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文化館的發展

2015-07-12 08:34來賓市興賓區文化館546100
大眾文藝 2015年3期
關鍵詞:服務體系文化館輔導

黃 丹 (來賓市興賓區文化館 546100)

淺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文化館的發展

黃 丹 (來賓市興賓區文化館 546100)

文化館作為政府設立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是當地群眾的活動、輔導中心,是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中堅力量。文章從加強基礎文化設施建設、隊伍建設、數字化建設、創新發展思路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與闡述,以提高文化館的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使其真正成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龍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館; 加強;建設;培訓

文化館作為政府設立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是群眾文化方向的引導者,是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生活的主陣地,是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中堅力量。在當前形勢下,文化館應以免費開放為著落點,以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為工作第一要務,建立一個全民覆蓋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使文化館真正成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龍頭”,讓廣大人民群眾真實地體會到免費、公平、便利的基本文化服務。

一、加強基礎文化設施建設

文化設施建設是新時期文化館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載體,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物質基礎,因此要加大設施基礎投入,完善文化館的硬件設施,使其具備較高的知識含量和技術含量,讓文化設施最大限度地為社會服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我區文化館以來賓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契機,結合區域實際,進一步完善和更新文化服務的基礎設備設施,設置了排練廳、多功能廳、培訓室、展覽廳、電子閱覽室、非遺展示廳、老年文化活動中心、農民工文化活動中心等14個免費開放廳室。隨著功能的建設齊全,既能滿足各種培訓講座、舞蹈排練、文藝演出等各種服務需求,同時也成為廣大群眾參觀學習的重要窗口,為群眾提供一個設施完善齊全、環境優美有序的活動場所。

二、加強隊伍建設,注重人才培養

要抓好文化館建設,就是要高度重視文化人才的重要性。群文輔導工作開展的好壞關鍵在人才,人才是第一要素。

1.文化館干部素質和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群眾文化活動的質量好壞。因此作為群文工作者,要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增強工作責任感和虛心向單位的業務骨干請教,刻苦鉆研業務知識,不斷學習掌握各門藝術,如音樂、美術、舞蹈等,具備良好的藝術修養,盡量做到“一專多能”;有經驗、業務精的業務骨干,要做好傳、幫、帶的工作,形成新手好學、老手樂帶、共同進步的良好局面。

2.抓好文化館文藝骨干的培訓工作。通過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提升他們的管理輔導水平,以達到提升群眾文化輔導的整體素質為目的。一是“請進來”,聘請一批表演藝術家、舞蹈藝術家、書法家等群文專家到文化館開展文藝骨干的培訓和交流活動;二是“走出去”,到各地去學習先進的文化服務模式,開拓大家的視野,學習同行先進的經驗,全面提高文化館工作者的思想素質、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通過培訓、績效獎勵、職稱評聘、評優創先等手段調動文化館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提升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三、創新發展思路,拓寬服務半徑

文化館要拓展思路,創新服務模式,充分利用文化館自身場地及街道、社區、鄉鎮文化站的文化活動場地,創造以文化引領為支撐,以技能知識提升為推動、以心理塑造為突破的文化服務形式,擴展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率。

1.發揮陣地作用,營造文化氛圍。一是文化館要充分發揮群眾文藝輔導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圍繞群眾文化特點辦好各種培訓班,不僅提高群眾的知識文化水平,還能提升文化館的社會形象。二是向群眾推薦一些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優秀文藝節目和一批當地的文化藝術名人,不僅提高群眾的審美情趣,同時充分發揮名人效應作用開展工作,力爭出精品、出人才,創品牌,讓群眾真正享受到優秀的文化成果。例如:我區文化館通過對文化資源進行整合,展示我區書法名家何世富的竹刻作品以及民族特色布伢文化、壯族師公戲等文化物品系列,打造我區的文化品牌,使我區文化走出廣西,聞名國內,走向世界。

2.大力開展文藝輔導培訓。采取“請上來”和“送下去”相結合的文化服務配送模式,一是“請上來”,聘請群文專家上課,邀請各行政村的農民文藝骨干到城區進行文藝培訓和交流,通過集中辦班培訓,培養一批農村文藝人才和藝術團隊,推動農村群眾文化的發展。二是“走下去”,進行輔導培訓。建立文化館文藝輔導小分隊,實行包片包點下鄉進行培訓,在培訓過程中,明確責任分工,落實、分配具體的輔導任務,確保文藝輔導質量,逐步從教文化到送文化、種文化的服務形式轉變。例如,我區文化館積極開展流動文化服務,各功能室實行一周預約制,讓群眾文藝隊制定培訓時間,根據基層群眾的時間安排,因人而異,因地制宜,采取分組分片分批下基層開展輔導,不僅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文藝骨干,同時增加了文藝愛好者的專業化知識,使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舒適地享受到免費文化大餐,推動文藝事業的發展。

3.依托傳統節日,重大慶典活動和民間文化資源,充分挖掘有地域風情和文化內涵的特色文化資源,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民俗文藝匯演活動。如春節、壯族三月三、廟會等節日,開展歌會、書畫展、慶典演出等多種形式的文藝活動,不斷激活群眾的文化生活,使文化延伸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活躍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區文化館在壯族“三月三”歌圩日舉辦了山歌王邀請賽,民間傳統斗雞、斗牛比賽,拋繡球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讓廣大群眾感受到壯家特色文化的魅力。

四、推進數字化文化館建設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網絡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以前在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如網上購物、網上聊天、網上游戲等。因此文化館應順應時代發展,利用網絡文化互動性和開放性的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藝術展示文化活動,弘揚傳統民間文化藝術,不斷增強民間藝術的影響力。例如:在網站設立專門的版面舉辦各種文化展覽活動,收集一些名家講座的視頻,音頻等供用戶下載或者在線學習,使群眾享受文化服務更加方便、快捷。還可通過電子閱覽室、網絡系統的建設,運用網站、手機短信、微博等平臺,與市、街道、社區網絡互聯互通、共建共享,了解群眾的文化需求,方便快捷地為人民群眾提供咨詢、進行輔導,突破時空、場館、受眾的局限,加大資源整合利用,降低服務成本,為群眾提供豐富、便利、均等、全覆蓋的公共文化服務。

總之,在落實科學發展促進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文化館應以優質創新的服務,吸引廣大群眾走進文化陣地,以豐富的文化產品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真正實現文化發展全民參與,文化成果全民共享,使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

[1]莊麗敏.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初探[J].黑龍江史志,2010(8).

[2]黃穎峰.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文化館建設[J].絲綢之路,2011(20).

黃丹,女,壯族,廣西來賓,理學學士學位,廣西來賓市興賓區文化館,研究方向:群眾文化。

猜你喜歡
服務體系文化館輔導
建設門診“老年友好型”服務體系的實踐與探討
智慧出行,智繪未來——新一代出行服務體系構建與實踐探討
尋訪呈貢非物質遺產文化館
楊艷麗老師輔導的日記畫
“自然態”科技創新輔導之無心插柳
章堰文化館
黃歡歡老師輔導的日記畫
新形勢下少兒快板輔導研究
大愛有光
“三效合一”構建現代農業服務體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