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西方藝術資助的歷史變遷

2015-07-12 08:34趙心琳南京藝術學院210013
大眾文藝 2015年3期
關鍵詞:資助藝術

趙心琳 (南京藝術學院 210013)

探析西方藝術資助的歷史變遷

趙心琳 (南京藝術學院 210013)

就藝術的發展而言,它始終與社會的贊助息息相關。當前文獻主要側重階段性研究,整體性歷史變遷的追溯卻體現的較少,本文將把藝術資助作為整體概念,從歷史延續的角度入手,陳述西方藝術資助模式由萌芽形成到建立成熟的過程、呈現的特點以及產生的影響。

藝術贊助歷史變遷資助模式

一、前言

藝術贊助(資助)作為藝術活動的動力系統,不僅有著復雜的實踐面向,而且有著漫長的歷史傳統延續與變化演進。由于不同的社會狀況和自身情況,贊助者采用不同的贊助方式對藝術創作給予幫補,在此過程中歷史發展的脈絡中出現過多種不同的贊助形式。筆者就當前的文獻進行梳理總結發現,當前文獻無論對實踐面向還是歷史傳統都有著跨學科的研究,本文基于該方向的研究現狀將藝術資助作為整理概念以探尋演變軌跡總結其發展階段及各自特點。

簡而言之,學理上的概念是對藝術行為、活動、組織等給予的經費支持被稱作為藝術贊助,贊助的主體則為宮廷、王室、教會、貴族、商人、或者基金會團體,贊助對象為藝術家,涵括了商業贊助、非營利性無償贊助。而本文所指向的藝術贊助與藝術資助屬于同一概念,并將對各個歷史階段的贊助方式變遷進行梳理。

二、藝術資助的早期萌芽階段

1.萌芽期的古希臘、古羅馬

幾乎與歐洲文明同時起源的藝術贊助人制度,是歐洲藝術界是歷史悠久的文化生態之一。在古羅馬、古希臘帝國,那些權高位重的君主也大多是藝術愛好者、收藏者,他們在欣賞品味藝術和培養藝術人才上從不吝嗇,在提供資金的資助的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以人類文明中最早的表演管理范例,乃是早期社會中結合宗教儀式的公眾集會,那些演出是由祭司負責管理,并緊密融入社會當中。

由官方政府資助的戲劇節制度大約起源自公元前534年的希臘,這些戲劇節需要動用到計劃、安排、組織以及控制等管理技能,和當代的管理相差甚微。這類在雅典舉辦的戲劇節,通常是由雅典的行政長官監督其制作,經費多半由雅典的富人出資,政府提供場地設備。政府和富人一起贊助著藝術行為,這點與現代贊助有著相似之處。

古羅馬文化與藝術,主要繁榮于共和末期和帝國時期。古羅馬人也會制作由公家贊助的藝術節慶活動,作為年度公眾活動周期的一部分。隨著羅馬帝國衰亡后公家資助的節慶表演也隨之瓦解,但是帝國的分崩離析并不代表所有的藝術活動都暫停,不過這個時期由于經費的不足,表演團體只能靠巡回演出謀求生路。

2.教會主導的中世紀

在中世紀的西方社會中,教會一直是文化藝術的核心領導,所以對于藝術的贊助活動也是“宗教贊助人”的說法。

14世紀之前,宗教藝術活動主要仰仗各種組織和機構的力量,如行會和宗教團體這樣有權勢的城市集團,藝術的主題都圍繞著宗教展開,承擔著教育功能,宣揚著神靈的旨意。中世紀的

教會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力投入大批的資金財富進行對教堂建筑的修建、對宗教壁畫的創作,以及教皇肖像的繪制。通過以此對藝術的推崇來鞏固教會統治的地位。

三、貴族主導的文藝復興時期

毫無疑問,“宗教贊助人”統治的中世紀,藝術為宗教服務。直至文藝復興的爆發,弗洛倫薩的貴族們開始了他們對藝術的贊助之路,這個時期的藝術贊助逐漸由官方走向社會貴族。藝術作品是贊助者的作品,就算到了15世紀也依然如此。在長達幾個世紀的藝術史中,贊助人控制、指導者藝術家的創作思路,此時人們漸漸意識到贊助者在藝術中起到的無可替代的地位。

1902年,藝術史家瓦爾堡作為最早研究藝術贊助的學者之一撰寫的論文《肖像藝術與佛羅倫薩中產階級》,論證了藝術贊助人美第奇時期佛羅倫薩中產階級贊助人的精神狀況和藝術趣味。在這個時期,弗洛倫薩的的新貴族們基于對藝術作品的欣賞,審美趣味的提升,在資金的闊錯的同時,進行對藝術的贊助。

四、17、18、19世紀贊助人:宗教、宮廷、商人

如果說文藝復興時期是歐洲藝術贊助機制產生質的變化的一個時期,那么17世紀的藝術贊助機制只有過之而無不及。17世紀是歐洲宮廷贊助的一個繁榮鼎盛時期,即便如此贊助人的隊伍還是進一步擴大,隨著受教育的普及,普通商人市民成為藝術品的最大的消費群體。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為藝術提供資金和創作環境的人,呈現出日漸繁盛的良好趨勢。周晶在其論文《藝術贊助》中根據時代背景和藝術發展格局,將歐洲17世紀的藝術贊助人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大類型:第一類是宗教贊助人、第二類是宮廷贊助人、第三類是商人市民贊助者。

