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體育旅游產業布局的戰略選擇

2015-06-15 03:27張宇飛王舒
東北財經大學學報 2015年3期
關鍵詞:產業布局體育旅游核心

張宇飛 王舒

〔摘要〕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大背景下,體育旅游作為新興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但也普遍存在空間布局不合理等一系列問題,亟待優化整合。本文基于產業區位理論和空間結構理論中的核心—邊緣理論和點軸理論,結合遼寧現有的體育旅游資源分布現狀,提出后全運時期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布局模式,即“一帶、雙核、四區”模式,并提出構建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經濟圈,為遼寧體育產業發展的前期規劃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體育旅游; 產業布局;核心—邊緣理論;點軸理論

中圖分類號:F59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4096(2015)03-0032-07

一、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不斷深化與發展,由體育與旅游相互交融而形成的新興、綜合產業——體育旅游已成為當前理論界和實業界探討的一個熱點領域。當前,多數學者將體育旅游定義為:出于商業、非商業目的離開居住地和工作地,主動或被動地參與到隨意或有組織的體育活動中的所有形式[1]。越來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將體育節事與體育活動作為擴充旅游產品體系的手段。我國對體育旅游的研究相對起步較晚,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對體育旅游的研究才走上快車道,我國開展體育旅游的必要性不僅僅在于它對經濟的重要貢獻,同時也是適應體育與旅游產業發展需求的必然選擇,發展體育旅游已成為當前我國區域旅游規劃和體育產業的戰略重點[2]。

國外學者在研究體育旅游方面側重理論對規劃實踐的指導作用,提出了著名的體育旅游動態模型[3]。國內學者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體育旅游的資源開發[4]、營銷模式[5]和產業現狀[6]等方面。而對于推動和解決體育旅游的關鍵問題——產業規劃和空間布局等深層內容的理論探討較少,亟待完善與補充,因此,對體育旅游產業布局的戰略研究勢在必行。

遼寧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體育資源 ,具有發展體育旅游產業的先天優勢。2013年全運會的成功舉行以及近年來人們對休閑健身娛樂的渴求越發增強,為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契機和群眾基礎,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理應成為理論與實踐探索的新視點。然而,從目前收集的文獻資料以及對相關專家的訪談記錄看,對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規律、相關特征和產業布局規劃尚缺乏深入系統研究。本文針對現有研究的不足,在總結分析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依據核心—邊緣理論和點軸理論,研究遼寧體育旅游產業布局的戰略選擇及實現路徑。

二、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優勢與困境

(一) 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優勢

1.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區位優勢

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一定的經濟發展水平來支撐,由于地區資源稟賦和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差異,按照區位經濟學理論,體育旅游產業從經濟水平較發達、區位優勢明顯的核心區域開始發展,然后向邊緣地帶進行擴散。據遼寧體育產業和旅游產業相關調查報告統計顯示,遼寧無論是體育產業還是旅游產業的主要集中區域在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的省會城市沈陽和港口城市大連。從產業布局的主要格局看,體育產業和旅游產業的發展規模與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正相關,一方面,證明了第三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總體經濟的發展,二者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大中城市依托其經濟基礎起到引領帶動作用,說明發展體育旅游產業應在立足核心區域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向周邊擴散。

從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規模與發展速度看,目前遼寧已初步形成“兩個核心”與“十字狀”格局,即以沈陽和大連地域為核心的南北縱軸以及以錦州、盤錦和鞍山三城市為主的東西橫軸的產業格局。通過沈陽和大連等中心城市集團的多次覆蓋與擴散,有力地推動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的整體快速、非均衡協調發展[7]。

遼寧不僅擁有沈陽和大連兩個發展勢頭強勁的體育旅游產業增長極,其他地域也依據當地的特色資源,例如,豐富的山體資源、海上旅游資源和特色民族體育資源等,形成了新的區域性體育旅游產業中心和發展節點。這些中心和節點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已具備一定的規模,能夠產生較強的產業集聚效應,使得不同區域各具特色的體育旅游資源沿著“梯度差”和“壓力差”向周圍相關地帶擴散,最終可能形成全省體育旅游產業的規模效應[8]。

