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圖畫與文化的互文性

2015-07-12 08:34浙江師范大學美術學院321004
大眾文藝 2015年3期
關鍵詞:彩陶圖畫符號

袁 鐸 (浙江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321004)

論圖畫與文化的互文性

袁 鐸 (浙江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321004)

圖畫是現實世界的倒影。無論是宣紙、絹帛上的筆觸,還是木板、石壁上的劃痕,其中都能看到現實世界的影子。圖畫在描繪現實生活之外還充斥著幻想和想象,而這一切無不與當時的文化發展環境及生產力發展水平相呼應。通過圖畫演變和人類文明發展兩條主線,解讀圖畫中顯現與隱現的文化內涵,根據這種解讀勾勒出中華文明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來的一幅漫漶圖卷。

圖畫;文化;符號;抽象

《說文解字》:“文,錯畫也,象交文?!边h古人類的“圖畫”經歷了對自然描摹到再造的轉變過程。與此同時,中華大地上的南北文化因自然環境及生產方式的不通逐漸分化出了兩條甚至多條不同的發展脈路,從而造就了大(中華)文明的相對多元化傾向。由于距今時間遙遠,遠古時期遺存下來的圖畫資料非常有限,根據目前掌握的材料,舊石器時代的主要遺存是打制石器和小型的骨器、貝殼裝飾品,而出土于河北興隆的赤鹿角枝殘段是現在所知比較可靠的最早的原始刻畫藝術品。當然,這里所說的藝術品是以現代人的視角來定義的藝術品。根據這件作品展現給我們的刻畫線條及色彩分析,不難看出遠古先民持有的與泛神論聯系在一起的工具崇拜心理。而此時的歐洲也出現了類似的“巫術文化”,比如法國拉斯科洞窟壁畫和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兩相對比得到一個基本結論:處于人類文明早期的“文化活動”多是跟巫術、捕獵、生產勞動和工具崇拜相關。應該說這些是囿于當時的生產力水平,而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勞動方式和勞動工具都得到發展和改進,這時出現了磨制石器和陶器。原始“藝術家”留給我們的圖畫不再是簡單的刻劃線條和涂抹在器物、巖石上的紅色痕跡,更多是對于自然物的再造。陶器的出現顯示了人類心智的進一步成熟并展現出人獨具的創造力,正是這種創造力成就了人類歷史更多的奇跡。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活動表現出來的更多是對于自然偶像的崇拜,或者換句話說是圖騰崇拜。如仰韶文化的人面魚紋和馬家窯文化花卉紋、漩渦紋等彩陶圖案1、紅山文化女神廟遺址壁畫上的三角紋圖案等這些圖畫所描繪的不是自然物象,而是經過創造的抽象化和裝飾性的圖案。人類心智上的成長也是文化系統的形成,人們開始有意識地創造可以感受到美和崇高的事物,而這時的圖畫符號逐漸具有了象征意義,象征著對某種超自然存在物的信仰并可以從中看出人對自身起源問題的思索。馬家窯文化作為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肅、青海地區的一個分支,在繼承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典型裝飾圖案花瓣紋、葉紋的同時開啟了新的裝飾風格,開辟了一種不同于仰韶文化的對自然和人類自身的思考方式。馬家窯文化的裝飾圖案逐漸出現抽象化和變形的特征,但是在青海大通上孫家寨出土的馬家窯類型的舞蹈紋彩陶盤和基本同時期的青海同德宗日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還有比較具象的人物形象。對比寧夏賀蘭山巖畫和江蘇連云港將軍崖巖畫卻可以看到另外一種狀況:黃河流域及河西地區的文化遺跡出現的更多是寫實性較強的圖畫,長江流域和江南地區的文化遺跡更多的是較為抽象的圖畫符號?;蛟S,南北文化的差異在這個時候已經開始顯露出來,只是尚未發展到具有典型性的特征,但這種傾向同樣會在今后的文化環境里被傳承下來,從而逐漸形成獨特的文化傳統。

