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規劃背景下城市會展業發展再思考

2015-06-15 00:10蔡禮彬齊紅霞
關鍵詞:管理創新十三五職能

蔡禮彬 齊紅霞

[摘要] 針對“十二五”期間各地會展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在全國“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過程中,政府與企業在會展業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無疑是非常重要的。隨著會展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政府介入會展業的程度也會發生變化。政府應厘清職能,站在城市和產業的高度來思考和謀劃會展業發展,把工作重點轉到創造良好會展業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上來。企業邊界變動主要是圍繞企業的核心能力展開的,作為規模邊界較小的會展公司來說更是如此,無論是通過多元化戰略進行規模擴張還是通過外包剝離非核心業務,都要圍繞增強企業核心能力來進行。

[關鍵詞] 職能;能力邊界;規模邊界;管理創新

[中圖分類號]F713.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3-5595(2015)02-0019-06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4年4月17日宣布啟動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要求規劃編制必須強化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科學設定規劃目標指標。在講究“眼球經濟”的現代社會,會展經濟已成為衡量一個城市國際化與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發展會展經濟成為提高城市及區域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需要研究會展業發展過程中政府和會展企業的邊界問題和定位問題。因此,本文不揣谫陋,嘗試從兩個層面深入探討“十三五”期間城市會展業快速發展應該如何扮演各自的角色。

一、文獻綜述

(一)政府邊界研究綜述

會展業的發展不僅需要企業自身對資源的整合,更需要權威和強勢機構的支持,所以自然離不開政府的參與。隨著會展業規模和涉及范圍的不斷擴大,政府介入會展業的程度會隨之發生變化。對于政府在會展業的發展中到底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地方政府在會展業中該如何轉變職能、如何為會展業提供公共服務等問題,有關專家學者各執一詞,缺乏共識。

西方學者認為對政府邊界的界定實際上就是界定政府公共職能的范圍,對此不同理論學派有著不同的認識。20世紀30年代前,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政府應當大幅度削弱職能,盡可能地遠離經濟生活,政府應當僅僅作為市場的推進者。30年代以后,福利國家及政府干預理論逐步興起,凱恩斯認為市場機制并不能自動實現均衡,只有政府積極干預才能克服和糾正市場帶來的一些弊端。中國學者對于政府邊界研究大多圍繞著政府與市場的界限而展開。盛洪認為,市場交易在兩兩人的交易不存在直接的外部性情況下更有效率,政府則在兩兩人的交易存在直接的外部性的情況下更有效率,市場與政府的邊界位于兩兩人的交易與兩人以上的交易之間。[1]許一鳴、李勇認為,政府與市場之間并不存在固定的邊界,盡管市場與地方政府都有著各自的“定義域”,然而并不能依此就建立市場與政府之間的固定邊界。[2]李春龍從經濟效率的角度分析了政府與市場的絕對邊界與相對邊界,認為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是處理政府與市場邊界的唯一途徑。[3]譚榮、曲福田則從交易費用經濟學的角度進行了分析,認為市場和政府邊界的確定實質上就是為交易尋找適當的治理結構。[4]高玉林以市場、企業、個人、國家、政黨、非政治組織、法律和社會等為考察對象或參照物進行橫向比較,探討政府與上述對象之間的關系或互動,來促進人們對政府邊界的認知和劃定。[5]皮建才則從不完全契約理論的視角縱向分析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關系,認為中央與地方的政府邊界會隨著經濟發展不斷變遷,邊界界定實際上是一種效率改進過程,需要以憲政的形式確定下來,否則將會重復付出試錯成本。[6]蔡禮彬、賈君剛認為在城市會展業發展的初級階段,地方政府應當發揮積極扶植、規范引導的作用,而當會展業發展到成熟階段后,地方政府應該在規范市場環境與提升會展業的文化品位方面扮演更多的角色。[7]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4月