2.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支撐條件

從區域經濟理論角度看,所謂支撐條件即在特定區域內發展某些特定產業而具有的基礎性支持條件,具有天然性和獨特性等特點。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支撐條件主要包括資源獨特、交通便利、體育品牌和體育人口基礎、文化底蘊和民族傳統體育以及全運遺產和體育場館設施資源。

(1)獨特的體育旅游自然資源

首先,遼中和遼南地區山林資源豐富,丘陵分布廣泛。從北向南分布著沈陽棋盤山、本溪關門山和“遼東第一山”的鞍山千山等。上述山林資源是發展徒步、登山和森林探險等戶外旅游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其次,除山林資源外,因臨近黃海和渤海,遼寧還具有豐富的水體資源,沿海旅游城市主要包括大連、營口和葫蘆島等,廣袤的海域為發展沙灘排球、游泳和帆船等水上體育項目提供了優勢的資源支撐。最后,冬季的遼寧氣溫在-5℃—-22℃,良好的氣候條件使遼寧各地滑雪場遍布,是滑雪愛好者的理想去處,遼寧可借此開發冬季體育旅游產業[9]。

(2)良好的地理位置與便利的交通設施

良好的地理位置與便利健全的交通設施是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另一重要優勢。遼寧地處東北亞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帶。在國際區位上,與日韓隔海相望。在國內區位上,東、西、北三面與吉林、河北和內蒙古接壤。良好的區位優勢使遼寧不僅擁有豐富的海岸線資源,還使其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為了充分發揮交通優勢,近年來遼寧開始大力建設基礎交通設施,建立立體、便捷的交通網絡,打造遼寧沿海交通網,尤其是哈大高鐵的全線貫通,使人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和安全。此外,遼寧還加大機場和港口建設力度,開通多條國內外航線,省內的五個港口與世界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這都為開發遼寧體育旅游產業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

(3)體育品牌和體育人口基礎

遼寧擁有較好體育口碑和體育品牌,在中國體育界素有“無遼不成軍”的說法。前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也曾為遼寧體育題詞“金牌工廠,冠軍搖籃”,可以說,體育已經成為遼寧的一張名片,借此機會,可以充分發揮體育品牌效應和明星效應,用品牌的感染力和號召力去宣傳遼寧體育旅游,為遼寧體育旅游發展打造品牌效應;全民體育是競技體育的基石,與突出的競技體育成績相比,遼寧城鎮居民的體育素養和體育健身熱情也是相當高的,體育旅游的參與意識及消費能力與日俱增。因此,良好的體育品牌和體育人口基礎為發展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的品牌建設和市場開發提供了重要保障。

(4)文化底蘊和民族傳統體育

遼寧是一個多民族聚集地區,匯集眾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尤其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目前,省內共聚集44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 655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16%。與民族傳統文化緊密相連的是具有民族傳統特色的體育活動。據調查,遼寧共有 110 種民族體育項目,僅就滿族而言,其具有傳統色彩的民族體育項目已多達44 種。濃郁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讓民族傳統體育旅游既能給人帶來觀賞魅力又能給人帶來參與樂趣,這也成為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一道靚麗風景。

