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機制創新內在推動及路徑研究

2015-08-05 13:38劉耀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7期
關鍵詞:校企合作高職院校

【摘 要】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教育的發展對于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個人成長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在企事業單位對應用人才需求不斷增大的背景下,校企合作成為當下的熱點話題。由于當前校企合作動力不足,運行不暢等,制約了校企合作的有效進行。本文從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機制創新的內在推動入手,對機制創新路徑進行了分析與研究,旨在為校企合作的有效開展提供適當的借鑒。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內在推動;路徑

運行有效的校企合作機制有利于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有利于滿足企業與社會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推動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機制的創新既是高職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要求。

一、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機制創新的內在推動

1.滿足新形勢下高職教育新要求的需要

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給高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經濟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高職教育作為直接與社會市場接軌的教育,其培養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肩負著社會的生產、建設、服務等重任,這個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使其成為了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緊密的教育類型。眾多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無論是在保障民生,還是在促進就業方面,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才是發展的關鍵,在國家發展戰略的指引下,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培育新興產業,建設創新型國家等,都需要高職教育為其輸送一批素質過硬,技能卓越的人才。因此,高職院校教育方式必須與時俱進。當前,單一的辦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職教育水平的提升,只有創新校企合作機制,才能夠滿足新形勢下的新要求。

2.順應高職教育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

創新校企合作機制有利于順應高職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隨著高職教育的迅速發展,其辦學規模也不斷提升,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占據日益重要的地位,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在規模迅速發展壯大的同時,其結構、質量以及效益等多方面的不均衡發展缺陷也逐漸現象,為實現可持續性發展,高職院校的教育模式必須盡管完成向內涵式發展的科學轉變,促進由單純的規模擴張向有效的教育質量提升邁進。只有創新教育體制機制,才能夠為這一轉變的實現提供助力,而校企合作正是新時代順應這一客觀規律的關鍵內容。在我國,校企合作模式也已經在高職教育領域達成較為廣泛的共識,在探索階段也已經取得了不少成績,但就其整體而言,科學系統的合作機制尚未成熟,這對創新校企合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3.滿足校政企業三方利益訴求的需要

校企合作是學校、政府以及企業的三方共同訴求,創新校企合作,有利于實現三方的互利共贏。受政府投入經費不足等因素的制約,高職院校迫切需要加快辦學機制的轉變,有效運用市場經濟的理論,擺脫一元體制的束縛,提升校企合作層次,增強合作活力,提升教學效率,進而提升高職院校的競爭力。在創新合作機制的過程中,高職院校能夠結合合作企業的專業優勢,優化專業課程建設,建立實訓基地,促進學生就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二、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機制創新的路徑研究

1.政府調控,促進區域性資源融合

實現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機制的創新需要政府實施科學有效的宏觀調控。在校企合作過程中,政府應當加強對于合作辦學方式的領導,通過建立校企合作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為校企合作的有效進行提供指導。地區政府在負責好相關事宜的同時,積極協調校企合作機制,推進校企合作的有效開展。特別是對于校企合作的規劃、協調、服務做好指導,積極解決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困難。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可以針對地區高職教育資源以及企業行業資源進行統籌與整合,制定具有針對性,切合地區校企特點的戰略發展規劃,對產教結合的工作提供指導。一方面,要隨時關注市場動態,對市場信息進行及時的更新與捕捉,給予校企及時的反饋,針對重大的合作項目,要進行積極指導的協調,給予適當的幫助。另一方面,要科學依法履行相關職責,加快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明確產教結合主體的責任、權利與義務。除此之外,還應當加大網絡信息交流平臺的建設,促進校企合作相關信息的無限制流動??梢赃m當鼓勵中介服務機構進行市場運作,為校企合作提供充分的市場服務,加強合作雙方的緊密聯系。企業、高職院校也可以在政府的鼓勵下牽頭組建職業教育集團,進行多元化投資主體的試點性改革。

2.完善機制,保障價值鏈有效連接

完善校企合作機制,保障價值鏈與利益鏈的有效連接是調動校企積極性的有效途徑。第一,建立校企合作的激勵機制。在完善相關政策的同時,政府應當鼓勵企業參與到與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中,推動企業接收學生進行頂崗實習的社會責任。鼓勵企業與高職院校實現員工培訓、學生實訓的有機結合,建立包括企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應用技術研究中心等在內的一系列校企合作項目。第二,建立校企合作的激勵與補償制度。政府應當對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給予適當的稅收優惠與補償,為校企合作的開展提供資金與政策支持。第三,強化校企合作的資源整合。為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利用,政府應當依托高職院校。創建綜合性的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對各類培訓服務進行整合。政府職能部門應當退出職業培訓領域,成立專業的職業培訓協調委員會實現對人事等部門職業培訓的統籌,委托專業機構進行培訓。第四,推動校企合作運行機制進一步完善。通過建立行業指導制度,制定配套人才培養計劃,提升合作項目的針對性,深入進行合作洽談。

3.互利共贏,構建校企合作發展平臺

校企合作機制創新是高職院校、政府、企業的共同要求,校企合作發展平臺的構建能夠助力互利共贏局面的實現。在合作過程中,教學、培訓的實施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流入企業,提升員工培訓水平,獲得高職院校的技術支持。在利益共享的基礎之上,企業加大對高職院?;亟ㄔO、師資建設、課程建設的相關投入,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要加快完善校企合作的培育機制。在高校應當成立專業化的校企合作建設委員會,對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專業建設以及能力標準、培養方案與模式進行參與和指導。具體而言,人才培養機制應當實現與企業標準的對接,專業課程的設計必須與企業的技術標準相一致。除此之外,還應當積極鼓勵學生個人、團體、學生家長、用人單位以及專家學者對校企合作機制進行及時反饋,形成校企合作的評價與監督機制,促進校企合作的有效開展。

綜上所述,推動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機制的不斷創新是高職院校、參與企業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共同需求。其實現路徑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完善校企合作機制,構建校企合作有效平臺,提升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促使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提高學生技能水平,實現互利共贏。

參考文獻:

[1]劉建湘,周勁松.中部地區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機制創新的研究[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4):22-23.

[2]王平.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機制的研究與實踐——以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科技創業月刊,2014,(9):26-27.

[3]楊理連,邢清華.高職教育深度校企合作機制創新的再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3,(24):51-52.

作者簡介:

劉耀(1982.5~ ),男,學士,教師、助教,工作單位: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研究方向:法學。

猜你喜歡
校企合作高職院校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發展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