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如何繁榮群眾文化生活

2015-07-12 08:34吳紹祝尤溪縣文化館365100
大眾文藝 2015年3期
關鍵詞:群眾活動建設

吳紹祝 (尤溪縣文化館 365100)

淺析如何繁榮群眾文化生活

吳紹祝 (尤溪縣文化館 365100)

近年來,各地緊緊圍繞“文化民生”建設,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基點,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使地區文化建設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在此基礎上,我們應繼續將改善和提升民生與繁榮發展地區文化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加大投入,挖掘潛力,積極搭建群眾文化活動平臺,使基層人民群眾能有施展藝術才華的舞臺,讓群眾文化生活更加豐富,文化活動舞臺更加廣闊,為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繁榮穩定起到積極地促進作用。

繁榮;群眾;文化;生活

一、增加文藝演出頻率,加大文化精品創作

各地區應將文藝演出活動納入到民生工程范疇內,并制定相關的保障措施;地區財政要保證各地演出??盥鋵嵉轿?,購置文藝演出下鄉演出車,配備專業的流動舞臺車。對于演出效果,文化部門要派專人進行跟蹤統計、隨機抽查,對每場演出要進行群眾滿意度測評,明確要求觀眾滿意率不足95%的不再給予演出補助。地區政府要把文藝演出下鄉活動放到‘文化惠民’的高度來重視,構建演員送戲、群眾看戲、政府買單的機制,使得劇團得發展、群眾得實惠。文藝演出的形式要多種多樣,包括原創的歌曲、舞蹈、小品、音樂快板、樂器表演,等等。其中,富有本地特色的節目尤為群眾喜聞樂見。

文藝演出活動的精彩放送離不開文化精品的創作。文藝工作者要始終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和“三貼近”原則,進一步深入挖掘當地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資源,用心選材、潛心創作、激發原創能力,多誕生接地氣、有特色的精品力作、傳世佳作。要努力打造文化品牌,充分挖掘、保護和利用好當地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和大竹特征的文化品牌,以形成獨特的文化符號。凡是能夠成為文藝精品的,必定是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統一為一體的作品。這就要求藝術家們在日常的創作工作中,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作出更多與人民感受、趣味、激情相一致的作品,并學習掌握創作規律、潛心創作、反復打磨,發動更多的人參與文藝工作,以反映當地改革開放、轉型升級的亮點和感人的內容。

二、加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力度

各地區在群眾文化建設方面要加大文體設施的建設力度,改善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條件,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如以鄉文化中心為依托,在街區建立鄉文化大院和休閑娛樂健身活動中心,組織開展籃球、乒乓球、羽毛球、老年健身、象棋、麻將、廣場舞等比賽活動,使農民群眾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享受到豐富的生活樂趣,感到生活的愜意和身心的愉悅;建立文化大院,設置文化書屋,建立農村圖書館,讓人民群眾和青少年學生利用農閑和周末時間到圖書館學習知識豐富精神營養。文化活動的廣泛開展對該鄉精神文明建設、思想文化建設及鄉域經濟的發展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大力建設以市博物館、圖書館、藝術館、美術館和大劇院為代表的市級文化設施建設,集中展示地區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的發展成就和美好愿景。為了給群眾文化活動提供便利,還要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改善服務形式,如在圖書館開展國學講堂,在美術館舉辦名人畫展;不斷加大基層文藝骨干培訓,建立群眾文化輔導員制度;組建包括戲曲、舞蹈、書畫等方面的專業文化志愿者隊伍,開展舞蹈、器樂、話劇等文化藝術講座及交流活動;設立文化教育實踐基地,建立“中外藝術交流研究中心”,定期與世界各國進行書法、繪畫、藝術品展覽等文化藝術交流,策劃開展劇院公眾開放日等活動。

三、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為繁榮群眾的文化生活,各地要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在春節、元宵節等節假日期間,可組織開展元宵節民間文藝展演、慶祝建國國慶文藝調演等大型文化活動,構建全市文化活動的亮點;開展廣場舞、草根演出、百姓春晚、農民文化藝術節、書畫展等有規模的群眾文化活動;打造文化街廟會、特色文藝演出、比賽等特色文化活動品牌,使更多的普通老百姓走上舞臺,由欣賞者變成參與者;堅持以文化惠民為平臺,以送戲下鄉為載體,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農村、進企業,大力推進 “百場演出下基層”,組織開展開展“一村一月一場活動” “一村一年一場戲”“基層群眾運動會”“我要上春晚”“民間文化帶頭人選拔”等文化惠民活動,大力提升電影放映整體水平,多放映基層公益電影,全面啟動中小學影視教育活動,從而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讓廣大群眾樂在其中。

四、大力推進文化產業建設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提高,文化產業應運而生,這使人們得以享受著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服務。各地要堅持把發展文化產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途徑,注重發揮特色文化產業優勢,使得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建設成效明顯,實現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我們應抓住改革發展的重大機遇,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要對地區的特色文化資源進行保護和開發,著力推動文化產業和文化企業的創新,支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構建以原創作品為核心的產業鏈,打造具有地區特色的文化品牌。相關部門要加強對文化市場的管理,鼓勵文化創意企業整合資源、開拓市場,進一步豐富群眾業余文化生活,激發群眾對文化消費的熱情,繁榮當地文化市場,加強團隊和人才的培養,要對企業進行科學管理,著重強化企業的宣傳推廣能力,不斷提高企業在市場環境下的競爭力。目前,全國各地區的文化產業升級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演藝娛樂產業的原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藝術培訓產業已經走上了規?;l展之路,工藝美術產業漸次形成了特色優勢,動漫產業在科技創新方面屢屢突破,文化旅游休閑產業也展現出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總結

為提升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不斷拓寬群眾文化活動的多樣性,我們應繼續以文化惠民為著力點,大力實施民生實事,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建設和服務水平,繼續推進完善縣、鄉、村三級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力度,通過新建、擴建、改善基層文化陣地,不斷豐富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形成了以文化館、文化站、文化活動室、圖書室、農村文化陣地為主題的多樣化基層文化建設格局;積極開展文化惠民活動,不斷拓寬群眾文化活動的多樣性,切實增強文化工作者隊伍自身建設,進一步提升地區文化內涵和城市形象。文化是一種力量,更是一種精神,如今隨著民眾生活的發展,文化更是一種需求,而且是最大的需求,通過發展文化事業,推動經濟社會各方面事業的發展,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1]程曉東.淺談新時期群眾文化建設[J].廣西大學學報,2008(1).

[2]苑咪博.淺談社區群眾文化建設[J].中國科技縱橫,2009(10).

[3]杜學祿.淺談新時期的群眾文化建設[J].祖國,2014(6).

[4]李亞華.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對策及發展方向[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1).

[5]葛敏.新時期如何進一步繁榮發展群眾文化的思考[J].大陸橋視野,2008(5).

猜你喜歡
群眾活動建設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多讓群眾咧嘴笑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