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語

  • 鼓聲遙遠
    是一聲自悲自嘆的獨語,不是被誰的槌子敲擊出的一聲歡呼。幽谷深山里,唯有霧蒙蒙而遠,四處飄散著逃亡者的戰栗。古戰場鳴金收兵,殘留了一點點聲音的孑遺;敗兵之卒落荒而逃,回首窺望時一陣驚悚;烏江滾滾,硝煙彌漫中美人的淚水埋葬在楚歌聲里。鼓聲遙遠了,鼓聲遙遠。一百年過去,一千年過去。擊鼓人杳無聲息,那鼓槌也不知下落。鼓聲還徑自響著。在夜半,深山幽谷間——它在喚誰呢?石頭們聽著。綠色的黑色的不長翅膀的蟲們趴在草葉的尖上,聽著,這鼓。而人是沒有的。沒有人聽的鼓聲執著而

    散文詩世界 2023年2期2023-04-15

  • “對話寫作思維教學”理論概述 提倡對話寫作教學,摒棄獨語寫作教學
    學就要摒棄傳統的獨語寫作教學方式,走向與創新思維培養相適應的對話寫作教學之路。一、摒棄獨語寫作教學所謂獨語寫作,指的是不給讀者閱讀而進行的寫作,或是只給任課教師看的寫作。這種寫作實際上是學生自說自話,與他人無關,因此我們稱之為獨語寫作。以這種獨語寫作為理念指導下的寫作教學,可稱之為獨語寫作教學。(一)獨語寫作的特點首先,不管讀者需求。由于寫出來的成品除了任課教師看外,不給任何人看,所以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只考慮任課教師的要求,對于其他社會讀者的興趣愛好、時代

    新作文·中學作文教學研究 2022年3期2022-08-26

  • 關于文學信仰的“獨語”與“對話”
    性地提供了一種“獨語”與“對話”并存的文學史結構,他以“一個人”的方式激活了教科書中幾乎是僵硬的“文學史”。在修訂版的后記中,程永新這樣解釋“一個人”的含義:“至于‘一個人的文學史的書名有點唬人,有點浮夸,有點大而無當,那也是出版的策略,十幾年前的出版業好像就流行‘一個人的標簽。以我自己的了解,‘一個人的文學史的含義就是一個人在文學史里前行、成長和變化,作家朋友們是我的良師益友,他們的智慧才華和文學理想影響我照拂我,讓我學到很多悟到很多。我始終認為,職業文

    南方文壇 2021年1期2021-06-15

  • 2—3歲幼兒疑問句發展的三個階段*
    于語料,發現用于獨語疑問句的詞有10個,它們是:嗯、啊、哎、咦、哦、欸、噢、唉、喲、嘔。根據以往研究,這10個詞中,只有“嗯、咦”的詞性單純為嘆詞,①參見劉月華等《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442-447頁。其他“啊、哎、哦、欸、噢、唉、喲、嘔”8個詞均為語氣詞/語氣副詞和嘆詞兩種詞性兼而有之②“啊”的詞性和用法參見劉月華等《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412-414頁?!鞍ァ眳⒁婂X益軍《兒童語言中的語氣詞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年2期2021-03-05

  • 《野草》:獨語與召喚的融合
    《野草》不僅具有獨語體特征,還具有面向現實社會的召喚性特征,既有“向內的孤獨之言”,亦有“向外的召喚之聲”,向內的深度剖析與向外的有力召喚相互融合,共同組合成《野草》的精神基調,體現出魯迅思想精神層面個性主義與人道主義兼具的豐富內質。關鍵詞:《野草》 獨語 召喚 融合1926年,中國現代文學家魯迅在北京創作了散文詩集《野草》。學術界對《野草》的研究多將其界定為處于極度孤獨苦悶中的魯迅與自己靈魂的深度交談,是個人自言自語式的思想流動。但結合創作時間和當時社會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0年12期2020-12-23

