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重型顱腦外傷患者術后的ICU臨床體會

2016-10-17 03:57李媛媛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4期
關鍵詞:術后

李媛媛

"

【摘要】 目的 分析臨床對于重型顱腦外傷患者在實施手術完成后在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中的臨床治療體會。方法 100例重型顱腦外傷而需要實施開顱手術進行治療患者, 按照在進入到ICU病房中的時間分為早期組和晚期組, 各50例。早期組患者在實施手術完成后就立即進入到ICU病房中進行治療, 晚期組患者在實施手術完成后經過48 h后再進入到ICU病房中實施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預后情況并進行統計學的分析和探討。結果 治療后早期組治療總有效率94%高于晚期組的74%,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早期組預后情況優于晚期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手術完成后立即進入到ICU實施治療能夠顯著提升對于患者的治療效果, 改善預后, 可以進行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 重型顱腦外傷;術后;重癥加強護理病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034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在目前的高速發展, 我國人群中出現重型顱腦外傷患者的幾率也在不斷的提升。而正是由于這種情況的出現, 我國重型顱腦外傷而造成病死的患者的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1]。目前有研究顯示, 患者在實施手術治療完成后實施ICU病房的治療能夠對于患者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2]。本次研究中分析了重型顱腦外傷患者術后的ICU臨床體會,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重度顱腦外傷而實施開顱手術治療的患者, 使用影像學方法以及癥狀觀察方法診斷, 均得到確診。其中男59例、女41例, 年齡28~65歲, 平均年齡48歲。根據患者在手術完成后送入ICU病房中實施治療的時間將其分為晚期組和早期組, 各50例。晚期組患者在經過手術完成后需要經過48 h, 再進入到ICU病房中進行治療。早期組患者在手術后立即進入到ICU病房中實施治療。

1. 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需要使用手術方法治療, 在手術的類型方面為開顱手術。而在手術治療前需要對于患者實施相應的輔助檢查, 并對于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以及患者的體征進行相應的檢查, 對于患者進行相應的確診, 排除出現自發性腦出血等其他非外傷原因導致出現腦部出血的患者, 排除合并有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等手術禁忌證的患者。早期組患者在實施了開顱手術完成后立即的進入到ICU病房中實施治療;晚期組患者在接受了開顱手術48 h后進入到ICU病房中實施治療。但兩組患者在臨床接受ICU治療的過程中, 均需要對于患者在臨床上實施嚴密的生命體征的檢測, 同時需要對于患者的瞳孔大小、意識狀態以及患者是否需要通過使用氣管切開后的呼吸及輔助或是使用氣管插管的形式進行治療, 對于患者在臨床上的尿液量、體內的酸堿情況和患者的水電解質的相關情況進行相應的分析, 同時需要對于患者實施常規的抗生素治療, 通過這種形式能夠較好的對于患者進行抗感染的相關治療, 可以通過質子泵抑制劑對于患者進行預防應激性潰瘍的治療, 并根據患者出現的并發癥等情況對于患者進行相應的處理, 也需要盡可能的保證到患者的生命體征的平穩。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預后情況進行記錄。

1. 4 療效判定標準[3] 對于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相應的評分, 滿分為10分;顯效:患者在治療完成后的評分為8~10分;有效:患者治療完成后評分為6~7分;無效:患者在治療完成后的評分為1~5分??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預后效果評定參考文獻[1], 分為良好、中殘、重殘、植物狀態、死亡。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 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Ridi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后早期組治療總有效率94%高于晚期組的74%,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預后效果比較 早期組預后良好18例, 中殘14例, 重殘10例, 植物狀態2例, 死亡6例, 晚期組預后良好7例, 中殘13例, 重殘11例, 植物狀態3例, 死亡16例, 早期組預后情況優于晚期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顱腦外傷是由于爆炸、交通事故或是高處跌落等外力的作用之下, 導致患者出現的頭部軟組織以及腦組織以及患者的顱骨出現的創傷癥狀。若這種創傷在臨床上較為嚴重, 則患者為重型顱腦外傷的患者[3]。重型顱腦外傷患者的病情在臨床上極為嚴重, 患者在出現了相關的癥狀后會立即出現意識方面的障礙, 在此過程中, 患者很可能發生心跳和呼吸停止, 極有可能造成死亡, 出現嚴重后果, 對于患者造成極為嚴重的危害。目前在對于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 通過手術的形式能夠對于患者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在實際的手術過程中, 能夠對于患者的血腫、異物和患者的腦水腫以及腦組織壓迫的情況進行解決, 對于患者能夠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4-6]。

患者進行手術完成后, 及早進入到ICU病房中實施治療也能夠顯著的提升對于患者進行治療后的實際治療效果。在本次研究中, 早期組治療總有效率94%高于晚期組的74%,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發現早期組患者預后情況優于晚期組患者,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對于重型顱腦外傷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 及早讓患者進入到ICU病房, 能夠顯著提升對于患者的治療效果, 改善預后, 可以進行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張彥, 田首元, 張秀山, 等. 丙泊酚和咪達唑侖對老年顱腦損傷患者鎮靜效果的比較研究.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2012, 31(4):

305-308.

[2] 魏大臻, 孔萬權, 林麗娜, 等. 疏肝健脾湯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 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 2010, 17(4):206-208.

[3] 楊巧云, 左祥榮, 曹權, 等. 降鈣素原鑒別ICU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發熱原因的價值探討.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2, 16(19):

120-121, 126.

[4] 孟春, 劉剛, 張彥, 等. 丙泊酚和咪達唑侖對老年顱腦損傷患者皮質醇水平的影響.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2012, 31(3):208-210.

[5] 程巍, 魏曉紅. 78例ICU內顱腦損傷者鮑曼不動桿菌下呼吸道感染的監控探究. 中國醫藥指南, 2014, 12(7):40-41.

[6] 張蘭. 系統康復護理對ICU轉出后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的護理效果分析.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30):127-128.

[收稿日期:2016-04-27]

猜你喜歡
術后
疼痛護理化膿性闌尾炎術后應用效果
小兒腸造瘺術后的護理
顱內動脈瘤栓塞術后并發癥的護理措施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縮宮素在高危妊娠剖宮產術后產后出血的防治效果
陰式子宮全切術對復雜子宮肌瘤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
低分子肝素鈣預防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效果
持續質量改進在預防神經外科術后感染護理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