第31卷第2期蔡禮彬,等:“十三五”規劃背景下城市會展業發展再思考

(二)企業邊界研究綜述

企業邊界問題一直是國外企業理論界研究的重點,該理論經歷了起源、發展、深入發展和創新等幾個階段。[8]科斯(Coase)在1937年發表的《企業的性質》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企業邊界”這一概念,并分析了企業存在的原因及其企業規模擴張的界限問題。[9]自此,國外學者便分別從不同的視角對企業邊界問題進行研究,主要有基于交易成本、基于產權理論、基于戰略、基于知識、基于資源和基于能力的企業邊界等研究。威廉姆森(Williamson)認為,企業邊界的決定因素是生產成本與交易成本,并進一步指出影響企業邊界變動的三個主要因素分別是不確定性、交易頻率和資產專用性。[10]新古典經濟學認為,企業的最佳規模是當企業產品的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時所確定的規模。[11]Langlois等學者是基于資源的企業邊界理論的奠基人,認為企業能力理論對企業邊界的最大貢獻是從企業核心能力角度對企業的邊界或企業規模作了界定。[12]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從某單一方面對企業邊界的闡釋已經無法解釋現實實踐中的很多現象,特別是隨著知識經濟中服務外包、虛擬企業組織、戰略聯盟等現象的出現,對企業邊界的綜合觀模型的研究逐漸成為學者研究的熱點??v觀國外學者企業邊界方面的研究成果,多是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理論上的闡述,具體結合實踐應用的研究并不多見。

二、政府在會展業管理中的邊界分析

會展的政府邊界究竟在哪里?政府是會展產業的主體,還是會展經濟的引領者、會展環境的建設者、會展服務的提供商抑或會展安全的守護者?筆者認為,當會展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有獨立生存、發展能力的時候,地方政府扶持力度應當適時弱化,逐步由政府扶持向市場化運作過渡。如果地方政府還是一如既往地直接介入,采取直接主辦、直接組織、直接投資和直接補貼等辦法,勢必會導致展會管理和展館經營的不善。對于已經日漸完善的成熟型展會,政府不應再充當全能的保護者,而應適時放手,依靠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協調展會的發展。因此在“十三五”時期會展的政府邊界模式可以參考圖1。

圖1政府在會展發展中扮演的角色

(一)認清優勢,合理規劃,做好定位

政府在發展會展經濟的過程中,要注重城市龍頭會展項目的培育及其與整個會展業發展的互動。在會展業起步時,由于從業者不成熟,各方面資源較為貧乏,此時政府應盡量給予扶植,引導會展業健康發展。會展經濟是城市經濟,展會承擔了一部分城市公共性功能,因此衡量它的成功與否,不應僅以它本身是否贏利作為唯一標準,還應當充分考慮它的公益效果和社會效益。正是由于會展業公益性和贏利性并存,政府在其初創階段應給予適當的支持,要“扶上馬,送一程”。政府的適當介入,可以大大縮短會展業的培養期,有利于會展業的又好又快發展。政府有責任對會展業進行合理規劃、科學布局,制定好游戲規則,并當好裁判,使行業內有序競爭、合理競爭,這樣才能保證行業的健康、有序、快速發展。在會展經過一定時期的發展并走上市場化運作后,政府應該適時轉變職能,跳出會展活動的微觀運作,將主要精力放在會展活動的宏觀調控上,發揮對會展的政策支持、產業導向和市場監督作用。此時政府部門不應再干預和具體參與會展的經營業務,而應逐步將會展行業的行政管理職能通過政府授權的方式向會展行業協會轉移。同時,為了進一步促進會展企業的發展壯大,政府要加強同國際組織及中央政府的溝通交流,爭取獲得更多大型國際(國內)會展的主辦(合辦)權,并在獲得主辦(合辦)權后將承辦權讓渡給會展市場主體,由會展企業進行具體的會議和展覽的運作經營。另一方面,政府要通過法律法規對市場進行監督,對行業協會給予必要的指導和管理。