(5)全運遺產和體育場館設施資源

2013年全運會在遼寧成功舉行,通過全運會,遼寧也收獲了一份豐厚的全運遺產,包括省內比賽城市的基礎設施、比賽場館、交通和綠化等方面得到了切實改善,整體提升了遼寧城鄉建設的現代化水平,遼寧體育事業也得到了跨越式發展。從硬件設施建設方面看,截至全運會結束,遼寧初步建設了大中型全民健身中心73個,小型全民健身中心983個,鄉鎮健身工程843個,健身路徑8 414個,農民健身工程9 764個,體育公園130個,健身廣場1 392個,戶外營地48個,社區運動場4 820個,健身步道480條等;從文化意識角度方面看,遼寧提出了“一市一品”理念,要求每個城市有自己的體育品牌。此后,大連足球、丹東毽球和阜新籃球等體育品牌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F階段,鞍山、撫順乒乓球項目和錦州羽毛球項目發展勢頭迅猛。此外,沈陽和鞍山常年舉辦中超聯賽和CBA 聯賽,為兩市的體育賽事旅游創造條件。

3.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政策條件

近年來旅游業的發展已經深度融入國家戰略體系,成為推動我國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調整優化國民經濟結構、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區域協調發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2009年12月1日,《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中指出,要培育新的旅游消費熱點,其中包括體育旅游。2009年頒布的《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加強優勢旅游資源的開發,積極發展特色旅游項目,打造旅游精品項目,推進旅游一體化發展。2014年10月20日,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把體育產業作為綠色產業和朝陽產業培育扶持,促進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相互融合,實現體育產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鼓勵地方根據當地自然和人文資源發展特色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旅游。這些政策文件的出臺為體育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

綜上所述,遼寧的區位優勢、良好的交通條件和得天獨厚的資源為發展體育旅游提供了充分條件,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和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又為體育旅游發展帶來時代契機,豐厚的全運遺產和體育文化也為遼寧體育旅游發展提供了文化軟實力。

(二)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困境

1.區域發展不均衡造成產業布局不合理,缺乏科學、統一的產業發展規劃

由于遼寧各個城市間的體育資源、旅游資源、經濟發展程度和交通設施等方面存在差異,導致遼寧各區域間、城市間的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存在較大的地域差異,呈現非均衡發展態勢。統計數據顯示:沈陽和大連在省內體育旅游產業占比較高,全省近半數的體育資源和旅游資源集中在這兩座城市,據此判斷,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程度和總體規模效應主要集中于經濟相對發達的沈陽和大連兩個城市,而鐵嶺、朝陽和阜新等經濟發展程度相對較低的城市,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基礎相對薄弱,發展步伐緩慢[10]。其他城市處于上述兩者的中間狀態,有資源有產品,具備發展節點的潛質,但未形成規模效應。由于缺乏統一的產業規劃,核心城市尚未發揮出增長極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在核心區域和各節點之間,沒有形成有效的關聯和互動[11]。

2.區域、城市間的合作機制尚未形成,政策扶持力度不夠

任何一種新型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地方政府的鼓勵及相關政策的扶持。體育旅游產業并非獨立經濟項目,除體育與旅游兩大產業外,它高度融合了國土、工商、環保、安保、保險、金融、財政、航空、海事、森林和水利等相關領域,其發展亟需政府協調管理機制的扶持。當前,由于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的協調管理機制尚不完善,有利于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政策法令頒布較少,各相關部門未能形成有效溝通渠道,水上運動、冰雪運動和山地戶外運動的開發企業在與政府部門溝通過程中面臨多頭管理、程序復雜和收費重疊等問題。協調管理機制不健全造成部門職能尚未得到充分整合,資源優勢難以得到有效利用,極大地阻礙了體育旅游產業前進步伐,也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企業開發體育旅游產業的積極性。因此,為促進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強化政策扶植力度和健全協調管理機制勢在必行。