  • 獨語
    在一首有光的詩里獨語者持著一柄火炬黑夜更像清晨花朵滑下的露珠點燃撲爍的燈火焚燒時間灰燼中呈現出一枚巨大的鐘表所有指針都戳向一條河流穿過村莊的炊煙水里燃起白色火焰的云朵蘆葦蕩里星子燦爛潮濕的雨季涌上河岸拴不住一枝柔嫩的草季節里的河流肥了又瘦殘荷與荇草月亮嚼碎的光陰喂養著一個獨語者燃燒的火炬開成一叢熱烈的花開滿她的身體開滿一條奔涌的河流春天的冷回家的路很短星星的一次眨眼夜風貫穿了身體像呼嘯的列車穿越大山的心臟抵達另一座島嶼很怕有一天會厭倦語言周而復始的敘述及翻

    延河(下半月) 2020年5期2020-11-17

  • 把夜晚叫回家
    是從前的樣子!”獨語者在散發著幻想光彩的黑暗中,一個個合理的開關被關閉。一切荒誕和不相千的事物,都排著長隊,如候鳥歸來。你聽,所有的聲音都在減弱,直至完全靜默。一如哀悼。你看,冬日落葉,霜草,在回憶中綻放的焰火,傷口,鬼臉和烏托邦……一個獨語者,就是一把生銹的鎖,什么樣的鑰匙都打不開它的世界。一個獨語者,也是一道靈光乍現的符,此刻能夠想到的所有稀奇古怪的事物,都在他的符中現了原形。照見真相只有一個,但亂象很多。我們,因此常常深陷在一些隱藏的深淵中。不知不覺

    散文詩 2020年2期2020-07-20

  • 獨 語
    了:那是你腳步的獨語。人在孤寂時常發出奇異的語言,或是動作。動作也是語言的一種。決絕地離開了綠蒂的維特,獨步在陽光與垂柳的堤岸上,如在夢里。誘惑的彩色又激動了他作畫家的欲望,遂決心試卜他自己的命運了。他從衣袋里摸出一把小刀子,從垂柳里擲入河水中。他想:若是能看見它的落下,他就將成為一個畫家,否則不。那寂寞的一揮手使你感動嗎?你了解嗎?我又想起了一個西晉人物,他愛驅車獨游,到車轍不通之處就痛哭而返。絕頂登高,誰不悲慨地一聲長嘯呢?是想以他的聲音填滿宇宙的遼闊

    中學生百科·大語文 2020年9期2020-01-13

  • 從“獨語”走向“對話”:高職院校新媒體建設的困境與對策
    巨大挑戰,需從“獨語”走向“對話”,在形式、內容與行動上實現變革,以積極構建對話共同體,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德技兼修”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關鍵詞 ?對話理論;新媒體;宣傳思想工作;高職院校中圖分類號 ?G2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9)20-0065-021 ?意蘊解析:對話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新媒體建設的意義1.1 ?對話理論的內涵對話理論起源于蘇聯批評家巴赫金的哲學思想,他將對話看成是人類的基本生存方

    新媒體研究 2019年20期2019-12-27

  • 綠木作品
    洪荒黑夜里他還在獨語,獨語,獨語汪洋格桑聆聽了他敗北的消息!晨曦:播種者在微冷晨曦中一停一動的播種者是我愛入骨髓的高原女子此刻穹空崩破連同朝陽紅起來的是她粗糙的臉龐和半舊頭巾“打土塊,打土塊,土塊碎了種稞麥,顆麥熟了養小孩……”播種,于她是生活的希冀生活,于我是苦難的蕩滌遠處,黛青色山鄉里一隊拖拉機嵌入地心“突突……突突突……突突……”又一個紅火的日子升起了梔子花開那么小的清白對抗著黑夜那么靜的光芒豢養著豹子誰會在意一朵花的盛開那又如何——她就是要綻破,就

    青海湖 2019年5期2019-10-21

  • 獨語
    歡何其芳先生的《獨語》:昏黃的燈光下,放在你面前的是一冊杰出的書,你將聽見各個人物的獨語。溫柔的獨語,悲哀的獨語,或者狂暴的獨語。每一個靈魂是一個世界,沒有窗戶,而可愛的靈魂都是倔強的獨語者。丹麥哲學家克爾在《非此即彼》中說:我最喜歡自言自語,因為我發現,在我的相識者中間,最有意思的人就是我自己。常常聽到一種聲音:為什么一些離開了故鄉的人,在異鄉反而建立了輝煌的業績?我說:這沒有什么秘密,因為所有的漂泊者都徹底放下了等待和幻想,而是扎扎實實地用雙腳,精心丈