(二)營造健康有序的會展行業環境

一個城市會展業的快速發展除了需要良好的硬件配套設施外,外部的空間環境和社會環境也不可或缺,二者亦需由城市管理者——政府來提供建設。外部空間環境是指城市的硬件設施和開展會展工作的基礎設施,如公益設施、旅游資源、公共交通、通訊物流、生活服務等。社會環境是指一個城市的文化和對外開放的心態,體現一個城市的軟實力,主要包括人文傳統、居民素質、行政法規、政府辦事效率等。政府要加強對會展的管理,防止出現不和諧的現象,比如欺詐、騙展、侵犯知識產權等現象。地方主管部門要對申報的展會進行統籌規劃、合理排期,要對舉辦時間沖突的展會項目進行協調,避免無序競爭和惡性競爭;要優先安排已連續成功舉辦三屆以上的展會項目,營造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環境。會展業的發展需要穩定的社會環境。在會展業發展步入快速發展階段時,政府著力維持整個社會的繁榮穩定,同樣是為了維持會展業的持續發展。

(三)部分職能外包與剝離

行業協會是溝通政府和企業的橋梁,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協會全面了解和掌握整個行業各方面的信息,能提供各類有效服務,正確引導會展資源流向;協會要配合政府制定一系列規則,保證市場機制最大限度發揮作用,盡可能消除“市場失靈”導致的不利影響;協會要加強自身功能建設和組織建設,提高管理水平和協調能力,通過制定行業規范和服務標準,建立行業協調和自我約束機制,以行業自律的方式負責會展市場的協調和規范。會展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要遵循市場發展規律,重視市場導向的把握和市場主體的培育。讓企業唱主角才能使會展業的發展逐步走上良性發展、可持續發展和專業化、市場化的軌道。所以,政府應該更多地站在全市和產業的高度來思考和謀劃產業發展,而不是承辦展會。這就是角色和職能在適應市場變化前提下的轉變。

(四)做好各種服務工作

政府應認識到會展行業的市場主體是企業,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法規政策來規范市場。企業應爭取政府對行業的政策支持,獲得法律保護,享受各種合法權益,并根據行為規范約束自己,在法律和行業規范的許可范圍內,誠信、合法、自主、規范經營,把握市場機遇,發展壯大。同時,政府要建立會展職業培訓時效化、制度化的長效機制,增強實務操作能力。要鼓勵會展企業通過委托高等院校培訓、赴國(境)外參加短期培訓等方式,提高會展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員的能力與水平;要積極支持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院校與城市勞動就業保障部門、會展企業建立合作機制,健全會展專業的學歷教育、在職培訓、職業技能考證培訓體系;要扶持大學會展專業或重點學科基地的建設發展,重點培養會展專業高、中級人才等等。

三、會展企業的邊界創新分析

企業邊界與企業性質理論緊密相關,是企業理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F有的對企業邊界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企業邊界的決定因素和企業邊界的決定模式上,對企業邊界的認識還沒有達成共識。一般來說,所謂的企業邊界通常等同于企業的規模。企業邊界理論的核心問題主要有四個:企業為什么出現?企業的邊界為什么擴大?企業邊界的擴大為什么會停止?企業邊界的穩定性如何?[13]國內對企業邊界比較普遍的認識是將其分為雙重屬性,即一方面是由有形資源決定的規模邊界,另一方面是由無形資源決定的能力邊界[14],其中規模邊界又分為橫向邊界和縱向邊界,橫向邊界是指企業所生產的產品的數量和種類,縱向邊界是指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在企業內部開展的活動集合。[15]當前對企業邊界研究的熱點主要集中在對企業邊界理論層面的探討,如針對不同條件下企業邊界的變化,最典型的代表是外包視角下企業邊界的變動、影響因素、形成機制及戰略選擇,以及戰略聯盟視角下企業邊界的變動。與此相比,對企業邊界在具體行業實踐中的應用相對較少。

(一)企業邊界的屬性

不同的學者對企業邊界的屬性有不同的觀點。有學者認為企業邊界可以劃分為縱向邊界、橫向邊界、外部邊界和地理文化邊界[16],也有產權邊界、法律邊界等等之說;也有學者認為企業邊界具有雙重屬性——規模邊界和能力邊界,前者是由企業所擁有的土地、資本、人力、機器設備等有形資源所決定的,而后者是由企業所擁有的知識、品牌等無形資源所決定。[17]規模邊界是企業邊界的外在表現形式,能力邊界是對傳統意義上企業邊界的擴展。對企業而言,能力邊界的大小決定規模邊界的大小。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等無形資源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企業的能力邊界變得越來越重要。