3.市場競爭激烈,產業開發意識有待增強

體育旅游產業競爭集中體現在同類產品競爭和不同類別產品競爭兩個方面。一是同類產品間的競爭。目前,東三省范圍內,黑龍江和吉林冰雪旅游產業起步較早,發展相對成熟,給遼寧同類產品開發推廣形成巨大競爭壓力。除此之外,北京和上海等一線城市體育旅游基礎設施健全,市民參與意識前衛,且城市知名度高,人口客流量大,勢必與遼寧體育旅游產業展開游客資源等方面的較量。二是對于不同類別產品,體育旅游產業角逐同樣激烈??陀^上看,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受到起步晚、知名度低、受眾范圍小和尚未建立品牌效應等限制,與其他發展較為成熟的旅游產品相較量,其市場推廣受到極大限制。例如,名勝游覽和休閑旅游等旅游產業產品開發基本完成,產品內涵相對豐富,使得體育旅游產業產品概念推廣受到極大阻礙。此外,開發商因經驗和理念等原因造成的開發意識薄弱和營銷手段單一等問題,同樣使遼寧體育旅游產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受限。因此,發展遼寧體育旅游產業除建立科學、統一的產業規劃和布局模式,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健全協調管理機制外,還應擴充體育旅游產品結構,激發開發商營銷推廣動力與意識,提升遼寧特色體育旅游品牌價值,從而實現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和市場占有率的提高。

三、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空間布局的基本模式

(一)核心—邊緣布局模式

核心—邊緣理論是一種關于城市空間相互作用和擴散的理論。該理論認為一個國家或地區都是由核心區和邊緣區兩部分組成。核心區是指一定區域內具有較高相互作用潛力的少量革新中心,通常由一個城市或城市集群及其周圍地區所組成,其工業發達、技術先進、人口和資本集中,經濟增長速度快。邊緣區是指這一區域內與核心區相連接的外圍部分。后來學者把其引入旅游領域,對區域旅游合作具有一定的指導價值,在區域旅游合作的研究中應用較廣[12]。

核心區是社會地域組織的一個次系統,能產生和吸引大量的革新。邊緣區是另一個次系統,與核心區相互依存,其發展方向主要取決于核心區。核心區和邊緣區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空間系統??臻g系統發展的動力是核心區產生大量革新,革新由核心向外擴散,影響邊緣區的經濟活動。連續不斷的革新通過成功的結構轉換作用于整個空間系統,促進區域的發展。汪宇明[13]認為核心—邊緣理論為區域旅游規劃提供了建構區域旅游空間結構系統的認知模型,運用這種空間結構模型在旅游資源的區域整合方面可以取得理想的實踐成果。張河清和成紅波[14]對核心—邊緣理論在南岳恒山區域旅游產品開發中的運用進行實證研究,認為區域旅游業的發展都是先從條件優越的核心區開始的,然后逐漸向條件較差的邊緣區擴散。遼寧具備兩個核心城市——沈陽和大連,可形成雙核互動,各自形成區域內的核心增長極,從而帶動周邊區域共同發展。

圖1核心——邊緣布局模式

(二)點軸布局模式

點軸理論是由中心地理論、空間集聚理論和增長極理論等演化而來,由我國地理學家陸大道最先提出,他認為空間結構的演化過程本質上是點—軸漸進式擴散。如圖2所示,由(a)各個點的均勻分布狀態,形成(b)點線分布,然后到(c)形成軸線的分布狀態,進而擴散成(d)的網狀分布狀態。

實踐中,幾乎所有的產業,尤其是工業、交通運輸業、第三產業和城鎮等都是產生和集聚于點上,并由線狀基礎設施鐵路、航道、公路、管道、能源和水源以及郵電通信等聯系在一起。增長極對周圍區域的擴散和影響在各個方向上強度并不均等,其中沿著主要線狀基礎設施(主軸)方向的輻射強度最大,從而引起或加強在該方向上較大規模的集聚。旅游業作為現代區域經濟發展的一種重要產業,也基本遵循區域發展的點—軸漸進擴散規律,國內一些學者運用點軸理論進行旅游產業布局,例如,石培基和李國柱[15]根據點軸理論的基本原理,結合西北地區旅游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景區地域組合條件和旅游開發的空間布局現狀,認為西北地區旅游業要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構建分布有序的旅游點—軸開發模式。汪德根等[16]也基于點軸理論分析了點—軸—面相結合的旅游空間結構的形成過程。馬勇等[17]在此基礎上提出隨著點軸空間結構的不斷演化,旅游產業網將是一個更高級的形態。

