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英方言俗語差異的民俗解讀
——以飲食類山西方言歇后語與英語習語為例

2015-06-23 13:54史笑非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 2015年3期
關鍵詞:歇后語習語俗語

史笑非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文化傳播系,山西 太原 030031)

漢英方言俗語差異的民俗解讀
——以飲食類山西方言歇后語與英語習語為例

史笑非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文化傳播系,山西 太原 030031)

山西特有的民俗語言和獨特的民俗文化逐步成為對外漢語教學一道靚麗的風景,吸引著廣大漢語愛好者的目光。地方俗語教學已是對外漢語教學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針對外國留學生的方言俗語教學離不開不同語言之間的對比。不同的語言卻常常出現類似的俗語表達。飲食類俗語更具代表性。比較發掘山西方言歇后語和英語習語的異同,可以發現語言差異背后所凝聚著的文化根源。

山西方言歇后語;英語習語;飲食習俗差異;根源

歇后語是漢語語匯系統結構最特殊的一種,它包含兩部分:前一部分是引子,內容是對某種現象的表達、概括,后一部分是從前一部分的現象中抽象出來的道理。方言歇后語是帶有明顯地域特征的歇后語[1]。山西方言歇后語就是主要通行于山西方言區俗語的一種。英語中與歇后語類似經老百姓長期相沿習用,表達整體意義,結構定型的固定語言形式,稱之為習語(idiom)。英語習語的范圍不是絕對固定的,形式與歇后語并不完全對等。但從兩種語言的使用功能上看,存在一定的相通性。

一、山西方言歇后語與英語習語的共同特征

(一)來源的民間性

漢語的方言歇后語和英語習語在取材上都源于特定的社會現象,來自老百姓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從每天日出而作到日落而歸,從田間勞動到工廠生產,甚至是家庭主婦們的瑣碎家務,都能夠從民族方言習語中表現出來。

大年下吃扁食——頭一半頓(平遙)

beer and skittles 歡樂,吃喝玩樂(貶義)

大年初一吃餃子,是漢民族老百姓最重要的節日飲食習慣之一。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團圓包餃子、吃餃子。歇后語“大年下吃扁食”就是老百姓節日生活的真實寫照。英語中“skittles”的意思是撞球游戲,類似保齡球,在英國鄉村酒店非常流行。大伙兒一邊喝啤酒一邊玩撞球游戲被視為是當時最愜意的生活享受。

(二)表達的俚俗性

由于漢英習語大多來自于老百姓的市井生活,來源的民間性決定了這些語言形式表達上俚俗性的特點。這些語言形式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中創造的,語言的表達通俗易懂,生動形象。這正是這些語言經過漫長的歲月仍流傳于百姓口頭的原因之一。

的老嘞戴上甑盔兒——漏咾氣咧(清徐)

out of bread 失業

juice up 使有精力,使有精神

在山西方言歇后語的表達中,“的老”指的是腦袋,是山西方言對頭這一人體器官的表述。方言土俗詞匯在歇后語中的出現并非個例,而是較為普遍的。如“山藥蛋拋坡——各顧各(壽陽)”的“山藥蛋”(土豆),“討吃子喝醋——窮酸(忻州)”的“討吃子”(乞丐)。英語習語也大量使用最常見最通俗的詞語進行表達,得到廣大語言使用者的認同和接受。

(三)涵義的民俗性

語言是承載民俗文化的載體,語言中最能傳達民俗內容的就是習語。習語被認為是記載和傳承民俗現象的“風俗化石”[2]。民俗語言豐富多彩、千姿百態,它本身就是一種民俗事象[3]。不論漢語還是英語,習語同自己民族的民俗相生相成,折射出自己民族文化中獨特的民俗風貌。

財神爺吃豆渣——裝窮(天鎮)

閻王吃扁食——有個鬼搗蒜(臨縣)

Easter egg 復活節彩蛋

The pumpkin has not turned into a coach. 許愿已落空

山西方言歇后語中的“財神爺”“閻王”都是當地老百姓意識形態里比較熟悉的本土神靈形象,它們是人們信仰習俗的直接體現,反映著當地特殊的人文民俗背景。英語習語中,不論是復活節的彩蛋(Easter egg),還是萬圣節的南瓜(pumpkin)都是西方人節日飲食傳統的表現。

(四)主題的相似性

山西方言歇后語和英語習語都取材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當地老百姓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它們在反映的主題上具有相似性,都圍繞著老百姓生活習俗的方方面面展開。不同語言的習語都有描述食物的,描述服飾衣物的,描述居住習俗的,描述交通方式的,描述節日的,還有描述當地風物的??傊?不同語言的習語所涉及的主題十分廣泛,但又具有一定的相通性。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不同民族生存和發展必需的物質資料。反映在語言中,世界上不同語言的飲食類詞語都比較豐富,這與其特有的飲食民俗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本文從山西方言歇后語和英語常用習語中選取飲食類語匯作為研究對象,就是因為兩種不同的語言形式中都存在大量表達飲食主題的內容。這些內容有些是相似的,但更多表現出來的還是差異,語言表達的差異真正折射的還是飲食民俗文化的不對等。