    作文與考試·高中版 2019年26期2019-09-12

  • 在“獨語”與“對話”之間
    在不少作品中都以獨語的修辭方式探究自我的內心世界,如《星期天,我坐在玻璃上……》[3]一詩中強烈的自我審視,從中可以見出,詩人注重對個體感覺微妙之處的賦形,對女性肉身的審視也極具敏銳度。類似的書寫方式,一如詩人周瓚所言,是“以一種向內觀察或內在化的努力,詩人通過開掘女性的內部精神世界來抗衡那不確定的外部現實?!盵4]在另外的一些詩中,馬雁常常借助戲劇化的獨白、對白使文本兼具抒情性與敘事性——詩中的“我”和“你”、“我”和“她”構成一種互相指涉的關系,單一的

    星星·詩歌理論 2019年8期2019-09-06

  • 獨 語
    了:那是你腳步的獨語。人在孤寂時常發出奇異的語言,或是動作。動作也是語言的一種。決絕地離開了綠蒂的維特,獨步在陽光與垂柳的堤岸上,如在夢里。誘惑的彩色又激動了他做畫家的欲望,遂決心試卜他自己的命運了;他從衣袋里摸出一把小刀子,從垂柳里擲入河水中。若是能看見它的落下他就將成為一個畫家,否則不。那寂寞的一揮手使你感動嗎?你了解嗎?我又想起了一個西晉人物,他愛驅車獨游,到車轍不通之處就痛哭而返。絕頂登高,誰不悲慨的一長嘯呢?是想以他的聲音填滿宇宙的寥廓嗎?等到追

    作文新天地 2018年8期2018-11-29

  • 硯邊格高 獨語風雅 —— 讀沈鴻根先生《硯邊獨語》有感
    根先生新著《硯邊獨語》將由中西書局出版,我自乙未年始為先生整理文稿并分輯分享于新浪拙博,有幸先睹為快,藉此以陳愚見。沈師乃當今書壇之名家,集書法家、理論家、教育家、詩人于一身而稱雄藝壇,以“獨標風骨藝壇上,濯古來新成一家”的書風和出版近七十種數百萬字的專著與字帖蜚聲四海,藝苑耕耘五十多載,藝術成就有目共睹。然沈師不以書藝自矜,廣涉國學、詩文、鑒賞等。大概十多年前,沈師揮毫之余,常將自己的一些感悟記錄下來成為“硯邊獨語”,與學生、朋友分享后受到廣泛盛贊?!冻?/div>

    文藝生活(藝術中國) 2018年9期2018-10-22

  • 斯人獨憔悴
    心理結構? ? 獨語? ? 郁達夫引語1919年時,冰心先生發表了短篇小說《斯人獨憔悴》,講述的是南京學堂學生代表穎銘、穎石兄弟兩參加請愿斗爭以失敗告終的故事。我覺得《沉淪》中的主人公“他”和穎銘、穎石兄弟一樣有著滿腔的愛國熱情,但又缺少徹底奮爭的力量。最后“他”恐怕也只能在苦悶中吟出“冠蓋滿京華,私人獨憔悴?!庇暨_夫是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在文學創作的同時還積極參加了反帝抗日活動,最后為抗日救國而殉難。郁達夫的文學作品中,多表現出頹廢和憎惡的

    文教資料 2018年36期2018-04-22

  • 心靈的獨語 ——史鐵生獨語散文初探
    510006)獨語是文學藝術表現的一種話語方式,是與對話相對存在的。當自我心靈的訴說和難以排解的話語凝聚于文學作品中時,那是作家在個體狀態下獨自思考、關注自身心靈、直逼靈魂深處的一種話語釋放,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創作,是穿透心靈的聲音和呼喚以達到靈魂的交流和浸透,是一種獨立狀態下的精神話語方式。獨語散文,正是借助心靈深處的聲音去凝結成文字,以散文形式加以釋放的內心獨白。史鐵生的獨語散文為我們展現了個人世界的無窮以及精神世界的豐盈與深邃。一、獨語釋放孤獨史

