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創業教育視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討

2015-07-04 01:24郝巍王妍
雙語學習·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聯系創新創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郝巍 王妍

【摘 要】近年來,在國家實施創新戰略的大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將創新創業教育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用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創新創業教育,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國際教育發展趨勢影響下我國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訴求。剖析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之間的聯系,有助于進一步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效,從而推動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聯系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增強學生創新與創業精神。以上方針的提出,為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實現以創新創業為體,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學文化教育為兩翼的“一體兩翼”轉型,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文化教育為創新創業教育創造條件;以創新創業教育為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文化教育注入新鮮血液;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文化教育為基,實現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人才為最終目標。為順應新形勢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結合應該上升到全新高度,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應做好充分準備,迎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挑戰:力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為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培養開辟新天地;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方向指引;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為創新創業教育營造環境;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動力支持。

一、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的必要性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視頻會議”上指出: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為實現該目標,應將堅持立德樹人的基本導向、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目標的要求視為首要任務切實抓好。由此可見,育人的首要任務便是育德,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提高創新創業教育水平的必由之路。

(一)創新創業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引領正確方向

2008年,我國第一批90后青年進入大學校園,至今已成為我國大學生的主體。他們成長于文化意識全球化與本土化激烈沖突的時代,受到來自全球多方面、多元化的思想影響。隨著大眾傳媒的迅速發展,歐美強勢文化和日韓流行文化甚至改變了我國青年的行為規范、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念,對我國青年成長產生了巨大影響[1]。這就要求我們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他們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因為無論創新型人才在專業知識范疇有著何等的造詣,在創新創業領域取得何等的成就,一旦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偏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一定無法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實現自我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引領下的創新創業教育,才能培養出理想信念堅定、人生觀點明確、價值取向正確的創新型人才;也只有這樣的創新型人才,才有可能真正將創新創業意識轉化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實踐活動,并在實踐活動中總結經驗,進一步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

(二)創新創業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論支撐

我國向來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身負“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輸送可靠社會主義接班人”重任的高等學校,在長期發展中已經建立了一套完備且行之有效的教育體系。相比之下,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較晚,教育體系尚不成熟,缺乏本土化的教育模式和專業的教師隊伍;而傳統的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普遍存在理論水平高、實踐能力低、創新意識薄的問題,無法適應“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建設創新型國家”對人才的需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順利開展提供思想理論支撐,從而在捕捉市場機遇、預測市場風險等諸多方面給予創新型人才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教育,特別是其多樣化的教育內容和手段一方面有利于將思想政治教育中蘊含的理論知識用以指導創新創業實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充分發揮大學生的自覺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以此提高自身創新創業品格及創新創業能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結合的必然性

首先,創新創業教育的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觀念的培養。特定的精神和觀念的培養作為思想層面的教育活動,本身也包含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圍之中[2]。教育內容上的關聯性,決定了創新創業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是協調發展、互為推動的關系,其中任一方面的滯后,都會成為創新人才培養的短板。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有著一致的教育目標。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梳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3]”。其目的在于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針對不同的歷史時期,具體要求也不盡相同?,F階段,我國正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急需一批適應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需要,具有創新意識、創業能力的創新型人才。而創新創業教育著眼于開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獨立性、敢為性、堅韌性、克制性和合作性等個性品質,以創新、創造、創業性人才為教育的根本目標[4],是滿足新時期社會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的結合,一方面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改革創新時代精神,另一方面也為思想政治教育賦予了時代意義和現實色彩。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具體實施

用思想政治教育指導創新創業教育,要求我們在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礎上充分考慮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與特征,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提升其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指導作用。

(一)弘揚艱苦奮斗精神

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精神財富,一直以來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艱苦奮斗精神也是創業者必備的素質。創業的道路艱苦而漫長,它不僅需要開拓創新的勇氣和切實可行的計劃,更需要腳踏實地、吃苦耐勞和扎實肯干的務實精神。如若創業者缺少了艱苦奮斗的作風,會在創業路上舉步維艱,不僅很難獲得成功,甚至可能失去奮斗目標,偏離人生航向。所以,弘揚艱苦奮斗精神是創新創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是,弘揚艱苦奮斗精神絕非鉆牛角尖,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發揮思想引導效能,讓大學生了解到,需要通過一系列的知識與技能培訓,發揮自己的專業所長,利用社會需求與市場經濟發展的動態變化來推陳出新,將知識與研究化身成能夠創造經濟效益的實物,才能成為社會價值的創造者[5]。

(二)激發創新創業意識

近年來,就業難的問題隨著畢業生人數的逐漸增多愈發凸顯。在國家實施創新戰略的大背景下,自主創業成為緩解就業壓力的有效途徑之一。但僅依靠大學生自主形成的創業意識,難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用思想政治教育指導創新創業意識的形成,應當成為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課題。相較于求職就業,自主創業對創新精神、主體意識等意志品質有著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們應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激發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磨練創新創業所需的意志品質,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在創業活動中所承擔的主體地位,用人才軟實力助推創新硬實力的發揮。

四、結語

21世紀是創新的世紀,創新的世紀需要創新的人才,創新人才的培養需要創新的教育。高等學校應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的有效模式,著力培養道德優良、專業過硬、勇于創新的高品質人才,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張開芬,黃彬.90后青年成長環境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2009,11.

[2]陳永利,呂媛.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論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06.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 2004,10.

[4]于曉.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J].思政教育,2015,4.

[5]李國輝.淺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教育的結合路徑[J].傳承,2015,07

猜你喜歡
聯系創新創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淺談平面圖與立體圖的思維培養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影響因素及路徑探索
新常態下系列化、規范化、創新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