔣太源.強化審題意識 提高解題能力[J].數理化學習(高中版).2014,05.

[6] 谷運英.重視數學設想,提高解題能力[J]. 中學數學雜志.2013,04.

猜你喜歡
解題能力數學教學高中數學
淺談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
對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研究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