二、漢英飲食類俗語中所反映出飲食習俗的差異

山西方言歇后語中飲食類歇后語同英語飲食習語在表達上是存在共性特征的,特別是利用相同食材進行表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東西方有著一些共同的飲食習慣。

山藥蛋拋坡——各顧各(壽陽)

山藥蛋上插韭菜——裝洋蒜(忻州)

hot potato 麻煩的事情;難對付的人;燙手山芋

not quiet the clean potato 形跡可疑的人;不正派的人

黃瓜打鑼——折圪節(長治)

拉了架的黃瓜——蔫了(忻州)

as cool as a cucumber 非常冷靜;不慌不忙;泰然自若

沒熟的葡萄——酸得很(忻州)

sour grapes 酸葡萄

土豆、黃瓜、葡萄等是全世界都風靡的食品,各地的方言習語中都選取這些常見的食物作為描寫對象,甚至在不同的語言中,食物的隱喻都是大致相當的,如兩種語言關于葡萄的表述。但是,同英語習語相比,山西方言歇后語更多的還是呈現出一系列的差異性。

(一)主要食材不同

山西方言歇后語中出現的食物大都是帶有濃厚山西地方特色,以面食為主,有扁食、拿糕、饸饹、莜面、饃饃、花卷、餡餅。其中,扁食是餃子。拿糕是用莜麥面或玉米面制成的一種糊狀食品,可蘸鹽醋湯食用。炒面是一種炒熟的面粉,拿開水沖了吃,作為干糧的一種。饸饹也是一種面食,將和好的蕎麥面、玉米面或高粱面等用專門的工具擠壓成長條,煮著來吃??梢?山西老百姓日常食俗以糧食作物為主食。

英語飲食習語中對食材的選取有很大的不同,主食有面包(bread)、三明治(sandwich),還包括熏肉(bacon)、火腿(ham)、或者火雞肉(turkey)等肉類。布丁(pudding)、奶酪(cheese)、黃油(butter)也是西方人傳統的食品。由于日常飲食慣制的差異,西方人還非常喜歡蛋糕(cake)或者曲奇餅干(cookie)這樣的甜點。

表1 山西方言歇后語與英語俗語關于食材差異的對比

(二)烹飪方式的差異

中國傳統的烹飪方式豐富多樣,山西方言歇后語中出現的烹飪方式通常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方法,如炒、蒸、燜、煮、炸等。另外,由于山西面食制作方法的特色,歇后語中還出現了一些針對面食的獨特烹飪方法,如和(面)、拉、下(面)、撈、放堿等。

英語飲食類習語所反映出來的烹飪方式則簡單得多。西方人飲食追求方便快捷,口味上喜歡生冷的食品,主菜的烹飪方式有烘培(bake)、烤(toast)、炸(fry)等,其他的大多是冷餐形式。如表2。

表2 山西方言歇后語與英語俗語關于烹飪方式差異的對比

(三)食物器具的區別

食物的器具在食物烹飪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制作食物時使用的器具在不同語言的俗語中都有一定程度的體現。山西傳統的飲食形式需要使用的食物器皿有炒瓢、鍋盤(鍋臺)、爐子、砂鍋子,而山西一些獨特的飲食習俗需要特別的食物器具,如搟杖、甑盔兒、計箅子、面甕、醋甕。其中,搟杖就是搟面杖,棍子形狀的木質工具,是面食制作過程中重要的工具。甑盔兒是底部有許多小圓孔的盆形陶制器皿,用來蒸米。計箅子是蒸食物時使用的竹箅子。

英語習語中出現的食物器具同樣和其飲食習俗有著密切的關系。主要是吃西餐時使用的刀(knife)和叉(fork),用來烘烤食物的烤架(grill),食用時盛放食物的碟子(dish)和壺(pot)。相對于山西方言歇后語,英語習語中出現的食物器具數量較少,這也主要取決于西方簡單的就餐方式。如表3。

表3 山西方言歇后語與英語俗語關于食物器具差異的對比

三、中西飲食習俗的差異的根源

(一)食物來源不同

農作物的生產對當地人們的飲食結構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山西的地緣條件和傳統農業為其獨特的飲食習俗提供了物質來源。山西地處黃河中游峽谷和太行山之間,四季分明,氣候適宜,多種地形縱橫交錯,構造復雜?!捌邷习肆阂幻嫫隆钡牡匦翁卣骱蜌夂?、降水、土壤因素共同決定了山西的農作物種植以小麥、雜糧為主。這在山西方言飲食類歇后語中已經得到印證,當地老百姓的日常飲食大多以面食為主食,有扁食、包子、餡餅、拿糕、饸饹、莜面、豆面、饃饃、花卷、窩窩等[4]。由于山西屬于半干旱的大陸性季風氣候,相對少雨,與小麥和雜糧生產不同,副食蔬菜類作物的生產匱乏。為了彌補這個缺陷,百姓在面食的制作工藝上形成“一面百吃”的特色,有拉、削、剔、搟、煮、炒、燜、蒸、剪、蘸等多種不同的制作方法。久而久之,逐漸形成山西獨特的飲食習俗。

