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教學中嘗試豐富多彩教學方法的運用

2015-06-05 21:48黃生輝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氣溫多媒體教學方法

黃生輝

摘 要:地理學科在初中教學活動中,是常被忽視的一門學科,但地理知識的掌握,對學生的將來成長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掌握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呢?

關鍵詞:地理;豐富多彩;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364-02

地理學科在初中教學活動中,是常被忽視的一門學科,但地理知識的掌握,對學生的將來成長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掌握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呢?這個問題是擺在中學地理教師面前嚴峻的任務,我在多年地理教學中,成功擺脫困境的方法是——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達到教學目的,提高教學成績,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在地理教學中靈活運用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逐步學會學習,最終有效地學習。

一、列表比較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列表比較教學方法是地理教學常用的方法,有助于學生更有條理地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比較分析,區別各地理要素的差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列表分析內容簡練,條理清晰,記憶更深。例如人教版七年級《地球和地球儀》在講授經緯度知識時,學生觀察地球儀,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并列表比較經線和緯線的區別。

學生通過列表比較分析,對經緯線和經緯度的特點有了初步的認識,師生相互配合,列表比較,抓住地理知識特點,進行梳理、歸納和總結,理解深刻,便于記憶,為今后地理讀圖分析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討論式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地理教學要擺脫教師照本宣科、獨占講臺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既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又收效甚微。如何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呢?首先,要善于觀察學生,注重中學生好表現的特點。其次,教師要把握教材,靈活運用討論式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再次,教師要注意提出的問題要有針對性,要有研究性,要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使學生產生好奇心,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否則,或枯燥乏味,學生不知所云,或漫無邊際的談天說地,達不到教學目的,又浪費教學時間。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能力。

例如:學習人教版七年級《海陸變遷》內容時,趣味性不大,理論性又強,教師一味講解,學生如墜入云里霧里,無精打采。教師可采用討論式教學方法進行,先提出二種觀點:“海陸輪廓是不斷變化的”和“海陸輪廓是不變的”。然后,根據贊同哪種觀點,把學生分成二組,學生根據收集的資料,讀七大洲、四大洋輪廓圖,各大洲特色動、植物圖片,各抒己見,進行討論、辯論,證明自己的觀點。教師適當引導,水到渠成進行歸納小結,提出“板塊構造學說”理論,詳細分析,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的觀點。

三、角色扮演體驗式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學生學習地理積極性的培養,要不露聲色,要使學生主動投入課堂。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潛心研究,創設情景,多運用角色扮演體驗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體驗生活,體驗不同立場的觀點,身臨其境,主動參與,從濃烈的課堂氣氛,愉快的表演活動中,體會學習地理帶來的樂趣,真正從扮演的角色去思考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例如:學習人教七年級《人口與人種》一節時,我先讓幾位學生穿著不同的服裝,扮演中國人、日本人、埃塞俄比亞人、英國人、巴西人,站在講臺上,并展示各人種圖片,學生猜一猜,他們各屬于什么人種?從皮膚、毛發和眼睛方面各有什么特征?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然后,請幾位學生各表演一個人種與自然環境相適宜的節目,學生從形象、滑稽的表演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對課本的知識點有更深入理解,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四、多媒體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運用地圖和資料分析地理問題,是地理學科的特點。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對地理教學的思路、方法產生很大影響,多媒體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多媒體可快速傳遞地圖和資料,運用多媒體進行地理教學,可節約地理圖表繪制時間,課堂容量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豐富了地理課堂,拓展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空間,也提高學生學習地理興趣。

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世界氣候》一節,重點掌握世界氣候的分布和主要氣候的特點,圖表多,內容繁雜,用多媒體展示《世界氣候》圖,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根據多媒體地圖,快速說出世界氣候類型的主要分布。用多媒體展示世界氣候類型的降水量柱狀圖和溫度曲線圖,引導學生從降水、氣溫兩方面特點,區別不同氣候類型,歸納為“以溫定帶、以水定型”。然后結合中國實際,回答幾種常見的氣候類型的特點。

五、課內外實踐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地理教學活動要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使學生深感地理課豐富多彩,對終身發展有用,從而熱愛地理課。人教版七年級《氣溫和氣溫的分布》一節,氣溫的測量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技能,也是學生很感興趣的活動。課前布置任務:首先把學生分成四組,確定一名小組長負責。材料準備:溫度計。實驗步驟:1、測量一個星期的氣溫,每天六次——早上(6:00、8:00),中午(12:00、14:00),下午(18:00、20:00)。2、繪制表格,記錄測量數據。3、標出一天中最高的氣溫和最低的氣溫出現的時間,觀察一天的氣溫變化有何規律?4、學習氣溫的變化規律時,學生展示實踐活動的研究成果,并回答氣溫的日變化規律。

教師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評價和贊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實踐活動課具有靈活性、多樣性,是學生綜合能力的展現。通過地理實踐活動課,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合作精神,培養腳踏實地的科學精神。

多渠道運用教學方法,目的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理解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培養學生的能力,樹立正確的觀點。當然,不排除其他地理教學方法的運用和必要的講授,教師根據多年教學經驗,對教材的透徹理解,用生動的語言,簡練的表述,新舊知識聯系,理論聯系實際,傳授學生新知識,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使學生的學習更上一層樓,能力得到充分鍛煉。這些也是地理教學的必修課,不能拋在腦后。地理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值得我們地理教師深入研究和潛心探討。

猜你喜歡
氣溫多媒體教學方法
基于FY-3D和FY-4A的氣溫時空融合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深冬氣溫多變 蔬菜管理要隨機應變
教學方法與知識類型的適宜
多媒體在《機械制圖》課中的應用
多媒體達人煉成記
與氣溫成反比的東西
適切 適時 適度——說說語文課堂的多媒體使用
我的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