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博物館陳列設計概要

2015-07-12 08:34天津自然博物館300201
大眾文藝 2015年3期
關鍵詞:陳列標本博物館

王 平 (天津自然博物館 300201)

自然博物館陳列設計概要

王 平 (天津自然博物館 300201)

展覽是自然博物館科學普及的主要任務,而陳列設計是展覽成功與否的先決條件。本文結合國內近年來幾大自然博物館的新館建設,從指導思想、建館目標、功能定位、展示理念、內容設計、形式設計等幾大方面,概要自然博物館的陳列設計應遵循的基本準則,以為自然博物館的建設提供借鑒。

自然博物館;陳列設計;基本準則

自然博物館是收藏自然歷史遺物(即自然標本)、探索人與自然界相互關系的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的文化機構,屬社會公益性事業,是一個高品質的文化載體。

自然博物館在我國博物館行業中起步較早且占有重要位置。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公眾的文化需求迅速增長,近年來政府十分重視科學文化教育設施的建設,自然博物館事業得到迅猛發展。不僅在部分大城市擴建、重建了規模較大的綜合性自然博物館,如上海、浙江、天津、重慶、吉林、西藏等地,而且在部分省級博物館內也設立了自然部。那么,建什么館、怎樣建,是一個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指導思想

自然博物館的建設,應當按照國際博物館協會對博物館的定義和要求進行。不追求盈利、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向公眾開放的永久性機構,并且為研究、教育和欣賞的目的,對人類和人類環境的見證物進行搜集、保護、研究、傳播和展出,同時做好生物多樣性與人類文化多樣性的宣傳保護。

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為社會及社會發展服務”的宗旨,堅持“為公眾服務,為科學研究服務”的辦館方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則,堅持把“人與自然”作為展示、研究的核心主題。其根本宗旨是以收藏、研究包括人類在內的生命與環境的自然歷史物證,保護生物多樣性,啟迪大眾對自然和人類自身的好奇與關愛,加強大眾對自然發展歷史的全面了解,促進“自然·科學技術·人類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以此為指導,自然博物館應是自然標本的收藏中心、普及科學知識、培育全民科學素質的社會教育中心,和與大學、科研機構相提并論的自然科學基礎學科的研究中心,同時,還應是滿足大眾需求,愉悅身心、陶冶情操、享受高雅文化的休閑場所與重要的城市文化旅游景點。

二、功能定位

自然博物館收藏自然標本,尤其是包括人類自身在內的生命形式及其生活環境的歷史見證物,圍繞自然標本進行科學研究,并主要以陳列展覽的方式向公眾提供服務?!笆詹亍薄翱蒲小薄敖逃薄靶蓍e娛樂”為其主要功能。

自然博物館以卓越的科學探討方式建立和展示地球及其生命系統已知和未知的理論體系,為科學研究和社會進步服務。把生物進化、環境和人類文化進程中令人振奮的科研成果傳播到廣大公眾之中,鼓勵保護和改善生物棲息地,倡導人與自然界和諧相處,共同繁榮。以獨特方式傳播科學精神、思想、方法和知識,激發公眾對科學的興趣,促進公眾科學素質的提高。

自然博物館的核心功能是學術研究、標本收藏、展示教育。

因此,自然博物館應是自然標本收藏保護中心、自然資源多樣性及可持續利用研究中心、自然史及生態環境教育展示教育中心。其任務為:

1.收藏和保管具有科學價值的動物、植物、古生物、古人類、礦物、巖石、地質礦產等自然標本以及生物基因資源。

2.擔負地區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特別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學研究職責。

3.配合素質教育和學校課程教育,以陳列展覽、科普活動的形式,為大中小學生提供科學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積極宣傳科學發展觀以及“崇敬自然、適應自然、自然優先”的發展理念。

4.利用博物館資源,發展文化旅游業,為大眾提供多層次的社會服務。

三、功能設置

博物館不僅是一個城市重要的文化設施,更是一個城市自然資源保護和研究、宣傳展覽以及面向公眾和青少年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及科學知識的基地。在博物館的研究的水準和品質依然繼續外,博物館的功能取向轉而致力于以社會關注的熱點來引發公眾的求知欲和啟示性。因而也是舉辦學術研討、文化交流、禮儀慶典等活動的重要場所,是公眾旅游和休閑的理想去處。

