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頭“以情悟道”之途的晴雯與黛玉

2015-07-12 08:34淮北師范大學文學院235000
大眾文藝 2015年3期
關鍵詞:晴雯大觀園曹雪芹

吳 迪 (淮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235000)

石頭“以情悟道”之途的晴雯與黛玉

吳 迪 (淮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235000)

《紅樓夢》里石頭“以情悟道”,大觀園眾多女子以不同系列進入石頭悟道之途,且“晴為黛影”之說,早已有之,我們認為黛玉和晴雯屬同一系列。文章從她們的言談與性格、本真中人性復歸的別樣模式、石頭悟道之途的兩個階梯以及情深緣淺石頭始悟等方面來探討,并進一步探究曹雪芹在這三個人物形象身上所進行的那個時代哲思。

石頭;以情悟道;黛玉;晴雯

如果說石頭“以情悟道”,黛玉、晴雯則是兩位石頭悟道之途用“情”至濃之人,一個其所愛之侍兒,一個其所愛之女子,石頭為何如此傾心情濃,依石頭自己的解釋,她們必是那水做的、純潔不俗的女兒才能入眼。

在《紅樓夢》中,黛玉相貌的特寫是寶玉出場時,從寶玉眼中而出;而真正對晴雯這個俏丫頭的特寫,是在抄檢大觀園時,從王善保和王夫人口中道出,“水蛇腰、削肩膀兒、眉眼又有些像林妹妹、像個西施樣子”,“晴為黛影”的由來,從這些詞眼中足以窺探出容貌的相似之處。而對林黛玉和晴雯的相貌評價,全書中,有一人對二人的模樣兒各有一句話陳述。第三回“接外孫賈母惜孤女”中,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量了一會,便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人物,我今日才算見了!”1第七十四回 “抄檢大觀園”中,鳳姐道:“若論這些丫頭們,總共比起來,都沒晴雯生得好?!?

細想,鳳姐的這兩句話,在曹雪芹創作時,其分量也是不一般的,群芳爭艷的大觀園眾女子中,讓鳳姐單表這兩支花,不能不說,曹老對這兩位姑娘的偏愛。而眉眼相似,只是表面而已。石頭情濃此二人之處,必定還不止于此。我們要究其內在,不為外表遮蔽。不難看出,曹雪芹筆下對黛玉、晴雯人物形象刻畫的尖新。首先是各自性格中的傲;其次是各自縱性情的真;再次是同以死的悲結局收場。石頭悟道之途與此二女子情深緣淺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這種千載憾事若說價值,在于從此亦最終石頭始于情,終于悟。

一、愛使小性、幽默戲謔的傲者

黛玉、晴雯的言談和性格,是其魅力所在,這是石頭為之情濃緣由之一。再聚焦一下,一個小姐里的孤傲者,一個奴仆里的傲視者。

黛玉孤高自詡,目下無塵?!镑煊褡髟娛浊恢?,做人卻是眾矢之的。原因在于她與人群隔絕,孤芳自賞而又目下無塵??瘫〉难赞o破壞掉所有的人際關系,即便她是用口在表達對世俗的嫉恨,人們也不能寬容她,換來的是大家共同的指責,認為她是‘心胸狹窄’‘尖酸刻薄’‘使小性兒’的妒忌?!?寶玉的奶媽李嬤嬤就說過:“真真這林姐兒,說出一句話來,比刀子還尖呢”。小紅說黛玉:“嘴里又愛刻薄人,心里又細”;寶釵也說:“更有顰兒這促狹嘴”。她的孤傲就潛藏在這尖酸小性上。尖酸刻薄、促狹嘴致使不討眾人喜歡,不被眾人理解。眾人的不喜歡、不理解,突顯了她孤傲。她雖身體面龐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風流態度,其實這是黛玉瘦薄身體下精神的充實與厚重,這充實與厚重,讓她在不被眾人寬容的環境下,自有脫俗的風骨;與之相比照的容貌豐美的寶釵,雖受眾人偏愛,但終究在那叛逆的石頭眼里是俗物。曹雪芹在小說中通過她的不被理解,來展開天人隔絕的荒蕪,以及天人尋求對話的渴求,象征那個時代天人不能合一的不和諧,以林黛玉的曠世孤獨,來寄托自己的孤獨的真心,展現那個時代的士人精神不能解脫和超越的困惑,宣泄那個時代文人的煩惱,