企業規模邊界可分為橫向邊界和縱向邊界兩類:橫向邊界是企業所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的種類的多少,最優橫向邊界的確定由企業單位成本最低的產品種類決定;縱向邊界是對價值鏈上各個環節在企業內部開展的活動的集合,“自制”和“外購”的決策行為決定了企業的縱向邊界。與橫向邊界相聯系的通常是企業多元化經營戰略的確定,而縱向邊界的變動更多地體現在企業對部分業務的外包和剝離上。企業的能力邊界是其核心屬性,歸根到底,企業所有活動都是在其能力邊界范圍之內開展的。[18]企業的能力邊界是一個相對模糊的概念,涵蓋范圍很廣,從理論上說,企業對內部知識的整合決定了企業的核心能力,進而確定其能力邊界的大小。在實踐中,企業能力邊界的變動趨勢多樣,如通過擴展企業社會關系網而增強自身影響力、對關聯企業的操縱和控制等等。

(二)企業邊界理論在會展公司經營管理創新中的介入

1.會展公司管理創新模式分析

企業管理創新的模式分析可以從其類型、內容和發展趨勢等方面著手。從類型上看,企業管理創新分為漸進式管理創新和突變式管理創新。從內容上看,企業管理創新包括經營戰略與管理方針創新、組織結構創新、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等。從發展趨勢上看,企業管理創新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由單純追求短期內的利潤最大化轉變為追求長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二是企業運營能力取代各要素成為競爭的關鍵因素;三是伴隨著虛擬企業、戰略聯盟等的出現,管理創新所面對的企業組織形式趨向多元化;四是企業管理創新的范圍向企業外部延伸;五是企業間的競合關系變得更加復雜。會展企業管理創新的內容主要包括經營戰略選擇創新、組織結構設置創新、服務創新、知識管理創新、營銷宣傳手段創新和以用工為代表的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等。當前學界對會展企業管理創新模式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會展業務流程,將整個流程劃分為展前(展會主題的確定、申報審批、招商招展、宣傳營銷)、展中(展會現場的組織管理、服務管理等)和展后(后續營銷、信息反饋等)三大部分。當前會展企業的管理創新依托以上會展業務流程,在具體的流程環節中實現創新,通常包括展會主題選擇的創新、宣傳創新、展覽現場的管理創新等。這種以會展業務流程為依托的管理創新在分析會展運營模式時實用性較強,但從一個會展企業的整體管理來看,該種分析方法難免存在過度強調會展業務流程之外的日常管理工作的缺點,最終造成會展企業對參展商、專業觀眾等利益相關者提供服務時程序繁雜、不能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后果。隨著會展行業的逐漸發展成熟,新的經濟現象不斷涌現,以會展企業為中心的戰略聯盟的發展、會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聯盟經營、會展企業將非核心業務外包給專業公司、新式用工形式的普及層出不窮的營銷大戰的開展等,都使會展公司在進行企業管理創新時所考慮的因素超出了傳統企業應考慮的因素和范圍,因此新的企業管理創新模式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

當前,企業管理界以項目管理為發展方向的企業管理創新成為一種新興的思想,這種項目管理模式在企業的研究開發、市場營銷等方面表現得更有效率,被越來越多的非項目型企業所借鑒和采用。對中國眾多的會展企業而言,受資金、企業資源、實力等方面的限制,每個企業所涉足的會展項目數量有限,而且企業的所有管理活動都可按會展項目進行歸類,因此,以會展項目作為實現會展企業管理創新的依據比較切合當前發展的實際。

