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影視藝術接受心理與作品創作

2015-07-12 08:34河南藝術職業學院影視藝術系450003
大眾文藝 2015年3期
關鍵詞:藝術作品娛樂影視

李 娜 (河南藝術職業學院 影視藝術系 450003)

淺析影視藝術接受心理與作品創作

李 娜 (河南藝術職業學院 影視藝術系 450003)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娛樂形式的多樣化發展,影視藝術作為一種大眾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在現代的娛樂形式中仍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影視藝術作品給人們帶來的很多不同人生體驗的樂趣,頗受受眾的喜愛;但是在多元化的傳播社會中,競爭激烈的娛樂形式面前,影視藝術的影響力無奈也在下降,受眾接受的效果不再是那么突出。影視藝術的影響力下降,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作為影視藝術教育工作者需要我們仔細的去研究影視藝術的影響力下降的問題,并且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在此基礎上創作出更好的影視作品。本文從兩個方面對影視藝術接受心理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對影視藝術作品的發展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影視藝術;接受心理;大眾;研究;影響因素

影視藝術作為一種大眾喜聞樂見的娛樂表現形式,在受眾心目中的地位是比較高的。但是在越來越多的娛樂表現形式發展變化的過程中,影視藝術在受眾中的影響力有了下降。影響影視藝術接受心里的因素不僅包括客觀因素,還包括主觀因素,主要與受眾的心理素質、文化水平、知識結構、審美標準有關。因此在以后的影視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應該對于受眾進行進一步分析,基于影視藝術接受心理,創作出更多的受眾喜聞樂見的影視作品。

一、影視藝術接受心理的影響因素

(一)文化傳統與文化背景的不同

影視藝術接受心里的影響因素表現在客觀方面就是文化傳統與文化背景的不同。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與文化背景就決定了一個民族的文化認同感與文化心理結構。不同的民族,其文化認同感與文化心理結構是迥然不同的。這是影響影視藝術接受心里的最為客觀的因素。例如說,我們國家是一個傳統文化相當發達的國家,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其中的文化主體包括儒家、道家等思想,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國家所形成的統一的價值觀與世界觀是受儒、道思想影響的。這也就決定了我們國家民眾的欣賞心理與接受心理的特征以及在藝術上的價值取向。而在西方國家,民眾的接受心理特征與民眾的欣賞藝術心理特征是受圣經及宗教影響的。因此說,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傳統不同,其民眾的接受心理以及對藝術的欣賞心理特征也就不同了,這就是影視藝術接受心里的最為客觀的影響因素。

(二)有差別的接受人群

影視藝術接受心理的影響因素還表現在有差別的接受人群,這是影響影視藝術接受心里的主觀因素。大眾傳媒的受眾是最為復雜的研究對象。每個人的知識結構,文化水平以及生活環境不同,對影視藝術的欣賞程度也就不同。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是這個道理。再者,每個人在欣賞影視藝術作品的時候,觀賞的角度不同,范圍不同,著重點不同,對影視藝術的評價也就不同,因而,對影視藝術作品的接受程度也就不同。除此之外,大眾對影視作品欣賞的過程也就是影視作品的在創造的過程,在其中大眾的個體心理是占據主要地位的。因為不同的人,其審美的水平和文化水準是不同的,在接受影視作品的過程中會自覺或者是不自覺得起作用。因此說,有差別的接受人群,是影響影視藝術接受心理的主觀因素。

二、在影視藝術接受心理的基礎上應該如何更好地去創作影視作品

(一)平衡高雅特征與通俗特征

影響影視藝術接受心理的因素不僅包括客觀因素,而且包括主觀因素。為了更好地去創作影視作品,應該在影視藝術接受心理的影響因素基礎上來把握一些關系。首先就表現在高雅與通俗的關系上。影視藝術一般是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表現形式,創作出來的影視作品一般具有大眾化與通俗化的特點。因此,影視藝術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應該過多的貼近群眾的生活實際,平衡好高雅與通俗之間的關系,把握高雅與通俗之間的度。盡力創作出群眾喜聞樂見的影視作品,只有這樣才會使更多的群眾去接受這些影視作品。此外,在影視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中,不可以過度的追求通俗化,還應該融入一些高雅的內容,來適應不同群眾的接受心理與審美標準,特別是審美標準較高一點的受眾人群。這樣創作出來的影視作品,才不失高雅與通俗的平衡,滿足不同層次與水平的受眾心理。

(二)平衡教化功能與娛樂功能

我們不可否認,任何的影視藝術作品都有其教化功能與娛樂功能。從目前的許多的影視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影視藝術作品的教化功能要大于娛樂功能。這也許是由于時代的原因或者是目前的社會存在的要求,在過于追求對群眾的教化功能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影視作品對群眾的娛樂功能。因此,在影視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中,應該在影視藝術接受心理的基礎之上,平衡影視作品的娛樂功能與教化功能,真正地發揮出影視作品的娛樂作用,而不是成為當下的一種宣傳教化工具。此外,影視作品的創作者在創作影視作品的過程中,也應該從群眾的角度出發,換位思考,使得自己創作出來的作品能夠被不同年齡段、不同層次的人所接受,而不是一味的說教,充滿濃郁的說教氣味。影視作品本來就是群眾娛樂的一種手段或者是方式,只有創作出來的影視作品被群眾接受,這才真正實現了影視作品的價值。

(三)把握好個性與共性的關系

影視作品不僅有自己的特點,同時影視作品也能夠揭示全人類的共性特點。比如從民族性與世界性方面來講,許多的影視作品反映的是民族的特征,但同時它又是世界的,屬于全人類的影視作品。影視作品的創作者要想使自己的影視作品更多地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欣賞,就應該創作出符合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影視作品。其影視作品應該攜帶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以及文化色彩,這樣才會使更多的人民群眾易于接受這些影視作品。再比如從中華民族與各少數民族方面來講,也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對于少數民族群眾來講,體現他們少數民族文化色彩的影視作品會更容易被接受。這主要是由于民族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特點,還有所表現出來的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以及各種心理特征不同,對各種影視作品的傾向性和接受程度也就不同。所以,為了讓更多的人接受影視作品,創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要把握好個性與共性的關系。

總之,創作者在以后的影視作品的創作過程中,要從不同的角度去把握接受者的消費心理與狀態,創作出滿足受眾的影視作品,豐富人們的業余生活以及人們的精神文化世界。但是滿足消費人群的心理,并不是意味著要一味的去迎合廣大群眾的心理狀態,還應該把握好個性與共性的關系、高雅與通俗的關系、以及娛樂與教化的關系,這樣才能真正的實現影視藝術作品的價值。

[1]李明哲.影視手中的重復觀看心理研究—以電視劇《亮劍》為例[J].西北民族大學,2012.03.

[2]王琦.淺析電視觀眾的藝術接受心理[J].藝術教育,2012.05.

[3]陳金榮.注重道德接受心理研究 提高學校道德教育效果[J].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08.10.

[4]鄧靜.泰劇熱播中國的受眾接受心理分析[J].西南交通大學,2013.05.

李娜(1976-) 女,河南葉縣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影視藝術與影視音樂。

猜你喜歡
藝術作品娛樂影視
文學轉化影視,你需要了解這幾件事
五彩繽紛的藝術作品
中國影視如何更好“走出去”
對中國影視獨特的愛
何晉渭藝術作品
張杰藝術作品
陶瓷藝術作品
影視
娛樂眼
娛樂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