與中國的內陸省份不同,西方人在歷史上多為游牧民族的后裔,大多以畜牧業為主要經濟方式,農作物種植所占比重相對較小。這樣的傳統農業形式決定了西方飲食資源以肉類和乳制品為主,同時輔以少量的麥食。肉食天然可口,食物來源相對豐富,西方人對食物對烹飪方式不需要太多的裝點。

(二)飲食習慣不同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山西獨特的水土特征、自然氣候決定了當地老百姓的飲食結構,促使人們形成自己的飲食習慣首先表現在重主食輕副食。山西境內小麥、雜糧等糧食作物的生產與蔬菜作物的生產不均衡,主食種類越來越多,制作方法也越來越精細,而副食的功能逐漸衰退。其次,山西人大多喜湯食。為了彌補飲食結構的不合理,山西人形成用主食和有限的蔬菜一起制作湯食的習慣,湯食既有主食又有副食,解決了日常飲食中缺乏蔬菜的不足。山西的湯食種類多,吃法也很講究,是山西人比較突出的飲食習慣之一。另外,口味多鹽重醋。山西人飲食上口味偏重,同樣是由于缺乏新鮮蔬菜的供應,當地人喜歡腌咸菜,作為一日三餐的佐餐。各式各樣的咸菜,成為山西百姓餐桌的必備菜肴。山西還是醋的王國,晉人喜醋的習俗由來已久。山西水土偏堿,以醋的酸進行調和,是適應環境的需要。飲食當中的雜糧不易被消化,醋的食用則有利于這類食物的消化吸收。

西方不同國家的飲食習慣看起來是各異的,但從根本上講有著共同的民俗基礎。主要表現在:一是日常飲食慣制不同。中國的飲食習慣一般是一日三餐,而西方大多數國家可以說是一日多餐。除了早中晚餐之外,還有上午茶和下午茶。晚餐是一天當中的正餐,比較豐盛,其他的餐點則較為隨意。二是喜生冷。西方人比較喜歡生冷的食物,大多數人認為過度加熱會導致營養流失,他們主要通過各種調味品調制口味。這樣的飲食習慣必然局限了烹調方式的多樣化。三是口味咸中帶甜。和山西人在飲食上喜咸不同,西方人的口味更加偏甜。他們的飲食中不能缺少黃油、奶酪、奶油這些配料以及各種甜品。

(三)飲食觀念不同

東西方飲食風貌的差異歸根到底還是飲食觀念的差異。首先,東西方飲食觀念的淵源不同。從《孟子·告子上》中“食色,性也”到《史記》的“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飲食在中國傳統社會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我們的禮制也在飲食禮儀中得以具體表現。西方的飲食觀念受宗教影響較深?;浇陶J為生命的意義比飲食更重要。其次,飲食追求不同。中國人的飲食追求是色香味俱全,特別是味。而西方人的飲食則傾向于健康。任何食物都會計算它所含的熱量,講究有哪些營養成分,味道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最后,飲食宴請文化不同。中國的日常飲食宴請不僅僅是吃飯,它往往涵義深厚。在家庭內部,它意味著家庭成員的團圓、和睦。在家庭之外,宴請是感情聯絡、締結人際關系的橋梁。在西方,就餐方式主要是分餐。即使請客,來賓也是自取自食,邊吃邊聊,只是一種比較自由的社交方式。

不論漢語還是英語,方言俗語都是一把鑰匙,它給我們開啟了當地民情風俗的大門。透過不同語言中的方言俗語比較,我們可以清楚地領略到世界上不同民俗文化的獨特性。

[1] 白新輝,張凌燕.歇后語的文化闡釋[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46.

[2] 殷莉,韓曉玲.英漢習語與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27.

[3] 譚汝為.民俗文化語匯通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3.

[4] 吳建生,李淑珍.三晉俗語研究[M].太原:山西出版集團,2010:186.

[責任編輯] 尹 健

2015-06-27

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課題

史笑非(1981—),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學商務學院文化傳播系講師,碩士,主要從事中西語言文化對比、現代漢語語法與修辭研究。

10.3969/j.issn.1673-5935.2015.03.012

H317

A

1673-5935(2015)03- 0039- 04

猜你喜歡
歇后語習語俗語
誤傳了幾千年的俗語,你也是傳播者嗎?
一起來說歇后語
與人名有關的英語俗語
客家俗語巧誦讀
歇后語知多少
數字俗語
實用習語 話“鳥”
話“鳥”
習語自有WAR
習語自有WA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