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2015-06-05 21:48楊海紅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教學

楊海紅

摘 要: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這教學方法單一,教師的教學工具無非就是黑板、粉筆、卡片等,這樣的教學模式顯得過于枯燥,學生不樂于接受,容易產生厭煩心理,而在信息技術走進了小學課堂之后,語文課堂氣氛開始變得活潑生動起來,由于小學語文授課所面對的是一批年齡相對較小,剛剛步入學習階段的孩子,他們的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自控能力差,對于新事物充滿好奇心,信息教學法的合理應用,恰恰克服了傳統教學方法上的缺點,滿足了學生們渴求新知識,探索新事物的心理,因此,是值得進一步推廣和研究的。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342-01

引言

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對于學生認知能力,語言駕馭能力的培養,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小學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通過多元化的方式,實現語文教學效果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從幾個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1、信息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如今教學過程中,需要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教師在課堂上可以作為引導者,幫助學生自主學習,使他們能夠擁有主動學習的熱情和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強制灌輸,一味的自我陶醉。教育信息化的實現,是傳統死板的課堂環境變得活潑,能夠很好的解決上述問題,在凸顯了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還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有利于平等、和諧、活潑的新課堂環境的建立。

2、信息可以更好幫助教師的因材施教,優化其教學方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面臨的主體是學生,而學生本身存在個體差異性,在接收能力,認知能力等各個方面都不同,從學生的特點出發,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則,才能夠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目前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精力有限,教學上顧此失彼的現象不乏多見,課堂效率不高。而信息技術的引入,能夠最大限度緩解這個問題,在有限的時間內,豐富課堂內容,教師授課方式也更加多元化,能夠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這也恰恰與因材施教的原則相符合,同時也使教學方法更加科學化、直觀化。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1、信息技術在拼音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語文教學中,拼音是最為基礎的教學內,引導和幫助小學生有效掌握拼音的用法、讀法,對于學生日后的認字能力、閱讀能力都有幫助。但是這個階段的學生在剛剛接觸拼音的時候,很難馬上掌握要領。信息技術的引入,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它使拼音教學更加形象、生動。將抽象的拼音教學轉化為直觀的動態教學,教學效果非常顯著。

比如:“zhe”這個音節的教學,教師需要將聲母“zh”和韻母“e”的課件在課前做好,授課時,首先展示“e”,然后在展示小女孩舉著“zh”走到“e”旁邊的畫面,教會小學生聲母“zh”和韻母“e”組到一塊可以拼出一個“zhe”。最后,連貫的將這個動畫場面播放幾遍,同時帶領學生讀聲母“zh”和韻母“e”,著重強調聲母“zh”發音需要翹舌,而讀韻母“e”的時候需要聲音洪亮。兩個部分的連讀要連貫,快速。在邊講解邊展示畫面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簡單的掌握拼讀要領。

2、信息技術在學生認識字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階段,認字是主要的教學內容,信息技術在小學生認字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促進噓聲對漢字學習產生興趣,同時也有利于基礎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整合,學生通過這樣新鮮的教學方法,在學習漢字的同時,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都會得到拓展。

如:小學語文生字中有很多音同形不同的漢字,其中“坐”和“座”就是一對這樣的詞,從字意方面理解,連個字之間有著明顯的卻別,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很容易將這兩個字混淆。為了能夠加深這兩字在學生腦海中的印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將這兩個字的比劃用動態的形式展出,然后將其不同的部分用紅色書寫,同時教師應該注意強調容易出現錯位的部分,進而實現強化教學的目的。

3、信息技術在批改、評閱作文中的應用

以往批改作文是語文老師最辛苦的工作,往往是根據作文要求、依據自己的理解和感觸對學生的作文進行修改評判。在作文課教學中以網絡信息技術設備為工具,會使作文的批改、審評更加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如:進行作文批改時,教師可將范文錄入Word文檔中,再通過投影大屏幕進行點評、修改,學生在自己的電腦上也可以同時看到。在運作過程中,教師可充分利用Word 的剪接、復制、粘貼、刪除等工具對文章進行修改,使字句的增刪、段落的重組變得輕松自然,并最大程度的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了師生協作意識。學生的作文訓練也可通過視頻投影儀、大屏幕投影等供全班師生一同閱讀、分析、修改,達到作文批改、評閱的較高境界。

4、信息技術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借助信息技術創建情境,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環境中學習,消除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感,進而對學習產生興趣,愿意學習,教學效果自然會提升。

如:《春天的色彩》一課,教師課前制作多姿多彩的多媒體課件,將蒲公英、油菜、花朵都融入春天的景象中。在進行授課之前,首先播放配有音樂的多媒體課件,教師泛讀課文,學校一邊聽課文,一邊欣賞多媒體課件中春天的景象,進而逐漸進入春天美好的情境中感受大自然,進而更好的理解課文中的詞句。在教師泛讀之后,學生自己默讀,將不理解的詞句標注出來,教師進行解答,還可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句子和詞語記錄下來,在下一次閱讀的訓練的時候,教師檢查。很多學生會將“春姑娘紡出的線,輕輕的落在地上,沙沙沙”這句記錄下來,認為這句寫的非常美妙,準確,形象。這樣不僅僅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能夠更好的進行閱讀積累。

參考文獻:

[1] 劉麗麗.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實踐與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04)

[2] 董秀蘭.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整合[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08)

猜你喜歡
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教學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