圖2點軸布局模式

遼寧各地區體育旅游產業存在顯著的區域空間差異,區域發展不均衡,適宜采取核心—邊緣和點軸理論優化布局模式,依托沈陽和大連等城市的優先發展,使其成為體育旅游產業的增長極,并帶動周邊區域體育旅游產業的興起與發展,構造體育旅游產業帶,進而帶動區域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

四、遼寧體育旅游產業布局的戰略選擇——“一帶、雙核、四區”

空間戰略布局應該秉承“資源互補、均衡發展”的理念,將城市圈的各城市有機融為一個整體,而不是彼此沒有聯系的單體來進行規劃。在體育旅游產業一體化的規劃建設中,要結合產業分布理論,從各城市的區位優勢資源出發,合理規劃,科學布局。本文根據產業布局的點軸理論,結合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現狀和特征,提出了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的布局雛形?!耙粠?、雙核、四區”十字狀的產業布局模式?!耙粠А敝高|寧沿海經濟帶;“雙核”指沈陽和大連這兩座遼寧最發達的城市,通過這兩個城市的輻射力、吸引力和影響力,使之成為全區旅游開發的龍頭,輻射并帶動全區旅游開發建設;“四區”包括遼西休閑體育旅游產業區、遼中遼東健身體育旅游產業區、濱海體育旅游產業區和沈大體育賽事旅游產業區?!耙粠?、雙核、四區”模式的主要目標是利用“雙核”的輻射作用帶動“四區”的聯動,逐步形成點—軸—網有機結合,多層次、網絡型協調發展的行業布局。

(一)“一帶”——遼寧沿海經濟帶

體育旅游產業屬于第三產業,也是一項朝陽產業,在其發展過程中離不開相應的政策支持和經濟帶動。只有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才能從根本上增加對體育旅游產業的需求,進而推動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更能形成一種示范效應,帶動其他地區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v觀遼寧的發展狀況,目前,以大連為中心的遼寧沿海經濟帶是區域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首選之地。遼寧沿海經濟帶是指以大連為中心的遼南沿海經濟區,該區域由大連、丹東、錦州、營口、盤錦和葫蘆島6個沿海市及其所轄的21個市區和12個沿??h市組成,其地域范圍大體為鴨綠江入???。

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一定的經濟水平為支撐,該區域是遼寧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工業基礎比較雄厚,以石化工業和運輸裝備為主體。由于臨海的區域優勢,該區域外向型經濟比較發達,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未來的發展中,該區域的發展方向是以建設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為契機,發揮大連、丹東和營口對外開放的窗口作用,大力發展信息、國際金融、商貿、物流、會展和旅游等現代服務業。利用臨港優勢,全面實施承接戰略,發展出口導向和進口替代業務。利用區域農業資源,發展創匯農業,建設遼寧和東北最大的農產品出口與深加工基地。因此,遼寧沿海經濟帶將成為遼寧未來經濟增長的主要區域。強勁的經濟增長必然能夠有效帶動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

2009年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通過了《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該規劃認為,遼寧沿海經濟帶地處環渤海地區重要位置和東北亞經濟圈的關鍵地帶。加快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擴大對外開放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政府鼓勵遼寧沿海經濟帶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行產業結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加快發展服務業,并為服務業的發展提供大量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同時,在未來發展規劃中,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生態建設以及增強區域支撐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也將成為發展的主題。而體育旅游產業符合未來發展的需求,因而會得到政策鼓勵和支持。

(二)“雙核”——沈陽和大連兩個核心增長極

“雙核”模式是一種比較高效的區域空間結構形態,由某一區域內的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連線所組成。這一理論提供了一種區域旅游發展空間結構及旅游城市間相互作用機理的解釋模型。以沈陽和大連為中心的體育旅游產業布局在區域旅游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典型的“雙核”發展模式,“雙核”模式的發展容易通過軸線向周圍快速擴散,從而推動體育旅游產業在全省的發展。