五、20世紀后贊助人的多元化

進入近現代之后,藝術贊助人的群體更是豐富,出現了為藝術品提供展示空間的博物館、美術館、展覽館、藝術中心、公共空間等公益性機構;大量熱愛藝術和喜愛收藏藝術私人群體或組織機構;還有積極踴躍參與藝術活動和觀看藝術展覽的廣大民眾等等。因此,從廣義上來說,那些為藝術事業提供資金,為藝術家提供工作機會,為藝術創作和藝術品的展示提供場所并給予各方支持和幫助,積極參與藝術宣傳活動和藝術實踐活動,經營藝術品事業,購買、收藏、觀看或鑒賞藝術品的個人和團體都可以被稱之為藝術的贊助者。

針對這一現象,由于每個國家的文化制度和國內的民眾參與度是有所差距的。以下將以美國、歐洲的藝術贊助體系為例進行剖析。

1.美國:完善的資助體系

縱觀美國的文化歷史,從30年代“新政”的頒布及推行,使聯邦政府開始干預經濟并加強文化的投入,到美蘇爭霸外交政策讓美國意識到文化擴張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美國的藝術贊助基本可以分為快速成長期(1967-1980)、穩定發展期(1980-1990)、動蕩衰落期(1990-2000)、逐漸回暖期(2000-)四個階段。除國家藝術基金會以外,美國政府的其他部門也為文化事業提供資金。這些有的是獨立的文化藝術部門,有的掛在其他政府部門(如國防部)之下。

美國政府不直接撥款去建立或管理藝術機構,而是讓民間自主,以藝術基金會的方式運作,甚至可以說,除了商業畫廊外,大多數的藝術機構都是以基金會的形式存在的。在美國基金會一般以三種形式存在:公立基金會,私人基金會和企業基金會。在美國,對藝術影響較大的基金會主要有洛克菲勒基金會、福特基金會、盧斯基金會、蓋帝基金會和麥克阿瑟基金會等。與歐洲國家不同,美國在很長時間以來都沒有設立聯邦政府部門管理全國的文化藝術。美國社會在藝術發展進程中形成了基金會對藝術進行資助的制度與方式。

2.歐洲:政府贊助為主導模式

以法國為例,政府贊助藝術是法國文化政策的內容之一,從16世紀開始,藝術就與官方贊助緊密相連,法國政府通過各種手段控制藝術的發展形態與發展趨勢。直至19世紀,法國政府依然延續了這一傳統,試圖繼續掌控藝術的發展。

20世紀80年代后,多數歐洲政府開始嘗試限制公共支出。政府對藝術的補貼,或者下降,或者不按照以往的比例繼續增長。雖然,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財富的積聚,使其逐漸成為贊助群體中的主要力量,但是藝術資助的主體依舊是政府。

六、結語

藝術資助對于藝術活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動力系統,這不僅是藝術史中的必然現象,也是經濟史領域的涉獵。談及雙面性,藝術資助方與藝術組織、藝術家之間的關系同樣如此。雖然贊助對藝術和藝術家的創作、產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但在某種情況下,也會阻礙和限制藝術的發展以及藝術家的創作自由的思想。不過,不管是天珠教皇,還是社會藝術基金會,不可質疑的是,藝術贊助人本身就是藝術的愛好者和欣賞者,他們在贊助藝術活動的同時,為藝術家提供發揮的平臺、解決物質的困擾,于此同時也在欣賞著藝術,也是一種受益人。在與藝術家們的交流中,他們又從這些天才身上盡情汲取著藝術養分,來滋養自身的精神世界,這比財富和權力更容易帶來充實的快樂。歷史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歲月長河中安靜的啟示,更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在藝術資助的歷史的演變中,留下的更多的是時代的精髓與對后人的警醒。

[1][美]JamesHeilbrun著,詹正茂譯.藝術文化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1).

[2][英]維多利亞.D.亞歷山大著,章浩譯.藝術社會學.江蘇美術出版社,2009(1).

[3][英]彼得·伯克(著),劉君(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與社會[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9.

[4]張激.國家藝術支持[D].中國美術學院,2008.

[5]曹意強.藝術與歷史[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1.

[6](美)威廉·伯恩斯(WilliamJ.Byrnes)著,桂雅文,閻蕙群譯.藝術管理這一行.臺北: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2004.

[7]王椽.美國政府藝術資助機制的演變軌跡.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2(4).

[8]周晶.藝術贊助.陜西師范大學2010屆碩士畢業論文.

[9]鞏雪.文藝復興以來的西方藝術贊助略論.中國美術館,2012.09.

趙心琳,南京藝術學院人文學院碩士。

猜你喜歡
資助藝術
高校資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徑分析
“隱形資助”低調又暖心
遼寧大連:10年資助4207名農民工上大學
紙的藝術
黑龍江省啟動2017年專利資助資金申報工作
教育部發布《2016年中國學生資助發展報告》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2600多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
爆笑街頭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