    石家莊學院學報 2018年2期2018-04-02

  • 硯邊格高 獨語風雅
    根先生新著《硯邊獨語》將由中西書局出版,我自乙未年始為先生整理文稿并分輯分享于新浪拙博,有幸先睹為快,藉此以陳愚見。沈師乃當今書壇之名家,集書法家、理論家、教育家、詩人于一身而稱雄藝壇,以“獨標風骨藝壇上,濯古來新成一家”的書風和出版近七十種數百萬字的專著與字帖蜚聲四海,藝苑耕耘五十多載,藝術成就有目共睹。然沈師不以書藝自矜,廣涉國學、詩文、鑒賞等。大概十多年前,沈師揮毫之余,常將自己的一些感悟記錄下來成為“硯邊獨語”,與學生、朋友分享后受到廣泛盛贊?!冻?/div>

    文藝生活·上旬刊 2018年9期2018-03-23

  • 論史鐵生后期小說中的獨語現象
    其創作經常依托“獨語”的敘述方式進行。何為獨語?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魯迅的《野草》首開獨語之風。文學界有關獨語概念的研究成果有很多,本文從中選取兩種較為全面的定義。錢理群先生在《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版)中描述魯迅的《野草》的“獨語”時說,獨語是作家“排除他人干擾……徑直逼視自己靈魂的最深處,捕捉自我微妙的難以言傳的感覺(包括直覺)、情緒、心理、意識(包括潛意識),進行更高、更深層次的哲理思考”[1]40。王景科在《洞悉靈魂之聲的窗口——論獨語及散文

    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年2期2018-03-17

  • 聆聽世界的獨語
    一聽這世界擁有的獨語。那是純凈的音樂,是大自然奉獻給我們的深沉的和聲。在星光晶瑩的夜空與已然倦怠的大地間,雨滴順著樹的枝葉滑下來,落在窗玻璃和泥土上,發出透明的聲響;鳥語在雷聲中沉寂,花朵們甜美的語言卻在風中飄揚。詩韻回蕩的夜晚,靜穆的氛圍浸潤著你的心靈,一道美麗的屏風把所有的紛繁蕪雜都擋在了心域之外。天空高遠而寧靜。凝神聆聽,你會突然間感到自己已是自然中一個和諧的音符,以新的品質融入宇宙之寥廓,自然之偉力,人生之蒼茫。聆聽世界的獨語,如品味一樽醞釀多時的

    高中生學習·高三版 2017年12期2018-01-29

  • 儀式隱喻下懺悔的獨語
    方式上包含復調的獨語體,言說內容中有反思現實和永恒意義的懺悔意識。二、獨語:指涉靈魂的對話追溯現代白話散文的源起與深化,“獨語”和“閑話”可視為現代散文確立的兩種最基本的話語方式,分別以魯迅和周作人為典型代表。其中“獨語”是作家“徑直逼視自己靈魂的最深處,捕捉自我微妙的難以言傳的感覺(包括直覺)、情緒、心理、意識(包括潛意識),進行更高、更深層次的哲理思考”的寫作方式,是個體陷入自我精神反思的一種心理結構,展示的是與個體生命存在和體驗有關的思考。在寫作中,

    語文建設·下半月 2018年2期2018-01-25

  • 獨語
    歡何其芳先生的《獨語》:昏黃的燈光下,放在你面前的是一冊杰出的書,你將聽見各個人物的獨語。溫柔的獨語,悲哀的獨語,或者狂暴的獨語。每一個靈魂是一個世界,沒有窗戶,而可愛的靈魂都是倔強的獨語者。丹麥哲學家克爾在《非此即彼》中說:我最喜歡自言自語,因為我發現,在我的相識者中間,最有意思的人就是我自己。常常聽到一種聲音:為什么一些離開了故鄉的人,在異鄉反而建立了輝煌的業績?我說:這沒有什么秘密,因為所有的漂泊者都徹底放下了等待和幻想,而是扎扎實實地用雙腳,精心丈