晴雯“身為下賤”,卻“心比天高”,身為奴才,心無奴性?!八荷茸幼髑Ы鹨恍Α?,晴雯的四次冷笑,夾槍帶棒,似惱寶玉又似惱襲人的一番爭嘴,以她獨特的方式,維護自身人格尊嚴,警覺的守護著自尊。對那些“作粗活使喚”的仆婦們的毫不留情面,如對寶玉奶娘的蔑視,和春燕娘吵架、要“攆出”芳官的干媽;對同等地位的丫鬟的經常冷嘲熱諷,反唇相譏,冷嘲襲人討好王夫人的溫順,熱諷秋紋得到王夫人賞賜的幾件舊衣裳的沾沾自喜;對寶釵的抱怨,“有事沒事,跑來了坐著,叫我們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覺”,這就是晴雯的傲骨。 正是這潑辣的性格、尖刻的語言,使她“誹謗生”,最終抄檢大觀園后被逐出。晴雯垂死時,她剪下自己的指甲,脫下貼身穿著的舊小襖給寶玉,而且說:“回去他們看見了,要問,不必撒謊就說是我的。既耽了虛名,越性如此,也不過這樣了”。晴雯的傲骨,讓石頭看到不同于黛玉的社會另一階層情物態與精神狀況,身處下層社會的她,依然綻放著她的生命色彩。這應是曹老通過不從階層的兩女子展開對那個時代的全面思考。

二、本真中人性復歸的別樣模式

黛玉、晴雯凸現傲,同時也呈現了她們性情中的真。笑罵由人,灑脫做人。黛玉“葬花”“焚稿斷癡情”,晴雯冒著風雪為寶玉貼“絳蕓軒”“撕扇子”“病補雀金裘”,大觀園“假語村”中,這兩個“真性情”的女子,此真是本真,本我,最是自己。

首先,黛玉、晴雯,最是向往那自由之人,任憑個性自由發展,不拘束禮教與世俗。她們會罵人,會鬧小性,不討任何人喜歡,只為做自己。按自然天性來立身處世,愛說就說, 愛笑就笑, 愛惱就惱, 從不做假作奸虛偽待人。在大觀園眾人眼中,她們不合禮規,小姐做的不賢淑、大方,奴才又沒有奴才的樣兒,但這卻是最本真的自己。毫無心機、單純可人,可能正因為此,石頭才會傾心此二人。

如今世間的男子都道寶釵賢惠溫婉,我獨憐顰兒無依無靠。寶釵心機之深,沁芳亭一句顰兒便足矣??吹谨煊褶陕鋵氣O管教自己不該看禁書這一節,突然明白黛玉并非是個不懂世故只懂悲秋傷月的傲氣小姐,只是不屑道破了寶釵向來習慣的虛偽。寶釵“罕言寡語,人謂裝愚,安分隨時,自云守拙”?!把b愚”“守拙”可見虛偽,而黛玉和晴雯可謂最真誠之人。那晴雯是何許呢?晴雯是超越時代的人物?!凹确侨宋?,亦非山水,不過是水墨滃染、滿紙烏云濁霧而已?!狈侨朔巧剿?,真可謂是芙蓉花神了。所謂超時代性,是她的不合時俗,格格不入,這恰是她人性的復歸方面的華麗呈現。再聚焦一下,晴雯,大觀園中一個普通的丫鬟,命里烙印上的奴仆身份,但是她敢于打破奴仆的界限。單單從晴雯的自尊自愛,不甘愿那下賤的奴仆身份,不一味的自

