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說三句話

2015-09-08 08:57耿林莽
時代文學·上半月 2015年5期
關鍵詞:獨語小蟲散文詩

耿林莽

在這篇“創作談”中,我只想說三句話。

第一句話:詩是一種慢。

我是一個性急之人,早年對有些人強調修改對寫作的重要性不太認同,還譏諷過專以“推敲”為作詩第一要務的觀點。近年來,卻體會到一首詩的成長,往往要經漫長過程,不僅是下筆為詩的那段時光。更重要的是,面對當今以“速度”為追求目標,喧囂與浮躁之氣彌漫,也影響到詩作者的寫作和讀者的閱讀風氣,草率的寫作和粗疏的閱讀似已成為時尚。在這樣的環境下,“詩是一種慢”的倡導,便有現實的針對性了。

“詩是一種慢”更深層次上的所指,是對散文詩文體認識上的深化。散文詩是詩,是美文性的文學精品,但是,在眾所周知的要求文學工具化的年代,卻使其降格為“及時配合”的報道性工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人提倡“報告體散文詩”,所以失敗,也是由于它混淆了詩與新聞兩種絕然不同的文體的性能所致。散文詩的任務不是及時報道,也不是客觀的如實“反映”,正如王光明教授所言:“詩歌之所以成為詩歌,不是在歷史中發出歷史的聲音,不是在時代之前發出時代的聲音,而是必須在歷史和現實當中發出自己的聲音?!边@聲音,只能是詩的聲音,即詩人自己“對于歷史,對于社會的感覺和想象”。我以為,這段話和我說的“詩是一種慢”觀點是一致的。我的作品中,有不少是對歷史上的人和事發出的“自己的聲音”。歷史已成過去,卻與現實有著千絲萬縷的精神聯系。我在這些詩作中,投入的是“自己的感覺和想象”,是現代人的胸懷與觀點。因而,便不是一段“歷史的僵尸”,而是閃現著嶄新詩美光輝的藝術生命了。

第二句話:詩是一種謎。

詩是要講意義的:無意義的詩,或者意義過于直率的表白,都為讀者所不取。我想,對散文詩而言,“意味”也許比“意義”更適宜,既有“意”,又有“味”,恰是詩將意義內涵于美的整體,內在地融合并渾然表達的一種說明,這個“味”字,便有“詩味”之暗示存在了。

“詩貴含蓄”,是中國古典詩學的傳統命題,人們鮮有異議,我說“詩是一個謎”恐就有人不贊成了。當年批“朦朧詩”,有人曾以“像猜謎一樣”的話來進行指責。其實,猜謎又有何不可?謎是隱在背后的那個“底”,不直說,讓你動一動腦筋,思而得之,豈不也享受到一種創作的愉快嗎?詩人孔孚說:“詩是一種隱藏的藝術?!彪[就是將“意”隱于詩中、詩外,讓你悟出來。過去多講“吟詩”,詩是用來“唱”或“朗誦”的,訴之于聽覺。更多的是看,訴之于視覺。當今,我以為詩對讀者而言,更多的應是“共同介入”的領悟,訴之于“思”。這是一種更深層次的閱讀。

有人將意義和“思想性”等同起來,局限于理性思維,并以“哲理”的概括為散文詩的最高境界。我不這樣看,我以為意義的掌握全在作者。在作品中,內涵遠勝于外露,它往往貫穿或隱藏在詩的結構、情緒和語言節奏的深處,無所不在。我也寫過“直接說出”的篇章,大都被廢棄。在我看來,意義的表達有時僅需幾句話,畫龍點睛遠勝于慷慨陳詞。我有一章《一只蟲子在歌唱》,寫的不過是一只蟲子,它有什么“意”呢?我寫道:“獨與天地往還,區區小蟲,面對的是空闊無邊的宇宙?!睂⒁恢弧皡^區小蟲”與“空闊無邊的宇宙”相對應,這種懸殊強化了“我便是我了,我便是唯一”這句話的力度與分量。梁漱溟先生有言:“中國文化最大之偏失,就是個人永不被發現這一點上?!敝弥T如此國情之上,這一只小蟲的“意義”,便不言而喻了。

第三句話:詩是一種境。

“獨語”是散文詩的一個重要表現形態,個人情懷自言自語式的抒發在中國早期散文詩中十分流行,魯迅的《野草》中便有許多這樣的篇目。在個人情懷的抒發中折射出時代的影像與社會的狀態,這樣的“獨語”自有其很高的藝術價值,如果只是小我私情沒完沒了地重復吟唱,便沒有太大的意義了。其實散文詩并不僅適合于“獨語”,波德萊爾的《巴黎的憂郁》便是以“他者”的命運關懷為主要內容的。里爾克的《軍旗手的愛與死之歌》、屠格涅夫的《門檻》、魯迅的《過客》、痖弦的《鹽》等經典名篇,也都是以敘事為主,而非悄悄的“獨語”。我從進入散文詩不久,便致力于將敘事引入的艱難探索和嘗試,從我作品的總體面目看,“我為他者吟”成為主體,遠遠超過了自我抒情的獨語。這本集子同樣如此?;剡^頭看,頗覺汗顏,因為這種嘗試,委實步履維艱,成功之作,寥寥可數,不能不承認,抒情性乃是散文詩的主體和強項。但是,適當引入敘事因素,又是無可回避的一個必要開拓與延伸,從這段時間的創作實踐中,我有兩點體會:

一是,必須找到散文詩自己的敘事手段,不能照搬散文那種求全式一五一十的鋪敘。學會選擇和提煉出最關鍵的“點”,往往可以起到“以一當十”的作用,在詩性結構中起到“點亮”全境的“點睛”效應。要善于選擇生活中的“焦點”細節,經過詩化提煉與重鑄或可產生“一語勝千言”的藝術能量。

二是,注意營造詩的整體意境,這是賦予散文詩敘事功能以詩意情懷的有效手段。王國維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睆娬{意境是中國詩學的一大特色,西方詩學強調的是意象。這里有著綜合和分解,整體與局部的差異,源之于哲學觀念的不同,這且不說。我以為就散文詩而言,尤其是敘事性散文詩而言,善于營造意境,對維護詩主體和客體的凝聚,貫串詩的情緒流程,以及形成詩整體美的境界,都大有益處。營造一種氛圍,將讀者引入其中,使之有身歷其境的在場感,這是何等高明的藝術技巧,我們為什么棄而不用呢?

猜你喜歡
獨語小蟲散文詩
獨語
小蟲找出口
侏羅紀的“王中王”或許是這些小蟲
散文詩八駿
獨語
獨語
小蟲飛呀飛
床底下有什么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