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好基層博物館陳列展覽工作

2015-07-12 08:34羅瑞明珠海市斗門區博物館519000
大眾文藝 2015年3期
關鍵詞:陳列展品文物

羅瑞明 (珠海市斗門區博物館 519000)

如何做好基層博物館陳列展覽工作

羅瑞明 (珠海市斗門區博物館 519000)

對于博物館而言要實現其宣傳教育職能主要依靠陳列展覽這一載體,可對觀眾開展信息的宣傳與教育工作。由此可知,陳列展覽工作的優劣在極大程度上與博物館自身社會教育職能的發揮存在密切關聯,因此意義重大。本文從多個方面探討基層博物館應該如何做好陳列展覽工作,現分述如下。

基層博物館;陳列展覽;藝術感

基層博物館若要宣傳與教育本地人文、歷史、地理以及自然則其基本形式為陳列展覽。當前博物館事業在不斷發展,且越多越多博物館實行免費開放政策,故而全國諸多城市都在對博物館予以新建或者改建,以適應新政策帶來的契機。傳統展覽陳列模式也無法滿足當下需求,需予以創新。對于基層博物館而言,只有做好創新與與時俱進工作,才能夠保證其陳列展覽與新時代需求相符,從而將其應有功能予以最大限度的發揮。

一、對于上展文物予以合理選擇

基層博物館主要通過文物對其陳列展覽內容予以展現,故而文物的選取意義重大,需注重以下幾點:

(一)緊密聯系于陳列展覽主題

上展文物必須息息相關于本土歷史發展,且能夠將本地歷史人文發展脈絡直接與貼切反映出來。即使文物再獨特、再珍貴,但是與本土文化沒有絲毫聯系,那也不應該入選,否則會影響陳列展覽的嚴謹性與專業性。

(二)需與陳列展覽類型相符

文物主要是對陳列展覽內容予以表現,故而在選擇時應該保證其精美性。陳列展覽類型不同,則文物的選取也不同。例如綜合性陳列展覽在選文物時其基本要求為將陳列展覽主題充分展現出來,而專題性陳列展覽則注重文物自身具有的系列性。

(三)盡量全面與系統

文物選取基本前提為與陳列展覽主題相符,而基于豐富內容角度可選取時期、地區、類型、體量、色澤、質地以及工藝均存在差別的不可移動文物、傳世文物以及出土文物等,并充分體現出其內涵、類型、價值、用途以及藝術特點等,進而增強展覽水平。

(四)與觀眾需求相符

由于不同地域的經濟發展與歷史文化均存在差異,故而民眾的喜好、傳統習俗以及知識層面均存在差異,因此在選取陳列展覽文物時需與當地民俗與文化傳統相結合,可將本土人文、自然以及歷史充分展現的亮點挖掘出來,以吸引觀眾,并激發興趣。

二、提升藝術形象

(一)展覽空間線條設置與擺放

形體構成主要通過點和面,基于宏觀角度整個展廳所有物品均可作為點,將點連接后便可構成線,既可為虛線亦可為實線。不同的線會讓人產生不一樣的感覺。例如若為透視線,近小遠大,有引導向前功能,可集中參觀者精力;若為放射線,近小遠大,可展開人情感與思維;若為波浪線則會呈現出節奏感,且有起伏變化。若弧線較凹則可集中于圓心并且有容納之效,凸的弧線則可向外反射并且拒納。組合應用各種線可在視覺上讓人產生錯覺。形主要由面的分割形成,面組合后成為體,在陳列中可配合使用點線面體,促使形體千變萬化,可將藝術才能充分發揮。形體在空間中存在,展品處于不同空間位置會讓人產生不同之感。展品在空間側邊、一角以及正中放置都會讓參展者出現不一樣的感覺。展品前方若空間比較大則會給人開闊之感,反之則會變得閉塞。在陳列博物館藏品時不能總是塞得過滿,而是要注重空間設置,可有效運用空間構成、平面構成以及立體構成等方法,使展品展示效果更優。

(二)確保展品的均衡性與對稱性

均衡與對稱主要指的是在博物館陳列展覽中展品組合是否具有穩定性。一般而言,若展品展示形式為對稱性則可給參觀者嚴肅、以及莊重之感,但是缺乏趣味性,較為呆板;若是均衡擺放也可提升穩定性,且變化性更強,給人類型多樣且生動活潑之感。因此,基層博物館在陳列展覽工作中要注重展品的均衡性與對稱性,二者均不可少,這樣會促使展覽更加有特色。若展品規模較大且較重,在布展時應于靠墻或者向下位置擺放;若展品屬于瓷器類或者陶瓷類,易損壞且易破碎,在陳列時不僅要注重穩定性,還要對其陳列方向予以考慮。對于書畫作品則在陳列展覽時要注重上下左右各個方向,不可倒置,不然會降低陳列展覽的水平。