2.會展公司的企業邊界理論分析

在會展公司中,土地、資本、以廠房設備為代表的固定資產、人員等有形資源在整個企業中的比重很小,相反,知識、信息、企業品牌等無形資源是企業競爭的核心所在。從一般意義上來說,會展公司的規模邊界比較小,能力邊界的延伸和擴張是企業關注的重點。對會展公司來說,影響企業邊界范圍的因素主要是會展企業的核心能力與競爭優勢、市場、企業家精神等。會展公司不可能具備完成展會項目所必需的所有能力,能力和資源的有限性導致企業必須與外部企業建立聯系以獲取完成展會活動所需的各種能力。因此,企業如何確定自身所需保留的和由外部市場來完成的這兩種能力就決定了企業能力邊界的大小,最終企業的能力邊界就是由那些被企業保留在內部進行自我培養的能力集合組成。會展活動所需的策劃能力、創新能力、營銷能力、現場服務能力以及其他能力構成會展企業的邊界,

其過程如圖2所示。

圖2會展企業的最優能力邊界

對一個會展企業邊界的描述可劃分為兩個維度:橫向邊界和縱向邊界。橫向邊界主要是通過會展公司所經營或涉足的會展項目的數量和領域來決定,比如,一個經營涉及車展、房展、服裝展、電子消費品展等多個領域展會的會展公司的橫向邊界就比只經營某單一領域展會的會展公司的橫向邊界大;縱向邊界主要是由會展公司在經營某單一會展項目時對其產業鏈上下游業務的控制程度所決定,縱向邊界的擴張主要是通過縱向一體化來實現,相應的一體化決策稱為“購買或自制”決策,如果一個會展公司在舉辦某一展會的過程中,對所涉及的策劃、招商招展、展臺搭建、物流、現場服務等環節,全部由自己公司來完成,則比那些僅僅保留策劃、現場服務等核心環節的會展公司的縱向邊界大。會展公司橫向邊界的確定主要受規模經濟的影響,經營同一領域或相關領域內的多個展能收到規模經濟的效益,但在現實中會展公司橫向規模的擴大一方面取決于企業的策劃能力與管理水平等內部因素,同時也受展會項目的市場容量及其他會展企業的實力等外部因素的制約。對大多數會展公司來說,經營多個產業領域的多個會展項目是普遍的現象,尤其是發展的初期,這種因范圍經濟而帶來的成本節約是會展公司實施多元化戰略的主要原因之一,企業多元化邊界的確定正是在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的平衡中得以確立的。由此可見,會展公司的規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其橫向邊界和縱向邊界的范圍總是有一定限度的。

3.企業邊界理論對會展公司管理創新的影響

從企業的規模邊界和能力邊界、內部邊界和外部邊界來說,在進入新經濟時代后,原來的科層制組織企業已經越來越不適應市場的變化,因企業邊界形態發生了很大變動。企業邊界的變動對企業的日常管理具有較大影響,會展公司在管理創新上應把企業邊界理論和企業邊界變化的實際相結合,注意以下幾點:

其一,改變傳統的競爭觀念。在過去企業邊界明確的背景下,企業之間的交集并不是很大,競爭就是“你死我活”的關系。會展企業作為一種典型的知識密集型企業組織形式,知識和能力是塑造企業競爭優勢的主要因素,任何一個會展企業都需要在會展產業鏈上與上下游供應商、展會服務商、顧客甚至是競爭對手通過合作共同完成某項展會活動。會展公司擴張自己企業邊界的同時并不一定以縮減其他企業邊界為代價,相反,可以通過企業之間價值網絡的建立和合作過程的實現來達到共同擴張的目的。

