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班通環境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研究

2015-06-05 21:48郭陸軍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班班通有效性

郭陸軍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推廣,“班班通”這種新型現代教育的多媒體技術在廣大的農村學校中得到普及,它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對數學教學也產生了重大影響。如何利用好班班通資源,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農村小學數學教師不斷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班班通;農村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362-01

“班班通”是一個融合了基礎設施、軟件資源以及教育教學整合等內容的系統工程,應用于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它以色彩鮮明、立體感強的特點,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對優化教學模式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幾點看法。

一、合理利用班班通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睙o論什么樣的教學,都離不開學生的興趣這一重要因素,班班通環境下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亦是如此。興趣是積極探索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它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是智能和心理發展的催化劑。在現如今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雖然班班通的引入最大限度的優化了教學資源,但是,礙于長期以來學生怕數學、不喜歡數學的心理特征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依然不高,教學還未實現有效。班班通的引入,多媒體教學成了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方式,它能通過定格、慢放、加速、重復、圖像的變化、色彩的多樣化以及聲音配合等效果,充分發揮了其直觀、形象、新奇等優勢,利于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增強上課的課堂效果。因此,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積極的借助班班通資源,恰當的運用影像、圖片資料以聲傳情,以圖達意,為學生創設一個形聲結合、聲畫并茂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學“角的認識”時,教師可以動態演示角的形成:先畫出一個點,再引出兩條射線,使學生很容易理解“從一個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角”。比較角的大小時,先出示兩個角,再利用動畫使兩個角的頂點和一邊分別重合,演示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學生很直觀的看出哪個角大,哪個角小,從而產生一個動態的效果。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的將數學知識直觀化,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積極性,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二、合理利用班班通教學,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數學難學是各個階段學生的共同的心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因為低年齡的學生的數學思維尚未成熟,對于一些知識很難快速地理解,教師的語言描述往往又不夠到位,教具操作又受時間、空間和實物條件的限制,很難達到預想效果。而在教學中運用班班通資源,采用多媒體技術,就能夠直觀地將數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清晰、直觀地向學生展現出來,利于突破教學的難點和重點,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在積極利用班班通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我們還應善于利用其優越性,善于利用多媒體對文字、圖像、動畫和聲音等信息的處理能力,把高度抽象的知識直觀顯現出來,形成聲、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教學系統,促使學生理解、把握它們的本質屬性,突破教學的難點,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三、合理利用班班通教學,優化教學資源,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對于農村的教學來說,資源問題一直是教學中有待解決的一大難題,互聯網的發展,班班通資源的引入,使得教學資源問題得以改善。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僅僅照本宣科已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會讓學生產生懈怠情緒。因此,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的利用好班班通資源的交互性較強的這一特點,積極通過班班通查找與新課相關的教學資源,優化教學資源,擴大知識面,使學生的知識不僅僅局限于課本,最大限度的去增加學生的知識容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學“制作七巧板”時,許多的農村孩子都沒有見過七巧板,了解的很少,如果完全按照課本要求講課,可能很大一部分學生都不感興趣。對此,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班班通搜集一些關于七巧板的資料,通過圖文并茂的演示,給學生介紹七巧板的來歷及其游戲用途,交給他們制作七巧板的技巧,引導制作進行游戲。這樣,本來枯燥、沉悶的課堂,一下子變得活躍了起來,在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創新能力也得到培養,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極大的提高。

四、合理利用班班通教學,優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是采用“灌輸式、注入式”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傳授知識,老師口授,學生聽講,課堂上以教師為主,學生只是充當被動接受的角色。這樣的教學模式,完全的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課程改革的今天,大力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學習方式。班班通教學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并從學生的經驗出發,突破傳統的教學形式,在“合作”中“學”,“學”中“合作”,以獲得直觀的經驗和提高實踐能力為主的課程。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積極的更新教學觀念,樹立新的教學思想,合理運用班班通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構建高效率的課堂,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

總結:教有千法,教無定法,班班通教學資源的引入,在給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帶來生機的同時,也給我們教師帶來了嚴峻的考驗。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積極的在教學中總結、研究教學方法,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充分發揮班班通的教學作用,促使學生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衛長源.如何優化小學數學教學過程[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09

[2] 王占彩.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教會學生學習[J].學周刊,2011

猜你喜歡
農村小學數學班班通有效性
農村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初探
小學英語教學中“班班通”資源的應用策略
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認識和看法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