(三)增強展品質感與量感

質感即文物質地給人質感,文物自身存在質地的不同,為提升質感可選用相稱的襯托材料予以烘托。例如對于新石器時期的文物可選用粗麻布作為襯托材料,對于金銀類文物則使用絨布或者絲綢作為襯托材料。在選擇襯托材料時不可過于注重材料價格,而是要注重使用得當,可將展品的質地美、形體美以及色彩美等充分展現出來,并在色彩上形成層次,這樣可有效提升基層博物館陳列展覽的藝術效果與氛圍,給參觀者以美的視覺享受。此外,要選取合理的燈光對展柜和展品予以襯托,切忌搭配相悖與各放光彩。

三、提升講解服務質量

對于博物館工作而言,講解工作是其重要組成一部分,講解員應主要發揮橋梁與紐帶作用,充分連接博物館與觀眾。講解員被喻為博物館的櫥窗與門面,是靈魂的工程師,重在對美與文明予以塑造。因此,衡量博物館工作好壞的標準之一為講解工作的優劣。有學者曾經說過,觀眾就像博物館中的藏品,屬于基本因素之一,不可或缺。對于博物館而言,其主要服務對象即為觀眾,故而觀眾被稱為博物館賴以生存的基礎。因此,博物館對待觀眾的態度應該像對待藏品一樣。若不考慮觀眾感受或者博物館陳列展覽時根本沒有觀眾蒞臨,則此博物館就對不起“博物館”的這個稱呼,或者在諸多方面存在不合格現象。這也從某種層面闡述了講解工作的重要性。講解工作若精彩絕倫則可使展覽增輝,二者之間存在密切關聯。故而博物館應選取優質宣講人員,并加大培訓力度,邀請專家從講解語言、眼神、手勢、姿勢、技巧、儀容儀表、表情等方面予以指導,并做好示范工作,促使講解人員專業水平提高。對于宣講人員而言需注意的是,觀眾群體不同則講解方法也需存在差異,講解時做到通俗易懂、耐人尋味、聲情并茂以及趣味橫生,增加展覽效果。

四、適當運用高科技產品,提升展覽情趣

在博物館中,展品的陳列展覽均處于靜止狀態,但是若整個展廳均為靜止產品,則難免會使觀眾產生枯燥感,令人頓感乏味。因此,在陳列展覽過程中可適當使用高科技產品,例如動畫制作、有聲音與圖片的錄像或者電視以及使用電腦制作而成的三維圖像等,可在極大程度上豐富觀眾視野,提升展覽趣味性。

五、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博物館而言,陳列展覽工作可直接體現其基本工作。陳列文物展品所展現的是該館的藏品水平;陳列體系體現的是該館研究工作的水平;展品陳列的藝術感則將形式設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充分體現,并豐富展品內涵;陳列展覽講解工作則將博物館宣教工作水平充分體現。而基于整體角度而言,陳列展覽所體現的是博物館管理人員的領導與管理水平。因此,在基層博物館中,要做好陳列展覽工作一定要與時俱進,積極創新,充分使用現代科技,并注重展品的藝術設計,以提升展覽的趣味性、藝術感以及內涵,使觀眾通過參展獲益。

[1]錢斌.關于榆中縣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幾點思考[J].絲綢之路,2009(12).

[2]劉長樂.淺談藝術規律在博物館陳列展覽中的運用[J].才智,2014(24).

[3]鄧里.淺談基層博物館陳列展覽的策劃和實施[J].萍鄉高等??茖W校學報,2014(1).

[4]荊惠梓.博物館的陳列展覽與觀眾研究——以北京奧運博物館為例[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3(6).

[5]馮有真.博物館陳列展覽設計藝術的探討[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4(2).

猜你喜歡
陳列展品文物
中國貨幣通史陳列
2022兩岸賞石文化交流線上展覽展品展示第2輯
中國貨幣通史陳列
文物的棲息之地
展品被盜了
毓慶宮惇本殿明間原狀陳列的復原
組合與構建
文物的逝去
氣象科普展品創新設計的思考
國寶展品被盜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