沈陽和大連符合增長極的相關條件。增長極是指能促進經濟增長的積極因素和生長點,其中包括制度創新點、對外開放度和消費熱點等。作為遼寧省會的沈陽是集政治、經濟和文化三位一體的區域中心城市,不僅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歷史內涵,也擁有發達的現代工業體系和快速發展的服務業部門,不斷吸引東北地區的優秀人才和資源向沈陽集中。大連是位于遼東半島南端的著名港口城市,也是我國的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在近年的發展中,大連行使著東北地區門戶港口城市的功能,并逐漸成為東北亞的重要港口,成為東北地區經濟增長的明星。沈陽和大連兩地的經濟總量占全省一半以上,全省有一半左右的人口集中在這兩個地區[18]。

發達的交通條件有利于體育旅游產業的推廣和擴散。沈陽和大連相互關聯、協調發展,構成了遼寧經濟發展的兩個心臟。這兩個心臟與省內其他城市之間有著便利的交通系統。在沈陽和大連之間有沈大高速和哈大高鐵,這兩條交通線路貫穿兩地,京沈高速也將遼西地區與遼中地區有效溝通。同時,遼寧沿海高速也將大連與沿海地區(包括遼東在內)的其他城市緊密聯系在一起。便利的交通網形成的軸線不僅有利于各地游客向沈陽和大連這兩個增長極集中,更有利于體育旅游產業沿著交通軸線向周圍地區擴散,進而帶動全省體育旅游產業發展。例如,聞名全國的鋼都鞍山、煤炭石化之城撫順、煤鐵之城本溪、化纖之城遼陽和煤糧之城鐵嶺均分布在沈陽附近一百公里的半徑范圍之內,并與沈陽有著便利的交通聯系,因而這些地區自然形成了以沈陽為中心的遼寧中部經濟圈、旅游區域和城市群落。處于增長極地位的沈陽對這些城市具有較強的吸納力和輻射力。大連也是如此,其增長極的作用不斷向北部延伸,對大石橋和營口等地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因此,在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的布局中,將沈陽和大連作為兩個增長極,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向周圍地區輻射能夠有效促進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

(三)“四區”——遼西休閑體育旅游產業區、遼中遼東健身體育旅游產業區、濱海體育旅游產業區和沈大體育賽事旅游產業區

在“一帶”和“雙核”的基礎上,為了促進體育旅游產業全面、均衡發展,本文又提出了“四區”模式?!八膮^”模式是一種全面、互補、均衡和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八膮^”模式不僅能夠使遼寧體育旅游產業均衡發展,更能利用不同區域內的特色和功能,形成一體化的、具有綜合競爭力的產業集聚。目前,遼寧體育旅游產業已形成不同區位、不同功能和不同特色產業集群。根據地理、文化和經濟發展狀況,遼寧體育旅游整體上可以劃分為:依托當地豐富的山水資源形成的遼西休閑體育旅游產業區、利用當地民族傳統體育資源構成的遼中遼東健身體育旅游產業區、開發沿海水體資源構建的濱海體育旅游產業區和擁有強大經濟實力和體育場館的沈大體育賽事旅游產業區四大區域[7]。

這四大區域在功能上具有互補作用。爬山和踏青使游客領略遼寧大好風光,極具民族風情的特色體育傳統活動讓游客感受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時尚、刺激的海上風光和海上體育活動更是讓人感受時代的發展和生活的豐富,充滿激情的大型體育賽事,讓游客沉浸在歡呼雀躍之中。山水體育旅游、民族特色體育旅游、海上體育旅游和大型賽事體育旅游屬于體育旅游產業的不同產品。這四種產品都是根據各地區特殊的經濟和社會文化開發而來,并且各具特色,能夠給游客與眾不同的體驗,具有較強的互補性。