其二,關注核心能力建設。由企業邊界理論的有關原理可以得出:當前企業邊界變動主要是圍繞企業的核心能力展開的,作為規模邊界較小的會展公司來說更是如此。無論是通過多元化戰略進行規模擴張還是通過外包剝離非核心業務,都要圍繞增強企業核心能力來進行。受資源、能力的限制,會展公司應努力與外部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共建企業價值網絡,實現資源共享,這要求企業加大與會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同時將企業管理的對象由內部延伸至企業外部。在合作的過程中,要注意采取適當措施保護企業自身的核心能力不被合作者模仿,如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其三,會展公司可以不“做大”,但要“做強”。根據近年來的資料,無論是在OECD國家還是新興工業化國家,企業平均規模的變化趨勢都是越來越小,企業組織的格局是“小企業、大網絡”,尤其是新興的經濟組織。[19]“做大”意味著企業規模邊界的擴張,而“做強”則是企業能力邊界的延伸。從規模上“做大”,不再是企業的唯一追求,在某些領域內“做?!背蔀楦嗥髽I的終極目標。會展公司并不一定非要選擇經營多少個會展項目,因為那只能讓有限的資源、人力分散,不能集中力量于自身的核心業務;相反,若會展公司能夠集中力量把某一展會項目辦成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品牌會展,企業各方面的實力就會相應地提升,在舉辦其他展會項目時,所需的各種外部資源就會隨之觸手可及??傊?,以點帶面的能力邊界擴張方式對會展公司來說更有實用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城市會展業發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和會展企業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職能、劃清各自的邊界。政府不僅是會展產業的主體,還是會展經濟的引領者、會展環境的建設者、會展服務的提供商抑或會展安全的守護者。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政府只有厘清職能,不該插手時就由市場做主,該發揮作用時則盡到職做到位,才能還原出一個有序的市場。企業是會展業的支柱力量,城市會展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實體。從企業邊界的理論角度來看,會展企業對能力邊界的重視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對規模邊界的重視程度。企業所實際擁有的資產、人力等實體資源完全可以通過企業能力邊界的擴展來獲取,這使得企業管理的內容由傳統意義上僅對企業內部各種資源的管理延伸到與企業相關的企業外部各種資源,甚至包括對關聯企業的管理和控制。戰略聯盟使得企業間在一定程度上通過資源、知識、信息的共享,互相學習對方的長處和關鍵技術,實現優勢互補,提升創新能力,擴大企業的能力邊界。

[參考文獻]

[1] 盛洪.市場化的條件、限度和形式[J].經濟研究,1992(11):7179.

[2] 許一鳴,李勇.市場與政府的界限[J].財經問題研究,1994(7):1216.

[3] 李春龍.經濟效率視角下的政府市場邊界劃分及治理探索[J].財政研究,2012(10):1316.

[4] 譚榮,曲福田.市場與政府的邊界——土地非農化治理結構的選擇[J].管理世界,2009(3):3947.

[5] 高玉林.政府邊界研究[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5(2):7277.

[6] 皮建才.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中央與地方政府邊界研究——基于不完全契約理論的視角[J].財經問題研究,2008(5):2227.

[7] 蔡禮彬,賈君剛.地方政府在會展經營活動中的角色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6770.

[8] Kay ALK. Chinas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Boom[J].Journal of Convention & Event Tourism, 2005,7(1):522.

[9] Ronald H 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a,1937,16(4):386405.

[10] Oliver E. Williamson. Compa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al Alternative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1,36(2):269296.

[11] Lee M J, K J Back. A Review of Economic Value Drivers in Convention and Meeting Management Research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05,17(5):409420.

[12] Langlois R N, Robertson P L. Business Organization as a Coordination Problem: Toward a Dynamic Theory of the Boundaries of the Firm [J].Business and Economic History ,1993,22(1):3141.

[13] 鄔愛其,賈生華.國外企業成長理論研究框架探析[J].外國經濟與管理, 2002(12):26.

[14] 趙海波.關于企業管理創新的探討[J].中國對外貿易,2012(2):3234.

[15] Hamel G, Doz Y, Prahalad C K. Collaborate with Your Competitors and Wi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9,67(1):133139.

[16] 黃人杰.企業管理創新的內容與方法[J].現代管理科學,2007(1):7981.

[17] 楊榮基,彼得羅相,李頌志.動態合作——尖端博弈[M].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07:212216.

[18] 賀小榮,徐少陽. 國外旅游企業戰略聯盟的現狀及對我國的啟示[J].旅游學刊,2007(1):7276.

[19] Heiko Gebauer. Exploring the Contribution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to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1,40(8):12381250.

[責任編輯:張巖林]

猜你喜歡
管理創新十三五職能
職能與功能
價格認定:職能轉變在路上
調度指揮在鐵路貨運改革中的管理創新
市政設施建設管理探究
淺談會計職能是否應該進行拓展
對建國以來我軍履行對內職能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