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漢字形態的成因初探

2015-07-12 08:34鹽城工學院224051
大眾文藝 2015年3期
關鍵詞:字體漢字文字

吉 靜 (鹽城工學院 224051)

現代漢字形態的成因初探

吉 靜 (鹽城工學院 224051)

漢字是表意、表形兼表音的三位一體的文字,尤其注重形態的審美形象。漢字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來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征,復雜變為簡單?,F代漢字字體風格多樣,字體形態的發展往往會受到經濟、技術、流行文化的影響,并且反過來再對社會文化進行影響。所以字體設計要回歸人文精神和考慮現代社會中人的精神需要,將漢字的形、聲、義,聯系在一起的字體設計正是體現漢文化的厚重所在,以此確立自身的文化身份,提高字體設計的附加值。

現代漢字;漢字形態;多元;商業化

“現代漢字”是跟“古代漢字”“近代漢字”相對應的,指現代階段所使用的漢字。一般認為,“五四”以后的漢字為現代漢字,這種分期方法也被許多學者接受,基本達到共識。如果說把漢字的發展分期為古代、近代、現代是漢字的縱向研究的話,那我們以漢字發展的“現在當下”作為切口,橫切一刀。展現在這個橫切面的漢字的形態特征為現代漢字的形態的特征。探究這些漢字形態特征的成因,有助于我們客觀的看待漢字形態的發展。

漢字形態的發展向來與社會、經濟發展有著緊密聯系。從近代的洋務運動是工商業大力發展,到現代改革開放,中國市場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曾經的“實用美術”逐漸發展成為“商業美術”,并向“商業美術設計”轉變。而文字不可替代的“信息傳達”作用,以及多元的視覺形態,使得文字在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其形態特征根據現代社會的需求不斷的在發展、變化,并使其具備一定的現代特征。

一、經濟發展推動了現代漢字設計的發展

1.民國初年商業的興起推動漢字形態的發展

在清末明初的動蕩社會時,中國國門被迫打開之后,外國商人開設洋行,為了推銷商品,洋行采用多種宣傳手段。洋貨物美價廉,因此洋品牌一統天下,中國商人要從洋人手中奪回自己的市場,激烈的競爭在所難免,而商業競爭推動了商標、廣告設計的發展,中國的曾經的“實用工藝”逐漸發展成為“商業美術”。民國時期商品經濟發展迅猛,是中國民族工業的黃金時代。而洋貨競爭激烈,中國人認識到不能單純的“拿來主義”,要發展自身的實力,推崇國人就要用國貨,國貨運動轟轟烈烈遍及全中國。產品需要包裝、商品需要品牌到圖書刊物需要設計,宣傳需要有力的展示形式。同時社會的變革、科技的進步,也出現很多新的視覺媒介形式,人們審美趣味的也在提高,所以越來越突顯出視覺展示形態的重要性。漢字作為重要的信息傳播元素,對其進行設計改良就顯得尤為重要。此時的美術字在商業領域應用非常廣泛,成為商業美術中重要的表現部分,在設計布局美術字往往被放在最為醒目地方作為突出的視覺元素使用,如標題、品牌名、書刊名、產品名、廣告醒語等等。

2.現代商業行為是推動漢字形態發展的主要力量

現代商業背景下,文字設計的目的是創造文字信息的視覺差異化。所以說現代漢字形態的多樣,除了審美上的需求以外,商業的發展對文字信息傳達的需求提高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當今的世界,西方強大的經濟基礎與強勢的文化輸出,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使西方生活方式、價值觀波及全球的每個角落?,F代社會“關注商品背后的符號價值,并把它與商品本體相互區分,強制性地扯斷它們之間的聯系,在商品交換過程中用符號價值構成獨立的系統,并為其尋找文化的框架進行填充……在消費過程中,商品的使用價值是被排擠的,消費文化的前提在于使用價值被機械復制形式的生產并能夠得到保障(現代市場上嚴重的商品同質化現象的理論依據)……所以在真正的現代消費過程中,波德里亞認為,‘消費材料充當的是騙術,而不是勞動產

品’人們消費的是符號價值而不是商品本身?!贝藭r承載商品符號價值的標識,和代表商品符號價值的視覺元素才是現代商業設計中最需要考仔細考量的部分。而由于“符號價值”識別性的需求,作為承載其視覺形象的“設計元素”在設計時必須具備易識別的個性特征,致使“設計元素”形態的豐富化。

漢字作為視覺符號,因其特殊的強烈的信息傳達的能力,被廣泛的運用在商品背后的“符號價值”中。如企業標識、企業標準字體、廣告宣傳語、海報、包裝等。2013年的“王老吉”品牌所有權之爭,涉及巨額賠償,充分說明了在商品背后的“符號價值”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而承載此價值的視覺元素即為漢字“王老吉”的商標。商標作為現代經濟的產物,用于區別商品或服務來源的,所以在現代商業中任何一個品牌都必須是有自己區別于其他商品的準確的定位,該定位必須有據可依?!八囆g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積驚人地集中最大量的思想?!卑蜖栐氐倪@句話也可以用在這里。

二、文化、技術的發展交流促進漢字形態的多元化

1.文化的多元追求視覺上形態的多元

當工業社會的發展,伴隨印刷字體不斷豐富,使得真正從事漢字設計的人員減少,字庫字體豐富,取用隨意,于是出現了大眾化的重復與復制?!罢沁@種文化工業大量生產和復制千篇一律的東西來不斷擴張和促進‘波普文化’向度上的形式和情感體驗的標準化。其結果是有效地助長了一種精于包裝的意識形態,使人們更加適應習慣性統治,最終把個性無條件地沉淀在共性之中”。統一工整的印刷字不斷發展,再加上現代設計以來的審美的驅使導致設計上理性主義主導的幾何感,一直處于主流。由“工整”這一主導思想致使漢字形態嚴格的被秩序化,限制了漢字設計的表現力。物極必反,漢字形態“反秩序化”“反工整化”的設計思潮涌現,出現了很多形式新穎藝術字體,把漢字設計引上了裝飾畫和圖案化的道路。

