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不懂的當代藝術

2015-07-12 08:34張國棟西北師范大學730000
大眾文藝 2015年3期
關鍵詞:當代藝術背景現象

張國棟 (西北師范大學 730000)

看不懂的當代藝術

張國棟 (西北師范大學 730000)

近幾年,隨著社會文化產業的迅速發展,大多民眾也逐漸有了開拓自己文化素養的覺悟,在閑暇之余,走進美術館或博物館成為了大多數人的選擇。在當代文化如此盛行的今天,當代藝術屆也可謂是百花齊放、五花八門。但是民眾在接觸到各種形式的當代藝術作品時,還是習慣性失望,面對作品只有迷茫、困惑。當然了,這不足為奇,大多觀眾的藝術審美標準還停留在作品“像不像”階段,每個人都帶有一定程度的審美惰性,用以往的經驗和認識成為了評判作品的唯一途徑,也就導致了面對影像、裝置、多媒體結合、行為等紛繁的當代藝術時,很難讓觀眾理解,總有一定的距離感。

國內現行的美術教育體系,還是偏向于培養習畫者的寫實能力,因為這是老一輩藝術教育家從從蘇聯承接過來的教學模式,所以,杰出的寫實畫派一度占領了國內所有的藝術領域,過硬的傳統寫實藝術風格自然成為了大眾所憧憬向往的目標,在這種大的藝術壞境中,習畫者也紛紛以比拼基礎功力論好壞。雖然我們從書籍報刊上也可接觸到一些新銳藝術,可在平時的繪畫中,并沒有系統的與此相關的繪畫教學,同時老師對這一領域也少有提及,并不深究,很多繪畫界保守的習畫者也對此嗤之以鼻。

隨著國家的經濟發展,國內的藝術平臺也不斷拓展,與國際間的藝術交流也日益頻繁,有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藝術家、作品以及新銳的藝術思潮登錄中國。當我們面對這些作品時,感到新奇怪異的同時,難免也有迷茫,在現有的審美標準當中對這一領域的認識基本是空白,傳統的審美體系受到撼動。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在中國觀眾的審美體驗當中,就是在國外也很普遍。但凡只要是有點美術史概念的觀眾倒是可以體會幾分。呂澎曾對這個問題的解釋說:“當我們對一個藝術現象看不懂,總是因為我們不能夠把眼前的藝術現象跟它的產生原因,跟它里面所要說的話的可能性和我們的知識背景、歷史知識聯系在一起。沒有這種知識就不能理解這個藝術?!闭f得通俗一點,是否能看懂當代藝術的關鍵就在于對藝術史的了解程度。

為什么看不懂當代藝術?以我以往的觀賞經驗總結為以下兩點。第一,歷史的斷層。歷史的經驗貫穿在解讀藝術的過程中。當我們接觸到一件作品,理所當然,會用自己以往的經驗去判斷是哪位畫家的作品,是在一個什么樣的歷史背景中,用怎樣的手法和材料才完成的作品。如果我們具備基本的歷史知識,那馬上就會知道,這件作品也許跟我們今天所了解的社會發生關系,也許跟我們了解到的過去的藝術的某一個現象、某一個藝術家或者某一種風格發生關系。仔細揣摩,他總會和我們的知識背景發生關聯。

1949年以來,20世紀西方的藝術界發生了怎么的變遷,國人是無從得知的,后來五四以來的蘇聯寫實主義繪畫才算是對國內美術界注入了一點外來基因,在當時的影響頗廣。其間,中國美術界少有的介紹過幾期印象派,但后來被狹隘的定義為資產階級形式藝術,所以后來基本接觸不到印象派,以至于國內的藝術認知和西方藝術形成了巨大的斷層。我們根本不了解19世紀末西方藝術發生的現象和背景,也無處獲取更多的相關知識,事實上,并非獨有藝術領域,在當時的各學科都因歷史的緣故,致使民眾沒有途徑去感受那些當下正在發生的藝術現象。

相關的教育也如此,改革開放初期,習畫者就如一張白紙,沒有接受過相關美術知識的熏陶,大腦里壓根沒有審美記憶。大街上隨處可見的是毛主席語錄等諸如此類的實用政治藝術,政治宣傳畫成為了普通大眾即有的美術概念,導致了當時的美術概念就僅限于此。以我們僅有的藝術認知去面對今天從未涉及的藝術概念,答案只有一個,當然是看不懂。第二,知識的更新狀態。當代大多習畫者都是經過專業院校學習的,但藝術知識還是很有限,缺乏閱讀經歷,再加之在今天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生活中信息爆炸,變化頻繁,所以當人們走進美術館展廳,還是面臨看不懂的問題。我們之所以看不懂一個藝術現象,歸根結底是沒能

