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化教學在高校公選課中的應用

2015-06-05 21:48樊桂蘭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公選課復合型人才高校

樊桂蘭

摘 要:本文探討了高校公選課實施網絡化教學的優勢及其意義,并對高校公選課教學模式的改革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關鍵詞:高校;公選課;網絡化教學;復合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346-01

一、對網絡化教學的認識

網絡化教學是運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主要技術手段實施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以互聯網為基礎,借助于計算機網絡實現教學資源共享,教學雙方可以從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不同的地方獲取教學資源,為遠距離的學習者提供學習內容。隨著網絡化教學的不斷發展,網絡化教學將給人們提供便捷的學習條件、豐富的教學資源,使學習活動更加自主化、個性化,使教育的適應性得以大大加強。

二、高校公選課教學現狀與存在的困難

高校公選課對優化學生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現階段,各高校的公選課教學與管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使公選課教學受到限制或影響,未能很好地發揮公選課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1、公選課課程設置不全面,課程開設門數少,類別比例失衡,教師開課積極性不高,公選課開課難。當前,不少高校存在著公選課課程設置不全面、課程開設門數偏少、類別比例不均衡的問題部分高校開設公選課較為隨便,沒有一個系統性的規劃、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與學生個性發展和就業緊密聯系的課程,由于受師資、教學條件等因素的限制,沒法開設另外,當前部分高校對開設公選課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公選課開設與否全憑教師的主觀因素,一些教師開設公選課的積極性不高,導致公選課開課難,特別是高質量的公選課開課更難、公選課種類和數量偏少、類別比例失衡、課程開課難等問題不利于學生知識結構的優化與拓展,達不到公選課教學培養人才的根本目的。

2、學生對公選課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不高。當前,各高校大多數學生對公選課缺乏正確的認識,重視程度不夠,錯誤地認為上公選課的目的就是為了修滿學分,存在比較嚴重的混學分的思想;學生在選課時很積極,但是上課時不認真,經常曠課,這些現象表明學生對公選課在思想上存在認識誤區,這不僅挫傷了教師的授課熱情,也使公選課的教學質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3、公選課教學過程管理難以監控到位,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公選課通常是通過大班形式教學,學生來自不同的專業,常常是一兩百人選課,一兩百人考試,而平時卻只有幾十人上課,給教學管理及質量監控帶來比較大的困難高校教師對公選課教學重視不夠,在教學中投入的時間和精力相對較少,教學隨意性較大,教學質量也難以得到保證。

4、公選課課堂交流互動難,教學組織與管理難。在公選課教學中,一些教師不太注重教與學的交流與互動,課堂缺乏必要的交流,影響了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公選課的上課時間一般安排在周末或晚上,公選課的學生來自全校各院系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學生個人素質、知識能力參差不齊,使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經常陷入困境。

三、公選課實施網絡化教學的優勢

1、公選課網絡化教學資源豐富,彌補了傳統教學的單一性、網絡化教學為公選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公選課課程不是由教師根據個人愛好及專業方向來設置的,而是根據學生的個性需求、人才培養的需要來確定的,突出體現了公選課課程設置的多元化與多樣化可以通過競聘的方式選擇任課教師,實現師資來源的多源化,任課教師可以是專業教師,也可以是聘請的社會名流或知名人士。公選課實施網絡化教學實現了課程資源的多元化以及師資的多源化,很好地彌補了傳統教學的單一性。

2、公選課網絡化教學突破了傳統教學的時空限制。公選課網絡化教學能夠突破傳統教學中時空的限制,學生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學習教學和學習活動在時間和空間上是相對分離的,公選課實施網絡化教學可以將這種時間、空間的限制降低到最小,不會受到校區院系、專業類別、學習時段等問題的影響,真正實現了無差別化教學。

3、公選課網絡化教學解決了傳統教學監控難的問題。公選課網絡化教學除了能夠實現教學功能、學習功能外,還能實現管理、評價及反饋功能。公選課網絡化教學能對學生網上的學習活動形成動態的數據追蹤,對學生的登錄時間及次數完成作業和課堂討論等情況進行統計,便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掌握,可實現嚴格監控,全方位、全過程管理,從而有效地解決傳統教學監控難的問題。

4、公選課網絡化教學交互功能強大,有利于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公選課網絡化教學憑借其實時與便捷的特點,能很好地實現教學的交互功能。交互功能主要體現在人機交互和人與人之間的交互兩個方面。人機交互是學生通過瀏覽文字、觀看視頻等形式實現的,人與人之間的交互主要是通過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來實現的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溝通與交流,實現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互功能。

四、公選課實施網絡化教學的意義

1、公選課實行網絡化教學將有利于促進公選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首先,公選課實施網絡化教學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師聘任制。公選課實施網絡化教學可以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教師淘汰與激勵機制,使公選課任課教師隊伍在聘選的淘汰調整中不斷得到優化。

2、公選課實行網絡化教學實現了學生學習。自主化,提高了教學質量。公選課實行網絡化教學的主要特征是教師與學生處于分離狀態,學生的學習是學生自己主動參與完成的,學生擁有極大的學習自由度,真正實現了個性化自主學習。公選課實行網絡化教學突出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能夠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極大地提高公選課的教學質量。

3、公選課實行網絡化教學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傳統教學模式強調知識的傳遞與接受,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很難得到發揮。在公選課網絡化教學模式下,學生是課堂的中心,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引領者與幫助者。同時,公選課網絡化教學在訓練創新思維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精神及創新潛能,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方面有著特殊的功效。

參考文獻:

[1] 江紅霞,李竹林,段玉璽,劉文奎,王洪來.網絡教學平臺在高校公選課中的應用與實踐[J],農業網絡信息,2013(11).

猜你喜歡
公選課復合型人才高校
高校音樂欣賞公選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