四大區域間交通便利,游客往來方便,實現體育旅游產品真正的互補。在這一結構中,要使這四個區域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互補,形成一體化、具有整體核心競爭力的產業布局,需要將這四個區域有效連接起來。點軸理論為“四區”模式提供了有效的理論支撐。即通過主要交通線路將四個區域有效連接起來,為旅游產業創造良好的交通條件,便于游客和資源有效流通。遼北、遼中和遼南之間有沈大高速和哈大高鐵貫穿,遼西和遼中地區也由京沈高速有效溝通,便利的海上交通更是將遼寧沿海地區聯系起來,促進整個地區的交流。在便利的交通軸線連接下,各地區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將更加緊密,形成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網。

圖3遼寧省體育旅游產業“一帶、雙核、四區”布局圖

五、遼寧體育旅游產業“一帶、雙核、四區”模式的實現路徑

遼寧體育旅游產業“一帶”、“雙核”和“四區”并不相互沖突,而是相互促進相互協調的布局模式。在遼寧體育旅游產業布局中,應該全面推進,共同發展。因此,未來遼寧體育旅游產業布局模式應遵循以下三點:一是以沈陽和大連這“兩極”為核心,向兩極的邊緣地帶擴散。二是以“四區”為主導,帶動全省體育旅游產業的互補、協調發展。三是以遼寧沿海經濟帶為支撐,大力推動沿海經濟帶的體育旅游產業發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對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起到支撐作用。

全面推動“一帶、雙核、四區”布局模式是點軸理論中關于“點”的布局。各點之間還需“軸”來連接,以使各“點”的布局模式發揮應有的作用。如果軸線沒能有效溝通各點,那么各點將是孤立的,難以形成協同發展并享受協同過程中的互補效應和規模效應,體育旅游產業的布局也將失敗。因大力進行軸線建設將成為體育旅游產業布局成功的關鍵。

在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方面,開發格局已初現:旅游資源和旅游線路開發以沿北黃海旅游帶和遼東灣旅游帶為主軸,形成“斜 N”發展格局。北黃海旅游帶景點和配套設施日臻完善,已成為眾多旅游產品中一條較為成熟和極具吸引力的旅游線路。因此,體育旅游產業在遼寧沿海經濟帶的布局基本可以實現。在“雙核”建設方面,由于沈陽和大連本身就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和便利的交通,因而“雙核”布局也易于實現。在“四區”建設中,目前,遼西休閑體育旅游產業區和濱海體育旅游產業區已依托沿海經濟帶快速發展起來;全運會后沈大體育賽事旅游產業區建設基本完成,進入成熟發展期;而遼中遼東健身體育旅游產業區處于零星開發之中,發展較為緩慢。因此,未來體育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應加大其投資力度,帶動其迅速發展。

有學者指出,旅游開發依賴于旅游資源的集聚而不是分散,依賴于區域功能的組合而不是隔離,依賴于環境的多種功能而不是單一功能。因此,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成功取決于多目標集群中設施的功能組合,關注體育旅游的綜合本質至關重要。應把地域接近的體育旅游資源與全運資源有機結合起來,打造富有特色的體育旅游圈或體育旅游帶,延伸體育旅游的產業鏈,培育體育旅游產業集群。目前,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空間布局的規劃模式已經形成,進行遼寧旅游體育產業跨越式發展的時機已經成熟,可以借助全運東風精心打造遼寧體育旅游經濟圈,以雙核心城市沈陽和大連作為中心點向外輻射,把地理上靠近的鞍山、錦州、本溪和營口等城市納入圈層內,以全運體育資源(包括軟件和硬件)為核心吸引物,從圈層內的生態自然、經濟發展、文化底蘊、交通通訊和區位條件出發,整合各種資源,開展以強身健體、康復保健和娛樂身心等為目的的體育活動或與體育有關的活動。以上體育旅游產業經濟圈一旦形成,人們不僅可以到沈陽和大連等城市參觀全運場館和觀看體育賽事,又可以到營口和大連等海邊城市體驗海洋體育,還可以到鞍山和本溪體驗冰雪體育。這些多種多樣的體育資源和旅游產品集中布局、相互補充,可以創造出極大的市場吸引力和規模效益,形成體育旅游品牌。由于品牌效應,就會吸引更多的體育旅游企業和相關企業聚集,產業鏈橫向、縱向延伸,外部經濟效應進一步增強,體育旅游圈的競爭優勢得以凸顯。