賤媚上,截然不同襲人一類丫鬟,也足以寶玉另眼相待。

黛玉、晴雯在眾人面前如此,在寶玉面前就越性不必隱藏自己性情中的真?!镑煊駥矍榈淖非?,是一種心中只有寶玉,而不計其他利害的追求。她從未想到要去迎合外祖母、舅母,以博取她們的歡心與支持,也沒有想到要以何種方式去塑造自己在寶玉心目中的形象,而是任從感情的驅使,將自己的聰慧靈秀、純潔無暇以及偏窄、尖刻、小心眼等優缺點,毫不掩飾的袒露在寶玉面前”。4而晴雯也是這樣的豐滿人物,不會刻意掩藏自己的缺點。所以大家都道襲人溫柔和順,似桂如蘭。但襲卿卻是個沒有自我之人,人是那人,卻無那人本該有的性情,而晴雯卻是有血有肉。倘若寶玉那窩心腳踢在晴雯身上,不是襲人身上,不知作者又該如何描繪一個伶牙利嘴的俏晴雯,進而突顯晴雯的真性情。只可惜,踢在斷斷無任何反抗的,只有承受脾性的襲人身上。

有些人能清楚地聽到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并以此行事。這些人要么變成了瘋子,要么成為傳奇。細想,晴雯和黛玉應該本想做個像梭羅一般從容的人,卻不小心做了個像尼采一樣的瘋子。瘋子也許是人,而所謂的人卻有可能已是瘋子。在生活的這一堆爛泥中,人越陷越深。最終迷失自我,失去本真。人這一輩子,我們相同的是:“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那個土疙瘩,煙云過后,我們都要在那長眠,所以,在世間必須真真切切的走一遭,活出自我,呈現獨立人格的崇高與壯美,守住高潔的靈魂。這必定也是曹老心中對士人的人格寄托。

三、石頭悟道之途的兩個階梯

黛玉晴雯的孤傲與本真中人性的復歸,正是寶玉所以情濃之處,這是因為此二人是石頭可進行精神上溝通的兩女子。寶黛之間的對話及點滴事情上流露出的,都是精神的溝通。寶玉與晴雯間最精彩的一段是,撕扇子引來寶玉“愛物論”的對話,是他們超脫世俗物質的一種感情上的精神溝通,相投的性情,相同的叛逆世俗,才能成全這打破隔閡和諧的對話,達到天人合一,有這和諧的精神上對話。如果說寶釵、襲人是石頭悟道之途上超越世俗物質的階梯,妙玉的“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及一些小尼姑不是決絕的段塵緣,粘連著世俗紅塵,最后也終究是個“檻內人”的結局,是石頭悟道之途修心性的階梯,那么晴雯、黛玉是石頭悟道之途上精神的階梯。

石頭與晴雯黛玉的情,讓他走上精神解脫的境界,讓石頭的悟道之途更無半點塵世的牽絆。

魯迅說過:“寶玉在繁華豐厚中,且亦屢與‘無?!]面,先有可卿自經;秦鐘夭逝;自又中父妾厭勝之術,幾死;繼以金釧投井,尤二姐吞金;而所愛之侍兒晴雯又被遣,隨歿。悲涼之霧,遍被華林,然呼吸而領會之者,獨寶玉而已?!?寶玉自始至終,都在動情-情深-情濃-情極-情歿中循環往復。石頭對大觀園眾女子的情,無論情深情淺,但是眾女子總逃不過三春去后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的下場,到頭來都是夢一場,

四、情深緣淺的石頭所悟

晴雯、黛玉,都沒能在他化成一股輕煙之前,同看著他,守著他,留他一個在茫茫塵世。她們的離去,從第九十八回苦絳株魂歸離恨天后,寶玉瘋瘋癲癲的言行中就可洞明,石頭在此世上是再無人可以理解、懂他的了。石頭的瘋癲就是天人不能合一,不能溝通的一種混沌狀態。終于,石頭漸悟,放下情執。

脂硯齋在第二十一回的批語,“寶玉之情,今古無人可比,然寶玉有情極之毒”。6何謂情極之毒,依脂硯齋的觀點是,情到極處,變為無情,最后“懸崖撒手”,但我們認為這情極之毒不是無情,反而更是情濃、濃情的展現?!皯已氯鍪帧笔菍κ篱g之情有所感悟,既已經感悟,就是已經對情看的通透,達到深悟。寶玉的出家,是對人生相的一種悟,不執念于情,最后求得人生的圓融。

