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替利嗪聯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慢性蕁麻疹的效果分析

2015-08-06 18:57潘少英
中國當代醫藥 2015年18期
關鍵詞:慢性蕁麻疹

潘少英

[摘要] 目的 分析西替利嗪聯合卡介多糖核酸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療效。 方法 選擇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診治的82例慢性蕁麻疹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41例給予西替利嗪治療,實驗組41例行西替利嗪聯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治療前后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干擾素γ(IFN-γ)水平。 結果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6%,與對照組的75.6%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和對照組治療后TNF-α分別為(24.3±5.5)和(27.0±5.2) ng/L、IFN-γ分別為(47.7±11.2)和(42.6±10.8) μg/L,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西替利嗪聯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明確,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慢性蕁麻疹;西替利嗪;卡介菌多糖核酸

[中圖分類號] R758.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5)06(c)-008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hronic urticaria treated by cetirizine combined with BCG-polysaccharide nucleic acid. 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chronic urticar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1 cases in control group,cetirizine was provided,while 41 cases in experimental group,cetirizine combined with BCG-polysaccharide nucleic acid was applied.The clinical effect,adverse reaction,and 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and interferon-γ(INF-γ)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7.6%,while in control group,the rate was 75.6%,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After therapy,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TNF-α [(24.3±5.5) VS (27.0±5.2)] ng/L and IFN-γ [(47.7±11.2) VS (42.6±10.8)] μg/L in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didnt display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Cetirizine combined with BCG-polysaccharide nucleic acid can obtain a definite on treating chronic urticaria with few adverse reaction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Chronic urticaria;Cetirizine;BCG-polysaccharide nucleic acid

慢性蕁麻疹作為臨床一種常見皮膚病,主要表現為局部皮膚瘙癢、紅斑或風團,其發病機制較為復雜,昆蟲叮咬、食物過敏、感染等多種因素均可引發該病[1]。慢性蕁麻疹病程通常較長,至少連續6周,甚至數月或數年,臨床治療難度較大且易復發,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困擾[2]。目前治療慢性蕁麻疹常見藥物包括西替利嗪、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等,臨床建議行聯合治療。本研究對本院診治的慢性蕁麻疹患者行西替利嗪聯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與接受單純西替利嗪治療的患者進行對照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診治的82例慢性蕁麻疹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皮膚性病學》[3]中慢性蕁麻疹相關診斷標準;②表現出皮膚瘙癢、風團癥狀,病程>6周;③2周內未服用激素類等相關藥物;④年齡>16歲,自愿參與治療。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不全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③免疫調節劑等藥物過敏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1例,對照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18~62歲,平均(31.5±2.2)歲,病程0.5~8.5年,平均(1.5±0.6)年。實驗組男24例,女19例,年齡19~64歲,平均(32.0±2.5)歲,病程0.6~8.8年,平均(1.7±0.7)年。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單純西替利嗪(蘇州東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80014)治療,1次/d,10 mg/次;實驗組患者行西替利嗪聯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浙江萬馬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33020001)治療,1 ml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內注射,1次/2 d。6周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治療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臨床療效[3]:以患者自覺癥狀、客觀表現等評價為依據,主要包括瘙癢、風團大小及數目等指標。分為4級評分,0分(瘙癢、風團均消失)、1分(輕度瘙癢,風團數目1~6個且直徑<0.5 cm)、2分(中度瘙癢,風團數目7~12個且直徑0.5~2.0 cm)、3分(嚴重瘙癢,風團>12個且直徑>2 cm)。治愈:療效指數[(治療后得分-治療前得分)/治療前得分×100%)]≥90%;顯效:療效指數70%~89%;好轉:療效指數30%~69%;無效:療效指數≤30%。治療總有效率=(治愈+顯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不良反應情況,包括口干、嗜睡、頭暈等。

治療前、治療結束后抽取兩組患者4 ml靜脈血,離心分離上層血漿,離心速度為4000 r/min,時間為5 min,將分離后的血漿置入EP管中,保存-20℃冰箱中待檢。ELISA法測定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干擾素γ(IFN-γ)水平,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比較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NF-α、IFN-γ水平的比較

兩組治療后TNF-α、IFN-γ水平較治療前明顯改善,且實驗組治療后TNF-α、IFN-γ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實驗組不良反應4例(9.8%),對照組不良反應4例(9.8%),均為輕度頭暈、嗜睡等癥狀,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0,P>0.05)。

3 討論

慢性蕁麻疹發病機制尚未明確,誘因較多,包括感染、蚊蟲叮咬等,誘發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出大量的組胺及其他炎性介質[4]。國內外相關研究發現,Th1、Th2(T淋巴細胞亞型)細胞、活性失衡是引發慢性蕁麻疹的主要發病機制[5]。另外有學者認為,IFN-γ等細胞因子表達異常在該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可能起參與作用[6]。

