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2015-08-05 11:35譚麗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7期
關鍵詞:有效性小學語文課堂

譚麗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全面實施,小學各學科都在探求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滿足小學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而有效教學主要體現在教學活動之中,是指通過采用各種方法以及途徑,盡量花費最少的時間以及精力投入來獲得高效率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

隨著新課程的全面實施,小學各學科都在探求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滿足小學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理性地思考這幾年我們的課改之路,我們在肯定教學改革,強調師生互動,倡導合作學習,重視興趣激發,引導自主學習,重視主題構建等策略的同時,會自然地把目光投向了有效教學這一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新生長點,把目光投向了教師的有效教學理念、有效教學策略、有效教學手段、有效教學評價等直接關系學生成長的關鍵要素,對有效教學的實施進行理性地總結和反思,將會直接推動教育的發展。所以加強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意義非常重大。

有效教學主要體現在教學活動之中,是指通過采用各種方法以及途徑,盡量花費最少的時間以及精力投入來獲得高效率的教學效果,同時也要創建出有效活動安排來達成教學目的。因此,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也是培養學生對語文興趣的需要。

一、教師樹立有效性課堂教學理念

傳統教學強調嚴密的教學組織形式,課桌怎么擺,學生怎樣坐都有嚴格的要求,教學多以老師包講、學生包聽、老師包問、學生包答、老師包寫黑板、學生包抄筆記的形式開展教學。老師整天圍著學生轉,學生整天圍著老師跑,其結果,老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很痛苦。新課程實驗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方式,積極建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讓他們在學習活動當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兩個多月的實驗證明,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方式方法,是完全可行的。走進小學一年級實驗班的教室,可以看到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在老師創設的教學情景中積極主動地開展學習。他們能夠圍繞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并積極發言,交流自己的感受和體驗,這種場景在非實驗班是難以見到的。這種變化是教學改革的一次跨越,它使課堂由單向交流變為了多向交流;使呆板枯燥的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富有情趣;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了主動學習;使一部分膽小孤僻的學生變得活潑大方;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發生了變化。

在新課程實驗班上,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老師逐步變成了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促進者和研究者。老師和學生關系和諧,互動默契,平等交流,相互激勵。老師循循善誘,學生積極思維;老師當導演,學生當演員;老師精講,學生多練;滿耳聽到的是老師充滿愛心、富于啟發的語言,滿目看到的是師生互動探究知識的熱烈場面。這些變化形成了教師善教、學生樂學這樣一種新的教學模式。

二、立足教材,挖掘教學資源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于教師必須先鉆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并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課文也很少朗讀,上課時對教材內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為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征表明:“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p>

我執教語文教學已有多年,在每每鉆研一篇新的課文,總是先通讀一遍,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畫出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方法作出“預設”,或查字(詞)典解釋,或對照近義詞、反義詞理解,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或聯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聯系上下文理解的,則在一旁作上標記。對于要通過查字(詞)典理解的詞語,自己先查字(詞)典并把義項寫在一旁。為了掃除閱讀障礙,我總是認真地把課文朗讀或默讀幾遍,發現一些難于把握停頓或比較拗口的語句,及時做上記號,備課時寫入教案,課堂上予以指導。此外,在閱讀各種教學參考書的同時,我總是把文章的結構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標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寫在段末空白處。對于重點詞句的含義,總是寫在一旁,方便課堂上參考表述。只有在對文本內容、教學重點、難點等了然于胸的基礎上,我才開始撰寫教案,而且幾乎是一氣呵成。課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執教,但卻不能離開教本上課。

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币虼?,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這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心理上的愉悅感,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在教學<<太陽>>這堂課。針對題目引發學生發揮想象課文有可能寫什么內容。因此學生也毫無顧慮的提出很多有價值的問題。如:太陽給人們帶來哪些好處?太陽給人們送來什么?等問題。在探究中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發現提出問題。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無論從提煉文章主題,還是分析人物形象,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會增強學習效果。美國學者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因此我們在課題研究課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我們通過研究總結出的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的策略。

四、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實施素質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目前教育中也確實存在著一些需要改善的問題。一提起“學習”,許多學生就會想到“讀書”、“練習”、“做習題”和“考試”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學生學習方式存在著單一、被動的問題,學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機會。根據教育部基礎司調查組的調查結果表明,我國義務教育目前的教與學的方式,以被動接受式為主要特征。具體表現為: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很少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與實踐來獲得知識,得到發展;依靠學生查閱資料,集體討論為主的學習活動很少;教師經常布置的作業多是書面習題與閱讀教科書,很少布置如觀察,制作,實驗,讀課外書,社會調查這一類實踐性作業;學生很少有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看法與意見的機會,課堂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和以課本為中心”的情況,忽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種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往往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負擔很重。

我們認為,這一狀況應該有所改變。學習應該多樣化,現實的、有趣的、探索性學習活動應該成為學習的主要形式之一,問題解決等學習活動應該處于重要的地位。那么,學習方式和學習結果有什么關系呢?大量研究表明,兩者存在密切的關系。比格斯提出了所謂3P(Presage,Process&Product)模型。這一模式描述了課堂學習的前提、過程和產物。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根據他們自己的已有概念和動機解讀課堂環境,通過元學習因素驅動他們的學習過程。在3P模型中,學生本身的特點和教學環境的特點發生交互作用,從而產生了學生的不同學習方式。不同的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有不同的學習方式,不同的學習方式造成了不同的學習結果。這一模式說明,即使學生面臨的教學環境都一樣,由于學習過程中的不同學習方式,學習結果也會有所不同。

猜你喜歡
有效性小學語文課堂
甜蜜的烘焙課堂
美在課堂花開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制造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實現
提高家庭作業有效性的理論思考
翻轉課堂的作用及實踐應用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