    時代青年(上半月) 2017年10期2017-10-29

  • 獨 語
    了:那是你腳步的獨語。人在孤寂時常發出奇異的語言,或是動作。動作也是語言的一種。決絕地離開了綠蒂的維特①,獨步在陽光與垂柳的堤岸上,如在夢里。誘惑的彩色又激起了他做畫家的欲望,遂決心試卜他自己的命運。他從衣袋里摸出一把小刀子,從垂柳里擲入河水中。他想:若是能看見它的落下他就將成為一個畫家,否則不。那寂寞的一揮手使你感動嗎?你了解嗎?我又想起了一個西晉人物,他愛驅車獨游,到車轍不通之處就痛哭而返。絕頂登高,誰不悲慨地一聲長嘯呢?是想以他的聲音填滿宇宙的遼闊嗎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20期2017-06-29

  • 文學批評的“我”和“我們”
    首先是個體性的“獨語”,同時又應強化其群體性質的“對話”功能,即評論者要自覺地關注別人的聲音,從而能夠形成共鳴與對話,而不至于成為“自言自語”,以營造文學批評的“我們”氛圍。文學批評的“我”一般而言,研究者的研究對象是客觀的,而研究者又是主觀的,文學批評其實就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體,但其論點的正確與否主要依靠的是客觀的論證,而不是一味地強調“我”。高校制定的本科生畢業論文規范中,一般都會有這樣的一條,即不要出現主觀性的評論,不能出現“筆者”、“我”之類的字眼

    文學自由談 2016年6期2016-03-16

  • 獨語”與“公仇”——論魯迅的精神氣質與中國現代傳媒的生命力
    陳彩林?“獨語”與“公仇” ——論魯迅的精神氣質與中國現代傳媒的生命力陳彩林摘要:魯迅的創作既滲透著“獨語”的精神氣質,也同時貫注著“公仇”的精神氣質,二者與中國現代傳媒有著分不開的血緣關系。當他“獨語”的時候,我們往往能于其中體驗到憤怒乃至痛苦到極致的“公仇”情緒;而當他置身滿是敵意的“公仇”的時候,又往往激發出他靈魂深處的“獨語”。向內的“獨語”實質是一種以極具拒絕性、封閉性的方式打開通向整個世界通道的極致的生命藝術,最終反而轉化成了被廣泛接受的“眾語

    未來傳播 2016年1期2016-03-04

  • 主持人語:
    散文詩屬于一種“獨語體”寫作,她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異質性、非常態、陌生化的世界”。其實,無論“末日想象”的開啟還是“獨語體”藝術訴說,她們都是源于直面靈魂深淵時所表現出來的生命之不可戰勝的崇高價值。只是水晶花選擇了“解密式”揭示,而白月則回到語詞本身,憑借僅可憑借的“天真”的態度遮掩生存悖謬中揮之不去的尷尬。陳培浩和王士強,兩位都是當代文學理論界最具潛力的年輕評論家,他們的導讀與兩位詩人的才華相得益彰,為我們掀開了兩位詩人的靈魂面紗,非常值得一讀?!`

    星星·散文詩 2015年20期2015-10-26

  • 《野草》中比喻辭格的“獨語性”
    》中比喻辭格的“獨語性”徐勁梅《野草》中的“獨語體”拉開了“讀”與“寫”的距離。對依賴于語言實體的特殊風格,應從修辭學角度,分析語言因某種異化而引發“獨語”之境的審美藝術效果。比喻;《野草》;獨語性20世紀20年代中期,魯迅發表的散文集《野草》,標志著散文與“閑話風”完全迥然的“獨語體”風格出現?!兑安荨芬桓囊酝揭缀唵蔚母裾{,將筆力深剖到內心的隱秘處,目光鎖定情感的最真切處,在完全主觀的創作態度下將文本的對話框限于作者與作品而非讀者與作品?!兑安荨匪?/div>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5年12期2015-03-19

  • 論魯迅《野草》中的“夢”
    學。同時,夢是“獨語”的極致,《野草》借由一連串完全屬己與不可復制的文學夢,最大限度地開拓了《野草》的藝術空間與藝術深度?!兑安荨返摹皦簟斌w現了魯迅對于文體選擇的高度自覺?!兑安荨?;夢;結構;言說;獨語《野草》寫于“五四”退潮時期,自1924年開始創作,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出版,是魯迅先生唯一的一部散文詩集。區別于其他作品,《野草》隱含著深邃的哲理性,魯迅先生說自己一生的全部哲學都包含在《野草》里了[1]。李歐梵在《〈野草〉:希望與絕望之間的絕境》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5年7期2015-03-17

