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與農村文化養老并駕齊驅
——十堰市文化養老的經驗談

2015-07-12 08:34湖北省十堰市群眾藝術館442000
大眾文藝 2015年3期
關鍵詞:十堰市民歌養老

秦 黎 (湖北省十堰市群眾藝術館 442000)

城市與農村文化養老并駕齊驅
——十堰市文化養老的經驗談

秦 黎 (湖北省十堰市群眾藝術館 442000)

隨著“銀色浪潮”的悄然來臨,中國正步入老年化時代。養老問題正成為一個必須正視、亟需完善的公共問題。如今人口流動問題已成為社會的普遍現象,子女大多不在膝下,政府、社會或家庭在為老年人提供物質贍養、生活照料之外如何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和情感慰藉的需求將是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而新形勢下的文化養老建設給社會帶來的和諧安寧正是我們擺脫困境的不二之選。筆者現就十堰市文化養老的典型經驗做如下論述。

一、現狀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鄂、豫、陜、渝毗鄰地區唯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總人口350萬。 據統計,十堰市目前有60歲以上老人44.91萬,占全市總人口的13.38%。其中,十堰城區60歲以上老人12.89萬,占城區人口數的16.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12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2個百分點。這表明,十堰已進入老齡化社會。

二、市、縣、鄉村文化養老的典型經驗與探討

1.群體互動滿足城市文化養老需求

今年8月,由十堰市老齡辦與市文體局共同舉辦的十堰市第一屆中老年才藝大賽就是通過中老年朋友自發廣泛的參與,充分發掘中老年朋友自身擁有的各種才藝,為大家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和相互學習交流的良機。這個活動提醒了人們對老年精神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視,營造了促進老年人健康的社會環境和氛圍,提高了老年人生活、生命質量,全面展示了當代老年人熱愛生活、蓬勃旺盛、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和敬老愛老的社會風尚,“欣逢盛世精神爽,老樹逢春更著花”。老齡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堅持“老有所樂、文化養老”的老齡工作方針,使這次活動起到帶動作用,這種“文化養老”理念和典型經驗十分及時,體現了養老理念的與時俱進。

近幾年來,十堰市城區和各縣市城鎮街道辦事處,涌現出了一批老年秧歌鑼鼓隊、武術健身隊和琴、棋、書、畫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帶動了廣大居民參與社區文化活動,促進了和諧社區建設。茅箭區12個街道辦事處30多個居委會,都有社區文化活動場地,每天早晚開展社區文化活動,為構建和諧社區增添了活力。

但是我們還應當看到“文化養老”應成每位老人的基本福利。要真正實現這一愿景,亟需政府統籌謀劃,相關部門聯手協作,配套措施及時跟進。譬如:政府需出臺靈活機制和優惠政策,開放公共服務領域,滿足老人健身、娛樂之需;健全制度、完善措施,跟蹤保障老年人的活動安全等等。為此就需要全社會共同行動起來,搭建文化養老平臺,這個平臺應當由政府、社會組織、家庭應結合自身實際,積極為老年人“文化養老”組織、實施、創造條件,在滿足“老有所養”“老有所醫”的前提下,逐步改善“老有所教”“老有所學”的環境,最終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學有陣地,樂有載體”。文化養老體現方式多種多樣,老人們要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文化養老方式。

2.地域特色保障農村文化養老

隨著黨的富民政策的逐步貫徹落實,十堰市農村文化建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農村文化養老建設也隨之蓬勃發展起來。十堰市是湖北民俗文化資源大市和富礦,是我國中西部結合部古文化沉積帶頗具代表性的一個地域文化點,全市農村文化底蘊豐富,博大精深。

近些年,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不斷發展,房陵文化、武當文化、漢水文化等民俗民間文化挖整搶救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房縣農村會唱民歌、會講民間故事5萬余人;有民間嗩吶手300多人;有民間打擊樂班子200多個,民間樂手2000多人;全縣挖整民歌3萬多首;己編輯《房陵鑼鼓歌》《門古寺民歌》等5本書,鄖西縣己編輯民歌5本;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也收集編輯了一批武當文化叢書。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促進了十堰農村民俗民間文化的傳承,也為農村老年生活增添厚重的一筆精神財富。