一個抱屈夭風流。晴雯的早逝,一方面,在曹老行文敘述中,第一個判詞就是晴雯,現在晴雯早死,那么,我們可以認為這是預示,是萬艷同悲的開啟。正如秦可卿的死,預示整個家族的興衰。另一方面,“晴為黛影”,晴雯早夭,已是情深緣淺,對木石姻緣的伏筆。首先,賈家上下對“黛影”晴雯如此,其次撿抄大觀園對王夫人的刻畫,再接下去黛玉成為賈府的媳婦是斷斷不可能的。最后,是寶玉在世間缺了兩個精神上的溝通者。晴雯的離去,顯然已阻斷了寶玉對話的愿望。至此,寶玉已悟。并寫下《芙蓉女兒誄》來宣泄這無人可訴諸,無處寄哀思的心痛、凄涼感。這篇誄文,我們說不止于僅祭晴雯,祭黛玉,祭大觀園眾女子,我們認為是曹雪芹借寶玉之筆祭自己的時代。

晴雯過后,曹老帶著石頭有機會傾心聚焦黛玉。一個魂歸離恨天。一往情深深幾許,而今斯人獨去。今古恨,幾千般,難為情深緣淺是悲歡。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時,黛玉那支簽面上一句舊詩, 道是: 莫怨東風當自嗟?!标懹蔚摹垛O頭鳳》也有“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辈皇菛|風惡,也莫怨東風,而是人空瘦,看不透。黛玉之死,可以說整個《紅樓夢》已經到了夢醒之時,石頭經歷此夢,以黛玉之死來點破此夢,萬境皆空,從而讓石頭完成始于情,終于悟的人生體驗之路。

五、結語

《紅樓夢》一方面是在揭示人生真相的冷酷,追問人生的終身價值。老子曰:“人之大患,在我有身”,莊子曰:“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那么終其一生,我們如何看待這患我勞我的身、形,這是曹老在《紅樓夢》中進行的哲學思考,對于如何超越人生,走向人性的解脫,曹雪芹是通過石頭去紅塵走一遭,決意的以情悟道,讓理深滲在情中來給我們他的回答。另一方面也是以萬艷同悲來為色空觀念做鋪墊,做注解。全面看空現實人生,將之還原于大觀園,在那里時時處處均應是以情悟道的場所,結果正如文章開頭《好了歌》所唱,與結尾處“只見白茫茫一片曠野,并無一人”,呼應的縝密而不突兀,

總結上面論述,可能對悟道來說,當華美的葉片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歷歷可見。黛玉、晴雯,這種風塵處的性情中人,流露的強烈生命意識,是那個空洞的世界的一種豐滿,石頭于悟道之途,應是成全石頭人生圓融的一種不容置疑的因緣。

注釋:

1.曹雪芹,高鶚著,啟功等整理.《紅樓夢》[M].北京:中華書局,2005.4:17.

2.曹雪芹,高鶚著,啟功等整理.《紅樓夢》[M].北京:中華書局,2005.4:579.

3.徐瑛.春夢隨云散 飛花逐水流 —— 寶釵、黛玉、晴雯、襲人性格管窺[J].《唐都學刊》,1997(02):45-50.

4.唐富齡.《<紅樓夢>的悲劇意識與旋律美》[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7):152.

5.魯迅.《中國小說史略》[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186.

6.鄭紅楓,鄭慶山輯較.《紅樓夢脂評輯較》[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260.

吳迪(1990-),女,安徽宿州人,淮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專業2013級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文藝學。

猜你喜歡
晴雯大觀園曹雪芹
曹雪芹與史鐵生的生命哲學比較
曹雪芹南游金陵說再考辨
敦誠的西園與曹雪芹
Values Education of Children from Teachers and Parents
《曹雪芹》:如同斷臂維納斯
晴雯之悔是在悔什么
大觀園
M的快遞
大觀園
大觀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