西替利嗪屬二代H1受體拮抗劑,具有高選擇性、多種抗過敏機制等特點,主要是通過阻斷組胺結合H1受體以拮抗組胺引發的炎癥反應,同時明顯抑制嗜酸粒細胞功能,進而抑制變應原誘導的嗜酸粒細胞游走及趨化,在慢性蕁麻疹等變態反應性皮膚病中應用較多[7]。該藥物還具有抗炎、抗過敏作用,臨床用藥起效快且作用持續時間較長,對中樞神經系統無明顯抑制作用,不良反應少[8]。應華亨等[9]研究發現單純西替利嗪治療慢性蕁麻疹效果不理想,聯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提高,且不良反應增加不明顯。兩種藥物聯合應用不僅可以增強機體免疫能力,而且能有效提高抗變態反應效果,進而顯著提高臨床治療效果[10]??ń榫嗵呛怂嶙鳛橐环N新型免疫調節劑,主要由多糖、核酸及蛋白質等組成,比例分別為70%、20%、0.11%左右,對機體細胞免疫、體液免疫有較好的調節作用,能有效促進T淋巴細胞分化及增值,產生Th1反應,且誘導產生IFN-γ,糾正Th1/Th2失衡現象,促進機體T細胞亞群失衡現象恢復,同時能激活單核-巨噬細胞功能,通過提高天然殺傷細胞能力以增強患者抵抗能力[11];能有效提高IgG抗體水平,以封閉IgE抗體,起抗過敏功效[12]。該藥物還具有抗支氣管痙攣、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及其他炎癥因子等作用,表明卡介菌多糖核酸除了對自身免疫性蕁麻疹有顯著療效外,對非自身免疫性蕁麻疹也有一定的作用[13-15]。由本研究表1可知,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較對照組無明顯增多,提示西替利嗪聯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明確,安全性高,與李海英等[16]研究結果一致。由本研究表2可知,實驗組患者治療后TNF-α水平較治療前、對照組治療后明顯下降,表明聯合治療能有效抑制TNF-α等炎癥因子,進而阻止TNF-α誘導嗜酸粒細胞分泌嗜酸粒細胞趨化因子以治療慢性蕁麻疹。同時IFN-γ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IFN-γ上升后促進Th0細胞逐漸分化為Th1細胞。兩組患者治療后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應用西替利嗪聯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慢性蕁麻疹安全有效,能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無明顯不良反應,可作為慢性蕁麻疹治療的重要方法。

[參考文獻]

[1] 欒紅,王英杰,孟憲敏,等.卡介菌多糖核酸聯合西替利嗪、雷尼替丁治療慢性蕁麻疹的療效及與血清IgE水平的關系[J].山東醫藥,2011,51(23):62-63.

[2] 周韶瑋.鹽酸左西替利嗪聯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慢性蕁麻疹的療效觀察[J].四川醫學,2012,33(12):2196-2197.

[3] 趙辯.臨床皮膚性病學[M].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613.

[4] 石麗君,曾抗,李利豪,等.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慢性蕁麻疹患者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和干擾素γ水平的檢測[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3,46(9):676-678.

[5] 王鷹,曾志華.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聯合鹽酸左西替利嗪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觀察[J].西南國防醫藥,2010, 20(4):387-389.

[6] 馮志勇.左西替利嗪聯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觀察[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2,28(10):746-747.

[7] 邵玉娟,陳麗薇,于麗華,等.鹽酸西替利嗪聯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聯合治療慢性蕁麻疹109例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150-151.

[8] 蔡力,張孝友.鹽酸非索非那定片聯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1, 25(2):161-162.

[9] 應華亨,吳力爭.卡介菌多糖核酸聯合西替利嗪治療慢性蕁麻疹39例[J].中國藥業,2010,19(3):50-51.

[10] 馬曉娟.鹽酸左西替利嗪聯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慢性蕁麻疹48例[J].中國藥業,2014,23(5):84-85.

[11] 馮冬梅,鄭學軍,冀春萍,等.卡介菌多糖核酸聯合鹽酸左西替利嗪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觀察[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0(3):82-83.

[12] 張學良.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聯合鹽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療慢性蕁麻疹臨床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1, 11(7):836-837.

[13] 蔣艷玲,羅勇奇,常靜,等.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聯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兒童慢性蕁麻疹的療效觀察[J].醫學臨床研究,2014,31(10):2035-2036.

[14] 畢曉東.卡介菌多糖核酸聯合白芍總苷對慢性蕁麻疹患者血清白細胞介素4和干擾素-γ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17):2631-2632.

[15] 王一楓.卡介菌多糖核酸聯合左西替利嗪治療慢性特發性蕁麻疹療效觀察[J].浙江醫學,2009,31(3):389-390.

[16] 李海英,王維云,李衍煉,等.卡介菌多糖核酸聯合西替利嗪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觀察[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4, 43(10):628-629.

(收稿日期:2015-02-13 本文編輯:王紅雙)

猜你喜歡
慢性蕁麻疹
枸地氯雷他定不同劑量方案治療慢性蕁麻疹的效果對比
慢性蕁麻疹的中醫研究概況
祛風湯聯合左旋西替利嗪治療陰血不足型慢性蕁麻疹療效觀察
評價咪唑斯汀治療慢性蕁麻疹的療效
探析精細化護理對慢性蕁麻疹患者治療效果影響
和平地區慢性蕁麻疹過敏原測定臨床分析
金蟬止癢膠囊聯合依巴斯汀片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療效分析
西替利嗪聯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觀察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慢性蕁麻疹臨床效果研究
復方甘草酸苷合弗雷他定治療慢性蕁麻疹75例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