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肺癌患者術后的觀察及護理

2015-07-04 01:43劉欣波
家庭心理醫生 2015年7期
關鍵詞:術后觀察肺癌

劉欣波

【摘要】目的:探討肺癌患者術后的觀察及護理的有效手段。方法:對30 例肺癌術后患者進行動態評估,及時收集相關信息(包括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氣管位置、皮下氣腫、胸腔閉式引流情況及并發癥發生的先兆,根據具體情況實施針對性護理措施(主要包括護理方面嚴格控制輸液速度、協助咳嗽排痰、重視術后體位、做好心理護理等方面)。結果:30 例患者平均住院 13天,均達到預期目標,無一例出現并發癥。結論:加強肺癌患者術后的觀察及護理,是減輕患者痛苦,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康復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肺癌;術后;觀察;護理;效果

支氣管肺癌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外科手術切除腫瘤是目前臨床上治療肺癌的最有效手段[1]。我院2004 年8月至 2009年5月行手術治療肺癌患者30例,術后經過細心觀察病情及精心的護理,取得了較好效果。

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齡57歲,其中肺鱗癌20例,肺腺癌4例,肺腺鱗癌6例,行肺葉切除19例,全肺切除11例均治愈出院。

2 方法

2.1 術后觀察重點

2.1.1 觀察患者的面色、意識,監測生命體征及血氧飽和度,本組患者術后常規使用心電監護72小時,監測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壓、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及體溫,每15分鐘測量一次,及時做好護理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及時處理。

2.1.2 氣管位置的觀察 方法:病人頭要端正,稍前傾:①將食指、無名指放在胸鎖關節處,中指探查氣管位置;②將一手指指腹放在胸骨上窩,指尖探查氣管位置,1~2小時探查一次,發現偏移時及時報告醫生,并及時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

2.1.3 注意有無發生頸胸皮下氣腫:觀察患者是否有發胖現象;觸診患者的頸部、腋下、切口周圍,注意是否有捻發音、握雪感。

2.1.4 注意有否發生肺部濕羅音:若健側肺底出現水泡音并逐漸加重,則是肺水腫的有力證據。

2.1.5 特別注意觀察胸腔閉式引流情況:保持引流系統的密閉性,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顏色、引流量和水柱波動情況。若術后早期水柱波動停止要注意引流管是否堵塞或受壓,而術后2~3天隨著余肺的復張,水柱波動逐漸停止則屬正?,F象。

2.2 術后護理

2.2.1 做好心里護理:由于肺癌手術創傷大,加之留置胸腔引流管的限制性及咳嗽使患者疼痛加劇,出現焦慮甚至煩燥不安,因此應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說明留置胸腔引流管及各種治療、護理的重要性,減輕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配合治療和護理,以確保術后恢復順利。

2.2.2 做好管道護理:妥善固定各管道,防止扭曲、壓迫及脫出,嚴格無菌操作。

2.2.3 重視術后體位及早期活動:麻醉未清醒時應取平臥位,清醒、血壓平穩后取半臥位,以利于引流和呼吸。早期活動可預防墮積性肺炎及靜脈血栓形成,從而預防肺動脈栓塞等嚴重并發癥。本組患者術后第一天開始活動手足,拔除胸腔引流管后根據心功能情況安排患者早期下床活動,并逐漸增加運動量以促使肺復張[2]。

2.2.4 嚴格限制輸入液體的速度:肺組織大面積切除后,殘肺內動脈壓力升高,液體容易滲到肺泡內,形成肺水腫,一側全肺切除者,肺血管床容量急劇減少,心臟后負荷增加,若輸液過快易誘發左心衰竭[3],因此護理上限制輸液的速度非常重要,滴速不超過40滴/分鐘。

2.2.5 呼吸道護理:保持適當的室溫,各項操作應嚴格無菌原則,預防肺部并發癥,協助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暢。肺癌本身屬呼吸系統疾病,加之氣管插管、肺組織切除等因素,使呼吸道內存有較多的分泌物,如不能及時咳出,可阻塞小支氣管,甚至肺葉支氣管,造成肺不張、肺部感染,甚至呼吸衰竭。加強呼吸道護理,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能有效防止胸部術后并發癥的發生,[4]因而肺癌術后咳嗽、排痰十分重要?;颊呱w征穩定,于術后第一天早晨開始,扶患者坐起,指導并鼓勵患者用手輕按手術切口,然后深呼吸,并在吸氣末從深部咳嗽,一次盡量堅持將痰咳干凈,4~6次/天??人詿o力者,護士可于患者吸氣末指壓胸骨切跡上窩氣管刺激其咳嗽、咳痰。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可給予氧氣霧化吸入,用藥:生理鹽水4ml+鹽酸氨溴索15mg、糜旦白酶4000u,3次/日,15分鐘/次,以稀釋痰液,有利于痰液排出。另外,護士經常給患者拍背,振動痰液,協助患者排痰,方法: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站在患者患側,叩打對側肺部,呈空心掌,用手腕力量叩擊健側肺部,從下至上、從外向內。全肺切除者,術后均遺留較大的殘腔,保留一定量的胸腔積液是防止縱隔移位的必要手段[5],胸腔引流管用止血鉗夾閉,根據置管及患者狀態決定開放胸腔引流管,開放時、排痰要緩慢,禁止患者在此時咳嗽,以免造成縱隔擺動。

2.2.6 并發癥的觀察和護理:①心率失常肺切除術后心律失常約83.05%發生在術后3天內,其中又以第一天發生率最高。若心率超過100次/分鐘,則需加以注意。②肺不張、肺部感染 為肺癌術后常見并發癥, 胸腔閉式引流水封瓶內水柱波動范圍一般在20cm內,若波動過大,>30cm,要警惕肺不張;術后體溫>38℃,并出現咳嗽、咳痰加劇,很可能發生了肺部感染。應及時協助患者進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必要時行纖支鏡吸痰。③呼吸衰竭 若呼吸幅度大且快,超過35次/分鐘,則應警惕呼吸衰竭的發生,協助醫生作相應的處理。④支氣管胸膜瘺 是肺癌術后的嚴重并發癥之一 多發生在術后2~3周,而全肺切除患者術后的發射率最高,患者典型表現為發熱、刺激性咳嗽,咳出大量與胸水性質樣痰液,護士應安慰患者,做好再次手術準備。

參考文獻

[1] 張鐵錘. 肺癌術后并發癥臨床分析. 醫學信息手術學手冊,2007年5月第20卷第5期

[2] 黎蔚華,譚湘玲,查露露.體外循環下局部晚期肺癌擴大切除術的護理進展,中華護理雜志,2008年7月第43卷第7期

[3] 鄒衛.普胸外科圍手術期處理[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15

[4] 宋銀霞.普胸外科患者術后呼吸道的護理.中華現代臨床護理雜志,2007年第2卷第8期

[5] 泰篤祥.臨床胸部腫瘤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222-223

猜你喜歡
術后觀察肺癌
中醫防治肺癌術后并發癥
對比增強磁敏感加權成像對肺癌腦轉移瘤檢出的研究
四子散熱熨對脛骨平臺骨折術后功能康復的影響
低分子肝素鈣預防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效果
淺析重型顱腦外傷患者術后的ICU臨床體會
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研究
提升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研究與探索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基于肺癌CT的決策樹模型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