老年人做為鄉村民間藝術團隊的主力,主要是參與婚喪嫁娶(紅白喜事鑼鼓班子),他們亦農亦藝,各縣市區城區及重點鄉鎮還涌現出了一批專業民間藝術團隊,既弘揚和傳承了鄂西北地方特色的優秀民間文化,又活躍了農村文化生活。鄖縣有130多支農民自發組建的農民演藝隊,房縣有5個鄉劇團,自編自演,走村串院,表演民間花鼓、民間小戲、唱民歌等,為農村文化養老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在十堰市農村文化建設中,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以歌和講民間故事,寓唱于教,寓教育人。弘揚中華傳統文明,啟迪教育人們構建和諧社會。如《勸君要行孝》《家和萬事興》《和為貴》《妯娌勸和》《孝敬公婆》等內容的民歌和故事,使優秀傳統文化和孝道理念得到宣傳和弘揚。還用人們喜聞樂見的船燈、民間演唱歌頌孝道文化、尊老奉親、和諧家庭等,于歌于樂,于歌于農村精神文明創建中。

十堰市命名首屆“民間藝術大師”,經各地推薦申報,確定的“民間藝術大師”有5位都是古稀以上的老人。十堰市大力支持和鼓勵民間藝術大師開展民間技藝傳承活動,推動了全市民間藝術的保護和傳承。其中,對藝人們給予相應的資金扶持,他們都是文化養老的踐行者。其中民歌大王姚啟華老人每年開展培訓傳承活動在6次近百人參與,義務參加各項文藝活動760多場次。先后被韓國、法國及國內26家電臺和49家新聞媒體報道,2009年他所唱的民歌被美國好萊塢影視城拍成圣山下的民歌專題片,用7種文字語言在國內外播出,被專家稱為民歌活化石,他為燦爛優秀的呂家河民歌傳承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誠如鄖西三弦傳承人查茂華老人所說:“我現在要與時間賽跑,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為社會、為人民留下更多的文化財富,這也是我創作的精神支柱”。由此看來文化養老對提升老年人的生命質量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各縣市區還結合推廣竹山縣創建“十星級文明農戶”經驗,將農村文化建設與創建“十星級文明農戶”活動結合起來,推動文化養老的發展,把實施“扶貧、信用、生態、文化、平安、健康六大工程”作為創建的載體和手段,堅持用先進文化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并在評選“十星級文明農戶”的基礎上,開展“十佳村民”“十佳婆媳”“十佳丈夫”等評選,把農村文化建設與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具體的創建活動之中,使農民群眾在參與中受到教育,以倡導文明鄉風。這些舉措為文化養老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因農村空巢現象和留守現象比較嚴重,加強孝道文化的宣傳教育是現階段農村文化養老的關鍵一步棋。

目前新農保的實施解除了農民的養老之憂,切實保障了農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緩解了養老高峰期的壓力,參保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加之法律援助中心努力為弱勢群體提供的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使得農村老年人有了文化養老的現實途徑和保障,在今后的一個時期內,農村文化養老這個系統工程將會在政府的作用下,健全政策、深化體制,積極探索出多種途徑、多種方式的文化養老模式。

總的來講,“文化養老”對增強社會凝聚力,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城市和農村文化養老的平衡發展是提高全社會幸福指數的有效途徑,相信通過廣大群文工作者及相關部門的努力,會提供更多公益的、均等的、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務,不斷完善文化養老模式,為“銀色浪潮”撐起一片人文關懷的天空。

猜你喜歡
十堰市民歌養老
養老生活
《寶藏》通聯站展示之窗 湖北省 十堰市
“先勸后罰”,該贊!
Eddie the Eagle
民歌一樣的小溪(外二章)
藤縣水上民歌
養老更無憂了
中呂 十二月帶堯民歌 十九大勝利閉幕
以房養老為何會“水土不服”?
Natural Environment in My Hometow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