與圖畫的發展演變相對應的是文字符號的逐漸成熟。中國文字具有“象形造字”的典型特征,就這點來講中國文字與圖畫在本質上相吻合。在仰韶文化的彩陶器皿上發現的刻劃符號大約有270例、50多種,有的符號多次重復出現,這其中可能已經包含了原始文字的雛形。同樣在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2、良渚文化、龍山文化等文化遺址中都發現了刻劃符號,而且發現有些符號具有相似性,這同樣也說明了文字的起源是多元的3。在這樣一種發展演進的過程中,吸收外界先進的技術似乎比融合外來的文化或信仰來得更加簡單。由此來看,在不同地方的文化遺址中出現類似的文字符號就應該不足為奇了。通過對這些經歷了歷史浪潮洗刷和沉淀的文化符號的解讀,我們可以一窺文化發展演變的進程,并由衷地驚嘆和贊美人類非凡的創造力。同時,也應該發現圖畫或刻符文字所經歷的變化發展的過程也正是形成于不同區域的文明之間交往、融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同化與順應是兩種基本的模式,如同人的兩條腿交互邁進,逐漸形成人類文明歷史的足跡。

青銅文明4經歷了近兩千年的延續和發展創造出非凡的成就,而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屬青銅工藝。對青銅器的器形、紋飾、銘文的解讀則是揭示這個時期的圖畫與文化之間深層內涵的基本切入點。作為飲食炊煮器具的青銅器因其承載的文化、禮制功用而逐漸失去了原本的實用性,成為了國家禮制的載體和權力的象征。從夏商周到春秋戰國約兩千年的時間里,青銅器的發展經過了從單調到豐富再到繁縟,最后歸于簡約的基本過程,這是從形制和紋飾上看到的。從文化發展的角度看,則是經歷了從“神文”到“人文”的轉變過程,人們關注的目光正從神秘的自然界轉向人自身,更加關注現實的生活。在這一點上,圖畫是最直觀和最具有說服力的??v觀圖畫演變的歷史,不難看出其中隱約呈現出圖畫與文化的發展相交融的脈絡:文明早期出現的動植物紋樣、幾何紋樣是與當時的人們對于自然界的認知水平較低相關,因而多是對于自然的模仿和崇拜;先秦時期青銅器造型、紋飾的莊重和神秘與當時社會的祖先崇拜和神鬼信仰有直接的聯系;春秋戰國時期是文化思想由百家爭鳴向大統一過度的時期,人們更加關注現實生活和人自身的需求,描繪人類有組織的生產勞動和表現人自身力量的畫面應運而生…圖畫與文化正是在這樣一種二維關系中相互印證,逐漸形成各自的“語言系統”和規范。與此同時,文字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開始走向成熟,并最終形成了如今我們依然在使用的漢字。由于漢字的特殊性,人們習慣將其看做是圖畫的一種,對比各歷史發展時期的圖畫資料也能發現圖畫與文字在內涵上很多的相似性。圖畫和文字的互文性是個很吸引人深入研究的課題。

文化研究需要很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力”來支撐,人文學科與交叉學科的對比研究更是需要多方面的綜合知識以及敏銳的觀察力。限于個人的精力和能力,每個人能做的只是這幅“文化拼圖”的一小部分,而我能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興趣在這些尚顯雜亂的資料里為我發現的問題找出答案,盡力完成我的那塊拼圖。

注釋:

1.程金城著.《中國彩陶藝術論》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6):87-96.

2.陰法魯/主編.《中國古代文化史》(插圖本,上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4):297、304.

3.程金城著.《中國彩陶藝術論》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6):204.

4.張光直著.《中國青銅時代》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2013(3):2.

青銅時代晚期與鐵器時代有幾百年的重疊,青銅時代至少延續了1500年。

袁鐸,浙江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13級研究生。

猜你喜歡
彩陶圖畫符號
回顧與反思:界首彩陶的歷史源流與傳承現狀
銀河春韻
鳳凰來儀
學符號,比多少
夜讀春秋
“+”“-”符號的由來
圖畫捉迷藏
圖畫捉迷藏
圖畫捉迷藏
圖畫捉迷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