其服務對象分三個層次:一為大、中、小學生的科普教育(配合素質教育和學校課程教育);二為城市居民的休閑、渡假和自然科學知識普及教育;三為利用自然標本作旅游產業開發經營。

功能設置應有如下幾個方面:

標本收藏——保管、研究、利用

科學研究——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

科學教育——陳列展覽、科普活動、科學期刊

生態園林——園林與室外展示項目結合

旅游服務——休閑、觀賞、購物、餐飲、住宿配套

四、展示理念

展示教育是博物館的核心功能之一,主要通過觀眾參觀博物館的陳列來實現。因此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其實也是博物館奉獻社會的,最能體現博物館辦館宗旨、使命,最能反映博物館自身特點的最大宗的文化產品。陳列內容必須符合博物館的辦館宗旨、使命,必須反映博物館的自身特點,形成特色。在板塊設置上還要有利于以恰當形式表達陳列主題,避免單調、重復,引起視覺疲勞。

在展示理念上,自然博物館陳列應圍繞“地球·生物·人類”主題,取材自然標本和對標本本身及其保存環境的研究成果,主要展示地球演變、生物進化、生物多樣性以及自然資源的富饒和山川的壯麗秀美等,重點闡述自然資源、環境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科學規劃室外空間,以“體驗自然、學習自然、發現自然”為主題,設置若干室外展項,形成“館園結合、融入自然”的項目特色。

展示應注重知識性與趣味性、科學性與觀賞性的結合。在陳列上改變傳統的僅以陳列實物為主的觀念,采用國際上最為流行的“主題單元”的設計理念,涵蓋天、地、人、生等主要學科,采取主題鮮明、觀念集中的主題單元展示觀念,在鮮明的主題下融入專業的科學知識,并且把科學“科普化”,知識點除傳統的經典理論,還需穿插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生活常識,以貼近大眾,達到“科學生活化,生活科學化”的寓教于樂功能,啟發社會大眾對科學的關懷與興趣,以提高大眾的科學水準,將“人與自然和諧”的觀念,以最進步和科學的展示與解說方式傳遞給社會大眾,讓人們熱愛自然,保護自然。

五、內容設計

應依據自然博物館的任務來考慮。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曾指出:“做好生物多樣性與人類文化多樣性的宣傳保護是當前博物館最首要、最根本的任務”。自然博物館的展示內容,應涉及天體、地球、生物、人類的演化史或演化進程中的精彩片段,具有知識信息和思想內涵豐富的特點。

根據自然博物館的任務,幾乎每個館的主題都是遵循這個原則來確定的。如上海自然博物館的主題是“自然、人、和諧”;重慶自然博物館的主題是“地球、生物、人類”;浙江自然博物館的主題為“自然與人類”;天津自然博物館的主題為“自然、演化”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自然博物館展示的主題都離不開“自然、演化、人類、和諧”這一永恒命題,所反映的內容也脫離不開“天、地、生、人”的基本范疇,它應該統領自然博物館的展示內容,又是整個展示內容的靈魂,滲透于每一個內容的板塊之中。

2014年年初開館的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其陳列以“家園”為主題,一至三層分別設“家園·探索、家園·生命、家園·生態”三個展區,集自然探索、科學體驗、科學教育功能于一體進行主題單元化、全景式展示。值得一提的是,該館的三樓生態廳,貝林世界野生動物展廳,展示面積為3400平方米,以美國著名慈善家、天津市榮譽市民肯尼斯·貝林先生歷年捐贈的200余件珍稀世界野生動物標本為基礎,同時增加館藏部分珍稀野生動物標本,如大熊貓、金絲猴等,共同展示世界各大洲的典型的動物群。生態廳在設計理念上突出生態系統,每一大洲動物群以若干個景觀組成,每個景觀又以不同的場景來展示,每個場景又由動物生活中的一個典型故事來表現,力求生動展現不同區域中動物和環境之間的關系,向觀眾傳達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文明理念。

