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2015-06-05 21:48曹大軍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提高有效性小學數學

曹大軍

摘 要: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可以保證每一個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課堂中來,對數學課堂充滿興趣,從而更好地學好數學。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提高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348-01

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最終目標是以提高教師教學有效性為基礎,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效益和效果的目的,最終讓學生和教師共同提高和發展。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是符合規律性,教學活動是培養人的活動,只有尊重人的發展規律和教學規律,教學才能真正有效率、效益和效果。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教學呢?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了一些嘗試。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實踐證明,民主型的教學方式,以使學生心情舒暢,思維活躍,表現出較高的獨立性,學習效率也會提高。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處于平等中的首席地位。開學不久,試著將一年級教室的講桌搬走,將學生分成5人或6人一組,圍坐在4張課桌旁,課堂上,學生以小組討論式學習,我不時走到學生中間看一看,坐一坐,有時甚至站到他們中去,與他們一起平等對話,平等交流,以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現實距離與心理距離。我發現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那種生疏感和對教師的畏懼感漸漸消失,很多學生都愿意與教師接近、親近,上課也很積極認真。上課時我常把學生集攏來,師生圍坐在一起,讓學生在這種平等的環境氣氛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鬃硬灰卜钚邢囟挠懻撌浇虒W嗎!這大概就是主張師生平等吧!后來,一位學生對我說:“我原以為老師都很兇,一定會命令我們認真聽講,命令我們做作業和做一些其它事情,現在我不這樣認為了?!彼f話時把“兇”和“命令”說得特別重,而證據卻很輕松。這不正是平等式學習的效果嗎!教師和學生融為了一體,整個課堂活而不亂,學習效率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培養中,積極構建新的教學模式,探求多種多樣的創設情境,啟發誘思,激趣導入的新課的方法。例如:根據學生年齡的不同,低年齡段常用游戲,故事導人,通過游戲、猜謎語、講故事等,融教學于活動之中,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寓樂于學;中年齡段教師用創設生活情境導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把數學與生活結合起來,創設現實生活情境或模擬現實生活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創新意識培養;針對高年齡段學生,教師常常用設置懸念導人:教師提示矛盾沖突,設置懸念,引起學生探究的欲望,激發創新意識的培養。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還可用聲像傳情導人:通過課件、幻燈、播放錄音等,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受到思維啟示,潛移默化培養創新意識。

三、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學習

傳統小學數學的講授是教師在前面講,學生在下面被動聽,課堂要嚴肅認真,不能有亂說亂動現象。這樣的教學環境,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有效銜接,造成學生掌握知識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不足。為了讓學生能夠真正了解新知,一定要讓學生有充分的動手操作展示機會。在學生操作過程中,教師應在一旁及時講解概念化、抽象化的內容,讓學生能夠從動手過程中得到體驗。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認識》過程中,讓同學親自動手制作三角形,教師在一旁提示:“你們發現三角形的三條邊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后,老師可以總結其中的一點:“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睘榱俗C明這個理論成立,教師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動手操作認證,將準備好的4厘米、5厘米、7厘米、9厘米四根小棒任選其中三根,組成三角形,將每次組合進行記錄,看看會有什么發現。教師將這個比較抽象的定律交給學生進行試驗處理,學生就會動手動腦,用小棒搭建三角形。整個過程也是學生探索新知,體現教學效果的一個過程。這種方式可促進學生思維的可持續發展,也使課堂教學效果突出,是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

四、貼近學生生活進行數學

重構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教學時要注意從實際出發,合理進行教材重組,教學中要科學性,層次性,豐富性,同時要適當密度。運用“三性”的教學方法,即適應性,啟發性,生動性。使學生唯美的學生環境中感受到學習的美。因此,數學教學中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受興趣的素材,運用學生關注和感受興趣的事例作為知識的背景激發學習的興趣和動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是在身邊與日常生活有密切聯系。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能對現實生活中有關的數學信息作出合理的解,會用數、字母、圖表描述并解決現實世界的簡單的問題,所以教師在學生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自覺運用數學知識。

六、優化教學評價的手段和方法

明確了評價的目的,就要對評價的手段和方法多動些腦筋了。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評價應該是多種評價形式形結合,比如紙筆測驗、課堂觀察、課后談話、作業分析等多種形式對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方面進行客觀的評價,過程與方法上予以鼓勵與批評相結合的方式,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進行積極的鼓勵多于批評的方式,當然,評價有法,但無定法。

總之,只有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數學教學的工作才能夠順利的進行,學生也可以更好的掌握課堂知識,不斷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他們學習能力,才能使學生成為各方面優秀發展的全能生。

參考文獻:

[1] 代愛芳.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初探[J].軟件,2014(01)

猜你喜歡
提高有效性小學數學
漫談初中作文教學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