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求簡約而高效的科學課堂

2015-06-05 21:48伍春飛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量筒科學實驗

伍春飛

摘 要:簡約是一種境界,是一種韻味,也是一種追求。簡約的科學課堂需要教師對教材的深度解讀和加工,是其豐厚教學藝術的體現,同時,將賦予學生的是澄澈的感受和無限想象的空間。。

關鍵詞:簡約高效;科學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385-01

【案例】踏上教育崗位已將近七年,期間有歡笑,有淚水,有感動,也有煩惱。腦海中,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發生在七年級臨近期末的一件事。那天,下課鈴聲響后,語文老師氣沖沖地回辦公室問我:“伍老師,你究竟用什么方法在教學生呢?”我忙問:“怎么啦,發生什么事情了?”于是,語文老師就把發生在班里的事情娓娓道來。

原來,剛才上課的時候,語文老師抽查學生回家背誦文言文的情況,幾乎一半的學生站起來都沒有背出來。馬上就要期末考試,而站起來的學生還不肯回家背誦,語文老師隨口就問:“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四門主課中,你們連語文這門最基本最簡單的學科都學不好,剩下還有哪一門課會及格呢?”“科學!”還沒等她說完,學生就在下面回答。

語文老師一下子愣住了??茖W?怎么會是科學呢?科學中有復雜的化學計算,枯燥的電路設計,壓力壓強問題,阿基米德原理等等使科學一向來被公為是四門課中最難的學科。這些孩子,怎么會這么自信滿滿地說,科學一定會及格的呢!

后來,在期末考試成績出來后,四門課中,科學果不其然是考的最好的,及格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在隨后的協作組會議中,其他三位老師疑惑,為什么在期末復習中,并沒有看到我們班學生花大量的時間在科學上進行復習,可是最后的成績卻能如此優秀呢?我笑著回答,那是因為孩子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就覺得學科學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所以才會成功。

【反思】剛從事科學教學工作的時候,就聽周圍的同事或者學生抱怨,科學這門課涵蓋的內容那么多,是那么的難學,枯燥的數字,抽象的概念,復雜的實驗。。。。。。我想,在這么沉重的思想壓力下,孩子們會接受這門學科嗎?估計大多數的孩子們會被嚇倒了,甚至本來基礎不好的學生就更加沒有信心了。于是,我認真地分析了教材和課標,發現初中《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有趣簡單的理科課程。因此,我想構建“輕負擔、高效益”的簡約課堂,讓學生在有限的時空中愉快地學習,輕松地學習,高效地學習,并且喜愛上這門課是我所追求的教學觀。

那么,應該如何打造簡約高效的的科學課堂呢?

一、跟孩子們灌輸這樣的科學學習觀

學科學真的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上課內容不難,都是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只要同學們認真聽懂老師上課的每句話,積極投入和參與到每個課堂活動中,每位同學都能表現的很出色,當然也能很輕松地對付考試。以上所說的這些,主要是為了使同學們在思想上放松一點,使他們不懼怕科學這門課。

二、當然我們在思想上退一步的同時,我還是要求學生在行動上要更進一步

比如養成簡單的“三步走”習慣:課上認真地聽講,不走神;下課后認真復習所學知識,再做作業;作業批改后,馬上訂正,形成糾錯本。在他們把這些簡單的事情做好后,收獲的就是不簡單的成績了。

三、當然,我不僅要求學生“簡單”地學,同時也要求自己“簡單”地教

1、確定簡明的教學目標

科學課的教學目標一般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如果每節課的教學目標都要照顧三維度或三方面平均用力,就可能出現“全面發展也全面平庸”的情況?!皞涫?,不如斷其一指”,一堂課徹底解決一兩個學生切實需要解決的問題,真正給學生留下了東西,遠比浮光掠影、蜻蜓點水的教學要有效得多。以七年級上冊《科學測量》這一節為例,我就將教學目標設定為“讓學生真正學會量筒使用”。圍繞這一教學目標,教學活動設計為讓學生使用量筒反復測量、比較測量、差異測量,保證所有的學生下課時都會用量筒,分析量筒讀數時出現的錯誤讀數。

2、課堂語言追求簡要

“話不在多,到位就行”??茖W教師的教學語言應該準確規范,簡潔明了,字字句句都要給學生以明亮清澈的感覺。

(1)教學提問應該干凈利落又導向明確。如在學習有關電學時,教師提問學生,節日里我們看到的霓虹燈是如何連接的,其實這個問題并不是串聯或并聯知識所能解決的,實際連接比較復雜,這樣的提問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此時,可提問,“教室中的電燈和電扇是如何連接的?”學生對教室里的電器比較熟悉,知道電燈和電扇不是同時工作的,故很容易答出并聯。指向性不明確的提問,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對話的延續。

(2)教學評價語言追求扼要坦誠。如“很遺憾,你錯了,再想想”、“爭論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為了說服對方,請亮出你有力的證據來”、“老師明白你的意思,但怎樣說才能讓大家都明白呢?”、“真理有時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相信真理,堅持到底”,等等。教師做到言而由衷,學生就會真心傾聽。

3、教學方法追求簡化

現在的科學公開課過分追求“觀賞價值”,非常淺顯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不必分組的內容安排小組學習,顯而易見的結論要求學生實踐驗證……教師對所教內容不加分析,隨便套用一些熱鬧而缺乏實效的教學模式,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是的,雖然說 “教無定法”,但是最需要的還是“貴在得法” ,每每聽校內名師們的課,都覺得感觸頗深。他們的課堂上可能沒有合作、沒有有課件,就靠一支粉筆,一張嘴照樣讓我們學生如癡如醉,他們無疑追尋的是用簡便的教學方法上簡單科學課。

所以,我想并不是每節科學課都要全景呈現探究的全過程,都要體現探究的每一個元素。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物質的溶解》時,我在教學“大環節”就設定為學生想辦法將大塊的冰糖快速溶解,該環節中我摒棄猜想、交流、實驗、總結各環節,而是直接讓學生領取實驗材料,就動手實驗,實驗后再總結交流,這樣學生的思維更加連貫,實驗流程更加順暢。這樣的設計,可能沒有花哨華麗情境,有的只是一個個精心提煉的問題,但正是因為有了這一次次的練習,一次次的思考,一次次的課堂沉默,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學生的思維才完成了由個到類的提升。

猜你喜歡
量筒科學實驗
蒸騰作用
做個怪怪長實驗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NO與NO2相互轉化實驗的改進
實踐十號上的19項實驗
科學拔牙
色譜分析取樣定量裝置
衰落的科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