我國20世紀上半葉是漢字美術字充分發展的時期,此時正值國內的新文化運動,崇尚科學與民主。當時國內的設計藝術家們,突破了原有的漢字設計規則,此時圖案化的美術字,與當時國內形勢和新式的美術圖案教育直接相關,很多美術字中都充滿力量感,極具視覺沖擊力。

上世紀60年代以來,是西方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尤其是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得社會信息化、程式化,加之信息傳播媒介和交通、通訊的發展使人們輕松的跨越了時間、空間障礙,世界變得越來越小,這便是所謂的“信息時代”的特征。我國的“信息時代”來的比較晚,但是發展的速度非???,“信息時代”的特征是大眾文化的繁榮,大眾文化的繁榮使個人的需求變得比之前都重要很多,社會文化向多元化發展?,F代設計也充分的迎合多元的需要展現出百花齊放的效果。

現代漢字設計多元特征首先體現在反對單一上,可利用添生圖形、形意共生等方式對文字的進行設計造型,并且漢字的形、聲、義也因為現代化的技術在漢字設計中具有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為文字添加肌理豐富視覺效果、利用錯視覺增加文字形態的巧妙性等等都是反對單一的手段。根據字意和需要表現的內容,與文字從本質上所表示的意義有一定的聯系,結構轉化的形式可以是具象的圖畫、抽象的符號或寫意的筆觸肌理等。會意的字體設計使文字不僅有識別性,更具圖形視覺的沖擊力,增強了文字的可讀性與視覺的表現力,也可以說是圖形創意理念的衍生。而且從漢字構形上看很多漢字與中國的其他的傳統藝術一樣,在繪畫畫面安排構形上、文字空間基本上是兩維空間,沒有進深感,很少有重疊的形,如古漢字“林”“森”等,都是以最直接、圖解式的角度來表現物象。

2.科學技術促使漢字形態的發展

近代西方的印刷術是伴隨著西方傳教士進入中國的。19世紀初,基督教傳入中國,傳教需要大以《圣經》等布道書籍,以及來往于亞洲各國的商人和一些漢學家的研究需要,在西方國家興起研制中文鉛活字的熱潮。另一方面,傳教還會通過一些文化傳播活動間接布道,譬如翻譯、印刷一些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方面的書籍,以及出版一些刊載新聞時事的報紙和期刊。西方近代印刷技術的傳入,使中國近代印刷出版業萌起。印刷字體要有良好的閱讀性,字形必須寫得清楚,這就使得刻板字體的胸線要盡可能的大,使得文字的結構就逐漸向適合印版的方向發展了,在漢字構形形態上也日趨走向統一。所以印刷字體從開始就與原有的漢字應用語境差別很大。而印刷技術的發展也逐漸使得漢字的書寫向表達精神為主要目的漢字藝術和以便與閱讀為主要功能的印刷字體這兩個方向發展。

科技的不斷發展致使文字從傳統的印刷環境走向了數碼環境當中。漢字字體由“手寫”階段到“刻板”“活字”階段,再到“鍵盤、鼠標”階段。漢字構形形態受造字工具和表現載體的制約影響,從楷體到宋體就已經證明了這個規律??萍嫉陌l展使得屏幕界面逐漸成為文字主要的載體,漢字輸入技術和漢字設計程序的便利,讓漢字表現出靈活、共時、互動的特征。漢字經過數碼技術的處理,也從平面走向空間。

萬事都有雙面性,科技的發展人人可以參與到漢字字體的選擇和應用中,使得漢字得來全不費功夫,筆畫成了鍵盤上的代碼,忘記了漢字的意義。

三、總結

字體風格的多樣化是社會的需求,字體形態的“發展除了技術的因素以外,受新視覺和流行文化的影響,并且反過來對社會文化的影響?!苯洕娜蚧闹匾梢蚴琴Y訊的全球化,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國力的強大,隨著漢文化的廣泛傳播,漢字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需要漢字的設計者有更強的文化責任感、社會責任感,肩負起未來漢字設計文化發展的重任。字體設計要回歸人文精神和考慮現代社會中人的精神需要,將漢字的形、聲、義,聯系在一起的字體設計正是體現漢文化的厚重所在,以此確立自身的文化身份,提高字體設計的附加值。信息化社會對于文字信息的倚重遠遠大于人類歷史上的任何其他社會形態,這將進一步促進漢字形態的發展。新技術刷新了印刷概念,字體的輸入輸出技術、呈現方式、載體已經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所以數字化時代給我們以極大方便的同時也摧毀了文字書寫生長的土壤,所以此時推廣規范化文字的顯得尤為重要。

[1]鄒廣文,王縱橫.《全球化時代的消費文化》.裝飾,2008.9.

[2]王柯平.《阿多諾美學思想管窺》,《美學理論·中譯本引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劉釗.《漢字印刷字體發展、設計與應用研究》中央美術學院博士論文,2007.

吉靜,鹽城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助教。

猜你喜歡
字體漢字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熱愛與堅持
當我在文字中投宿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枯燥的Times New Roman字體有了新花樣
組合字體
種出來的“逍遙居”
字體安裝步步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