  • 閱讀教學中的對話與獨語
    高翔對話與獨語是閱讀教學中一種必要且可能的方式。但是,當前教學中出現了師生對話程式化、教師提問無限化、學生失語常態化等現象,使得閱讀教學課堂效率不高。對話并不應該完全消解獨語,獨語也不應該完全離間對話,二者融于一體,是閱讀教學的可行之舉。1.簡——還“對話”之“凈”。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片段:師:(出示地震相關圖片)同學們,大家利用課余時間搜集了有關地震危害的資料,誰愿意把搜集到的信息告訴大家?(學生七嘴八舌)師:老師也帶來了相關影片資料

    江蘇教育 2014年23期2015-01-28

  • 小白終于去了北大
    獨語小學時候,小白經常為以后讀清華還是北大糾結。小白爸爸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你讀清華吧。小白媽媽說,你這數學這么差,還是讀北大吧。后來的事情你們懂的,此處省略數百字。畢業后,小白為找個清華的女朋友還是北大的女朋友糾結。朋友說,去北大找吧,北大姑娘花一樣美麗。同事說,還是去清華找吧,以后你家娃數學差不了。此處再省略數百字。最后的實際情況是,小白終于有選擇了:親朋好友來北京游玩,小白帶他們逛的是北大。

    意林 2014年8期2014-05-10

  • 多重對話中的意義符碼的生成:以主旋律電視劇《推拿》為例
    家園。一、自我的獨語現實世界,人總在有意無意間追逐符碼意義的生成。符碼意義更大程度上成為人社會性存在的標志。但在社會性存在的背后,人總是在構筑自我內心深處心靈的獨語,這種獨語是對真善美的向往,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內場獨舞。在正常人的世界中,我們睜開眼的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光,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真切存在與變化,感受到他者微妙的肢體語言,從而構建起逐漸強大的自我保障體系,以保證我們的行為隨環境流轉,隨語境變化。人交際技巧層面的流動性元素使人不斷得到肯定和贊揚,從而不斷

    電影評介 2013年19期2013-09-29

  • 蘋果獨語
    □李皓我就是要紅給你看,你不來我就一直捱到冬天,不謝落你與一群人,向東馬屯走來的時候我的慌亂。隱藏在另一些蘋果背后秋雨是謹慎的,它把天空洗得如此干凈,不在河里留下一朵云彩的影子。只在眉宇間留一顆痣這是我區別于其它蘋果的惟一標志。稻草人認得我它不驅趕任何一只執著的鳥秋風說的都是閑話你在果園里逡巡,聞到的都是我的體香。你拍照背景里的每一顆燦爛的果實都是我只是我在看你的時候你把目光投向更遠的秋天空洞。卻意味深長其實這個秋天,早已深入我的內心,我的每一寸肌膚。你卻

    海燕 2013年1期2013-06-23

  • 獨語到對話 ——馮至昆明時期創作的話語空間
    100871)從獨語到對話 ——馮至昆明時期創作的話語空間趙雅嬌(北京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系,北京 100871)抗戰時期,馮至旅居昆明后方,生活的變動和現實的經歷讓他擴容了詩歌內涵、拓展了創作體裁,詩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小說《伍子胥》都成書于這一時期。在林場相對隔絕的生活空間中,馮至進入了生命的沉潛階段,其作品繼續了早期抒情詩歌中的獨語風格。但在這一時期,馮至獨語的內涵體現為生命存在的個人體驗和意義追問,獨語語境不再拘囿于作家一己的哀樂而引入了