六、形式設計

展示手段的創新與突破,是展覽鮮活生動的法寶。在手段的運用上應突出知識性、觀賞性、娛樂性、生活化和個性化。

知識性。自然博物館的展示內容,涵蓋天體、地球、生物、人類的演化或自然歷史進程中的精彩片段,具有知識信息和思想內涵豐富的特點。陳列內容上應嚴格把關,主題準確定位,板塊合理劃分,選取有代表性、典型性、區域性的題材,反映生物的多樣性。通過圖版、說明牌,傳達基本、濃縮、經典、權威的科學知識,并且通過計算機輔助展覽系統這樣一種“隱形”展覽,做系統、多樣的知識介紹,延伸實景展示,拓寬展示的內容和形式。

觀賞性。博物館既是知識的殿堂,更應是愉悅的博物館。要突出生物之美。將一些觀賞性強的動物標本以單體藝術品的形式陳列(布局不一定受分類系統指引);對小個體標本可適當集合布局,營建宏觀整體美感。運用聲、光、電技術,多媒體、虛擬真實,甚至舞臺置景技術,表現動物之美、自然之美、生態和諧之美,使觀者賞心悅目、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娛樂性。服務于大眾是博物館的目的之一。找準觀眾的興趣點,設置互動參與實踐項目,根據需要運用放大模型或多媒體技術、虛擬真實技術等來輔助實施,已達寓教于樂。

生活化。一方面,動物的生活化表現。一件件標本不僅僅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而是有聯系的群體,不同種群由于有著不同的、種群所特有的生活環境,為適應生存,它們有著不同的生理構造、體態特征和生活模式。有選擇地巧妙構思動植物獨特、有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性,并視需要借助現代技術表現,以呈現一幅幅生動的動植物生活畫卷。另一方面,表現動植物與人類生活的緊密聯系。選取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動植物進行陳列展示,增加展品與人們的密切度、親和力,通過一個個具體的實例,表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個性化?!霸绞敲褡宓?、越是世界的”,“越是地區的、越是全國的”。要打造領先性,必須通過展現該地區獨特的地理地貌、自然生態、特有物種、礦產資源等來突出本土特色,使其具有唯一性。

2014年12月18日開館的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位于靜安雕塑公園內,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展示面積達1.6萬平方米。新館外形似鸚鵡螺狀,外面采用透明的細胞形玻璃墻,館園結合,障顯生態理念。展覽內容分為十大部分:起源之謎、生命長河、演化之道、未來之路、上海故事、生態萬象、生存智慧、繽紛生命、人地之緣、大地探珍。展覽形式采用大開放,大集群,大穿越,大立體的手法,集科學性,藝述性,觀賞性于一身?,F代與傳統相結合,科學與藝述相結合,趣味與觀賞相結合。展板全部采用手工繪畫方式,色調高雅,溫馨,舒適。除了聲、光、電等輔助手段,還自創編制了200多個多媒體科普腳本,大大豐富了展示內容??梢哉J為,上海自然博物館的展覽,在展覽內容、展覽形式、展覽語言運用、展品精美程度等方面,都達到了幾乎完美的地步,堪稱典范。上海自然博物館人為中國自然博物館事業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貢獻。

七、結語

從近年來國內幾大自然博物館的新館改、擴建的建設經驗中不難看出,設計先行、展覽為要是自然博物館完成其職能職責的重要環節和目的,而把握和明確指導思想、建館目標、功能定位、展示理念來進行陳列展覽的內容設計與形式設計,是建設高品質自然博物館的應遵循的基本準則,以次為出發點,才能使自然博物館的建設走得更快、更好、更高遠。

[1]劉愛河.現代博物館陳列展示設計內涵的演變[J].中國博物館,2005(4).

[2]楊秋.視覺文化背景下博物館展示價值定位——自然博物館陳列的新體悟[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13(2).

猜你喜歡
陳列標本博物館
中國貨幣通史陳列
中國貨幣通史陳列
不明原因肝損害的32例肝組織活檢標本的29種微量元素測定
COVID-19大便標本采集器的設計及應用
毓慶宮惇本殿明間原狀陳列的復原
博物館
組合與構建
露天博物館
植物標本的采集與保存
博物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