目前,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產業結構不均衡和產業布局不合理嚴重制約著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因此,在未來的體育旅游產業發展中,政府應從轉方式調結構的大局出發,以 “一帶、雙核、四區” 模式合理布局遼寧體育旅游產業,建立特色鮮明、產業集聚、品牌突出、鏈條延伸和拉動明顯的體育旅游產業體系,推動產業優化升級。重點建立一批帶動力強的重大體育旅游項目,培育一批特色鮮明、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現代體育旅游產業集群,結合目前遼寧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實際,依托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優勢,合理布局新的體育旅游產業模式,制定扶持政策,積極培育和發展體育旅游精品線路,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體育旅游名牌產品,最終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遼寧體育旅游產業圈。

參考文獻:

[1]Ritchie, B. W.,Adair,D. Sport Tourism:Interrelationships, Impacts and Issues[M].UK:Cromwell Press, 2004.253.

[2]傅文偉.旅游資源評估與開發[M]. 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213.

[3]Hudson,S.Sports and Adventure Tourism[M].New York:Haworth Hospitality Press,2004.

[4]周立華.體育旅游資源“多類多元”開發模式構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10): 1325-1327.

[5]陳永飛.體育旅游資源及其開發:營銷視角下的分析[J]. 經濟問題探索,2007,(1):126-130.

[6]楊強.中國體育旅游研究20年:述評與展望[J]. 中國體育科技,2011,(5):90-100.

[7]石云龍. 遼寧體育產業快速發展的“傘”狀模型構建與社會人文發展支撐體系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4,(3):59-62.

[8]叢湖平,鄭芳,童瑩娟,等.我國體育產業政策研究[J].體育科學,2013,(9):3-13.

[9]王巍.遼寧省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優勢與潛優勢分析[J].旅游縱覽,2014, (1):82.

[10]魯小波,郭迪. 遼寧濱海旅游競爭力不均衡問題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3,(8): 24-26.

[11]呂佳妮,呂中凡. 遼寧體育產業發展現狀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11): 117-119.

[12]潘立新,吳必虎,晉秀龍.基于“核心—邊緣”視角的區域旅游合作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4,(3) : 178-185.

[13]汪宇明. 核心—邊緣理論在區域旅游規劃中的運用[J].經濟地理,2002,(3) : 372-375.

[14]張河清,成紅波. “核心—邊緣”理論在南岳衡山區域旅游產品開發中的運用[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5,(3) : 68-71.

[15]石培基,李國柱. 點—軸系統理論在我國西北地區旅游開發中的運用[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3,(5) : 91-95.

[16]汪德根,陸林,陳田,等.基于點—軸理論的旅游地系統空間結構演變研究——以呼倫貝爾—阿爾山旅游區為例[J].經濟地理,2005,(6) : 904-909.

[17]馬勇,李璽,李娟文.旅游規劃與開發[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234-236.

[18]尹貽梅.沈陽—大連區域旅游“雙核”結構模式探討[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4,(3) : 82-85.

(責任編輯:孫艷)

猜你喜歡
產業布局體育旅游核心
元宇宙價值鏈與產業政策研究
一圖GET“黨務公開”核心點
以問題為核心上好初中幾何復習課
我國風電可持續發展的策略研究
我國都市工業園的家具產業發展模式研究
西安市體育旅游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關于江西省高鐵經濟發展的思考
每月核心經濟指標
參考答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