    棗莊學院學報 2013年6期2013-01-31

  • 凄婉的獨語——談張立勤散文之美
    躍的思維和片段的獨語鏈接,充分體現了散文這一文體的自由性。因此,她被認為是“新藝術散文”的主要代表作家。她的散文作品多次獲獎,尤其是散文《樹中的女人》還為她捧得了第二屆“冰心散文獎”。從創作主體上講,張立勤本質上是一位詩人,其散文實質上是詩性的散文。一方面,張立勤的散文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痛惜之情,對美好生活的摯愛與追求,和對人類生存意義和生存現狀的多角度的追問,將散文看做是“審美的生存詩意的棲居的理想處所”;另一方面,物欲、功利的囂張帶來的群體性的心靈迷

    名作欣賞 2012年6期2012-08-15

  • 一個人的舞蹈
    了:那是你腳步的獨語。人在孤寂時常發出奇異的語言,或是動作。動作也就是語言的一種。決絕的離開了綠蒂的“維特”,獨步在陽光與垂柳的堤岸上,如在夢里。誘惑的彩色又激動了他做畫家的欲望,遂決心試卜他自己的命運了;他從衣袋里摸出一把小刀子,從垂柳里擲入河水中,若是能看見它的落下他就將成功一個畫家,否則不。那寂寞的一揮手使你感動嗎?你了解嗎?我又想起了一個西晉人物,他愛驅車獨游,到車轍不通之處就痛哭而返。絕頂登高,誰不悲慨的一長嘯呢?是想以他的聲音填滿宇宙的寥闊嗎?

    高中生之友·青春版 2011年7期2011-07-05

  • 自然與精神的獨語
    達了新時期小說的獨語特征。關鍵詞:主題 獨語 自然生態中圖分類號: I 10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1578(2009)5-0066-02 當小說逐步走入解構內心世界和語言迷宮的熱潮,胡發云卻轉身面向文學歷史上的故事性小說,一九九九年創作的《老海失蹤》,獨語自然所遭受的痛與哀,尋求自然與其精神的契合。 上世紀九十年代小說都在尋找一種邊緣創作,解讀心的迷宮,人的無奈,因為作家認為生存與邊緣的自身只能就邊緣作文,而實際上這是個誤區。就寫作意義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 2009年5期2009-08-07

  • 感悟生命的孤獨
    曾 琪關鍵詞:獨語 孤獨 何其芳摘 要:何其芳的《獨語》不僅確立了“獨語體”這種散文的體式,而且最為集中地展現了作家這一時期對于孤獨的生命體驗及思索,在冥想中感味那生命本質的孤獨和痛苦?!懂媺翡洝肥呛纹浞荚缙诘囊徊可⑽募?,曾獲得1937年大公報文藝金獎,成為當時散文的經典。這本只有八十余頁的薄薄小冊子,多次再版,今天依然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畫夢錄》真實反映了作家在孤獨的人生境遇中,在寂寞而無人可告的境況里的內心體驗,并以超達深淵的情趣和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08年12期2008-12-19

  • 夢中的國土
    成的敘述情境是“獨語”?!懂媺翡洝返氖澜缫虼擞质且粋€個獨語中的世界。這與“五四”發軔期的小品文形成了對照。那是一種周作人擬想的“閑話風”的情境:如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窗,烘著白炭火缽、喝清茶、同友人談閑話,那是頗愉快的事。(《雨天的書》自序一)在這種優雅閑適的情調中,得二三好友,擁衾夜話,樂而忘倦,自是“頗愉快的事”。這種率意暢懷的心態,平等自由的氛圍,暗 合著“五四”時期追求溝通追求民主的文化環境。如果說“閑話風”的氛圍是“江村小屋”的安寧與溫馨,那么《

    讀書 1990年6期1990-07-15

  • 浪花集
    舒巷城獨語你的主人永遠是那可憐的孤獨者。獨語,你是不幸的!你怕寂寞,卻偏偏在寂寞中成長。門與墻門是為了開而設;墻是永遠關上的門。對于你,這故事難道是新鮮的么?有那么多門永遠關上,象墻。樹和根脫離了那深植在泥土中的根,樹還有什么可恃的呢?——即使高大,是再也不能獨立的了。足音人的足音各異,一如每首樂曲的旋律不同。你的動人的足音,是你以全部的力量、用自己的風格在地上寫下的旋律。青春青春向每一個人告別。但青春對那些熱愛生活的人說:“我一定會回來!”瀑布誰說對自己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9年6期1989-01-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