將自己的知識背景和藝術現象形成交集,所以不能達成共鳴。如果試著去改變以往審美經驗,克服審美惰性,將作品放在特定的情境中,便自然能和我們的知識背景發生關聯。若沒有這個素養就很難解讀這個藝術。

當我們面對今天的藝術作品時,也許會習慣性的用以往狹窄的解讀路徑,從形式和風格上分析,但我們需要要從當今政治、社會各個角度去重新觀察眼前所發生的藝術現象。所以,對藝術過往知識和綜合知識的了解成為了是否能讀懂當代藝術的核心。

第三,當代藝術家觀念轉變。在高科技訊息充斥的時代,藝術家們也受到后現代藝術解構心理影響,對以往的傳統油畫表現方式提出質疑和反抗。在社會中最為敏感的人群當屬藝術家群體,對于當下生存的環境和體驗,他們往往能觸及到常人體驗不到的區域。當代藝術在某種層面上是一種超前的實踐行為,具有前瞻性的觀念和態度。所以,他們在堅持架上繪畫的基礎上,崇尚玩世主義,將審丑的本能宣泄凌駕于審美之上,對傳統的價值觀念不屑一顧。因此對于那些對藝術史了解甚少的觀眾來說,以習慣性的傳統審美去解讀當代藝術中的圖示和符號,自然會有隔閡。

對我而言,傳統藝術和現代藝術不存在本質上的差別。藝術的追求不在于藝術流派和藝術風格之間的比較。任何的流派和風格都沒有高低之分,在各領域都有自己的一套法則,跨界的評價基本是不合理的,就說觀念藝術和印象派,也只是表現風格不同而已。一個好的藝術必將是藝術家本身和社會之間構成的合理的交點。

所以,對于觀賞者,我們要做的首先是要有一個包容的心。藝術的歷史悠久,信息龐雜,況且在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它變動的步伐也隨之加快,讓人措手不及,我們能做到的只是盡力去吸收和接受,也許會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新體驗。藝術的發展就是不斷的探索新的可能性,尋找更多表現的手法,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藝術現象。所以別急著下定論,可以試著了解藝術家的創作思路和背景,試著進入他們的語境體系,而后再解讀作品,就會有更深層次的認知以及新的體驗。

其次,要有一種意識:你不喜歡不等于不好。當今的藝術在不同的學術體系,不同的個人經歷的作用下,展現出五花八門的表現形式,所以每件作品的誕生都有其特定的意義,不要輕易給某一作品下定論,除非在很了解作品意圖的前提下做一定的評價,否則只能表現你對藝術的無知。試著了解它的前因后果,看看它是否在約定俗成的傳統中,給我們一種表現當下的新體驗。即便能在習慣性思維中注入一點新視角,或者一種新的啟示,那我也覺著很知足了。

事實上要弄懂一個作品,我們得做點功課,通過他的脈絡去分析,過程是很復雜的。就拿蔡國強的作品《撞墻》來說,由99只狼周而復始堅持不懈的撞一面透明的玻璃,觀眾很喜歡,這些狼更是被大多觀眾當成了到此一游照中的襯托物,跟作品合影的不在少數,很多人覺得這件作品很容易懂,不就是一群狼周而復始的很固執的去撞一面墻嗎?對這一群體行為一笑而過,但當你挖掘深層次的創作背景時,你會解讀到更多不同版本的意義,其中可以聯想到德國歷史的背景中,柏林墻早已垮了,但是東西德人的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哦隔閡仍然存在,就像這面透明的墻,他表現了看得見的墻易拆,看不到的墻無法鏟除。當德國人看懂作品時,它就像一面鏡子,仿佛看到了自己,使之感動不已。這才算是真的讀懂了一部分。所以,對作品解讀得越深往往越是能找到共鳴越是感動。若沒有系統的藝術史學習和相關人文領域的了解,觀眾所謂的“懂“其實無非是”知道“。

猜你喜歡
當代藝術背景現象
當代藝術概念的確立與有效性
陳文令當代藝術作品選
當代藝術的珍奇櫥柜
——評《全球視野下的當代藝術》
“新四化”背景下汽車NVH的發展趨勢
《論持久戰》的寫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識
日本當代藝術的“三劍客” 上
第四章光現象
你能解釋下面的現象嗎
猜謎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